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轮专项提升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展开【高考地理】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轮专项提升模拟题库
(一模)
【原卷 1-3 题】 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太阳视运动
1、
2、
3、
【正确答案】
1、A 2、B 3、C
【试题解析】
1、图中可用来判断方向的为太阳能板的朝向,为了保证最大发电效率,太阳能板一般朝向正午太阳方向,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故太阳能板的朝向为正南,图中汽车迎面行驶,行驶方向为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从题干信息可知,当地植被在10月1日左右出现落叶现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可能的城市为北京,B正确,昆明、上海为常绿阔叶林,AC错误,拉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灌丛为主,D错误。故选B。
3、根据第一题可知,乙处为阳坡、甲处为阴坡,甲坡较乙坡植被长势好主要由于甲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充足,C正确;两地同为山坡,相距较近,土层厚度相差不大,地形均为山坡,AB错误;乙坡光照较甲坡丰富,但蒸发量大,水分不足,使得长势较差,D错误。故选C。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太阳在南方;南回归线以南,全年正午太阳在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当所求地在直射点以北时,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当所求地在直射点以南时,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1-3-1(基础) 全球最大的跟踪式光伏电站(集热板能够时刻正对太阳)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共青城市(29°19'N,115°58'E),2017年12月31日一期100MWp全部并网,2012年12月31日二期170MWp完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共青城巿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
A.天气因素影响小,日照时间长 B.无需台风防御设计,降低成本
C.云雾较多,大气逆辐射强 D.纬度较低,土地资源较丰富
2、一天中,该光伏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正确答案】 1、D 2、A
1-3-2(基础) 9月下旬,两位游客来到庐山观日出,下图是其中一位游客拍摄到的庐山五老峰日出景象,同一时刻另一游客看不到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瞬间,当地地方时及太阳方位可能是( )
A.6:00,东南 B.7:00,东南
C.6:00,东北 D.7:00,东北
2、另一游客看不到太阳,可知其当时位于拍摄者( )
A.以东 B.以西
C.以南 D.以北
3、游客发现庐山几乎没有太阳能路灯,其原因是( )
A.海拔高 B.纬度低 C.云雾多 D.植被少
【正确答案】 1、B 2、A 3、C
1-3-3(巩固) 某中学研学小组研究我国不同地方太阳能路灯电池板倾角,发现电池板倾角的大小与所在纬度密切相关。查询资料得知:“为使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量尽可能大,一般取当地纬度或当地纬度加5°-22°作为当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倾斜角,纬度55°以上地区,倾斜角等于纬度+22°。”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公路(38°N)上的一列太阳能路灯景观图,图中呈矩形的构件为太阳能电池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道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方向 B.西南—东北方向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
2、若将该太阳能路灯移装到位于48°N的一条公路上,图中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应当(小于5°为微调)(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微调
【正确答案】 1、D 2、A
1-3-4(巩固)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照片(拍摄时间为当地正午),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游客在拍摄照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拍照时该相机镜头大致朝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正确答案】 1、B 2、C
1-3-5(巩固) 某出租车司机在我国北方某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如图为拍摄的红绿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司机所乘车辆行驶的方向为(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2、当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小时( )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 B.北京昼最长,夜最短
C.郑州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 D.南极开始出现极夜
【正确答案】 1、B 2、B
1-3-6(提升) 北京时间2018年7月20日12:40左右,一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如图),车内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后侧照射进车内,几分钟拐弯后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内,车辆行驶在( )
A.甲路段 B.乙路段 C.丙路段 D.丁路段
2、承上题,该城市可能是( )
A.冰城—哈尔滨 B.日光城—拉萨 C.泉城—济南 D.古城—西安
【正确答案】 1、B 2、D
1-3-7(提升) 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异不大。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 B.“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
C.“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长草 D.“阴脸”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
2、“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地域分异规律
【正确答案】 1、B 2、B
【原卷 4-5 题】 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太阳方位变化
4、
5、
【正确答案】
4、D 5、C
【试题解析】
4、由图可知南坡与北坡的日照时间与坡度既不是正相关关系也不是负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ABC错误;而东(西)坡的日照时间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属于负相关关系,D正确,故选D。
5、由图可知,当地昼长略大于10小时,小于12小时,1月份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因此该地区位于北半球,AB错误。北纬50度的昼长时间在1月份期间小于10小时,D错误。北纬30度的昼长时间在1月份期间大于10小时,该地区可能位于北纬30度,C正确。故选C。
通过查阅日出日落时间数据可知,北纬30度的昼长时间在1月1日约为10小时15分,在1月31日昼长时间约为10时44分,北纬50度的昼长时间在1月31日约为9小时16分,因此该地区可能位于北纬30度。
4-5-1(基础)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及其比较,正确的是( )
A.①河落差超过1400米 B.②河径流量可能最大
C.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 D.④河一定有凌汛现象
3、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 D.面板清扫频次少
【正确答案】 1、B 2、B 3、D
4-5-2(基础) 果子沟地处西天山地区,沟内野苹果林成片。暑假期间某研学小组自赛里木湖沿岸向南进入果子沟考察时,可以看到山地植被存在明显的坡向差异,并有一定规律性。左图和右图分别示意果子沟地区位置和果子沟山地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赛里木湖南岸进入果子沟考察时最可能看到( )
A.红日东南方向升起 B.12时日影朝向西北
C.太阳正位于南方 D.22时太阳高悬天空
2、影响野节果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阳坡,光热条件优越 B.地处缓坡,土壤深厚肥沃
C.湿润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D.地处阴坡,土壤水分条件好
【正确答案】 1、B 2、D
4-5-3(巩固) 下图示意湖南省某乡村住宅某天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方位,该地一般6月份和8月份日照时数(太阳实际照射的时间长度)相差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窗位于乙窗的( )
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导致6月份和8月份日照时数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白昼时长不同 B.太阳高度不同 C.大气逆辐射不同 D.天气系统不同
3、该日该地的昼长最接近( )
A.14小时整 B.13小时40分钟 C.13小时12分钟 D.13小时整
【正确答案】 1、C 2、D 3、C
4-5-4(巩固) 广西宾阳县位于22°54′N—23°27′N,108°32′E—109°15′E下图示意宾阳县不同坡向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坡向是( )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2、甲坡向太阳辐射量5—7月小于其他坡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方位 B.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天气状况
【正确答案】 1、D 2、A
4-5-5(巩固) 地表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坡度不同而不同,导致其在时空分布上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下图为横断山区同一高度不同季节测得的太阳辐射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同心圆各圈的太阳辐射量(单位:w/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表示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东南坡和西北坡冬季太阳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多少 B.昼夜长短 C.反射作用 D.遮蔽时间
【正确答案】 1、C 2、D
4-5-6(提升)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乙图为沿图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乙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乙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乙图中C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A埂的作用是( )
A.改变沟内光照 B.拦蓄地表径流 C.升高沟内温度 D.增加地表粗糙度
2、乙图中,沟内小树苗正午时刻全部能照射到的时间约为( )
A.7个月 B.1个半月 C.3个半月 D.全年
【正确答案】 1、A 2、C
4-5-7(提升) 图中楼房位于北半球某小区内,L1与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完成下面小题。
1、若α>β,则当正午太阳光线为L1时,当地日出方位及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 )
A.东北方昼短夜长 B.东北方昼长夜短
C.东南方昼长夜短 D.东南方昼短夜长
2、若0°<α-β<8°,则该楼房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
A.0°~4°N B.8°N~15.5°N
C.4°~15.5°N D.15.5°N~23.5°N
【正确答案】 1、D 2、A
【原卷 6-7 题】 知识点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冷锋,反气旋(高压)
6、
7、
【正确答案】
6、B 7、A
【试题解析】
6、由12日17时郑州附近的等压线可知,此时气压梯度力大致从西指向东,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郑州刮西北风,B对,A、C、D错。故选B。
7、11日05时至12日17时,华北中部等压线变得密集,风速增大,B错;气压从小于1020hPa到1030hPa左右,明显上升,C错;原来位于低压槽,后位于高压中心附近,降水减少,D错;气压升高,且等压线变得密集,说明受强劲的西北风影响,可推测温度降低,A对。故选A。
等压线图判断风向的方法:
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
6-7-1(基础) 下图示意2022年10月1日某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上海相比,此时广州( )
①风速小②风速大③气压低④气压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上海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北风 B.西风 C.偏南风 D.东北风
【正确答案】 1、D 2、C
6-7-2(基础) 如图为某日20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 )
A.①地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B.②地风向偏东北,风力较强
C.③地位于冷锋前,有暴雨 D.④地气温高,低压势力强
2、依据气压分布,该季节最可能( )
A.非洲的热带草原草木葱绿 B.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
C.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6点前在天安门看到升旗
【正确答案】 1、B 2、B
6-7-3(巩固) 下图为南半球非洲大陆南端某日当地时间午后2:00左右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N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
A.东南风、西北风 B.西南风、偏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西南风、偏北风
2、仅考虑气压分布状况,和德班相比,同纬度的P地( )
A.风力更大 B.风力更小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1、D 2、B
6-7-4(巩固) 下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时刻( )
A.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 B.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
C.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 D.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
2、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D.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正确答案】 1、C 2、D
6-7-5(巩固)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7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图中风向变化幅度最大、最明显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2、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①地( )
A.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D.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正确答案】 1、B 2、D
6-7-6(提升) 读下图“冬季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问题。
1、此时甲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3、7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正确答案】 1、A 2、C 3、C
6-7-7(提升)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
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正南风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正确答案】 1、A 2、A 3、C
【原卷 8-10 题】 知识点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8、
9、
10、
【正确答案】
8、A 9、A 10、C
【试题解析】
8、结合图片可知,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中蒸发量占比最高,因此水面蒸发应是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A正确;结合图片可知,地下水变化量较小,因此湖水下渗较少,B错误;该湖泊为内陆湖,因此湖水不会外流,C错误;该湖泊应为咸水湖,人类引用较少,D错误。故选A。
9、结合图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入湖径流显著减少,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增加,A正确;结合图片可知,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都没有明显变化,BD错误;结合图中信息,并不能看出地下水位的变化,C错误。故选A。
10、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巴尔喀什湖蒸发量变化不大,但是入湖径流量在70年代和80年代减少,导致湖泊水量先减少;80年代之后,入湖径流量开始增加,因此湖泊水量后增大,因此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川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8-10-1(基础)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时间点①比时间点③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B.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C.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 D.一年中小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
3、该区域7月份河流、湖泊水位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温高,水分蒸发旺盛 B.农业用水量大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 D.地下水位降低,下渗严重
