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2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共14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一、单选题1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等方面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A.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B.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C.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D.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2.唐宋时期,政治类城市一般以官僚地主,即地主阶级执政人物及其候补人员为中心,包括他们的家属、侍从、戍卫、服务者在内。在城市周遭,又环绕着严密的户籍、坊厢、行铺等网络,构成一套稳固的坊郭体系。由此可见,这类城市的居民结构(    A.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 B.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C.推动了雇佣劳动的产生 D.促进了市坊体制的巩固3.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反映出晋商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 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4.下图所示为拜占庭帝国发行的金币。它们在公元6~12世纪被各国商人认定为地中海地区的标准货币,甚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出现,有人赞其为中世纪的美元。拜占庭金币的崇高地位得益于 拜占庭帝国金币A.欧洲远洋贸易的兴盛 B.拜占庭帝国国力强盛C.洲际商贸往来的频繁 D.新式金融机构的兴起5.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长期从事新疆考古工作。他对新疆出土的中原古钱币作了总结:一个是中原古钱币的发现在新疆分布广泛,此外新疆地区自汉代到唐元均有大量中原王朝钱币的发现。据此推知A.我国自汉代以来就对新疆进行了有效管辖B.新疆地区没有铸造钱币的技术C.中原地区与新疆长期以来经济联系紧密D.新疆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6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注重其防伪功能7.下面漫画名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对其解读合理的是A.维护国家主权应当反对全球化B.只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D.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8.在中世纪,授予外人公民权是城市很不情愿做的事,除非它迫切需要增加人口。1345年,在黑死病过后不久,威尼斯允诺授予任何愿意到它那里定居的人公民权……有机会的时候,在”“公民之间也要做出区分。1386年的一个法令规定,只有威尼斯人才可以与扎根于此城的德意志商人进行交易。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A.政治上向周围乡村开放 B.赢得自治的权利C.打破了封建国家的框架 D.存在排外的特征9.《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由此可见飞钱(   A.具有纸币功能 B.主要由钱铺发行 C.能够逐利增财 D.主要功能是汇兑10.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1.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A B C D13.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5.美国钢铁业不熟练工人的小时工资从1936年的47美分上升到1937年的62.5美分,橡胶业从69.8美分上升到76.8美分,汽车业从80美分上升到93美分。这一现象A.是计划经济实施的产物 B.体现了社会收入分配公平C.得益于政府的计划指导 D.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范畴16.如图可以用来说明A.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B.政府市场监管强化C.城市商业形态转变 D.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17.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图3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唐朝、宋朝、明朝)。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长安城商业区的特点。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商业区示意图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代长安城商业区相比,北宋东京城商业区有何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宋城市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1B【详解】从材料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加强了美洲与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往来交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既有美洲的物产流入非洲和欧亚大陆的现象,也有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化、人口流入美洲的现象,B项正确;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就已经与欧洲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故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不是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排除A项;古代欧亚的丝绸之路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语言、宗教、文化,故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都是欧洲的城市,它们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反映的是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不是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宋时期政治类城市以官僚地主为主,坊郭体系也服务于封建统治,A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排除B项;雇佣劳动产生于明代中期以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相关市坊体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开中制下,应召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然后换取贩盐专利执照,并在指定地区销售。这反映出晋商利用国家实行开中制并把山西作为试点之区的时机而勃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中制政策对晋商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晋商的经营范围及其在长途贩运贸易中的作用,排除AD两项;C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4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拜占庭的金属货币出现在中国市场,说明的是当时洲际往来频繁,C项正确;此时欧洲并未发展远洋贸易,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排除A项;材料与拜占庭帝国强盛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新式金融机构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5C【详解】考古发现中原古钱币的在新疆分布广泛,此外新疆地区自汉代到唐元均有大量中原王朝钱币的发现。结合所学可以推知中原地区与新疆长期以来经济联系紧密,故选C;钱币在新疆流通,不能够证明对新疆的有效管辖,A错误;中原古钱在新疆流通,表明中原与新疆的经济联系,不能说明新疆没有铸造钱币的技术,B错误;从钱币不能证明中原与新疆的政治和文化联系,D错误。6D【详解】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否则就不交钱意在强调纸币的发展是非常注重其防伪功能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纸币的发展不是封建政权的推动而是民间行为,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准确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C【详解】根据材料中漫画《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反全球化者本身也在享受着全球化的物质成果,他的全身装束分别产自世界不同国家,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排除A项;只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的说法过于绝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8D【详解】根据在中世纪,授予外人公民权是城市很不情愿做的事”“只有威尼斯人才可以与扎根于此城的德意志商人进行交易可知,材料反映中世纪欧洲城市存在排外的特征,D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中世纪欧洲城市公民权问题,无法体现打破了封建国家的框架,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信息可知,飞钱减轻了商贾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为商人提供了汇兑的方便,D项正确;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产生的交子,唐宪宗时期的飞钱还不能说具有纸币的功能,排除A项;根据委钱诸道可知,飞钱由官府发行,并非主要由钱铺发行,排除B项;材料中的飞钱只是充当汇票角色,商贾还要担负一定的汇费,不能体现出能够逐利增财,排除C项。