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南海岛礁星罗棋布、资源丰富。在岛礁形成过程中,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有关珊瑚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珊瑚虫体表有刺细胞
C.珊瑚虫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2.美味的海鲜,如今频繁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下列海鲜与所属类群匹配正确的是( )
A.海蜇——扁形动物 B.扇贝——软体动物
C.鲍鱼——鱼类动物 D.帝王蟹——爬行动物
3.成语“金蝉脱壳”中,金蝉脱的“壳”实际上是蝉的哪一结构( )
A.贝壳 B.鳞片 C.角质层 D.外骨骼
4.2022年5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约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长尾红河龙”(如图)。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 )
A.体表被有角质鳞片 B.长尾有助于游泳
C.用鳃呼吸 D.四肢是运动器官
5.“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它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下列有关大熊猫的特征,正确的是( )
A.卵生,体温恒定 B.胎生,体表被毛
C.卵生,用肺呼吸 D.胎生,用鳃呼吸
6.如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爬行类
表皮干燥、呈鳞片状,在陆地上产卵
乌龟、鳄鱼
B
鱼类
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
草鱼、鳙鱼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两栖类
皮肤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体温不恒定
鲸、娃娃鱼
A.A B.B C.C D.D
7.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莱芜汶河展示出“野鸭欢歌、群鱼嬉戏”的勃勃生机。下列特点与野鸭适于飞行关系不大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
B.体温恒定
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前肢变成翼
8.从进化角度来看,鸟类比两栖类更高等,更适应陆地环境,请从生殖发育角度分析原因( )
①体内受精
②卵外有坚硬的外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
③体外发育
④卵内有更丰富的营养和水分
⑤体外受精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9.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有些优秀运动员因踝关节受伤而遗憾的退出了比赛。踝关节中的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支点、动力 B.动力、支点、杠杆
C.杠杆、连接、动力 D.动力、连接、杠杆
10.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B.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C.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D.连接各岛的“桥”的粗细、长短应一致
11.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鳄蜥是2021年我国特种邮票中的大明星(如图)。小鳄蜥一出生就会攀爬、游泳,这属于(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繁殖行为
12.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果园里放养蜜蜂是为了促进物质循环
C.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D.利用周氏齿小蜂杀死白蛾,防治白蛾危害,有利于生态平衡
13.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花生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②竹鞭节上的芽形成新的竹笋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
④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⑤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⑥甘薯幼苗的扦插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⑥
14.绝大多数鸟类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如下表是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鸟名
家燕
麻雀
家鸽
鸡
鸭
天鹅
鸵鸟
孵化时间(天)
12~15
14
17~19
20~22
28~32
34~38
45
A.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B.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卵的大小有关
C.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鸟的受精方式有关
D.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5.“德国小蠊”是我国蟑螂世界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新霸主。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下列昆虫中,与其发育过程不相同的是( )
A.蜜蜂 B.蝗虫 C.蟋蟀 D.椿象
16.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细胞核被称为遗传信息库
B.每条[②]染色体上有若干个DNA分子
C.[③]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④]基因在体细胞中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
17.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a为精子,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产生图中c细胞的过程与产生图中a、b细胞的过程不同
B.按照动物个体2的产生方式,后代性别比例仍然是1:1
C.图中产生动物个体1和2的繁殖方式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D.若提供b、c细胞的动物性别分别为雌性、雄性,则2的性别为雄性
18.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搭配,错误的是( )
A.仿生技术——雷达的发明
B.克隆技术——多莉羊的繁殖
C.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D.无性繁殖技术——试管婴儿的诞生
1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B.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是个别存在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指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D.小麦抗倒伏和抗锈病都是有利于小麦生存的变异
20.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我国湖北神农架地区,却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鸟鸦。除体色外,体内结构同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能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鸟鸦的白化是一种传染病
B.黑色鸟鸦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白化鸟鸦异常白色的羽毛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D.正常鸟鸦后代出现白化现象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征
21.如图是“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可说明在原始地球上可合成有机物
B.②内收集到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
C.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④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22.下列关于生命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中起作用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环境中的作生物素对生物的影响
23.下列不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
A.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气候
B.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环境
C.蚂蚁成群生活在一起——便于分工合作
D.仙人掌叶退化成针刺状——减少水分蒸发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类型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循环流动
