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课堂检测
展开第15课 平面镜成像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 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 3.认识“虚像”; 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 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 1.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通过光的反射作图解答平面镜成像规律; 3.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 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
知识点01 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如图。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知识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2.解释: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
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
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知识拓展一】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方法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科学方法: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我们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像的原因是因为像是虚像,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它在哪里,用蜡烛与像重合,也就确定了像的大小及位置,我们这样确定像凭的是视觉效果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或等效代换。
【知识拓展二】小孔成像与平面镜成像的区别
小孔成像及平面镜成像的区别
【知识拓展三】用对称法解答平面镜作图问题
对称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思想,应用于平面镜解题时,可启发直觉思维,使许多问题不必进行全面周全的论述,借助于对称性即可直接做出判断。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广泛地应用在了平面镜作图上。如图所示,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几个变式。不管物体如何复杂,平面镜位置如何变化,还是考查角度如何变化,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像和物的“对称性”。
【例题1】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
B、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与平面镜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故选:C。
【例题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 (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 。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远离;不变;(4)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解析】(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3)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且大小相等,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它的像会远离玻璃板;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4)为了验证平面镜成虚像,可以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远离;不变;(4)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
A.通过a、b的直线上 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答案】B。
【解析】当a、b两大头针反射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人眼应在以ba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方向观察大头针,如下图所示:所以眼睛应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观察大头针。
2.两平面镜OM1、OM2之间夹角为θ,入射光跟平面镜OM2平行,经两个镜面两次反射后,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那么此θ角应为( )。
A.30° B.45° C.60° D.75°
【答案】C。
【解析】因为入射光跟平面镜OM2平行,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
AB∥OM2,CD∥OM1,则∠1=θ,∠4=θ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即:∠2=∠1=θ,∠3=∠4=θ,
所以△BO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θ=60°。
3.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A,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S′O应该是虚线,因此只有C图正确。
4.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
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答案】C。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和像面对面,人用右手,像用左手,像的左手相对于像向左移动。
6.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像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AO画上箭头,A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7.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选填“厚”或“薄”)越好。
(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______的距离。
(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5)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一,其中第二次测量数据是由于测量_______(选填“错误”或“误差”)造成的,据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同大小(2)较暗薄(3)镜面(4)不能;虚(5)误差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解析】(1)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相同大小的蜡烛,不燃烧的蜡烛与像如果重合,则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
(2)较暗环境中烛焰的像更明显。
(3)方格纸上找到像和物的位置,方便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13.5 cm和13.4 cm相差很小,是读数时出现的误差。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答案】C。
【解答】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C。
2.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故选D。
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答案】12;较暗。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
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下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2)如下图所示。
【解析】(1)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2)s′是s点的像,看到s′是因为看到了由s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发射后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5.“照镜子,正衣冠”。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她的像离她 m.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可以观察到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 。
【答案】0.6;改变光路。
【解析】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此时物距为0.3m,则像距也为0.3m,她的像离她0.6m;
简易潜望镜就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故答案为:0.6;改变光路。
6.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1)3.0m;(2)等于;(3)虚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小明身高170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7.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解析】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用虚线连接A′B′,A′B′就是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桌面上铺一张坐标纸,纸上竖立一块 (选填“5mm”或“2mm”)厚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比较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格子数,并记录下来,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答案】(1)2mm;(2)虚;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相等;(3)相等;垂直。
【解析】(1)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而成像,如果玻璃板很薄,所成的两个像基本重合,对实验影响很小,所以应该选薄玻璃板。
(2)白纸不能承接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故答案为:(1)2mm;(2)虚;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相等;(3)相等;垂直。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1·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答案】A。
【解析】A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这样就能通过水盆观看日食,是因为阳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睛,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即这个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这个像是与太阳等大的虚像,故CD错误。故选:A。
2.(2021·郴州)如图乙所示,物体AB放置在平面镜MN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井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过A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找到A的像点,再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找到B的像点,用虚线连接两个像点即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3.(2021·十堰)小红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她选择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她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得到初步结论:像和物关于平面 镜 。
(3)她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没有看到蜡烛 A 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 。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对称;(3)虚像。
【解析】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 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 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上,在光屏 上没有看到蜡烛 A 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对称;(3)虚像。
4.(2021·衡阳)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5)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选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1)等于;(2)在;(3)靠近;(4)光路是可逆的;(5)不平行;遵循。
【解析】(1)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会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依然存在;
(3)若将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4)由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5)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根据图丁可知,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漫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是物体的特征,密度公式是,56g/cm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使用天平注意事项,5g,被测物体的质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与面镜区别,透镜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