故选D项。10D【详解】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而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贝在商代和西周是作为货币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金属货币取代海贝,故 D正确;这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分封制瓦解无关,故AB错误;海贝的数量不可能减少,故C不符合史实。11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表格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时间是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数字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体现出固定粮食税的作用,故本题选择B项。A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与题干信息不符合;D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2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这反映出东京繁华,C项正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A项错误;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但不代表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B项错误;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证明中国最早发明印刷术,排除D13D【详解】根据材料“1900年前后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当时欧美国家占主导,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故A项排除;材料意在说明世界市场各地区的紧密联系,而不是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亚洲的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点睛】“1900年前后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是关键信息。14C【详解】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本题应选C项;A项应为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体制,B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90~1995不符;D项不属于经济理论,故排除。【考点定位】本题形式考查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5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6-1937年间,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为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伊始就实行新政改革,其特点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了重大作用。其中在工业领域,政府通过对经济进行有计划的指导,为企业复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工业产量不断增加,美国钢铁业、橡胶业、汽车业等行业的工人工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说明政府的计划指导取得了成效,C项正确;美国没有实行计划经济,只是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范畴,维护的仍是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6C【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唐朝中期到宋中后期,商铺的设立地点逐渐突破了坊市界限,这说明城市的商业形态出现了转变,C正确;题干信息并未涉及到经商方式,排除A;题干显示的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弱化而非强化,排除B;题干涉及的是城市商业而非农村,排除D17.图1:信息:水稻主要产区在江南一带的苏湖地区,棉花种植区域较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占城稻由越南地区传入中国。图中还显示了汝窑、哥窑等五大名窑。这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达,经济中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快速发展,中外间经济交流密切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宋代。2:信息:粮食主要产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江浙一带,南方茶叶种植比较突出。这与唐朝经济中心还在北方地区,但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茶叶在南方广泛种植,茶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唐朝。3:信息:玉米、甘薯、烟草等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推广种植,水稻产区在湖广地区且种植区域较大,江南地区除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体现农业的多种经营,北方屯田区域较多,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这与明朝从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湖广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繁荣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明朝。【详解】依据图1中水稻主要产区、棉花种植区域、占城稻的传入、五大名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1为宋代。依据图2中粮食主产区的分布、南方茶叶种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唐代。依据图3中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水稻产区的分布、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明代。18.(1政府在商业区设置管理机构;商品种类繁多;有邸店等商业服务机构;西市的商业店铺比东市密集;经营西北、西域、波斯商品的店铺众多。2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区广泛分布在城市聚居区;时空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城市服务业发达,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瓦肆)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直接监管。3唐宋时期城市繁荣、商贸发达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唐长安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社会稳定、南北交流顺畅、对外交流规模空前的基础上的。唐长安的繁荣建立在隋朝建设的基础上。宋代城市文化市井气息浓厚,具有平民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详解】(1)特点:根据图片内容可以看出,唐朝政府在商业区设置管理机构;从图片中的商品种类可以看出,唐代商品种类繁多;根据图片柜坊”“等信息可知,唐代有邸店等商业服务机构;从商业店铺分布空间看,西市的商业店铺比东市密集;从店铺经营范围看,经营西北、西域、波斯商品的店铺众多。2)从商业活动的空间范围看,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区广泛分布在城市聚居区;宋代商业活动时空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根据图片中的瓦肆可知,宋代城市服务业发达,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瓦肆);宋代商业区没有直接管理机构,说明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直接监管。3)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城市繁荣、商贸发达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社会稳定、南北交流顺畅、对外交流规模空前的基础上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的繁荣建立在隋朝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文化市井气息浓厚,具有平民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