【正确答案】 1、D 2、C 3、C
8-10-2(基础)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下图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 )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 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
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
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伊犁河入湖口可能( )
A.湖岸线升高 B.湖水盐度升高 C.生物种群数量减少 D.水域深度保持不变
3、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蒸发加剧 C.对湖泊大量补水 D.上游修建水库
【正确答案】 1、C 2、A 3、D
8-10-3(巩固) 加利利湖(位置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读图回答问题。
1、死海与加利利湖两湖区( )
A.均属于内陆咸水湖 B.均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C.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D.水量年际变化均较小
2、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包括( )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3、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将导致( )
A.湖区气温日较差变小 B.湖泊盐度明显上升
C.湖区周边风沙灾害增多 D.湖区渔业资源枯竭
【正确答案】 1、B 2、B 3、C
8-10-4(巩固)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潜热通量指下垫面与大气的水分在发生相变时的热量输送。图为我国某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累计降水量统计图,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泊主要补给来源为( )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2、在下垫面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夜大于昼 B.晨大于昏 C.阴大于晴 D.夏大于冬
3、影响该湖泊12月至次年2月潜热通量数值大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速减小 B.云量增大 C.湖面结冰 D.下渗强烈
【正确答案】 1、A 2、D 3、C
8-10-5(巩固) 咸海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1987年咸海分裂为南咸海和北咸海。下图为1990-2015年南咸海水量平衡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水量亏损 B.湖泊水量盈余 C.湖区降水量减少 D.湖盆沉积物增多
2、据地下水变化量推测,1990-2015年南咸海区域地下水位( )
A.持续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3、1990年以来,南咸海蒸散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入湖径流量减少 B.湖泊水域面积减小
C.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D.流域内降雨量增加
【正确答案】 1、A 2、B 3、B
8-10-6(提升)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中,属内陆成水湖。有一百多条河流汇入该湖,河水在汇入该湖之前大量用于灌溉等生产活动,但河流不是唯一的补给来源。下图示意1960-2020年伊塞克湖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塞克湖的主要补给方式为( )
A.大气降水、冰雪融水 B.地下水、大气降水
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D.河流水、积雪融水
2、关于图中伊赛克湖水量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湖泊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B.1960-1990年水量持续减少
C.水量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 D.1985-2000年水量变幅最大
3、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推测2000年后湖泊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灌溉用水量增多 B.蒸发量减少 C.冰雪融水量增加 D.气候更干燥
【正确答案】 1、A 2、C 3、C
8-10-7(提升)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地表径流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已知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则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降水量、入湖地表径流量、蒸发量 B.入湖地表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
C.蒸发量、降水量、入湖地表径流量 D.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推测湖水水位上升最快的时期是( )
A.1961-1969年 B.1970-1979年 C.1980-1989年 D.1990-1999年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减小 C.降水量增大 D.上游修建水库
【正确答案】 1、D 2、A 3、B
【原卷 11-13 题】 知识点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11、
12、
13、
【正确答案】
11、B 12、A 13、B
【试题解析】
11、可渡河大峡谷地处北盘江上游,属于亚热带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没有冰川活动,倒钱洞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C、D错;流水下蚀形成的地貌一般位于峡谷下方,流水侧蚀形成的地貌一般位于峡谷两侧,倒钱洞位于峡谷中部的西南侧的峭壁上,是流水侧蚀的结果,A错,B对。故选B。
12、倒钱洞高度距河床200米左右,说明其形成时,河水水位高,流量大,流速快,A对,B错;河水流量大时侵蚀作用强,河流砂石含量较大,C错;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在水位较低时,洞底砂石沉积物分布应该较多,D错。故选A。
13、从图中可知,砾石层底部和河床底部的差值约为85米,说明从停止砾石堆积到今天河床被侵蚀的位置,河流下切了85米,用时8.92万年,85÷8.92≈9.5米/万年,B对,A、C、D错。故选B。
可渡河大峡谷的河流,水位高于洞穴位置时间较长,导致该地遭受侵蚀(侧蚀)作用较强,形成洞穴;当发生大洪水时,水位急剧上涨,可能达到洞穴高度,因为洪水携带砾石,并进入洞穴,进入洞穴水流受阻挡, 流速减慢,砾石堆积,形成砾石层。
11-13-1(基础)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搬运 C.流水侵蚀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
A.减小河流流速 B.增强河道淤积 C.增加航运距离 D.减弱洪水灾害
3、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正确答案】 1、C 2、D 3、D
11-13-2(基础) 金沙江巧家—蒙姑段河谷内多发生滑坡堵江堰塞现象,河谷阶地广泛分布,阶地发育形式多为“下切—滑坡—堰塞—堆积—下切”的发育过程。河流阶地沉积物中既有湖相沉积物,也有河流砾石。下图为河谷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河谷的地壳运动特征是( )
A.地壳稳定,河流长期侧蚀 B.地壳运动活跃,以间歇性抬升为主
C.地壳下沉,河谷不断加深 D.多断层发育,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
2、巧家附近河谷广泛分布湖相沉积物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下切侵蚀 B.发生山体滑坡 C.堰塞湖泥沙沉积 D.河流凸岸堆积
【正确答案】 1、B 2、C
11-13-3(巩固) 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区自地表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统的垂直通道。由垂直裂隙经水溶蚀扩大,地下河顶部塌陷而形成。水流与冰川的相遇,会形成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是世界上冰川洞穴较多的国家,下图示意冰川落水洞形成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落水洞的形成过程为( )
A.I→II→Ⅲ B.II→I→Ⅲ C.Ⅲ→I→II D.Ⅲ→II→I
2、冰川落水洞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断层发育 D.岩浆活动
3、冰岛地区的冰川洞穴随时面临着消融,其独特因素是( )
A.地热 B.气候 C.洋流 D.地形
【正确答案】 1、D 2、B 3、A
11-13-4(巩固)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 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D.沉积物质来源复杂
2、导致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有明显差异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
A.高度不同 B.规模不同 C.速率不同 D.年代不同
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
A.风积沙丘 B.风蚀沟谷 C.冲(洪)积扇 D.三角洲
【正确答案】 1、D 2、C 3、C
11-13-5(巩固) 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 )
①河流上游②风力作用③河流两岸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 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
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 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
3、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 )
A.河流流速显著加快 B.溯源侵蚀受抑制 C.河流水位明显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大
【正确答案】 1、B 2、D 3、B
11-13-6(提升) 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2015年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库蓄水 B.河段蒸发加剧 C.河流下切侵蚀 D.流域降水减少
2、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期沉积物颗粒数量变化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多、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 B.减少、河床变深,与下游高差减小
C.减少、水量增加,侵蚀作用增强 D.增多、水量减少,沉积作用增强
【正确答案】 1、C 2、C
11-13-7(提升) “壶穴”是指自然外力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我国贵州省绥阳县境内的阴河洞内发育着数量众多的壶穴。阴河洞内碳酸盐岩广布,气温常年保持在10-14℃。下图为“阴河洞壶穴的演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壶穴发育的过程是( )
A.a→b→c→d B.b→d→a→c C.c→b→d→a D.d→a→b→c
2、始终伴随壶穴发育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3、壶穴发育最快的时段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正确答案】 1、C 2、B 3、C
【原卷 14-16 题】 知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人口的迁移
14、
15、
16、
【正确答案】
14、A 15、C 16、A
【试题解析】
14、阅读我国各省份人口死亡率变化的空间分布可知,人口死亡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即图例为-1、-1~-0.5、-0.49~0,主要为西北地区,A正确;东北地区如黑龙江,人口死亡率变化为0.01~0.5,B错误;西南地区如广西死亡率变化为0.01~0.5,C错误;华北地区如山东死亡率变化为0.01~0.5,D错误。故选A。
15、东北地区人口死亡率呈现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多,使得死亡率上升,C正确;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不会造成死亡率上升,A错误;自然灾害多发、医疗资源不足会造成一定的死亡,但不是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16、广东省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迁移进入广东省,使得广东老年人口占比下降,死亡率下降,A正确;生育政策、气候条件与周边地区相差不大,不是造成死亡率呈现明显增长“洼地”的主导因素,BC错误;资源禀赋影响地区的发展,对人口流动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人口死亡率呈现明显增长“洼地”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4-16-1(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黑龙江省大庆市常住人口为260.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近十年常住人口减少19.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7‰,人口死亡率为5.7‰,与2010年相比,全市人口出生率下降1.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增长0.7个千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庆市常住人口在2010~2019年下降的原因有( )
①经济发展缓慢 ②气候恶化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生育政策收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大庆市常住人口在2010~2019年下降最快的年龄段为( )
A.0~17岁 B.18~34岁 C.45~59岁 D.60岁及以上
3、大庆市常住人口变化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社会总体抚养负担加重 B.改善长期就业状况
C.环境污染加剧 D.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正确答案】 1、C 2、B 3、A
14-16-2(基础)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据图(不考虑人口迁移)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年出生成活婴儿数最多的是西藏 B.该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上海
C.该年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宁夏 D.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北京
2、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
A.人口基数大 B.经济迅速发展
C.资源分布不均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正确答案】 1、C 2、B 3、A
14-16-3(巩固) 2018年6月25日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人口问题是辽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下图为辽宁省2012~2017年部分人口数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2012~2017年间辽宁省( )
A.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人口迁移一直为净迁入
C.死亡率持续升高 D.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辽宁省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完善二孩配套政策②提高城市人口比重③开发老年人力资源④严格控制人口迁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1、D 2、B
14-16-4(巩固)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经济水平 C.耕地面积 D.地形条件
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正确答案】 1、D 2、C
14-16-5(巩固)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常住人口为260.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近十年常住人口减少19.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7‰,人口死亡率为5.7‰,与2010年相比,全市人口出生率下降1.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增长0.7个千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牡丹江市常住人口在2010~2019年下降的原因有( )
①经济欠发达②气候恶化③生育观念转变④生育政策收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牡丹江市常住人口在2010~2019年下降最快的年龄段为( )
A.0~17岁 B.18~34岁 C.45~59岁 D.60岁及以上
3、牡丹江市常住人口变化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社会总体抚养负担加重 B.改善长期就业状况 C.环境污染加剧 D.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正确答案】 1、C 2、B 3、A
14-16-6(提升) 我国城镇体系面临二元分化挑战——人口流出地区面临着丧失劳动力的“空洞”风险,而人口流入地区则面临着人口不断注入的“黑洞”压力。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和自然增长率象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中,近些年来人口“空洞”风险的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东莞、周口、贺州 B.东莞、贺州、周口
C.周口、贺州、东莞 D.周口、东莞、贺州
2、关于上海未来的“空洞”风险或“黑洞”压力风险判断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低,劳动力增加,有“黑洞”压力
B.迁入率高,劳动力增加,有“黑洞”压力
C.死亡率高,劳动力减少,有“空洞”风险
D.出生率低,劳动力减少,有“空洞”风险
3、为了缓解短期内的“空洞”风险,当地政府的做法可行的是( )
①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②招商引资,加强产业链建设
③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1、C 2、B 3、B