C.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5.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身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
C.a环境下的身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b环境下的身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依据 的有无,可把动物D、E、F、G、H分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分为一类。
(2)D终生生活在水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结构是 。C所属的类群在生长发育阶段有 现象,原因是 。
(3)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图中B、E和G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 。
(4)G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不属于鸟类,这是因为蝙蝠在生殖发育方面有 的特征。
27.(7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下图是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几幅图片,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在滑雪比赛时的画面,此时她的双臂的动作是图乙中的屈肘动作,此时上臂处于收缩的肌肉是[ ] 。
(2)谷爱凌完美完成“跳跃、转体”等一系列动作,主要与其关节的 特点密不可分;关节的这一特点与图丙中[ ] 和[ ] 分泌的滑液有关。
(3)谷爱凌三岁开始滑雪,八岁加入滑雪队,从获得途径看,其滑雪行为属于 行为,与图中 (填代号)所属类型相同。动物越高等,动物的这种行为就越复杂,这有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 。
28.(9分)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面是生物生殖和发育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生物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方式不同是图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 。其他三种的后代都具有 的遗传特性。
(2)甲图所示昆虫的发育要依次经过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几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3)乙图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是[ ]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填序号)。
(4)丙图所示的生物繁殖方法叫 。确保①的成活的关键是:①和②的 紧密结合。
29.(9分)人类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ABO血型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如图为某个家族成员的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H、h表示),如下表为血型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表。请据图回答:
表现性状
基因组成
A型
AA、AO
B型
BB、BO
AB型
AB
O型
OO
(1)人体的肤色和血型,在遗传学上统称为 ,都是由染色体上的 控制的。
(2)如图中第一代1、2正常,第二代5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由此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性遗传病,第一代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根据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推断:第二代7的基因组成是 ,第二代7和第二代8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4)若第二代7为AB血型,第二代8为O血型。那么第三代9的血型是 型,第一代3不可能的血型是 型。
30.(8分)图一为公园里的一块植物标牌,图二为生物分类的七等级示意图,图三为部分动物的分类地位。请据图回答:
(1)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2)18世纪,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 ,成为了国际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图一银杏标牌中,Ginkgo表示银杏的 名。
(3)图二表示生物等级分类示意图中的七个等级,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所包含的生物数量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5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
(4)分析图三,你认为与狗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1.(9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一表示某黄河沿岸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图一中影响植物生活的蝗虫、蜗牛、空气、土壤等因素统称为 。
(2)图一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对应图二中 (填字母)。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是图二中的[ ] ,原因是它能进行图二中的[ ] 生理活动。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写出图二中的食物链: ,若它代表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则在图一中生物A和C之间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存在 关系。
(4)为保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 ,保护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南海岛礁星罗棋布、资源丰富。在岛礁形成过程中,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有关珊瑚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珊瑚虫体表有刺细胞
C.珊瑚虫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解答】解:珊瑚虫身体微小,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所以,“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不是珊瑚虫的特征。
故选:D。
2.美味的海鲜,如今频繁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下列海鲜与所属类群匹配正确的是( )
A.海蜇——扁形动物 B.扇贝——软体动物
C.鲍鱼——鱼类动物 D.帝王蟹——爬行动物
【分析】无脊椎动物类群及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解答】解:A、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A错误;
B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鱼等,B正确、C错误;
D、帝王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不是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B。
3.成语“金蝉脱壳”中,金蝉脱的“壳”实际上是蝉的哪一结构( )
A.贝壳 B.鳞片 C.角质层 D.外骨骼
【分析】蝉的体表有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蝉属于昆虫,其生殖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
故选:D。
4.2022年5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约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长尾红河龙”(如图)。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 )
A.体表被有角质鳞片 B.长尾有助于游泳
C.用鳃呼吸 D.四肢是运动器官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卵生等,分析作答。
【解答】解:A、长尾红河龙是海生爬行动物,体表被有角质鳞片,正确。
B、长尾红河龙生活在水中,长尾有助于游泳,正确。
C、长尾红河龙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错误。
D、由图可知,四肢是运动器官,正确。
故选:C。
5.“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它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下列有关大熊猫的特征,正确的是( )
A.卵生,体温恒定 B.胎生,体表被毛
C.卵生,用肺呼吸 D.胎生,用鳃呼吸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
【解答】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面被毛,牙齿分化,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如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爬行类
