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一)教案
展开小学个性化教学设计(互动式教案)
课题 | 解决问题(一)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2-6 | 设计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 | ||||||||||||||
教学难点 | 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 | ||||||||||||||
方式 | 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尝试、讨论、交流来参与新知形成过程。 | 自 我 调 整 |
| ||||||||||||
策略 | 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自主建构。 | ||||||||||||||
手段 | 尺。 | ||||||||||||||
板 书 设 计 | 教 学 反 思 | ||||||||||||||
解决问题(一)
例1:
2500×=1000(平方米) 答 : |
| ||||||||||||||
自我调整 |
| ||||||||||||||
序号 | 个性化教学过程 | 自我调整 | |||||||||||||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 ×2= ×= ×= 10×= ×= ×= ×= ×= ×= (1)全体视算。 (2)说说:10×、×的意义。 2、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过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要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3、揭示课题:关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它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二、探究新知: 1、例1: (1)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 (2)说说: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3)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 ①师: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既简单又清楚。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什么?(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 ②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个条件,在线段图上,该怎样表示呢? ③学生尝试自己画线段图,师巡视,指1名学生演板。 ④学生上台讲解: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所占的。 ⑤师:还有什么没有表示?(所求的问题) (4)分析数量关系: ①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想一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 ②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是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这样的2份。 ③问: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什么?(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5)师:根据刚才的分析,这道题该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6)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演板。 学生可能会出现: ①2500×=1000(平方米) ②2500÷5×2=1000(平方米) 对于这种方法,师应肯定,再追问:你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 (7)师:同学们看到这个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自由发言)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要保护好耕地。 三、巩固练习: 1、第17页“做一做”: (1)审题,分析条件、问题。 (2)问:这题里,谁是单位“1”?你从哪个条件看出的?(明确抓住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 同位互说:求这个人的身高就是求什么?(就是求28的是多少?)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第19页第7题: (1)读题审题,分析信息。 (2)问:谁是单位“1”?通过哪个条件 知道的?(明确抓住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小结: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问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五、作业: A级:第18页第1、2、3题。(第2题要画线段图) B级:有甲、乙两个书架,甲书架有书400本,若把甲书架书的放到乙书架,则甲、乙两个书架的书的本数相等。求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