14-16-7(提升)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现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根据其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人口控制目标为2500万。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演变图以及该市20062014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以上两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06年以来,该市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滑坡是主因
B.拐点甲时调整人口政策的强制性比乙明显更强
C.该市经济水平最高的是阶段①
D.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人口迁移
2、上海人口调控关键在于( )
A.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B.降低工业用地规模
C.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 D.疏散过多的城市职能
【正确答案】 1、C 2、D
【原卷 17-19 题】 知识点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服务业及类型
17、
18、
19、
【正确答案】
17、C 18、A 19、A
【试题解析】
17、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处到店型和到家型餐饮业都比较集中,说明人口集中,消费能力高,市场需求大,工业区和文教区的人们生活比较规律,有固定供应饮食的场所,需求相对较小,A、B错;住宅区白天人动较少,且家中有厨房,对外卖需求较小,D错;商业区白天人们活动多,中小企业多,难以提供统一饮食供应,没有烹饪的空间,且收入高、消费能力高,餐饮需求大,C对。故选C。
18、传统餐饮行业往往需要布局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商业区或者临街的店面,餐饮O2O可以通过预定和送餐进行服务,空间选择更加灵活,不必趋向于沿交通线和城市中心布局,A对,B、D错;因为更加布局灵活,故更加分散,C错。故选A。
19、到店型O2O需要提供堂食的空间,到家型O2O不需要,可以通过外卖的方式送餐到家,分布可以更分散,甚至布局在居民区或者偏僻地点,一个厨房就可以操作,A对;没有堂食的服务,服务质量较差,B错;对空间和位置要求低,店面租金更低,C错;外卖价格较低,服务较差,消费人群一般收入不高,D错。故选A。
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
①市场: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交通运输:选择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地方。
③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一方面便于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⑤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17-19-1(基础) 2017年7月10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随后长沙市第一家无人超市在岳麓区开张,现在越来越多的无人超市出现在长沙的街道。无人超市实现了“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购物体验,商品主要为零食、饮料、酒水、日用品等。它的背后则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IOT(物联网)技术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降低商品物流成本
④改善用户购物体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无人生活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
A.农村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正确答案】 1、B 2、C
17-19-2(基础) 近日,继共享单车、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北京。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内,有空调、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电视等设备,扫码支付后可进入健身,5分钟一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共享单车”的出现( )
A.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B.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C.全面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D.势必增加市民出行成本
2、“共享健身房”最适合布局在( )
A.休闲广场 B.大型商场 C.城市公园 D.居民小区
3、“共享事物”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
A.使用安全问题 B.卫生保证问题 C.管理规范问题 D.信息网络问题
【正确答案】 1、B 2、D 3、C
17-19-3(巩固) 自2020年中国邮政在厦门大学附近的邮局开设第一家咖啡店以来,中国邮政已在泉州、珠海、上海等地利用邮局经营咖啡。2022年,中国邮政在北京四环外的某新区开设北京首家邮政咖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邮政跨界经营咖啡店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主营业务 B.改善生活品质 C.拓展收入渠道 D.保障失业人员就业
2、邮政咖啡北京首店未选址在老城区,而选在四环外的某新区,主要考虑的是( )
A.工资水平 B.人口年龄结构 C.原料供应 D.交通条件
3、以上城市的邮政咖啡店数量较少,可能受制于( )
A.邮局数量 B.饮食习惯 C.经营成本 D.品牌认知
【正确答案】 1、C 2、B 3、D
17-19-4(巩固) 盆栽蔬菜(下图)是指在花盆或其他容器内种植的蔬菜。蔬菜公司销售培育好的盆栽蔬菜(幼苗或成株),供市民养护、观赏和采摘食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蔬菜相比,盆栽蔬菜( )
A.品种多 B.品质优 C.价格高 D.产量大
2、目前蔬菜公司的盆栽蔬菜规模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种植技术 C.用工成本 D.土地租金
3、目前物流公司对盆栽蔬菜配送积极性不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物流配送价格低 B.物流配送易损耗
C.保鲜技术要求高 D.蔬菜易变质腐烂
【正确答案】 1、C 2、A 3、B
17-19-5(巩固) 卡普拉为墨西哥的传统旅游小镇,手工艺人较多。新冠疫情之后,卡普拉小镇游客数量锐减,手工艺人转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卡普拉小镇电商的发展是墨西哥电商产业兴旺的缩影,2021年墨西哥电商销售额较上年增长27%。下图示意卡普拉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卡普拉小镇手工艺人的摊位上较少见到( )
A.草帽 B.陶瓷 C.插花 D.羽绒服
2、卡普拉小镇的手工艺人转型发展电商后,显著改变了产品的( )
A.品种结构 B.市场范围 C.销售价格 D.内在品质
3、墨西哥电商快速发展时,中国企业主要的出口商机来自( )
A.农产品原料 B.手工艺品 C.互联网设备 D.工程机械
【正确答案】 1、D 2、B 3、C
17-19-6(提升) 开封东大寺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紧邻开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被誉为“河南首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该寺周边分布着类型多样、规模不等的众多回族商户,形成了典型的“依寺而商”现象。这些回族商户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主要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封东大寺周边出现“依寺而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商家进行信仰活动 B.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
C.共享因寺而来的众多消费者 D.便于商家沟通与交流,提高商品竞争力
2、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会直接导致( )
A.商业信息收集成本增加 B.交流协作增多,产品质量提高
C.地租升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D.众多商铺整体服务范围扩大
3、该地集聚的商铺大多规模比较小,其原因可能为( )
①地租昂贵,降低租金②竞争激烈,降低风险③市场准入门槛低,方便进驻④人口少,客流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1、C 2、D 3、C
17-19-7(提升) 2015年至2022年,新加坡已经建成6座疗愈花园。疗愈花园能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及精心设计的慢节奏活动促进身体与精神的疗养。新加坡规划到2030年建成30座疗愈花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普通城市公园相比,目前疗愈花园( )
A.服务范围更大 B.布局更加灵活 C.类型更加多样 D.经济效益更高
2、疗愈花园的选址应尽可能避开( )
A.住宅小区 B.城市地铁 C.旅游景区 D.天然湖泊
3、疗愈花园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新加坡正经历快速的( )
A.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现代化 D.老龄化
【正确答案】 1、A 2、C 3、D
【原卷 20-22 题】 知识点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0、
21、
22、
【正确答案】
20、C 21、A 22、A
【试题解析】
20、由材料“地处马来西亚南部,与新加坡隔岸相望,地理环境优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毗邻新加坡,在利用新加坡的辐射带动下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故C正确;材料中并未显示矿产资源信息,A错误;气候条件、土地条件是基础,但不是突出表现,故排除BD。故选C。
21、伊斯干达经济特区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可以进行区域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发展,可以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城市运作效率、提高区域竞争能力,故①②③正确;图中功能分区,主要是城市各种职能的分区,工业区相对集中在某些区域,并不是工业分散,故④错误。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22、由材料可知,旗舰B主要为教育城和国际度假村等,居住人口较多,国际人员往来较多,对医疗需求较大,故世界级的医疗中心最可能布局该区域,A选项正确;旗舰C、旗舰D主要为港口区、工业区,旗舰E主要为航空港和科技园区,故居住人口较少,世界级的医疗中心布局这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小,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伊斯干达经济特区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依傍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线,与新加坡仅隔一条海峡的该经济特区,可以说与新加坡、印尼巴淡岛经济开发区一起构成了极具经济互补性的成长三角区。
20-22-1(基础) 重庆市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自成立以来,国外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下图示意两江新区在功能布局上的三大特色板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重庆市两江新区划分成多个功能区的因素有( )
①河流分布 ②国家政策 ③交通状况 ④人口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两江新区三大特色板块的划分有利于( )
A.优化资源配置 B.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C.提升新区等级 D.实现区域独立发展
3、与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的布局联系最紧密的是( )
A.土地多且价格低 B.生态环境优越 C.廉价劳动力充足 D.矿产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 1、A 2、A 3、A
20-22-2(基础) 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km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最可能是(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正确答案】 1、C 2、A 3、D
20-22-3(巩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是( )
A.服装、家电、建材、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水平高
B.湾区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大
C.地处珠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地带
D.集中了全部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基础设施较好
2、目前广州、深圳应当( )
A.强化港口建设,重点发展转口贸易
B.提升创新型产业占经济结构的比重
C.重点发展造船、汽车等基础工业
D.以香港为标准打造国际级金融中心
3、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水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惠州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水源和农产品②基础设施③原料和动力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1、C 2、B 3、C
20-22-4(巩固) 2018年,他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根据全国主体功能规划,长江经济带内有优化开发区域(资源和承载能力接近饱和,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开发区域(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限制开发区域(根据不同目的限制开发方向)和禁止开发区域4类功能区,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是( )
A.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 B.交通最便利
C.经济基础最好 D.最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2、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
③上中下游加强协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整合升级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湖南省属于重点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定位应更侧重于( )
A.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D.生态文明的先行示范带
【正确答案】 1、A 2、D 3、B
20-22-5(巩固) 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
A.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 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D.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
2、工作日高热区面积达到峰值时,中心城区主要的人口聚集区最可能是( )
①住宅区②风景名胜区③中心商业区④餐饮休闲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
A.高度聚集时间更长
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晚
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
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
【正确答案】 1、C 2、B 3、A
20-22-6(提升) 下图示意1992~2020年我国某乡村聚落中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面积大小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2017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C三处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家庭工厂集中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B.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家庭工厂集中区
C.新建住宅居住区 家庭工厂集中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D.家庭工厂集中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2、1992-2012年,新建住宅居住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乡村工业的发展 B.生态农业的发展 C.大量人口迁入 D.乡村服务业的发展
3、2018-2020年,传统古建筑居住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促进了( )
A.现代农业的发展 B.乡村聚落人口老龄化
C.民俗旅游业发展 D.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正确答案】 1、D 2、A 3、C
20-22-7(提升)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③向西部和南部扩展④用地更加集约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通达性对工业区影响不大
B.工业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住宅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D.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 1、A 2、D
【原卷 23-25 题】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影响植被的因素
23、
24、
25、
【正确答案】
23、B 24、C 25、A
【试题解析】
23、从卡塔尔气候类型图可知,当地全年温度20℃以上,不是和冷季草的生长,A、C错;该地纬度较低,日照充足,但降水少,不能满足天然草的需水量,B对、D错。故选B。
24、混合草坪选用由95%的天然草和5%的合成纤维交织而成,合成纤维数量较少,对提高草坪茂密程度作用不大,A错;天然草和合成纤维修剪成同样高度组成混合草坪,对采光没有影响,B错;人造草可以固定天然草根,帮助天然草生长,天然草与人造草纤维可以共同承受剧烈运动冲击,这样草坪就兼具了天然草的运动性能和环保性能,同时又保留了人造草的部分耐用性能和绿化效果,C对;足球草坪上不同颜色的草数量相近,人造草仅占5%数量过低,并不是通过使用人造草调整的草坪颜色,D错。故选C。
