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优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优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细读课文,品读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秋天的怀念》 导学案◆任务一: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瘫( _____ )痪(_____ ) 诀(_____ )别 侍(_____ )弄 整宿( _____ ) 憔(_____)悴 仿膳(_____) 豌(_____ )豆 烂漫(_____ ) 翻来覆(_____ )去 絮絮(_____)叨(_____ ) 叨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絮絮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充作者资料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因__________,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__________年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___人》,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__________》等 《__________》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__________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整体感知内容1.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写母亲给“我”的嘱托是什么?阅读课文,然后在文中勾画。 ◆四、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细读课文,思考“我”双腿瘫痪后,有没有“好好儿活”?“我”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体现在哪里? 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在文中找一找。 ◆合作探究,体会情感1.文中母亲几次要求带“我”去看菊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我”的态度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3.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思考探究,理解主旨1.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2.文末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的烂漫”? 3.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4.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5.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怀念母亲而写的,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是如何体现的? ◆写法探究1.文中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的? 2.文章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3.文章结尾写“我”和妹妹“看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拓展理解1.几十年后,回忆起母亲,史铁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请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 ◆作业设计1.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2.写一段给母亲的话,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春精品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5 孔乙己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第5课《孔乙己》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5课《孔乙己》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学案,探究学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