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D
【分析】在正方体里对题干条件一一分析即可得到.
【详解】如图所示, ,,相交;
,,平行;
,,互为异面直线;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直观图的平面图形ABCD是
A.任意梯形 B.直角梯形 C.任意四边形 D.平行四边形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由直观图可知,BC,AD两条边与横轴平行且不等,边AB与纵轴平行,得到AB与两条相邻的边之间是垂直关系,而另外一条边CD不和上下两条边垂直,得到平面图形是一个直角梯形.
解:根据直观图可知,BC,AD两条边与横轴平行且不等,
边AB与纵轴平行,
∴AB⊥AD,AB⊥BC
∴平面图形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
故选B.
【解析】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3.若直线平分圆,则的值为( )
A.1 B.-1 C.2 D.-2
【答案】A
【分析】将圆转化为标准形式,依据题意可知直线过圆心,代点计算即可.
【详解】圆,即,圆心坐标为
由题可知:直线过圆心,所以
故选:A
4.若直线与平行,则与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由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有且求参数a,应用平行线距离公式求与间的距离.
【详解】∵直线与平行,
∴且,解得.
∴直线与间的距离.
故选:B.
5.正方体的全面积是,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全面积求得边长,由此求得体对角线长,也即外接球的直径,由此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得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则,所以,,所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所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正方体表面积有关计算,考查正方体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6.已知圆,则原点在( )
A.圆内 B.圆外 C.圆上 D.圆上或圆外
【答案】B
【分析】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代入原点可判断.
【详解】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
因为,所以,即原点在圆外.
故选:B.
7.若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确定曲线是半圆(右半圆),直线过定点,求出直线过点时的斜率,再求得直线与半圆相切时的斜率,由图形可得的范围.
【详解】直线恒过定点,曲线表示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且位于直线右侧的半圆(包括点,.如图,作出半圆,
当直线经过点时,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此时,直线记为;
当与半圆相切时,由,得,切线记为.
由图形可知当时,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故选:A.
8.椭圆的焦点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P(x,y),根据椭圆方程求得两焦点坐标,根据∠F1PF2是钝角推断出PF12+PF22<F1F22代入P坐标求得x和y的不等式关系,求得x的范围.
【详解】解:设P(x,y),由椭圆方程得椭圆焦点坐标为为F1(﹣,0),F2(,0),
且∠F1PF2是钝角⇔⇔(x+)2+y2+(x﹣)2+y2<20
⇔x2+5+y2<10⇔x2+4(1﹣)<5⇔x2<.所以.
故选:C.
【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中,为锐角,为直角,为钝角.
二、多选题
9.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的长度可能为( )
A. B. C.12 D.14
【答案】BC
【分析】直线过定点,在圆内,易知直线与垂直时弦长最短,直线过圆心时弦长最长.
【详解】直线过圆C内一定点,当直线经过圆C的圆心时,有最大值12;当为线段中点时,有最小值,所以.故选:BC.
10.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则( )
A.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0
B.长方体的体积为6
C.沿长方体的表面从A到的最短距离为
D.沿长方体的表面从A到的最短距离为
【答案】BC
【解析】由题意,可利用柱体体积公式和多面体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沿表面最短距离可将临近两个面侧面展开图去计算,即可求解正确答案.
【详解】长方体的表面积为,A错误.长方体的体积为,B正确.如图(1)所示,长方体中,,,.求表面上最短(长)距离可把几何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如图(2)所示,将侧面和侧面展开,
则有,即经过侧面和侧面时的最短距离是;如图(3)所示,将侧面和底面展开,则有,即经过侧面和底面时的最短距离是;如图(4)所示,将侧面和底面展开,
则有,即经过侧面和底面时的最短距离是.因为,所以沿长方体表面由A到的最短距离是,C正确,D不正确.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和沿表面的最短距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11.已知直线l过点,点,到l的距离相等,则l的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C
【分析】分直线l斜率存在和不存在进行讨论﹒当l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直线l的方程.
【详解】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此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5,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此时不成立;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得,或,
当时,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当时,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综上,直线的方程可能为或
故选:BC.
12.如图,矩形ABCD中,,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1DE(点A不落在底面BCDE内),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转过程中,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四棱锥体积最大值为 B.线段BM长度是定值
C.MB∥平面A1DE一定成立 D.存在某个位置,使
【答案】ABC
【分析】对选项A,取的中点,连接,根据题意得到当平面平面时,到平面的距离最大,再计算四棱锥体积即可判断A正确.
对选项B,对选项B,取的中点,连接,,根据等角定理得到,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判断B正确.对选项C,首先根据题意易证平面平面,再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可判断C正确,对选项D,连接,根据在平面的射影在上,与不垂直,即可判断D错误.
【详解】对选项A,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当平面平面时,到平面的距离最大.
因为,为中点,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所以.
所以四棱锥体积最大值为,故A正确.
对选项B,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四边形为菱形,所以,,
所以,,,
所以,故B正确.
对选项C,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故C正确.
对选项D,连接,如图所示:
因为在平面的射影在上,
,,所以与不垂直,
所以与不垂直,故D错误.
故选:ABC
三、填空题
1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和4cm,将这个直角三角形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_______.
【答案】π
【分析】由题意,旋转体为底面重合的两个圆锥,根据题干数据计算底面半径和高,利用圆锥体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不妨设直角三角形为,其中为直角,,
故,,
将这个直角三角形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底面重合的两个圆锥,
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两个圆锥的高分别为,
,
故旋转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
14.设点,若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斜率的3倍,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4
【分析】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利用斜率公式求得、,列式解得的值.