25、节能减碳措施包括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发电提水灌溉,灌溉设备铺设在地下,采用地下渗透灌溉技术把水和肥料直接作用在草的根部,并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连接手机软件实现智能控制灌水。因为没有地表水的灌溉,可以减少热带沙漠地区的水分蒸发,A对;绿色能源发电受到天气、昼夜状况影响,电力不稳定,B错;灌溉设备铺设地下,比在地表布局成本更高,C错;手机软件智能控水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研发费用较高,D错。故选A。
草坪分类:
一、按草坪草的用途来分类:
1. 观赏性草坪草:多用于观赏草坪。如白三叶、多变小冠花、百里香、匍匐委陵菜。
2. 普通绿地草坪草:如我国南方的细叶结缕草、地毯草、狗牙根,北方的草地早熟禾、白三叶、野牛草。
3. 固土护坡草坪草:如结缕草、假俭草、竹节草、无芒雀麦、根茎型偃麦草等。
4. 点缀草坪草:多用于观赏草坪,如小冠花、百脉根等。
二、按气候条件和草坪草地域分布分类按草坪草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和地域分布范围可将草坪草分为暖季型草坪草和冷季型草坪草。
1. 暖季型草坪草:也称为夏型草。在暖季型草坪植物中,大多数只适应于华南栽培,只有少数几种,可在北方地区良好生长。
2. 冷季型草坪草:也称为冬型草。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其中也有一部分品种,由于适应性较强,亦可在我国中南及西南地区栽培。
23-25-1(基础) 第22届足球世界杯在阿拉伯国家卡塔尔举办,为解决当地高温干旱缺水环境下草坪的养护问题,该国采用了中国“智能风光互补渗灌”技术,将水直接浇灌于草类根部。该技术用于世界杯的整体绿化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世界杯足球场地采用渗灌技术养护草坪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地表径流 B.加快水分的蒸发 C.提高水量水质 D.高效利用水资源
2、该灌溉设备的电力主要来源于( )
A.油气资源 B.太阳能、风能 C.地热资源 D.潮汐能
【正确答案】 1、D 2、B
23-25-2(基础)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出台了碳排放交易政策。碳排放交易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减排企业在不突破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市场销售获取效益;超排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排放量的碳汇产品。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试点行业的是( )
A.汽车制造行业 B.服装制造行业 C.钢铁制造行业 D.火力发电行业
2、若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碳排放交易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促进郊区农业发展 B.促进林业发展
C.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D.带动农业旅游的发展
【正确答案】 1、D 2、B
23-25-3(巩固) 水库具有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建设的一座小型水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坝选择建在图示位置,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上游为盆地状地貌,有较大的蓄水空间②较大的水流流量
③狭窄的河谷,建设工程量小④较快的水流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据图示信息推断小型水库的主要服务功能是( )
A.供水、养殖 B.航运、发电 C.发电、防洪 D.旅游、航运
3、该小型水库的修建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利于航运 B.造成淹没损失 C.土壤盐碱化 D.农作物增产
【正确答案】 1、D 2、A 3、B
23-25-4(巩固)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发展沼气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B.农户对能源有需求
C.保护环境的需要 D.菌床杂屑较丰富
2、在下列措施中,能体现环境效益的是( )
①加工沼渣,生产肥料②深加工玉米,生产胚芽乳品和玉米油③用秸秆做食用菌的栽培原料,生产食用菌④菌床杂屑为工厂提供原料生产沼气(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该农业生产模式未能体现的是( )
A.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B.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C.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D.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
【正确答案】 1、A 2、C 3、B
23-25-5(巩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大量从国外引种冷季型草。冷季型草整齐美观,耐踩踏,“就像绿毯子一样”(图甲),如果养护到位,一年中可以观赏到绿色的时间达330天以上。但这种草坪的管理成本非常高,耗水量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干枯死亡,造成地面斑秃(图乙),还要经常打农药和除草剂,避免病虫害和杂草。随着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北京市开始逐渐使用适合本土的野生草,冷季型草坪数量日趋减少。这些野草主要是多年生,不必每年播种,生长繁殖速度快;大多数夏季会开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且节水,养护成本低,高度在60厘米以下,可形成“林下繁花”的天然野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季型草与北京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
A.与北京的光照适应 B.与北京的降水适应
C.与北京的气温适应 D.与北京的土壤适应
2、大量发展冷季型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资源紧张③水污染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与冷季型草相比,适合本土的野生草维护成本低的主要原因是其( )
A.需要的水量少 B.需要的热量少 C.需要的光照少 D.需要的肥料少
【正确答案】 1、C 2、D 3、A
23-25-6(提升) 草坪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草坪草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多适宜冷季型草坪草生长,长江以南地区多适宜暖季型草坪草生长。下图所示为山东省某校园草坪补种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地区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均有种植,但草坪养护要求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
A.冷季型草坪,夏季病害多发 B.冷季型草坪,冬季易受冻害
C.暖季型草坪,冬季灌溉量大 D.暖季型草坪,夏季易受涝灾
2、山东种植暖季型草坪的地区,为降低养护费用并保证四季常绿,最合理的做法是( )
A.春季补种暖季型草种 B.夏季补种暖季型草种
C.秋季补种冷季型草种 D.冬季补种冷季型草种
【正确答案】 1、A 2、C
23-25-7(提升) 荒漠化治理是关乎国土生态安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是从片→圈→面,依次种植农田防护林网→大型基干防风防沙林带→封沙育林育草带,构成带、片、网,防、经、用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片圈面”防护林体系荒漠化治理模式效果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产出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B.立体种养结合,水资源消耗量少
C.片圈面划分明确,防护林种类多 D.植被覆盖率高,防风固沙效果好
2、构成“片圈面”防护林体系的植被都具有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耐旱 C.枝叶茂盛 D.速生
3、“片圈面”综合防护林体系发挥的效益主要有( )
①社会效益 ②经济效益 ③生态效益 ④品牌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1、D 2、B 3、B
【原卷 26 题】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及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1)地广人稀,铁路运输需求量小;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修建成本高,难度大。
(2)沿海岸线分布,沿等高线分布,连接多个城市。
(3)冬季风雪天气多,自驾游危险性很高;冰岛冬季日照短,游玩时间较短暂,自驾的优势远不如夏季明显。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冰岛地理状况为材料,涉及交通的区位选择、交通线路的分布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冰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地广人稀,铁路客货运输需求量小;地表起伏较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铁路对地形条件要求高,需修建大量桥梁、隧道,修建成本高,难度大。
(2)从图中线路和“大量游客环岛自驾”可知,1号公路沿海岸线分布,延伸方向等高线稀疏,说明公路沿等高线分布,冰岛城市多在沿海地区分布,环岛公路连接多个城市。
(3)冰岛纬度较高,冬季寒冷,风雪天气多,路面结冰,视线受阻,自驾游危险性很高;冰岛冬季昼短夜长,天黑较早,游玩时间短暂,旅游体验差,自驾的优势远不如夏季明显。
26-1(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是位于北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冰岛为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6.6万(2020年),其中农村人口为2.2万人,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冰岛除渔业资源和部分能源外,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粮食及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依赖进口。渔业一直是冰岛经济支柱,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已是第一大产业。冰岛没有铁路,主要靠公路运输,全国公路全长1339公里。
1、分析冰岛没有铁路,以公路运输为主,且公路主要位于沿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判断冰岛的城市化水平高低,并结合冰岛产业特征分析其原因。
3、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岛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冰岛国土面积较小,国内运输距离不长;冰岛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多分布在沿海;沿海地带多平原,便于建设;沿海便于海陆联运。
2、冰岛的城市化水平高(冰岛的城市化率为93.9%)。冰岛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气候寒冷),海拔较高,地形崎岖,除了沿海地区渔业和部分地区畜牧业发展外,大部分地区不利于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冰岛经济发达,第三(二)产业发达,从业人员比重高。
3、全球变暖,使冰岛的冰原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冰岛沿海平原低地,沿海平原减少,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影响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
26-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如下图所示)全长1629千米,2014年开始分段施工,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是康定—林芝段。川藏铁路计划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全程耗时只需8小时。
材料二甲图、乙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1、与公路运输相比,说明铁路运输的优势。
2、与青藏铁路相比,分析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
3、简述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发展的意义。
【正确答案】 1、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强。
2、地形起伏大;需穿越的河流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3、加强西藏与其他省区的联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26-3(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岛屿中部偏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屿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环岛多为滨海平原。自成立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以来,海南岛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先行官的交道运输业也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下图示意海南岛交通干段分布。
1、海南岛高速铁路主要沿海岸线分布。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2、说明海南岛主要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3、指出海南岛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沿海地势平缓,筑路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提高运输效率;沿海是海南岛人口、城市、经济和旅游景区的密集地带,运输需求量大;连结沿海公路干线,形成交通网。
2、主要城市分布在岛屿沿海地带,海南岛沿海交通线路密度大,交通线路的选择性大,利于城市发展;现代城市是人流、物流等的枢纽中心,依赖于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沿海城市发展也促进各种交通点线的布局,促进交通线路密度和等级的提高。
3、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原因:海南岛周围环海,与我国大陆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有海洋相隔;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我国大陆及其他国家联系日益密切,高度依赖大运量和高速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成为海南岛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6-4(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约5.1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11万。国内26%的国土被建成很多个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52%,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几乎没有铁路分布,境内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地理位置。
1、说明利蒙和蓬塔雷纳斯的气候差异。
2、简析哥斯达黎加成为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
3、推测哥斯达黎加几乎没有铁路分布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利蒙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沛,且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蓬塔雷纳斯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水较少,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2、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海拔高,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国家公园众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大;森林覆盖率高,为生物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
3、国土面积较小,不适合铁路运输;地形崎岖,修建铁路投资大,难度大;国内人口、城市较少,铁路交通运输需求较小;公路运输性价比更高。
26-5(巩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屿,岛上陆路运输不发达,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主要是单轨铁路,总长732公里。图左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图右为MN沿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测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2、阐述马达加斯加岛陆路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自然原因。
【正确答案】 1、火山喷发,形成柱状侵入性花岗岩和火山熔岩;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将变质岩上的沉积岩侵蚀;变质岩和花岗岩出露地表,火山熔岩仅存部分。
2、岛屿面积较小,以短途运输为主;岛内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公路适应性强;
26-6(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纵贯铁路是连接俄、蒙、中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它由西伯利亚铁路的乌兰乌德站引出,横穿蒙古国,沿线输沙通量较大。蒙古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系统不完善,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该国境内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下图示意蒙古国地理位置及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
1、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蒙古国境内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简析主要原因。
2、说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较大的原因。
3、请你为降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献计献策。
【正确答案】 1、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完善;铁路运输成本低,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连通蒙古国主要经济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北接俄罗斯,南通中国,可以与他国互联互通等。
