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单元《摆一摆,想一想》导学案设计
展开上课解决方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摆一摆,想一想 | 课型 | 实践活动课 |
设计说明 | 本节实践活动课通过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中摆圆片,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位值思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让学生一边摆一边记录摆数的结果,鼓励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并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摆数的方案和结果,共同发现规律,逐步养成认真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注重课堂活动的层次性。 在教学中,圆片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使学生在体会位值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有序思考,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的数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效率。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 磁力扣 数位顺序表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圆片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谈话引入。(5分钟) | 1.课件出示:56个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用圆片和数位顺序表上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 1.读题,理解题意,完成填空后汇报。 2.注意倾听,准备学习新课。 | 1.填一填。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读数和写数都要从( )位起。 |
二、活动探究。(20分钟) | 1.组织学生用1个圆片表示数,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位值思想。 提问:为什么1个圆片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2.组织学生分别用2个圆片和3个圆片摆数。 (1)引导学生记录摆出的所有数。 (2)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摆数最大,怎样摆数最小? 3.组织学生用4个圆片摆数,感受有序思想。 (1)出示要求:用4个圆片摆出所有的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组织学生汇报,感受有序思想。 4.引导学生分别用5、6、7、8个圆片摆数,发现圆片的个数与所摆的数之间的规律。 5.不用摆,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数。 | 1.用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一摆,说出摆的是什么数,并写出来。 明确圆片所摆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同,所表示的数也不同。 2.(1)小组合作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先用2个圆片摆,再用3个圆片摆,把摆出的数记录下来,并到前面展示。 (2)明确将圆片都摆在十位上摆出的数最大,都摆在个位上摆出的数最小。 3.(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的数,并动手操作,然后把自己的摆法展示出来。 (2)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明确: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的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圆片都放在一个数位上,然后一个一个地往另一个数位上移。 4.分别用5、6、7、8个圆片摆数,并记录结果,发现:所摆出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正好是圆片的总个数。 5.思考后汇报结果。 | 2.填空。 (1)用2个珠子摆出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2)用3个珠子摆出的所有两位数是( ),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3)用4个珠子摆出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4)45能用( )个珠子摆出来,用这些珠子还能摆出( )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3.选一选。 (1)18是用( )个珠子摆出来的。 A.8 B.9 C.10 (2)用6个珠子能摆出( )个两位数。 A.6 B.7 C.5 (3)用8个珠子摆出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 A.80 B.71 C.18 (4)用9个珠子摆出的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和是( )。 A.90 B.99 C.91 |
三、拓展训练,巩固提升。(10分钟) | 出示15、24、33、42,说出这些数是用几个圆片表示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 独立思考,明确答案,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 4.解决问题。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3,这个两位数是( )。 |
四、全课总结。(5分钟) |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预习的任务。 |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