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180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180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0180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共6页。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同步练习1.如下表节选自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 )年份著籍人丁丁银丁银/著籍人丁顺治十八年(1661)2106万余3008900两0.1428两康熙五十年(1711)2426万余335万两0.1361两 A.重视人口管理 B.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C.丁赋明显减少 D.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内战即将爆发不能自由兑换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制约C.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与限制 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饯,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 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C.制币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 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4.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见下图。这反映出明朝统治者( )A.改变土地关系的努力 B.对地政管理有所调整C.赋税的征收转向白银 D.加快了土地流转程度5.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C.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D.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6.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关闭了美元自由兑换黄金的窗口。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国家宣布对美元联合浮动,英国和意大利等国货币对美元单独浮动。这表明( )A.美元货币霸权地位消失 B.西欧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战后货币体系趋于解体 D.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建立7.“假公田”始于汉武帝,即朝廷把国家掌握的土地交由农民耕种,将无地农民变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收取一定的假税,这个税率必须低于市场上私人土地的地租。这一举措( )A.打击了土地兼并现象 B.促进了租佃关系普遍化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8.“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开始于A.唐朝两税法 B.明朝一条鞭法 C.清朝摊丁入亩 D.唐朝租庸调制9.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皇帝的年号,形成惯例开始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0.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一现象客观上导致( )A.赋税征收渐趋公平合理 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C.重农抑商政策彻底破产 D.商品交换活动日益常态化11.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1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明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征银。这一变化表明( )A.农本商末理念日益盛行 B.经济控制逐步加强C.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13.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半制,一此地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裂倾向 B.欧元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C.美国受石油危机的打击最严重 D.布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14.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其主要内容是,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初税亩”改革的实质是( )A.土地私有的合法化 B.井田制的与时俱进C.重农抑商的新策略 D.赋税制度的宽松化15.银行业变革之路。材料一 16世纪以后,民族国家和专制君主制已经形成,很多国家产生了公共银行。1586年产生热那亚银行、1605年产生罗马银行、1609年产生阿姆斯特丹银行。银行增加了储蓄和转账功能,可以接受政府和机构的贷款,但禁止向个人贷款。银行家也会从事远距离航海投资,获得风险回报,同时也将业务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拓展。——摘编自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二 18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英格兰银行随着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规模扩大,取得了钞票发行权,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和存款,成为了“银行的银行"的地位,取得了国家银行的地位。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摘编自沈素萍《世界著名银行简史》材料三 20世纪40年代,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称世界银行。起初,世行贷款帮助在二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进行战后重建,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之后,世行的关注点从战后重建转向发展,重点放在大坝、电网、灌溉体系、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1956年,国际金融公司成立,开始向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1960年,国际开发协会成立,加大对最贫困国家的重视,逐渐转向以消除贫困作为世行集团的首要目标。世界银行对各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摘编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银行业发展历程。(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英格兰银行与世界银行的异同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清朝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摘编自韩书瑞《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迫于财政与经济压力,进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尝试,但除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外,在货币制度方面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先后实行了金本位制,金银比价发生很大变化。这不仅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的结算,而且直接影响到清政府的对外借款与还本付息问题。在甲午战争后的对日赔款与义和团运动后的庚子赔款中,清政府遇到了严重的“镑亏”问题,从而引发了关于货币改革与本位问题的激烈争论。——摘编自燕红忠《本位与信用: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及其变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货币改革的背景。
参考答案:1.B2.C3.D4.B5.A6.C7.D8.A9.C10.B11.B12.C13.D14.A15.(1)16世纪以后,民族国家和专制君主制国家成立公共银行:18世纪30年代以后,英格兰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取得了国家银行的地位:20世纪40年代,世界银行成为各个国家发展重要支持力量。(2)相同点:背景:政治上,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经济上: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性质:都是重要的世界金融机构。内容上:都从事借贷等金融活动。影响上:都促进了现代金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点:背景上:英格兰银行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立的重要国家银行:世界银行是二战后期,美国主导援助西欧战后恢复的金融机构。内容上:英格兰银行主要是对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业务:世界银行主要是对主权国家开展业务。影响上:英格兰银行为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重要支撑;世界银行主要是美国金融霸权重要支柱,后来逐渐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16.(1)状况:采用双金属通货制;白银成为主要通用货币;纸币几经发行但最终被废止。原因:铜钱和白银自身的特点;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纸币容易发生贬值。(2)背景:晚清政府财政危机影响;工业国家采取金本位制的冲击;民族危机的加剧。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