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六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下册六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导,探究例5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授教师
教授班级
二(2)班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P84的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第3题。
目标设定
知识与能力: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从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重难点设定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过 程 预 设
一、复习引导
1、口算
4×6+5= 3×7-3= 5×6=
6×6-5= 5×8+5= 9×6=
看图列式
=
(先出示前三行让学生列式,然后再出示第四行的一片叶子,让学生再列式)
二、探究例5新知
1、你知道了什么?
(1)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全班学生一起读例5题目,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预设: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的客车是有8排
座位,前7排每排4个座位,最后1排有5个座位等等。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能坐下吗?)
分析:什么样的情况才叫坐得下?
学生预设:车上的座位数要大于或者等于要坐车的人数才能坐下。所以我们要算出坐车人数和座位数。
2、怎样解答?
(1)根据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2名教师和30名学生)(2+30=32(人))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接下来要算什么?(座位数)可以怎样想?
完成学习单:根据你想的在学习单的座位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然后列出算式解答。最后和你们组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3)学生小组汇报,展示算法:
(展示的时候请小组代表先说说自己为什么那样圈,然后再汇报根据自己的方法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方法一:4×7=28(个)28+5=33(个)或用一个算式表示4×7+5=33(个) 33>32坐得下
方法二:2×7=14(个)2×7=14(个)或14+14+5=33(个)33>32坐得下
方法三:4×8=32(个)32+1=33(个)或用一个算式表示4×8+1=33(个)33>32坐得下
方法四:5×8-7=33(个)33>32坐得下
3、解答正确吗?
(1)带领着学生一起回顾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找数学信息、思考问题含义、找解决方法、列式解决问题)
(2)然后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检查我们解决的是否正确?
4、教师小结
抛问题:我们刚刚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这道题,那为什么同一道题我们能列出这么多种不同的算式解决?(观察的角度,方法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8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的客车是有8排座位,前7排每排4个座位,最后1排有5个座位,全班师生能坐下吗?
怎样解答?
30+2=32(人)
4×7=28(个) 2×7=14(个)2×7=14(个)
4×7+5=33(个)>32(人) 14+14+5=33(个)>32
答:师生能坐得下。
解答正确吗?
教学
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探究新课,巩固练习,总结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六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完成项目,交流展示,评价激励,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知识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