表皮干燥、呈鳞片状,在陆地上产卵
乌龟、鳄鱼
B
鱼类
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
草鱼、鳙鱼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两栖类
皮肤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体温不恒定
鲸、娃娃鱼
A.A B.B C.C D.D
【分析】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解:A、爬行动物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乌龟、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正确。
B、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草鱼、鳙鱼都属于鱼类,错误。
C、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家鸽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鲸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故选:A。
7.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莱芜汶河展示出“野鸭欢歌、群鱼嬉戏”的勃勃生机。下列特点与野鸭适于飞行关系不大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
B.体温恒定
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前肢变成翼
【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解: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的作用,适于在空中飞行。
B、鸟类体温恒定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C、鸟类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鸟类飞行时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
D、前肢变成了翼,是飞行的器官,适于飞行。
故选:B。
8.从进化角度来看,鸟类比两栖类更高等,更适应陆地环境,请从生殖发育角度分析原因( )
①体内受精
②卵外有坚硬的外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
③体外发育
④卵内有更丰富的营养和水分
⑤体外受精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解:鸟类是体内受精,鸟类的卵有卵壳,卵壳能保护卵内部的结构,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此外还有卵白和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因此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
故选:A。
9.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有些优秀运动员因踝关节受伤而遗憾的退出了比赛。踝关节中的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支点、动力 B.动力、支点、杠杆
C.杠杆、连接、动力 D.动力、连接、杠杆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A。
10.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B.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C.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D.连接各岛的“桥”的粗细、长短应一致
【分析】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据此答题。
【解答】解:A、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正确。
B、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依靠气味进行传递。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错误。
CD、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故选:B。
11.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鳄蜥是2021年我国特种邮票中的大明星(如图)。小鳄蜥一出生就会攀爬、游泳,这属于(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繁殖行为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解答】解:小鳄蜥一出生就会攀爬、游泳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2.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果园里放养蜜蜂是为了促进物质循环
C.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D.利用周氏齿小蜂杀死白蛾,防治白蛾危害,有利于生态平衡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动物采食野果,野果的种子有些未被消化,随粪便排出可能会萌发成幼苗,所以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正确。
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以花蜜、花粉为食,采花粉时可以将花粉粘在身上,去另一朵花上采花粉时身上的花粉会落在雌蕊的柱头上,顺着花粉管进入子房,完成传粉,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存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C正确。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齿小蜂杀死白蛾,属于生物防治,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13.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花生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②竹鞭节上的芽形成新的竹笋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
④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⑤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⑥甘薯幼苗的扦插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⑥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解答】解:①花生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因为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传粉完成后进行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②竹鞭节上的芽形成新的竹笋、④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⑤酵母菌的出芽生殖、⑥甘薯幼苗的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可见D②④⑤⑥符合题意。
故选:D。
14.绝大多数鸟类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如下表是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鸟名
家燕
麻雀
家鸽
鸡
鸭
天鹅
鸵鸟
孵化时间(天)
12~15
14
17~19
20~22
28~32
34~38
45
A.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B.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卵的大小有关
C.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鸟的受精方式有关
D.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鸟卵要发育成雏鸟必须是已经受精的卵。由表可知,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卵的大小成正比,鸟卵越大,孵化所需时间越长。
【解答】解:A、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A合理。
B、由表可知,鸟卵越大,孵化所需时间越长,故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与卵的大小有关,B合理。
C、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与鸟的受精方式无关,C不合理。
D、鸟卵的孵化时间长短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合理。
故选:C。
15.“德国小蠊”是我国蟑螂世界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新霸主。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下列昆虫中,与其发育过程不相同的是( )
A.蜜蜂 B.蝗虫 C.蟋蟀 D.椿象
【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解:蝗虫、蟋蟀、椿象,它们和德国小蠊一样,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蜜蜂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A。
16.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细胞核被称为遗传信息库