2、土地沙化严重(或多荒漠);处于太平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的交错地带,气候波动剧烈;春季多风且干旱,易发生强烈风蚀等。
3、退牧还草,治理草地沙漠化;加大技术投入,建设防沙、阻沙工程;封沙育草,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6-7(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磨(丁)万(象)高速铁路建设作为连接东南亚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优先列入实施计划,已于2015年12月开工,预计到2021年建成通车。磨万高铁北起中国、老挝边境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途经老挝孟塞、琅勃拉邦、万荣等主要城市。全线设计31个车站,设计速度为160km/h,建设周期为5年。项目采用中国铁路一级标准,为客货共线的单线电气化铁路。铁路全长414.332km,其中桥隧总长258.539km,占线路总长的62.40%,总投资约为374亿元人民币。下图为老挝地理位置和磨万高铁线路图。
1、指出磨万高铁沿公路主干道布局的优势。
2、分析磨万高铁桥隧占线路总长比重高的原因。
3、说明老挝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沿线经济基础较好,大城市分布较多,交通需求量较大;公路与铁路互连,可提高运输效率。
2、铁路线所经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河流发育,桥梁较多;中南半岛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谷深,隧道较多。
3、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交通运输量需求低;多河流发育,水运较便利;资金和技术人才短缺。
【原卷 27 题】 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纬度较低,无霜期短,寒潮灾害较少;丘陵广布,排水条件好。
(2)收缩型。建国初期,福建福州产区生产集中度接近100%,在全国的茉莉花茶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后来生产集中度迅速下降,目前仅占10%,属于典型的收缩型。
(3)由我国东南向西南转移
东南沿海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冬季易受到寒潮影响,影响茉莉花生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土地、劳动力成本高;东南沿海随着产业升级,茉莉花茶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于其他非农产业。
或者:西南地区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少,自然条件优越;西南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政策优势明显。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茉莉花茶加工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茉莉花茶销售市场;促进以茉莉花种植和加工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茉莉花茶主产区的产量和生产集中度变化曲线图等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茉莉花茶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的空间变化及其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由材料中茉莉花生长习性和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得出福建成为我国最早茉莉花茶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由材料“喜湿喜热”结合福建的地理位置可知,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由材料“不耐霜冻”结合福建的纬度位置可知,福建纬度较低,无霜期短,寒潮灾害较少;由材料“不耐……湿涝”结合福建的地形特征可知,福建丘陵(属于浙闽丘陵)广布,排水条件好。
(2)由材料“根据主产区生产对全国茉莉花茶生产的贡献度变化,可分为收缩型、扩张型、稳定型和波动型四种类型”结合图形可知,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生产集中度折线(图中用实线来表示)从100%下降为仅占10%,故属于典型的收缩型。由材料可知,生产集中度=某地区的产量/全国产量,故其用于衡量某主产区茉莉花茶生产对全国的贡献度,从福建福州的生产集中度可看出,其在建国初期,福建福州产区生产集中度接近100%,在全国的茉莉花茶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后来随着广西、云南、四川等其它主产区的出现及产量的增长,福建生产集中度迅速下降,目前仅占10%,故福建福州茉莉花茶主产区的发展属于典型的收缩型。
(3)由我国四大茉莉花茶主产区的产量和生产集中度变化曲线图可知,早期福建福州的生产集中度最高,后来随着广西、云南、四川的产量增长,广西成为主要生产中心,依据广西和福建的经纬度可知,广西位于福建的西南方,故1949-2017年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的空间变化由我国东南向西南转移。生产重心发生空间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东南地区地位的下降或西南地区地位的上升来分析,影响因素从自然条件的优劣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说明。就东南地区(以福建为代表)而言,自然条件的不利表现为东南沿海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冬季易受到寒潮影响,影响茉莉花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为主因,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土地、劳动力成本高;东南沿海随着产业升级,茉莉花茶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于其他非农产业。就西南地区(以广西为代表)而言,自然条件的优势为西南地区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少;社会经济条件表现为西南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政策优势明显。
(4)本题的答题思路是,第一,不舍兴盛之基:搞好茉莉种植与茉莉花茶生产、销售,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茉莉花茶销售市场。第二,搞好茉莉花深加工:开发以茉莉与茉莉花为原料的新产品,即加大茉莉花相关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包括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茉莉花茶加工业。第三,以花为媒,搞好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文化、会展等,包括促进以茉莉花种植和加工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27-1(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茉莉花喜光、喜高温,抗寒性差,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喜微酸性土壤。犍为县是西南最大、全国第二的茉莉花基地。犍为县(下图是犍为县的地理位置图)地形以丘陵为主,有岷江与马边河穿境而过,年日照时数达1648小时,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呈微酸性。犍为县既产花又产茶,其茉莉花采摘纯靠手工,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年(1738年),自此川渝地区形成饮用茉莉花茶的习惯。犍为县常住人口42.7万,有仁沐新高速及成贵铁路从犍为县经过。
材料二 犍为县单一的双瓣茉莉花品种难以抵御严重气象灾害。犍为县以散户种植茉莉花为主,鲜花交易乱象频发,价格波动大,加工厂主要为乡镇企业。近几年,随着犍为县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以及铁观音、普洱等其它茶产品的兴起,茉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
1、分析犍为县适合茉莉花生长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析犍为县适合茉莉花生长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3、为了促进犍为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充足,日照时数长,利于茉莉花生长;丘陵地形,易于排水,避免土壤过湿;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紫色)土壤肥沃且呈微酸性适合茉莉花生长。
2、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川渝地区喜食茉莉花茶,市场广阔;常住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有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3、兴建茉莉花交易市场,完善交易制度;引进机械化进行植株修剪;培育优良新品种;加强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发展茉莉花观光旅游业等。
27-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软儿梨,抗旱、耐瘠薄,立冬后成熟。若藏至冬季,经反复冻融后其内部的果肉会融成一包香水,口味甜美。软儿梨要在寒冷天气下冻硬变黑后才能出售,在天气转暖前必须售完,不然就会化冻成水烂掉。
兰州皋兰县(年均降水量266毫米,下图中的A处为该县位置),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已有五百多年种植软儿梨历史,种植面积广,产量多,冬春季易受低温冻害影响。2015年被纳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本地存在缺少软儿梨加工厂、冷库容量不足等问题,软儿梨销售主要依靠果农进城自销。目前皋兰县正积极推行退耕种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软儿梨种植户”等措施。
1、说明皋兰软儿梨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出为减轻低温冻害对软儿梨影响而采取的人工防寒措施。
3、分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软儿梨种植户”措施对皋兰软儿梨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皋兰县夏、秋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皋兰县夏、秋季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皋兰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丘陵沟壑,适宜种植软儿梨。
2、合理剪枝;树干涂白;喷防冻剂;灌防冻水;布设烟堆;用秸秆或杂草包裹树干。
3、提高储存加工能力,扩大销售途径,开拓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27-3(巩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我国有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以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三大棉区。
材料二: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我国棉花种植面积2015年与1950年基本持平(期间波动较大),但棉花生产重心发生较大迁移。下图示意1950~2015年全国棉花连续5个时段的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变化轨迹。
1、描述1950~2015年期间我国棉花生产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
2、与长江流域棉区相比,说明西北内陆棉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
3、从农业科学技术角度说明西北内陆棉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我国棉花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或生产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主产区由长江与黄河流域棉区(或黄河流域棉区)转为西北内陆棉区;产量重心迁移幅度大于面积重心迁移幅度。
2、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生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棉花收获期(或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采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等。
3、加大农业技术装备投入(或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良种培育、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投入,提高棉花的单产和品质;加大农业灌溉技术投入(或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或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或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27-4(巩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蔗喜温、喜光,生长期至少7个月,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6米。甘蔗富含糖分、水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亦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勐腊县地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该地位于无量山南部宽谷盆地,地势平坦开阔。橡胶产业原来是该县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随着甘蔗价格的提高、勐腊制糖工业起步。20世纪90年代后期、制糖产业逐渐由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云南、广两等西部地区转移,勐腊县开始兴建制糖厂。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勐腊甘蔗种植和制糖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中国在勐腊县设置了客货火车站,使其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图示意勐腊县的位置。
1、分析勐腊县甘蔗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勐腊县甘蔗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原因。
3、中老铁路的开通给勐腊制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简述其原因并为该地制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正确答案】 1、地处低纬地区,又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热量丰富;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南部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2、勐腊县甘蔗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甘蔗产量大、品质高,原料丰富;甘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勐腊县经济落后,土地充足且地价较低,对东部地区投资吸引力较大;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对制糖工业加大扶持力度;交通运输的发展,扩展了市场范围。
3、原因:中老铁路的通车带动了沿线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便于利用中老铁路向老挝人口稠密的首都地区运送蔗糖;借助中老铁路及其他铁路通过泰国出海,进一步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制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就业。
建议:对甘蔗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开发生产营养制品,提高附加值;拓宽甘蔗利用广度,发展甘蔗制药、甘蔗提取乙醇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能源供应。
27-5(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适宜的气候与上沙下黏的土壤十分适合小麦生长。近年来该县被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曾经的“望天田”也变成“高产田”。
1、分析延津县农业生产曾经是“望天田”的原因。
2、从土壤角度说明延津县因地制宜发展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
3、简述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后,延津县小麦生产可实现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1、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发;地形平坦,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冬春多风沙天气;经济发展落后,灌溉(水利)设施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弱。
2、地处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上层沙土疏松,透气透水性好,有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和生长;下层土壤为黏土,土壤养分、水分不易下渗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3、小麦需求量增大,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科技水平、服务水平提高,可实现品牌化生产。
27-6(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10月6日,江苏省兴化垛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兴化地处里下河平原地势最低洼地带,先民们在湖荡沼泽地内拓宽、疏浚河道,取河底淤泥堆叠成水中高地旱田,即垛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兴化地区水利工程建成和人口增加,人们对垛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垛田宽度增加,离水面的高度仅1m左右。近年来,垛田已成为兴化市及周边地区的“果盘子”和“莱篮子”。下图示意兴化先民创造的垛田系统。
1、从农业生产便利的角度说出兴化先民设计的垛田系统的合理性。
2、简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改造垛田的具体做法。
3、简析近年来垛田成为兴化市及周边地区“果盘子”和“菜篮子”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兴化位于低洼地带,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垛田高于水面2-3m,既可以抵御洪水,又方便灌溉;垛田宽度9m左右为适宜的灌溉距离;沟洫宽3m左右,利于乘船耕种;挖河泥使沟加深,有利于蓄洪泄洪。
