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行使权利有界限”。这一目围绕“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展开学习,主要介绍宪法关于不得滥用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正文介绍了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二目“维护权利守程序”。这一目主要破解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以及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其二,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权利。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2.了解维护权利的正确方式,知道如何依法维护权利。
3.能够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4.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教学过程
五、课堂练习
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 C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广泛的
B.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真实的
C.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线。下列同学的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D )
A.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
B.张某的餐厅为了多赚钱而偷税漏税
C.小风把故意破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
D.小花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
3. 陈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费5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不久健身房便倒闭关门。陈女士打电话给健身房负责人要求退还所剩费用,对方拒绝退款。对此,陈女士可以 ( D )
A.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自认倒霉以免引发矛盾冲突
C.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D.寻求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帮助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维权故事分享会*
你知道哪些维权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是电视或网络上看到的,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探究:小田的权利
展示情境对话。
师:不要经常迟到,要按时完成作业。
小田: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和权利!
师: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你却在大声说话!
小田:说话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
提问:情境中小田享有什么权利?他的行为真的都是他的权利吗?
观察图片,理解对话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入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人身自由等权利,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开始思考我们的权利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总结:
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在行使权利过程中也要尊重别人的权利。
认真听取讲解。
概括明确: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公民都享受哪些权利?
环节三
探究新知——行使权利有界限
探究1:公民如何行使权利
教师组织探究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1)观看视频回答:她的行为给哪些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
(2)权利越界“连连拍”: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权利越界的现象或者事件,指出造成的影响。
教师提问:
他们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启示我们应如何行使权利?
教师小结:
这样行使权利是不对的,只顾自己方便,给别人带来不便,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演变成更大的灾难。
学生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回答问题。
通过“社会调查中权利越界”图片的展示,让同学们能畅所欲言,说出这样行使权利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给我们哪些启示?充分做到启发式教法,引领学生正确分析危害,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应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初步树立权利意识。
概括明确: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过渡:那么宪法中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哪些限制性的规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展示宪法有关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定性规定,适当讲解举例子。
学生认真观看,细听讲解
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权威,让学生感受法律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法治观念。
展示:“辣笔小球”诋毁英雄的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师提问:
(1)“辣笔小球”在网络上发言被刑拘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
(2)发表诋毁英雄的言论会产生哪些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言论自由不等于自由言论,言论自由要受到道德与法律的限制,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同时这些行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值得我们敬仰,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学生认真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积极发表观点,锤炼本小组的观点进行展示,认真回答问题。
引进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剖析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权利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同时不得侵犯国家、集体、社会及他人的权利,此案例极具代表性,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依法文明上网,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也再次回顾了人民英雄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概括明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过渡:那么宪法有这么多的限制,我们哪来的自由呢?我们来深度探讨几个话题。
教师展示全民打疫苗、“离婚冷静期”、“限购令”三个话题。
学生积极思考,同桌探讨,深度挖掘权利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通过探讨社会话题,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提高思辨能力,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力。
概括明确: 权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所谓“限制”恰恰保障了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权利。所以行使权利要有界限,同时也应依法行使。
环节四
探究新知——维护权利守程序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深入学习,当权利受到损害时,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探究2:
案例分析——维护权利守程序
展示案例:张女士4S店买到翻新宝马的维权之路。
学生观看视频。
使用案例分析把分散的知识连结在一起,便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依法维权的方式,通俗易懂,易于被接纳。通过案情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提高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师组织探究活动:
(1)张女士的朋友建议她把车堵到4S店门口,拉条幅,坐车顶上给他们个下马威,对于这种解决方法你怎么看?为什么?
教师展示错误的做法,进行总结: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张女士最先选择找4S店找说法,体现了哪种维权方式?
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和学生一起总结“和解”的原则、程序、优势和不足。
(3)张女士和4S店找到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希望通过消协的调解解决纠纷。
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和学生一起总结“调解”的依据、过程、主要方式。
教师讲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内涵及区别。
教师组织“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区别和解和调解。
教师过渡:如果调解不成怎么办呢?转入仲裁和诉讼。
教师讲解:仲裁。
(4)调解无果,张女士最后通过向法院起诉维权成功,4S店只能按照判决书规定时间赔偿款项130多万,这说明什么?
诉讼是最权威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回答问题,也可以画简单的结构图。
教师总结:
张女士维权结构图:
(1)堵门、条幅、下马威——非法行为,虽然我们有宪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也要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2)找4S店讨说法------和解;
(3)315调解——调解。同时介绍仲裁;
(4)向法院起诉维权,索赔130多万——诉讼;
总结:师生共同维护权利方式的图表。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认真倾听讲解,积极配合老师梳理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思辨思维。
学以致用:下列事件可采用哪些维权方式?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体现学科的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价值观的引领和积极实践相统一。
概括明确: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侵权的性质不同,当事人的诉求不同,维权的顺序没有先后之分,要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总结:权利是有界限的,我们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如果权利受到损害,要懂得依法维护权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根本政治制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