B.每条[②]染色体上有若干个DNA分子
C.[③]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④]基因在体细胞中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
【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解答】解:A.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被称为遗传信息库,A正确。
B.每条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B错误。
C.②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③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
D.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
17.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a为精子,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产生图中c细胞的过程与产生图中a、b细胞的过程不同
B.按照动物个体2的产生方式,后代性别比例仍然是1:1
C.图中产生动物个体1和2的繁殖方式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D.若提供b、c细胞的动物性别分别为雌性、雄性,则2的性别为雄性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精子、b是卵细胞、c是体细胞;ab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动物个体1,bc经细胞核移植,发育成动物个体2。
【解答】解:A、由于a和b是精子和卵细胞,需要经减数分裂才能产生,而c是体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产生图中c细胞的过程与产生图中a、b细胞的过程不同,A正确。
B、按照动物个体2的产生方式,后代的性别由供体的细胞核决定的,性别只有一种,比例不是1:1,B错误。
C、动物1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属于有性生殖;动物2是核移植后重组的细胞发育而成的,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
D、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若提供b、c细胞的动物性别分别为雌性、雄性,则2的性别由c细胞中的细胞核决定的,其性别应为雄性,D正确。
故选:B。
18.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搭配,错误的是( )
A.仿生技术——雷达的发明
B.克隆技术——多莉羊的繁殖
C.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D.无性繁殖技术——试管婴儿的诞生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解:A、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属于仿生技术,正确。
B、多莉”羊的繁殖利用的是克隆技术,正确。
C、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是转基因技术,正确。
D、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错误。
故选:D。
1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B.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是个别存在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指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D.小麦抗倒伏和抗锈病都是有利于小麦生存的变异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解: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A正确。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B错误。
C、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C正确。
D、对于生物自身来说,变异可以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小麦抗倒伏和抗锈病都属于有利于小麦生存的变异,D正确。
故选:B。
20.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我国湖北神农架地区,却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鸟鸦。除体色外,体内结构同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能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鸟鸦的白化是一种传染病
B.黑色鸟鸦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白化鸟鸦异常白色的羽毛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D.正常鸟鸦后代出现白化现象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征
【分析】(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问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解答即可。
【解答】解:A、乌鸦的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A错误。
B、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概念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黑色乌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白化乌鸦异常白色的羽毛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正确。
D、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常乌鸦后代出现白化现象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征,D正确。
故选:A。
21.如图是“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可说明在原始地球上可合成有机物
B.②内收集到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
C.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④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分析】米勒的实验如题干中的图所示,将水注入左下方的①烧瓶内,先将④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④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再将①烧瓶内的水煮沸(①内释放的水蒸气是形成雨水的重要条件),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④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③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②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解答】解:A、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上可合成有机物,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②内收集到了多种氨基酸,不是大分子蛋白质。故A正确,B错误。
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不能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C正确。
D、米勒的实验中,先将④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等混合气体,同时利用电极进行火花放电,即④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甲烷、氨和氢等气体,没有氧气。D正确。
故选:B。
22.下列关于生命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中起作用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环境中的作生物素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腐生细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的缘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正确。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如阳光)作出反应,B正确。
C、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生殖行为,C错误。
D、“雨露滋润不苗壮”主要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23.下列不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
A.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气候
B.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环境
C.蚂蚁成群生活在一起——便于分工合作
D.仙人掌叶退化成针刺状——减少水分蒸发