2、将垛田挖低,所挖的泥土填入周围沟,沟洫的数量减少,几个垛田连成一片,原有的垛田变矮,面积变大。
3、垛田面积大,果蔬产量高;垛田土壤肥沃,果蔬品质好;垛田周围水源充足,便于果蔬灌溉;城市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蔬的市场需求扩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果蔬运输便利。
27-7(提升) 如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正确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现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原卷 28 题】 知识点 河流堆积地貌,季风环流,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正确答案】
(1)西北风和东南风。冬季气温低,河口不同程度结冰,风浪较弱;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速较大,形成东南方位的风浪。
(2)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河口处水沙季节变化明显;洪、枯变化使沙洲、浅滩冲淤多变,水下深槽迁徙不定。
(3)绸缎岛面积不断增大,并不断向海(南侧)延伸。沉积物来源于鸭绿江流域的输沙。
(4)流域内水库的建设,来水量减少,西水道动力减弱,沉积物颗粒减小;随着水库数量增加,上游来沙量下降,受潮汐作用加强,河口较粗的沉积物被搬运到西水道沉积。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鸭绿江地理状况为材料,涉及海水的运动、地貌形态变化、流水作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有图中风频玫瑰图和当地气候可知,该地为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该地冬季气温低,河口不同程度结冰,西北风盛行时期,风浪较弱;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速较大,故形成东南方位的风浪。
(2)该地属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变化较大,河口处水沙季节变化明显;洪水期泥沙多、枯水期泥沙少,使沙洲、浅滩冲淤积位置和数量多变,水下深槽迁徙不定,地貌变化显著。
(3)从图中三个年份对比可知,绸缎岛面积不断增大,且自西向东不断向海(南侧)延伸。绸缎岛西岸位于鸭绿江凸岸,沉积物来源于鸭绿江流域的输沙的沉积。
(4)流域内水库的建设,鸭绿江上游来水量减少,西水道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物颗粒减小;随着水库数量增加,上游来沙量下降,受潮汐作用加强,河口处冲蚀关系发生变化,沉积物由河流沉积转化为潮汐沉积,较粗的沉积物被潮汐搬运到西水道沉积。
28-1(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两岸支流峡谷,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现,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且黄土的粒径明显小于砂粒。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有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下图):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
1、说明冰期末期该地区洪(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推测该地区黄土物质主要来源并说明理由。
3、与沙丘相比,该地区黄土沉积地貌分布更靠近坡前,试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2、来源:主要来自于冰川沉积物。原因:黄土沉积地貌多分布于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此地段冰川沉积物规模大;其形成年代多在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坡前均有发育,说明上游河流带沉积物、本地岩石风化产物不是主要来源。(原因分析4选2)
3、(间冰期,雅江河谷沉积物出露(于水面),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28-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照河道中水流的占有率将河流划分为暂时性河流、季节性河流和常年性河流。典型的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涸的,偶尔形成水流,河道内水流占有率从小于50%直至接近于零;而季节性河流河道水流占有率大致在50%~100%之间。准噶尔盆地西部白杨河流域气候干燥,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在白杨河冲积扇表面发育有暂时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调查发现,季节性河道沉积物主要来自白杨河上游源区,而暂时性河道沉积物主要来自扇顶附近基岩风化形成的倒石堆、塌积扇和山地泥石流沉积。下图为白杨河冲积扇上两种类型河道的分布及其沉积过程模式。
1、结合暂时性河流的特征,推测白杨河冲积扇表面暂时性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2、白杨河冲积扇上的季节性河道只占冲积扇面积的2.1%,但冲积扇主要沉积物来自季节性河流,请说明其理由。
3、从沉积物的粒径和分选性两方面,说明白杨河冲积扇上的季节性河道相比暂时性河道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1、大气降水(或暴雨)。暂时性河流一年中基本干涸,无稳定的地下水及湖泊补给;冰雪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河道水流占有率较高;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偶发暴雨,形成水流。
2、季节性河流上游源区流域面积较大,沉积物来源广;季节性河道水流占有率高、水量大,携带泥沙多;季节性河道周期性摆动和迁移,在其经过的地区形成深厚的沉积层。
3、特征:季节性河道沉积物粒径大、分选性好。原因:季节性河道水流量较大,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季节性河道沉积物来自上游源区,沉积物被搬运的距离远,时间长;大颗粒物质先堆积,小颗粒物质后堆积,分选性好。
28-3(巩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
2、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
【正确答案】 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
2、变弱。理由:地壳相对稳定,说明恒河流域面积基本不变,河流落差基本不变,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基本不变;输沙能力锐减,说明径流量变小,降水量变小,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量变小。
3、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西南季风变弱,使恒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
28-4(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左图为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同时,在河流演变过程中,也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河流的部位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右图为教来河横断面地貌示意图。
1、根据材料推测该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和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在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线状沙带,但形成过程有所不同,请分析两地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
3、分析部分沙丘被夷平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因风力作用和河流的阻隔作用,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使之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沙带。
3、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
28-5(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鸭绿江河口地貌在全新世海侵形成的河口湾中发育而成,河口段水动力环境复杂,泥沙落淤与悬浮交替。薪岛以上河段水动力以河流作用为主,薪岛以下河段以潮流作用为主。自20世纪以来,鸭绿江流域陆续建设多座水库,影响了河口段水沙运移特征,河口区沉积物平均粒径先变小后变大。薪岛与绸缎岛已经相连。西水道因上游淤塞变浅,径流不畅,已转变为潮汐水道。有学者指出,绸缎岛未来可能与陆地相连。下图示意鸭绿江河口区不同水域的含沙量。
(1)与中水道和东水道相比,阐述西水道沉积物来源的差异。
(2)分析薪岛南侧存在含沙量高值区的原因。
(3)随着流域内水库的陆续开发,河口区沉积物平均粒径先变小后变大,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指出绸缎岛未来与陆地可能相连的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东水道、中水道作为径流的主要入海通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鸭绿江(当前与历史上的)的输沙;西水道与鸭绿江主水道交换不畅,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的影响更强,沉积物来源于浅海(及历史上的径流输沙)。
(2)位于咸淡水交汇处,水城扰动较强,底部物质悬浮,含沙量较高;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江心洲为局地潮汐、海浪冲刷提供沙源;海水运动挟带来的泥沙受薪岛地形阻挡,在其南部易形成泥沙聚集。
(3)流域水库拦截大量粗砂,输向河口的泥沙平均粒径减小,导致河口沉积物粒径变小;随着水库数量进一步增加,上游来水来沙量下降,河口区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加强。沉积物中较细颗粒的物质再悬浮、再搬运(细颗粒物质难以沉积),(只剩下较粗颗粒的物质,)河口区的沉积物明显粗化。
(4)(由于水库蓄水、流域用水、降水减少,)来水量减少;(水库调节使得绸缎岛)缺乏洪峰冲刷,沉积作用相对增强;(绸缎岛与陆地)距离较近。
28-6(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茅家港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航道是在坡度只有千分之一的细沙、粉沙质潮滩上开挖而成。通常每年3月份疏通航道,但是在强风作月下,航道回淤迅速,甚至一次风浪潮滩上的泥沙即可将航道淤平,这严重影响当地的渔民出海,造成经济损失。经专家研究,潮滩上的泥沙运移方式主要有悬移(悬浮式移动)、跃移(跳跃式移动),航道内堆积的主要是以跃移方式运动的较大粒径泥沙。根据专家建议,当地政府于1991年11月—1992年6月建成双突堤防护工程,突堤明显制约了航道周围泥沙的运动方向,航道内泥沙堆积减少,较好的保持了航道畅通。下图为茅家港地区示意图。
1、分析茅家港地区潮滩上的泥沙易发生运移的原因。
2、建坝前茅家港航道内沉积的主要是较大粒径的泥沙,请分析其原因。
3、从堤坝形态的角度,说明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航道防护工程是如何缓解航道淤积的。
【正确答案】 1、潮滩平坦宽阔、坡度小,海拔低,(涨潮时海水浅)泥沙易受风浪影响;潮滩由细沙、粉沙组成,易被潮流、风浪搬运;季风或台风风力强劲时,风浪大,泥沙易运移;雨季易被雨水侵蚀、搬运。
2、粒径较大泥沙发生跃移,到达航道时,由于航道处水深大(海拔低),泥沙落进航道内,在航道底部发生堆积。粒径较小的泥沙易发生悬移,到达航道时,不易堆积,会随风浪、潮水继续运移。
3、(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修建前,潮流受季风影响,易呈西北一东南流动,潮水携带泥沙垂直于航道运移,航道易发生堆积。)两堤坝大致呈东西走向(垂直于海岸线),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泥沙的运移(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向或者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风浪、潮水);两堤坝的东部(堤头)距离较近(两堤坝口小),减少潮水进入港区携带的泥沙量;增加落潮时的水流速度,冲刷航道,使航道加深;西部(堤根)距离较远(两堤坝肚大),潮滩宽阔,潮滩上的水速慢,进入堤内的泥沙主要沉积在滩面上。
28-7(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砂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第二大矿产资源,是指分布于近岸及大陆架海域不同粒径的砂,多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冲刷及搬运堆积、入海河流输砂。海砂用途广泛,不仅用于工程建设,也能用于工业原料,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建筑用砂市场日益火爆,引发了大量的非法盗采海砂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右图示意渤海海砂资源(粒径>0.125mm的含量大于50%)总体分布。
1、据图分析环渤海地区海砂资源的分布特点。
2、黄河、海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渤海,但其河口地区海砂资源却匮乏,试分析其原因。
3、渤海海峡北部和辽东浅滩地区缺少河流注入,为什么会形成大面积的海砂资源分布,请运用所学知识予以分别说明。
4、环渤海地区海砂无序开采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请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对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正确答案】 1、环渤海地区海砂资源分布不均衡;环渤海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其中辽东浅滩面积最大,莱州浅滩面积最小。
2、黄河、海河流域面积较广,地形起伏大,流程长,适合砂粒沉积区域多;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变缓,大粒径的砂石沉积多;河口处流水缓慢,水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多为小粒径细沙,粒径>0.125mm的砂粒比例较低,难以形成海砂资源。
3、渤海海峡北部海砂资源分布地区水道狭窄,海水较浅且水流速度快,海水对近岸和浅海物质的冲刷力大;海水长期冲刷形成的粗颗粒沉积物不断堆积在近岸地区。辽东浅滩地区海水较浅,海水流动变缓,使得来自渤海海峡北部和渤海西部海岸曹妃甸和秦皇岛近岸等地海砂在海水搬运作用下在此发生再堆积,长期的海水侵蚀搬运和再堆积作用使得辽东浅滩海砂面积不断扩大,成为环渤海地区面积最大的海砂资源分布区。
4、合理安排采砂船舶数量、位置,减少采砂过程中水中悬浮物的影响范围;提高采砂技术和采砂效率,减少水中地层悬浮泥沙对表层水体的影响;控制作业船只排污量,实行污水集中收集和达标排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海砂资源开采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坚持有序开采和适度开采,实现海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原卷 29 题】 知识点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正确答案】
(1)约旦经济技术水平低,油页岩开采和加工能力较差;气候干旱,国内水资源短缺;油页岩热值低,电能输出率较低;约旦国内人口相对较多,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缺口严重。
(2)中国油页岩开发技术先进;可以带动国内油页岩设备等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加强我国与西亚地区的国际合作。
(3)提供充足的电力,满足沙漠新城的用电需求;电站项目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吸引相关产业流入;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人口流入。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约旦地理状况为材料,涉及资源国家安全、国际合作、工业化城市化对区域发展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约旦油页岩储量丰富,但油页岩开采要求技术较高,约旦经济技术水平低,油页岩开采和加工能力较差,能源不能从油页岩获取,依赖进口;油页岩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水,约旦气候干旱,国内水资源短缺,不能大量生产;油页岩热值低,电能输出率较低,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有限;约旦国内人口相对较多,能源需求量大,现有国内的能源生产不能满足其需求,能源缺口严重。
(2)开发油页岩需要较高的技术,中国油页岩开发技术先进,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国外承接相关项目,拉动相关产业需求,可以带动国内油页岩设备等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通过与约旦的油页岩项目,打开西亚市场,加强我国与西亚地区的国际合作。
(3)沙漠新城集中人口和产业,油页岩电站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满足沙漠新城的大量的用电需求;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吸引相关产业向沙漠新城流入;油页岩电站项目需要劳动力较多,可以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扩大沙漠新城的人口规模。
29-1(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近年来常规能源供应设施老化,2017年乌克兰政府制定了"能源战略",确定到2035年将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从4%提高到25%,为达成该目标,乌克兰一方面注重发展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另一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民众在屋顶加装光伏电板,这一举措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2018年中国某企业和乌克兰展开合作,在乌克兰投资建设大型光伏电站,该项目所需资金和设备大部分来自中国,下图示意乌克兰及中国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位置。
(1)说明乌克兰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原因。
(2)分析乌克兰该光伏电站大部分组件从中国采购的原因。
(3)乌克兰采取大型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电板的协同运营模式,促进了光伏发电的有效利用,简述该运营模式的益处。
【正确答案】 (1)乌克兰常规能源缺乏,常规能源供应设施老化;可供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面积广阔;乌克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发电效率高;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污染轻。
(2)中国光伏产业基础雄厚,制造能力强,产量大;中国生产成本低,价格较低;中国光伏产业技术先进,设备质量好。
(3)将大型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发电并入电网,可以统一调配,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居民将屋顶光伏电板多余电量对外输出,可增加收入。
