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一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一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可以抑制酒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
B. 碳酸钡可用于医疗上作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即“钡餐”
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其遇强碱会反应
D. 纯碱在造纸、玻璃、食品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58.5gNaCl的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B.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约含6.02×1023个H2O分子
C. 常温常压下,22g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D. 足量的浓盐酸与8.7g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3.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浓硫酸稀释
③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⑤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⑤
4. 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Br−
B. 澄清透明溶液中:Cu2+、Mg2+、Cl−、CO32−
C. 1mol/L的KNO3溶液:H+、Fe2+、Cl−、SO42−
D. 滴入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SO42−、CO32−
5. 如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步骤1是放热过程
B. 步骤2是吸热过程
C. E1、E2、E3的大小是E2>E3>E1
D. C(s)和H2O(g)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O(g)+H2(g)的总能量
6. 2021年,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19岁了。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二氧化硅的半导体性能制成光电池
②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③晶体硅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金属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
⑤光导纤维的通信容量大,导电性强
⑥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A. ①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7.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D. W的金属性比Z的强
8. H2S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溶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和氯
B. 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O2>Fe3+>S
D. 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只有Fe2+、Fe3+
9. 我国正在推行垃圾分类,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解”过程中,加入H2O2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
B. 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ZnSO4和CuSO4
C. 操作M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 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可得到ZnO
10. 下列图像能准确表示氢气燃烧的热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1. 已知反应NO2(g)+CO(g)⇌NO(g)+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B为放热过程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断裂1molNO2和1 mol CO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1 mol NO和1molC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的总和
D. 1molNO2(g)和lmolCO(g)的总能量低于1molNO(g)和1molCO2(g)的总能量
12. 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制备并检验SO2气体
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OH)2沉淀
吸收NO中的NO2
A. A B. B C. C D. D
13.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适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可生成CaCO3和HClO,则适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可生成CaSO3和HClO
B. 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C. HCl的水溶液酸性很强,推出HF的水溶液酸性也很强
D. Fe和S反应生成FeS,则Cu和S反应生成Cu2S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O2通FeSO4溶液中 B. NH3通入AlC13溶液中
C. CO2通入CaC12溶液中 D. SO2通人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15. 为测定某区域空气中SO2的含量,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空气样品通入200mL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假定样品中无其他还原性气体,SO2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若空气流量为aL⋅min−1,经过bmin溶液恰好褪色,则该空气样品中SO2的含量(单位:g⋅L−1)为( )
A. 825ab B. 1625ab C. 85ab D. 165ab
16.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固固反应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以选用______(选填序号)。
A.生石灰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B装置的作用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___;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可以将尾气通入盛有______溶液的烧杯来处理。
17. 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
(1)自然界中有斜方硫和单斜硫,它们的关系是 ______,二者转化属于 ______变化。
(2)如图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物质是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以下转化:
①反应前后存在3种价态的硫元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反应前后存在4种价态的硫元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如果有反应Z→QM,H2S→MN,M是下列物质中的 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2SO4
b.CuSO4
c.FeSO4
d.Fe2(SO4)3
写出H2S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Q可以是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写出至少3类物质)。
18. R、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R最常见同位素的原子核中不含中子。W与X可形成两种稳定的化合物:WX和WX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大量WX2排入大气,在一定程度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Y与X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与X相邻。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
(2)WX2的电子式是 ______。
(3)R2X、R2Y中,稳定性较高的是 ______(填化学式)。
(4)Se与Y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与Y相邻。
①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Se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
B.H2Se的还原性比H2Y强
C.H2SeO3的酸性比H2YO4强
②室温下向SeO2固体表面吹入NH3,得到两种单质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Se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正盐和水,该正盐化学式为 ______。
19.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矿粉焙烧时加少量CaO,主要目的是将SiO2转化为______。(填化学式)
(2)过滤后的固体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______(填标号)吸收。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水
(3)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能否证明产品中含有FeO?______。(填“能”或“否”)
(4)过滤后的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______(填化学式)离子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请写出往滤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抑制酒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故A正确;
B.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俗称为钡餐,医疗上可用于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碳酸钡溶于盐酸生成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使人中毒,故B错误;
C.二氧化硅能够和强碱溶液反应,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故C正确;
D.纯碱在玻璃、造纸、食品、肥皂、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D正确;
故选:B。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B.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俗称为钡餐;
C.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够和强碱溶液反应;