【分析】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场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解答】解:A、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是对寒冷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在干燥地区的骆驼刺为了获取更多的水分,进化出非常发达的发达的根系根系,这样一旦下雨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干旱时节,就可以靠发达的根系根系来寻找仅存的少量水分,B不符合题意;
C、蚂蚁成群地生活在一起,拥有独特的的信息传递方式、严密的组织性和层级分工,是一种社会行为,蚂蚁的群居生活不属于其结构特点,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符合题意;
D、仙人掌的叶演变为刺,进一步降低蒸腾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干旱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类型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循环流动
C.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的,缺一不可。某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解答】解:A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AC错误。
B、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物质是循环流动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B错误。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25.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身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
C.a环境下的身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b环境下的身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不同。
(2)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
【解答】解:A、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而不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B、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表明梭梭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而不是不能适应荒漠环境,错误;
C、a环境下的构型是遗传因素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b环境下的构型说明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而不是与植株遗传因素的影响无关,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依据 动物体内脊柱 的有无,可把动物D、E、F、G、H分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分为一类。
(2)D终生生活在水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结构是 鳃和鳍 。C所属的类群在生长发育阶段有 蜕皮 现象,原因是 外骨骼不能随幼虫的身体长大而长大 。
(3)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图中B、E和G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鳃 、 肺和皮肤 、 肺和气囊 。
(4)G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不属于鸟类,这是因为蝙蝠在生殖发育方面有 胎生哺乳 的特征。
【分析】图中的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蜗牛属于软体动物、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D鱼属于鱼类、E青蛙属于两栖动物、F壁虎属于爬行动物、G家鸽属于鸟类、H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解答】解:(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依据动物体内脊柱的有无,可把动物D鱼、E青蛙、F壁虎、G家鸽、H家兔分为一类,为脊椎动物;其余的动物分为一类,为无脊椎动物。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能水身体长大而长大,所以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D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结构是鳃和鳍。C所属的类群在生长发育阶段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幼虫的身体长大而长大。
(3)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图中B蜗牛、E青蛙和G家鸽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鳃、肺和皮肤、肺和气囊。
(4)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有胎生哺乳的特征。G家鸽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不属于鸟类,这是因为蝙蝠在生殖发育方面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故答案为:(1)动物体内脊柱
(2)鳃和鳍;蜕皮;外骨骼不能随幼虫的身体长大而长大
(3)鳃、肺和皮肤、肺和气囊
(4)胎生哺乳
27.(7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下图是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几幅图片,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在滑雪比赛时的画面,此时她的双臂的动作是图乙中的屈肘动作,此时上臂处于收缩的肌肉是[ B ] 肱二头肌 。
(2)谷爱凌完美完成“跳跃、转体”等一系列动作,主要与其关节的 灵活 特点密不可分;关节的这一特点与图丙中[ ⑤ ] 关节软骨 和[ ② ] 关节囊 分泌的滑液有关。
(3)谷爱凌三岁开始滑雪,八岁加入滑雪队,从获得途径看,其滑雪行为属于 学习 行为,与图中 戊 (填代号)所属类型相同。动物越高等,动物的这种行为就越复杂,这有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 复杂环境 。
【分析】观图可知:乙图中A肱三头肌,B肱二头肌;丙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⑥关节面。
【解答】解:(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乙中的屈肘动作,此时上臂处于收缩的肌肉是B肱二头肌。
(2)⑤关节软骨和②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具有灵活性。谷爱凌完成跳跃、翻转等动作时离不开灵活的关节。
(3)滑雪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图中戊所属类型相同。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故答案为:
(1)B肱二头肌。
(2)灵活;⑤关节软骨;②关节囊。
(3)学习;戊;复杂环境。
28.(9分)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面是生物生殖和发育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生物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方式不同是图 丙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 母本的优良性状 。其他三种的后代都具有 具备了双亲 的遗传特性。
(2)甲图所示昆虫的发育要依次经过 卵→若虫→成虫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几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不完全变态 发育。
(3)乙图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是[ 6 ] 胚盘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5、7 (填序号)。
(4)丙图所示的生物繁殖方法叫 嫁接 。确保①的成活的关键是:①和②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
【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图乙中1是卵黄膜,2是系带,3是卵壳,4是卵壳膜,5是卵黄,6是胚盘,7是卵白,8是气室。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菜粉蝶等。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蝗虫等。
【解答】解:(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图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甲、乙、丁,有性生殖优点: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它们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丙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优点:新个体所含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基本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6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盘发育的主要场所。5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7卵白起到保护和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丙是嫁接,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故答案为:
(1)丙;母本的优良性状;具备了双亲。
(2)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3)6胚盘;5、7。
(4)嫁接;形成层。
29.(9分)人类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ABO血型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如图为某个家族成员的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H、h表示),如下表为血型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表。请据图回答:
表现性状
基因组成
A型
AA、AO
B型
BB、BO
AB型
AB
O型
OO
(1)人体的肤色和血型,在遗传学上统称为 性状 ,都是由染色体上的 基因 控制的。
(2)如图中第一代1、2正常,第二代5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变异 ,由此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隐 性遗传病,第一代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Hh和Hh 。
(3)根据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推断:第二代7的基因组成是 HH或Hh ,第二代7和第二代8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4)若第二代7为AB血型,第二代8为O血型。那么第三代9的血型是 A或B 型,第一代3不可能的血型是 AB 型。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因此表中涉及到的人的肤色和血型,在遗传学上统称为性状,这些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如图中第一代的1、2正常,第二代的5患病,这是亲代和子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由“无中生有,有为隐”可知,患病为隐性性状,如果显、隐性基因用H、h表示,则亲代1、2的基因组成均为Hh,其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此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第一代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和Hh。
(3)第一代的4患病,基因组成是hh,h基因一定遗传给第二代的8。8表现为正常肤色,则8的基因组成是Hh。根据(2)小题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推断:第二代7的基因组成可能是HH或Hh。7号个体有的可能性为Hh,的可能性为HH,其中与8号个体Hh再生一个孩子不正常的概率为×=,所以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1﹣=。
(4)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可知,若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只能生出A型、B型或AB型的孩子,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因此第二代8为O型血,其子代9的血型是A型或B型,不会出现O型。已知O型血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假如控制O型血的基因组成为ii,则其中一个基因i来自3,另一个基因i来自4。则控制3血型的基因组成可能为ii、IAi或IBi,其基因不可能为IAIB,由此可知亲代3控制的血型不会出现AB型。
故答案为:(1)性状;基因
(2)变异;隐;Hh和Hh
(3)HH或Hh;
(4)A或B;AB
30.(8分)图一为公园里的一块植物标牌,图二为生物分类的七等级示意图,图三为部分动物的分类地位。请据图回答:
(1)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 基因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自然保护区 。
(2)18世纪,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 双名法 ,成为了国际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图一银杏标牌中,Ginkgo表示银杏的 属 名。
(3)图二表示生物等级分类示意图中的七个等级,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1 ] 种 ,所包含的生物数量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7 ] 界 ,5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纲 。
(4)分析图三,你认为与狗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狼、狐 。
【分析】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18世纪,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这个命名方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所以Ginkgo表示银杏的属名。
(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故所包含的生物数量最多的分类等级是7界,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1种,5代表的分类等级是纲。
(4)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析图3可知,狼、狐与狗同科,故与狗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狼、狐。
故答案为:(1)基因;自然保护区;
(2)双名法;属;
(3)1种;7界;纲;
(4)狼、狐。
31.(9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一表示某黄河沿岸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图一中影响植物生活的蝗虫、蜗牛、空气、土壤等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
(2)图一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对应图二中 丙 (填字母)。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是图二中的[ 甲 ] 生产者 ,原因是它能进行图二中的[ ② ] 光合作用 生理活动。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写出图二中的食物链: 甲→D→A→C→E→B ,若它代表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则在图一中生物A和C之间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存在 竞争 关系。
(4)为保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 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图一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二中的甲代表植物、乙代表动物,丙代表分解者,①③⑤⑥是呼吸作用;②是光合作用;④是分解作用。
【解答】解:(1)在生物学上,图一中影响植物生活的蝗虫、蜗牛、空气、土壤等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图一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一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可以用图二的丙表示。由图二可知,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是图二中的甲,因为只有它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②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也能通过呼吸作用把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体外,进行碳循环,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过程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浓度是越来越多的,因此图二构成的食物链是:甲→D→A→C→E→B。若它代表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即图一中的食物链:植物→蝗虫→螳螂→杂食性鸟→蛇→鹰对应,A、C分别表示图一中的螳螂和杂食性鸟,杂食性鸟捕食螳螂,同时二者均以蝗虫为食,则在图一中生物A和C之间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存在竞争关系。
(4)为保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
(2)甲;生产者;②光合作用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甲→D→A→C→E→B;竞争
(4)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pdf、2022生物模拟题参考答案定稿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