【详解】解:依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由得
,所以.
故答案为:4
15.已知正方体棱长为4. 若M是平面内的动点,且,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由判断出点轨迹,再求出与平面所成角为,要使最大,则最小,结合点轨迹求出最小值即可.
【详解】连接,如图,
易知平面,平面,所以,又,,故平面,平面,所以,
即点在平面内的轨迹为以为直径的圆(除去点C),
又平面,故与平面所成角即为,
又,故要使最大,则最小,将平面及点轨迹画出如下图:
设为中点,连接,
则,故最小为,
此时.
故答案为:.
16.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则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结合辅助角公式可得,则点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大于等于的同心圆,不妨设点的轨迹方程为,表示点到点距离的平方,求出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小值即可得解.
【详解】解:,
因为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
所以,即,
则点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大于等于的同心圆,
设点的轨迹方程为,
表示点到点距离的平方,
因为,
所以点在圆内,
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小值为,
所以最小值时.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
(Ⅰ)证明:EF∥平面PAD;
(Ⅱ)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
(Ⅱ) VE-AB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位置关系,并以我们熟悉的四棱锥为载体,尽管侧重推理和运算,但所用知识点不多,运算也不麻烦,对于大多考生来说还是一道送分题.
(Ⅰ) 在△PBC中,E,F分别是PB,PC的中点,∴EF∥BC.
又BC∥AD,∴ EF∥AD,
又∵AD平面PAD,EF平面PAD,
∴EF∥平面PAD.
(Ⅱ)连接AE,AC,EC,过E作EG∥PA交AB于点G,
则EG⊥平面ABCD,且EG=PA.
在△PAB中,AP=AB,PAB=90°,BP=2,∴AP=AB=,EG=.
∴S△ABC=AB·BC=××2=,
∴VE-ABC=S△ABC·EG=××=.
点评:本题是我们常见的题型,相比平时那些求角及距离的题要容易的多,并且所考知识点不多运算也不麻烦,是一道基础题.
18.已知直线与直线.
(1)若,求m的值;
(2)若点在直线上,直线过点P,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分析】(1)由题意可知,所以可得,从而可求出m的值;
(2)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中,求出m的值,从而可得点的坐标,然后设出直线方程,利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列方程可求出直线方程
【详解】解:(1)因为,所以,且,
由,得,解得或(舍去)
所以,
(2)因为点在直线上,
所以,得,所以点的坐标为,
所以设直线的方程为(),
令,则,令,则,
因为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
所以,解得或,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
19.已知圆C过点 ,且圆心C在直线上.
(1)求圆C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与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 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分析】(1)设圆的方程,由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答案;
(2)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a,可判断圆心 必在直线l上,结合直线l垂直平分弦AB,求得a,再利用直线交圆C于A,B两点,结合判别式求得a的范围,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设圆C的方程为,
则有,解得,
所以圆C的方程为,
化为标准方程,得.
(2)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a,由于直线l垂直平分弦AB,
故圆心 必在直线l上,所以直线l的斜率,
又,所以.
将与圆C的方程联立,
整理得,由于直线交圆C于A,B两点,
故,解得,与矛盾,
故不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0)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
(1)证明:BD⊥平面PAC;
(2)若,求二面角B—PC—A的正切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证明PA⊥BD,PC⊥BD,即可证明BD⊥平面PAC.
(2)由PC⊥平面BDE,得∠BFO为二面角B-PC-A 的平面角,在在Rt△BFO中,即可求解二面角B-PC-A的正切值.
【详解】(1)因为PA⊥平面ABCD,且BD平面ABCD,所以,
又因为PC⊥平面BDE,BD平面BDE,所以,
且平面PAC、PC平面PAC
所以BD⊥平面PAC .
(2)(2)设AC,BD的交点为O,过点O作于点F,连接BF
由(1)知,BD⊥平面PAC,且OF平面PAC,所以,
即△OBF为直角三角形且,OF平面BDF,
BO平面BDF,所以PC⊥平面BOF,BF平面BOF,
所以,所以∠BFO为二面角B—PC—A的平面角
由(1)知,所以ABCD为正方形.
且
在Rt△BFO中,,则,
所以二面角B—PC—A的正切值为.
21.已知,,动点P满足,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C交于M,N两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求P的轨迹方程,首先设出点,然后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方程.
(2)先求出直线的定点坐标,然后根据垂径定理求得的距离,又因为直线过定点,所以最大取到直径,最小就是垂径定理求得的距离,故可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设, 因为两端同时平方得,故化简得.
综上所述曲线C的方程为:
(2)直线:提出得令 解得,故直线过定点,因为带入点到圆的方程:,故点在圆的内部,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又,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22.已知椭圆的的焦距为,且过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不经过点的直线与交于两点,且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和为0,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1)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再利用求解;(2)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化简变形求解的值.
【详解】(1)由条件可知,并且椭圆的焦点在轴,所以,,则
,
,,
所以椭圆的方程;
(2)设,
联立方程,,
即,
,,
,
即
,
即,
整理得,所以或,
若,则直线过点,不合题意,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定值,该定值是.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题关键是找到关于的等量关系.本题中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后应用韦达定理求出,得,得到所要求的等量关系.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