D.纯碱在玻璃、肥皂、造纸、食品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性质的应用、物质组成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Na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无溶质分子存在,故A错误;
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使用22.4L/mol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22g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22g44g/mol×2×6.02×1023/mol=6.02×1023,故C正确;
D.足量的浓盐酸与8.7g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8.7g87g/mol×2×NA/mol=0.2NA,故D错误;
故选:C。
A.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
B.22.4L/mol的使用条件为标况下的气体;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锰,1mol二氧化锰反应转移2mol电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
②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②错误;
③氯酸钾分解属于分解反应需要吸热,故③正确;
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④错误;
⑤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发生反应需要吸热,属于吸热反应,故⑤正确;
故选D.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需要吸热.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S2−,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u2+、Mg2+都与CO3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滴入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K+、Na+、SO42−、CO32−、OH−之间不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A.该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离子;
B.铜离子、镁离子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
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该溶液呈碱性,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步骤1是断开化学键,是吸热过程,故A错误;
B.步骤2是形成化学键,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知E3>E1,步骤2中放热,可知E2>E3,即E2>E3>E1,故C正确;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C(s)和H2O(g)的总能量一定低于CO(g)+H2(g)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A.步骤1是断开化学键;
B.步骤2是形成化学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知E3>E1,步骤2中放热,可知E2>E3;
D.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①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能用于制造光电池,用于光电池的是晶体硅,故错误;
②硅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故正确;
③晶体硅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的固体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故正确;
⑤SiO2不能导电,没有导电性,但对光有全反射功能,可用作制备光纤,故错误;
⑥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具有粘性,不易燃烧,常用作矿物胶和防火剂,故正确;
故选:D。
①二氧化硅为绝缘体;
②硅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③硅为非金属单质;
④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硅酸盐产品为陶瓷;
⑤光导纤维中的SiO2有良好的导光性;
⑥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具有粘性,不易燃烧。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则Z原子M层电子数为2,故Z为Mg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为Al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
A.Y为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NO3,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
D.金属性Mg>Al,故D错误,
故选:C。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则Z原子M层电子数为2,故Z为Mg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为Al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8.【答案】C
【解析】解:A.根据转化反应可知,铜、氢、氯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变,故A错误;
B.硫化氢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硫化氢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由反应CuS+2Fe3+=2Fe2++Cu2++S、4Fe2++4H++O2=4Fe3++2H2O,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故C正确;
D.根据过程I和II的反应可知,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除了Fe2+、Fe3+外,还有H+,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为:4Fe2++O2+4H+=4Fe3++2H2O,反应II为:Cu2++H2S=CuS↓+2H+,反应III为:CuS+2Fe3+=2Fe2++Cu2++S,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中转化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Cu+2H+=Cu2++2H2O,故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ZnSO4和CuSO4,故B正确;
C.操作M为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正确;
D.滤液中含有硫酸锌,直接加热、蒸发结晶不能得到ZnO,应该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锌,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ZnO,故D错误;
故选:D。
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电池铜帽加入水、洗涤剂进行超声清洗,然后加入稀硫酸、30%H2O2溶解,Cu转化为CuSO4溶液,发生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溶液A为CuSO4、ZnSO4的混合液,向溶液A中加入稍过量锌粉,CuSO4转化为Cu和ZnSO4,过滤得到海绵铜和ZnSO4溶液;滤液中含有硫酸锌,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锌,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ZnO,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题目难度较大,明确制备流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操作方法,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从宏观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中等。
【解答】
氢气燃烧为放热反应,则2molH2(g)和1molO2(g)总能量大于2molH2O(g),则D选项错误,2molH2O(g)能量高于2molH2O(l),则C选项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B的能量高于A,则图中A→B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
B.由图可知,A的能量高于C,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断裂1molNO2和1molCO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1molNO和1molC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总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1molNO2(g)和1molCO(g)的总能量高于1molNO(g)和1molCO2(g)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从宏观和微观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中等。
12.【答案】A
【解析】解:A.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A错误;
B.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生成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并检验SO2气体,故B正确;
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装置内空气,关闭C,使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可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OH)2沉淀,故C正确;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可吸收NO中的NO2,故D正确;
故选:A。
A.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
B.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生成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
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装置内空气,关闭C,使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2SO2+2H2O=CaSO4↓+2Cl−+4H++SO42−,故A错误;
B.碘的氧化性弱于铁离子,所以铁与碘反应不能得到FeI3,生成FeI2,故B错误;
C.F元素吸引电子能力较强,所以HF不易电离出氢离子,则HF为弱酸,故C错误;
D.S的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S和Fe、Cu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物FeS、Cu2S,故D正确;
故选:D。
A.SO2和C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和HCl;
B.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碘的氧化性弱于铁离子;
C.HF为弱酸,部分电离;
D.S的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NO2和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SO4生成Fe3+,可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故A不选;
