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共33页。
一 年级 数学学科第 四 单元整组备课
主备人 年 月 日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了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他们认数学习的第一阶段,而这学期,对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是他们认数学习的第二阶段。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调查,我了解了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从1数到100,当然,学生的这种数数情况只是唱数,学生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数感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因此这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为以后学习有关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物体的各数,感知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使学生经历数物体数量的过程,结合具体的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4.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核心素养
提升点
(打√)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
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 √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
基本数学思想训练点(打√)
1. 符号化思想;√2. 化归(转化)思想;√3. 模型思想;√4. 类比思想;√5. 比较思想;√6. 归纳思想;√7.数形结合思想;√8. 函数思想;√9. 分类思想;√10. 统计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训练点
1、 行为操作的经验
2、 探究的经验
3、 思考的经验
4. 符合的经验
学习
资源
人教数字校园、移动课堂、互动课堂、教学助手、一起作业、PPT课件、微视频、
课时安排
9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内容: 第33-35页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按要求操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预设及突破方法:
重点: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建立数感。
难点: 弄清数的组成,会数整十数左右的数。
突破方法: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小棒
教学过程:
一、自主独学
师:数学课上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数”,回忆一下,都学过哪些数呀?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合作互学
1.出示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1:估一估图中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动手操作。
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数数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教师指导学生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一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再添上1是多少,40里有几个十;39、49、79、99后边分别是多少等。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
教师:对,99再添1就是100。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
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
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展示:多媒体动画呈现十根一捆地数小棒,介绍“百”。
我应该把“百位”
放在哪里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数位表。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百位”应放在数位表的什么位置?
三、总结悟学
1.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1.从你的小棒中,拿出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
2.同桌边摆边说,7个十是多少?3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展示:多媒体课件。
看到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它是由( )
个十和( )
个一组成的。
根据教师的要求,摆出对应的小棒数,合起来是四十六。
按要求,和同桌边摆边说。
它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2.做一做
3.小结:这些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四、练习固学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
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
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2..数一数、填一填。(课本第39页练习八第4题)
(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
3.说一说,我是多少?
我比29多1,我是
( )。
我是由8个十和3个
一组成的,我是
( )。
10个十就是我,我
是( )。
我比 少1,我是
( )。
我是 个数前面的
一个数,我是( )。
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课后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第36-37页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习惯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按要求操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预设及突破方法: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突破方法: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小棒
教学过程:
一、 自主独学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互学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三、总结悟学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练习固学
1.你能读出下面各数吗?
2.回答问题。
(1)本班有同学( )人。
(2)教室里有( )张桌子,( )把椅子。
(3)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年。
(4)我国有( )个民族。
3.(1)用7、2、9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2)用4、8、0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读数 写数
百
十
个
4 0 读作:四十
2 7 二十七
3 3 三十三
1 0 0 一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最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课后反思:
第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38页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预设及突破方法:
重点: 探索百数图的规律。
难点: 对规律的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填表复习数数、写数,又更加清楚100以内数的顺序,再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发现有趣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自主独学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依次呈现右图)。读一读,打个招呼吧!
学生反映太乱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么数。
教师: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
教师: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二、 合作互学
1、 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百数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藏宝图,这里藏着许多有趣的秘密呢!我们快来看看吧!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按照这个规律你能接着填出哪些数呢?
三、总结悟学
1、涂一涂,找规律。
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都是3的涂上粉色。
通过涂色,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这个百数图的?他有什么规律?
3、给数找家。
请你帮34和56找找家。
请你帮45和78找找家。
四、练习固学
1、练习:课本第41页做一做。
2、按顺序连点成画。(课本第44页练习九第1题)
3、填空。
(1)( )和( )在同一列。
(2)( )和( )在同一行。
(3)☆向右( )格会碰上△。
(4)○向上( )格,再向右( )格会碰到△。
(5) ☆向( )走5格,再向( )走3格会遇到□。
(6) 向下走1格,再向左走( )格会碰到○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横
竖
斜
第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42页例5数的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预设及突破方法:
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探索并总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突破方法:应用实物——计数器——抽象的数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自主独学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十位是7的两位数有( )。
3.比79多1的数是( );比79少1的数是( )。
4.74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三、 合作互学
1. 学习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比较大小的?为什么个位上的数字不用进行比较了?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