B.氨气水溶液呈碱性,可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不选;
C.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故C选;
D.二氧化硫在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中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不选;
故选:C。
A.NO2和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硝酸可氧化FeSO4;
B.氨气水溶液呈碱性,可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D.二氧化硫在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中被稀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钡沉淀分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二氧化氮、氨气、二氧化硫以及沉淀的转化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15.【答案】D
【解析】解:通入空气体积aL/min×bmin=abL,KMnO4物质的量为:0.2L×0.100mol/L=0.02mol,
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K2SO4
5 2
n(SO2)0.02mol
所以n(SO2)=0.05mol,质量为 0.05mol×64g/mol=3.2g,
此次取样处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3.2abg/L=165abg/L,
故选:D。
通入空气体积abL,反应的KMnO4物质的量为0.2L×0.100mol/L=0.02mol,根据KMnO4物质的量运用方程式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组成、测量物质含量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进行计算能力。
16.【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MnO2+4H++2Cl−−△Mn2++Cl2↑+2H2O干燥氨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Cl2+8NH3=N2+6NH4ClNaOH
【解析】解:(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碱石灰为氢氧化钠、氧化钙的混合物,生石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氨水在加热条件下更易挥发,将浓氨水逐滴滴加到生石灰或者氢氧化钠或者碱石灰上可以制备氨气,五氧化二磷与氨水反应,不能用来制备氨气,
故答案为:C;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4)浓氨水易挥发,从A中出来的氨气含有杂质水蒸气,用B装置除去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B中可以盛放碱石灰来干燥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中,所以用E装置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干燥氨气;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5)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氨气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
故答案为:3Cl2+8NH3=N2+6NH4Cl;
(6)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氯气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进行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NaOH。
(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2)浓氨水易挥发,生石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水的挥发;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4)浓氨水易挥发,从A中出来的氨气含有杂质水蒸气,用B装置除去水蒸气;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中的知识来回答;
(5)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氨气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
(6)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氯气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本提考查了氨气、氯气的制备和二者性质的检验,为高频考点,熟悉制备原理、各仪器的作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同素异形体 化学 SO2、SO3 S2O32−+2H+=S↓+SO2↑+H2OH2S+H2SO4(浓)=S+SO2+2H2ObH2S+Cu2+=CuS↓+2H+ Cu、CuO、CuCO3、Cu(OH)2等任选3种
【解析】解:(1)斜方硫和单斜硫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由于属于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为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同素异形体;化学;
(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是酸性氧化物,
故答案为:SO2、SO3;
(3)①反应前后存在3种价态的硫元素,发生硫元素的归中反应或者歧化反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
故答案为:S2O32−+2H+=S↓+SO2↑+H2O;
②反应前后存在4种价态的硫元素,只能为H2S+H2SO4(浓)=S+SO2+2H2O,
故答案为:H2S+H2SO4(浓)=S+SO2+2H2O;
(4)Z是H2SO4,如果有反应Z→QM,M是硫酸盐,4个选项都符合题意,N是硫化盐,如果有反应H2S→MN,且N属于−2价硫元素的盐,说明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SO4)3不符合题意,Na2SO4
和FeSO4不与H2S反应,CuSO4与H2S反应生成CuS沉淀和H2SO4,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Q可以是Cu、CuO、CuCO3、Cu(OH)2等,写出3类物质即可,
故答案为:b;H2S+Cu2+=CuS↓+2H+;Cu、CuO、CuCO3、Cu(OH)2等任选3种。
(1)同分异构体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不同物质间的互相转化为化学变化;
(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3)①反应前后存在3种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一般发生归中反应或者歧化反应;
②图中只有4种价态硫元素,发生归中反应;
(4)根据价态对应的物质类别和相关反应推断。
本题主要以化合价为依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难度中等,需要多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
18.【答案】 H2Ob3SeO2+4NH3=3Se+2N2+6H2ONa2SeO3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R、W、X、Y、M分别为H、C、O、S、Cl,
(1)W为C元素,原子序数为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答案为:;
(2)WX2为CO2,C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故答案为:;
(3)R2X、R2Y中分别为H2O、H2S,O与S为同主族元素,O的电子层数小于S,O的原子半径小于S,O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大于S原子,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的稳定性大于H2S,
故答案为:H2O;
(4)①a.S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故a错误;
b.非金属性S大于Se,则H2Se的还原性比H2Y强,故b正确;
c.H2SeO3的酸性比H2YO4弱,前者为弱酸,后者为强酸,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②室温下向SeO2固体表面吹入NH3,可得到两种单质和H2O,结合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两种单质为Se、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eO2+4NH3=3Se+2N2+6H2O,
故答案为:3SeO2+4NH3=3Se+2N2+6H2O;
③Se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eO3和水,
故答案为:Na2SeO3。
R、W、X、Y、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主族元素,R最常见同位素的原子核中不含中子,则R为H;W与X可形成两种稳定的化合物WX和WX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大量WX2排入大气,在一定程度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W为C、X为O;Y与X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与X相邻,则Y为S;M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M为Cl,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的位置、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CaSiO3 B 否 AlO2− 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解析】解:(1)焙烧时加入少量CaO,可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除去二氧化硅,故答案为:CaSiO3;
(2)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而被除去,因亚硫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则一般不用水,故答案为:B;
(3)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故答案为:否;
(4)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以AlO2−形式存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故答案为:AlO2−;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由流程可知,矿粉中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焙烧时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滤液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侧重分离流程和废水处理的考查,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一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一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ml⋅L−1⋅min−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稀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mlCu与含0, 在Na+浓度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