29-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旦(见下图)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国内常规能源紧缺,约96%的能源依赖进口。该国油页岩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此前一直未得到开发利用。油页岩炼油和发电是其主要的利用途径。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由中国、马来西亚和爱沙尼亚共同投资的阿塔拉特(距约旦首都安曼南部120km)油页岩电站项目于2017年3月16日全面进入投资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投产后可满足约旦10%~15%的用电需求。
1、分析该国油页岩资源一直未得到开发利用的原因。
2、简述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对该国的意义。
3、指出该国可开发的一种其他能源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中东油气资源丰富,进口便利;经济实力较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开采难度大;油页岩分布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
2、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紧张;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3、太阳能: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或风能: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多;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地表植被稀疏,风速大。)
29-3(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巴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国家,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限制,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油气等常规能源资源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古巴电力主要由火力发电和生物质能(蔗渣燃烧)发电两部分构成,其中火力发电占比超过90%。古巴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等的开发利用确定为优先发展产业,鼓励外资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某风电企业与古巴合作,在该国的拉斯图纳斯省兴建工厂,生产风力发电机塔筒,组装从中国进口的风叶、电机等主要风电部件,在埃拉杜拉海滩建设风电场,开发利用风电(位置见下图)。
1、说明古巴拉斯图纳斯省风电场选址在埃拉杜拉海滩的主要原因。
2、概述中国将风电主要部件运至古巴组装给古巴带来的益处。
3、近年来中国风电企业积极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请为这些企业在海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出古巴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目的。
【正确答案】 1、位于该省东北沿海,终年盛行东北信风,风力较大且稳定;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飓风)影响,风力强劲;海滩面积广,开发成本较低;靠近风电设备生产组装基地,运输成本较低。
2、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海运便利,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满足古巴对风电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风电的开发,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增加就业岗位并获得优质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避市场风险;吸纳海内外人才,实行全球化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企业宣传;尊重当地信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生活。
4、缓解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收益、提高能效等。
29-4(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克里特岛(图1)是希腊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西欧和北欧地区是其重要客源地。岛上游客数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导致岛内电力需求量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的自主供电岛屿,电网尚未与希腊大陆联网,岛上电力供应主要来自进口石油发电。2019年11月,我国企业与希腊签署协议, 将利用我国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技术建设太阳能电站,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相当于当地电力需求10%的稳定清洁电力。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将投资建设连接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的海底电缆项目,并逐步构建南欧电力输送通道。
1、分析克里特岛电力供应主要依靠进口石油发电的原因。
2、简述建设塔式熔岩储能光热电站对克里特岛的有利影响。
3、分析海底电缆项目对希腊能源安全的有利作用。
【正确答案】 1、旅游业发达,游客季节性差异显著,旺季电力需求量大;石油资源短缺,火力发电不足;位于世界重要石油运输航线上,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距离大陆较远,尚未与大陆联网,属于自主供电岛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因技术、成本等原因,开发比重小。
2、能够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连续稳定的、可调峰的电力资源,满足电力需求;降低岛内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可以提高当地清洁能源比例,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
3、海底电缆可以减少对外石油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构建海底电力输送通道,确保克里特岛的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克里特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允许岛上丰富的电能为该国其他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区域发展。
29-5(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中国与摩洛哥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2018年10月,由中国承建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站在甲地投入使用。该电站使用的常见熔盐是采用磷灰石生产的磷酸盐等,摩洛哥(下左图)磷灰石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该电站发电系统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精准追踪日光并将镜面反射光聚焦到吸热器上,集热后高温熔盐蒸汽进行发电,发电系统能显著提高发电量。下右图示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组成部分。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设计优点。
3、评价甲地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自然条件。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摩两国各自的优势。
【正确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部地势较高,东部、西部地势较低,地势起伏大;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东南部有较大面积沙漠或海岸线平直。
2、大量定日镜自动跟踪日光,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使用塔式结构,少占用土地(降低土地成本);镜面光亮,反射率高;采用定日镜阵列(定日镜众多),集中反射,光能集中,吸热器容易达到较高工作温度;技术先进,各种能量之间(光、热、蒸汽、电能之间)的转换效率高,显著提高发电量。
3、有利条件:位于较低纬内陆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光照强;地势较平坦广阔,利于大面积铺设定日镜。不利条件:(位于沙漠附近,)多风沙天气,定日镜面板易被沙尘覆盖,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影响发电效率;水资源短缺,提高运营成本。
4、中国优势: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制造业实力强等。摩洛哥优势:资源(磷灰石、太阳能、土地等)丰富;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等(生产成本较低等)。
29-6(提升) 阅选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肯)直流输电工程被称为“东非电力高速公路”,该项目是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两国政府规划的重点骨干项目,工程由我国公司承建,项目工程管理基本实现了属地化(即一切均以当地方针政策为准,大力聘用当地工人等)。埃肯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埃塞俄比亚清洁能源输出的重要通道。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
(1)说明埃肯直流输电工程由我国公司承建的原因。
(2)分析埃肯直流输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3)指出项目工程管理实现属地化对当地电力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推测埃塞俄比亚输出的清洁能源的主要类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我国电力建设经验丰富;我国对非政策支持力度大等。
(2)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中方施工人员可能有高原反应;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湿季降水量大,影响工程进度;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附近,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建设投资大;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
(3)为当地电力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的理念,促进当地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等。
(4)水能资源。理由: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受山地影响,年降水丰富;起点区城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9-7(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玻利维亚的穆通铁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铁矿,深居南美洲内陆,位于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三国交界地带,总储量约为500亿吨,矿石品位高,大多可露天开采,目前尚未规模化开发。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穆通铁矿山和钢铁厂项目,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玻利维亚钢材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1、国际市场上对高品位铁矿石需求极大,但穆通铁矿却长期未得到开发,试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简述穆通钢铁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说明穆通钢铁项目的建设对玻利维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未来玻利维亚政府应如何进一步发挥穆通铁矿的资源优势。
【正确答案】 1、穆通铁矿地处巴西与玻利维亚交界处,深居内陆,离海洋较远;需横跨他国,协调成本增加。
2、铁矿储量大;矿石品位高;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有铁路便于矿石运输;两国政府支持。
3、项目建设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减少钢铁进口的外汇支出等。
4、积极与周边国家协调,打通外运通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石运输条件;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实现钢材出口。
答案解析
1-3-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共青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多雨,光伏发电受天气因素影响大,A不符合题意;共青城市处于台风影响范围和移动路径中,有台风防御压力,B不符合题意;光伏发电接受的不是地面辐射而是太阳辐射,C不符合题意;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共青城市土地资源丰富,且位于亚热带,纬度较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单位面积接收太阳辐射能效率较高,利于光伏发电,D符合题意。故选D。
据材料可知,跟踪式光伏电站集热板能够时刻正对太阳。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共青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春、秋分日日出东方、日落西方,夏至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光伏电站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光伏电站建设多采用固定式的光伏设备,但其发电效率低下。近年来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跟踪式光伏设备的应用开始崭露头角。在跟踪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土地、提高光伏设备的发电效率,分析和研究了跟踪式光伏设备的结构特点及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其阵列式排布间距和运行时间进行了优化设计。
1-3-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A 3、C
【试题解析】 看山地日出,属于遮挡条件下看日出,与通常日出相比,日出时刻更晚,太阳高度更大,AC错误;9月下旬在秋分前后,接近昼夜平分,通常日出地方时6时前后,太阳方位接近正东。遮挡条件下看日出,与通常目出太阳视运动向南运行一定角度,地方时大于6:00,位于东南方向,B正确,D错误。故选B。
另一游客看不到太阳,说明位于山地阴影中,拍摄者在阴影外,山地影子向西,所以另一游客当时位于拍摄者以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鄱阳湖和长江,水汽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加上地形抬升,水汽易凝结,多云雾,不利于太阳能发电,C正确;海拔高、 植被少,有利于太阳辐射到达地面,AD错误;纬度低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C。
点睛: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地方时6点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在地方时6点以前。
1-3-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为正午,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北温带,正午时太阳全年都位于正南方向,因此,为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应朝向正南方向,读图可知太阳能电池板朝向与道路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图中道路大致是南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一般太阳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效果最好,因此,一般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致互余(二者角度和为9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可知当38°N的路灯移到48°N时,太阳光线要与太阳能面板垂直,则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应当变大(结合材料可知48°N的倾角大于5°,不属于微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致互余太阳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效果最好。
1-3-4【巩固】 【正确答案】 1、B 2、C
【试题解析】 据材料可知,景观照片的拍摄时间为当地正午,西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影子的朝向为正北方向,图中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与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成一定角度,为北偏东方向, B正确,排除ACD。故选B。
据上题可知,太阳能发电板应该朝向正南方向,照片拍摄方位大致垂直于面板朝向,故图示向右的方向大致为北方,向左的方向大致为南方,所以相机镜头大致朝向西方, 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
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位于正南。南回归线以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是位于正北。
1-3-5【巩固】 【正确答案】 1、B 2、B
【试题解析】 此处是在我国北方的街道,太阳在白天更多时间在偏南方,太阳能红绿灯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能,所以一般朝向南方,而图中出租车的行进方向与太阳能朝向相反,所以是向正北行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由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能,太阳能板要根据季节变化,调节朝向,尽可能的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并且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所以当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小时,说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国各地日出东北,A错误。北京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B正确。随着太阳向南半球移动,郑州在这一天后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小,C错误。南极在春分之后开始出现极夜,D错误。故选B。
点睛:
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1-3-6【提升】 【正确答案】 1、B 2、D
【试题解析】 根据题中“北京时间某年7月20日12:40左右,”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6.5°N左右,那么在北京时间12:40左右,我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太阳都从偏南的位置照射过来,根据题中条件“车内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后侧照射进车内,几分钟拐弯后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说明汽车拐弯之后向南行驶,拐弯之前向偏西方向行驶,只有乙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据上题车辆行驶的路线可知,北京时间7月20日12:40左右,太阳从正南方向照过来,说明当地此时是正午,据此可知当地位于北京的西侧,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经度位于110°E左右,四个选项中只有西安符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
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
1-3-7【提升】 【正确答案】 1、B 2、B
【试题解析】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位于西北地区,受西风带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影响,西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阴阳脸”景观中,“阳脸”位于阳坡,降水少,热量条件好,A错误。“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B正确。“阳脸”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宜长草,C错误。“阴脸”水分条件好,适宜树木生长,D错误。所以选B。
“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没有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不符合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律,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现象(地方性分异规律)。
4-5-1【基础】 【正确答案】 1、B 2、B 3、D
【试题解析】 读图可知,甲、丙、丁都位于河谷的南坡,属于山坡的北侧,阴坡,太阳辐射量少;乙位于河谷的北坡,属于阳坡,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图可知,①河流的源头的海拔为1200~1400米之间,注入干流所在地的海拔为0~200米,因此①河流的落差不超过1400米,A错误;②河流有两条支流汇入,集水量大,因此②河径流量可能最大,B正确;华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少,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很少,夏季降水量大因此③河夏季季流量比春季大,C错误;没有纬度分布,④河不一定有结冰期,因此不一定有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B。
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华北地区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太阳辐射能不如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华北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天较多,因此该地太阳辐射较弱,日照时数少,AB错误;华北地区位于东部地区,用地成本较高,C错误;该地西部有山地阻挡,且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风沙天气少,因此面板上的风沙少,而且降水天气较多,对面板还有清洗作用,因此面板清扫频次少,D正确。故选D。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4-5-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D
【试题解析】 据材料可知,自赛里木湖南岸进入果子沟考察时是暑假期间,此时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图中谷地正南方有高大山地遮挡正午太阳,A、C选项错误;读图可知,该地位于80°E附近,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2时,当地地方时是9时20分,处于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日影朝向西北,B选项正确;北京时间22时,当地地方时是19时20分,接近日落,太阳不会高悬天空,D选项错误。故选B。
由图可知,野苹果林分布于山谷东南侧,为阴坡,阴坡受太阳辐射影响小,蒸发微弱,水分条件好,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该地距离海洋较远,受湿润气流影响小,图中所示阴坡坡度大,土层薄,B、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太阳方位变化规律:(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4-5-3【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3、C
【试题解析】 由于该村地处湖南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可确定正午太阳光线为指向标,将该光线平移至乙窗位置,加注方向,可知甲窗位于乙窗的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月和8月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北半球,且所在纬度相差不大,所以该地6、8月的白昼时长、太阳高度相差都不大,AB排除;而大气逆辐射不同不会影响日照时数,C排除;由于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可能是该地6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多阴雨天气,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致使6月份和8月份的日照时数差别大,D正确。故选D。
昼长是指当地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间隔,由图可知,日出至正午(昼长的一半),太阳的角度变化了180°-81°=99°,相当于地球也自转过了99°,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可以计算出日出到正午(昼长的一半)约为99°÷15°/小时=6小时36分,从而可知昼长为13小时12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5-4【巩固】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分析:
乙坡向除6月份太阳辐射量较大,其他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少,宾阳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量少,所以乙坡为北坡,D正确;东西坡太阳辐射量月差异小,因此东西坡是丙或丁,AB错误;甲坡绝大多数的时候月太阳辐射量大,甲坡为阳坡,即为南坡,C错误。故选D。
5—7月太阳日出在东北,日落在西北,南坡受自身山坡的阻挡而无日照,随着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方位角逐渐南移,至某一时刻南坡才开始受到光照,太阳在正南方向时间较短,因此南坡较其他坡向的太阳辐射量较小,A正确;南坡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因此辐射量较小,不是太阳高度影响的,B错误;一个山地,不同坡向的昼夜短和天气状况没有差别,CD错误。故选A。
点睛:
坡向坡度对日照时间影响南坡在夏半年,中纬度地区,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偏北,南坡受自身山坡的阻挡而无日照,随着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方位角逐渐南移,至某一时刻南坡才开始受到光照。所以,夏半年南坡上的可照时间随坡度增大而减少,坡度愈大被遮蔽的时间愈长,可照时间愈短。
4-5-5【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试题解析】 该地区为横断山区,不同季节不同坡向太阳辐射量差异显著,总体来说东南坡的太阳辐射量大于西北坡,其中乙太阳辐射量大,最可能表示夏季,7月为横断山区的夏季,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冬季日照时数短,且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西北坡被遮蔽时间长,东南坡的遮蔽时间较短,太阳辐射量差异最大,D正确;冬季东南坡与西北坡的降水差异较小,A错误;昼夜长短、反射作用对于两坡的影响差异较小,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4-5-6【提升】 【正确答案】 1、A 2、C
【试题解析】 图中A埂的作用不可能是拦蓄地表径流,若拦蓄径流则树苗会被淹,B错;沟内温度不可能因为A埂的存在有明显的升高现象,C错;增加地表粗糙度,影响的主要是风力,A埂对风力影响小,D错。A埂主要的作用应是通过遮挡太阳,改变沟内的光照状况,故A正确。故选A。
根据该地40°N的纬度位置,由图示信息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60°时,太阳才能够照射到沟内的小树苗。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因此该地(40°N,112°E)正午太阳高度等于60°,太阳直射北纬10°,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大约为4月30号或8月14号,在4月30号到夏至日,到8月14号这段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60°的时段大约为3个半月,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4-5-7【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L1与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图中楼房位于北半球,该楼房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若α>β,代表L1正午太阳高度小于L2,则L1代表冬至日,L2代表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B错误;北半球冬至日时昼短夜长,C错误,D正确。故选D。
L1与L2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α,90°-β。根据四个选项可知当地在北半球,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α=90°-/所求地纬度-23.5°N/,90°-β=90°-/所求地纬度+23.5°S/,可推算出:α=/所求地纬度-23.5°N/,β=/所求地纬度+23.5°S/,又根据0°<α-β<8°,可计算出0°<当地纬度<4°N,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
日出日落方位规律:(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3)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
6-7-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C
【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海比广州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①正确,②错误;上海的气压值在1005-1010之间,广州的气压值在1010-1015之间,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海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西北方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偏转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
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
6-7-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B
【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地此时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A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推断出②处此时吹东北风,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强,B正确;③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有降水,C错误;④地冷锋正在过境,气温较低,低压势力强,D错误。故选B。
此时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非洲草原地跨南北半球,北半球热带草原处于干季,草木枯黄,而南半球热带草原处于湿季,草木葱绿,A错误;冬季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海水做逆时针运动,B正确;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月份,所以地球公转的速度无法确定,C错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日出在6:00以后,因此看升旗的时间为6点以后,D错误。故选B。
点睛:
天气系统主要包括: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刮风、下雨、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的降水主要出现在锋后。
6-7-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试题解析】 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过M点垂直于1012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西北指向东南,受到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N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过N点垂直于1012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从东北指向西南,受到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偏北风。故本题排除ABC选项,选D。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以通过等压线的稀疏程度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和德班相比,同纬度的P地等压线更稀疏,故判断P地风力更小,故本题排除ACD选项,选B。
点睛:
风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最终风向斜交等压线。
6-7-4【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判断,图示时刻太原气压为1020~1025hPa,呼和浩特气压为1025~1030hPa,太原的气压低于呼和浩特,A错误;图中显示,乌兰巴托附近的等压线比上海附近密集,应乌兰巴托的风速大于上海,B错误;图中显示,呼和浩特临近冷锋锋线,处于冷锋锋后雨区,而上海处于单一暖气团控制地区,因此呼和浩特的降水概率大于上海,C正确;图中显示,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都位于高压中心东南部,风向都是偏北风,D错误。故选C。
图示时刻,太原市位于冷锋锋前,处于冷锋过境前,未来两天可能会经历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可能出现雨雪、大气天气,也可能出现雨过天晴的天气,气温应呈下降趋势,气压呈上升趋势,AB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此时处于冬季,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对流运动不强,出现暴雨、冰雹的可能性小,排除C;冷锋过境时,雨雪、大风之后,空气中的大量可吸入颗粒物被沉降或消散,因此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并伴有雨、雪天气。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是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6-7-5【巩固】 【正确答案】 1、B 2、D
【试题解析】 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可画出各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变化最大的是③,B正确;②④⑤处等压线分布基本无变化,ACD错误。故选B。
直接从比较两幅图示的等压线变化可判断,①地一直为高压中心,因此天气晴朗;根据等值线数据可判断5日8时①地气压大于1026百帕,小于1028百帕,4日14时①地气压大于1028百帕,故说明气压降低;而14时应为全天气温最高时,而8时为早晨,气温较低,故说明气温降低,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密切相关,等压线分布改变,水平气压梯度力改变,风向也会发生改变。
6-7-6【提升】 【正确答案】 1、A 2、C 3、C
【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以及表示风向的箭头可知,图中甲和北京中间的虚线为低压槽线,过甲地垂直于等压线,方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做出风向,形成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据图,图中甲与北京之间的虚线为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低压槽,结合等压线可知该处形成冷锋系统,甲位于冷锋的后方,多阴雨天气,北京位于冷锋前,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阴雨天气,降雨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气压可能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说明当年我国夏季风势力弱,锋面雨带长期停滞于南方,会形成南涝北旱的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6-7-7【提升】 【正确答案】 1、A 2、A 3、C
【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时,与其对应的高空气压差相对较小;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时,与其对应的高空气压差较大,图中甲地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大于乙地可知,甲地近地面气压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乙地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故以阴雨天气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由上题可知,近地面乙地气压低于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近地面还受到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发生一定偏转(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所以图示情况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地指向乙地(即自西向东),北半球风向偏转为西北风,南半球偏转为西南风,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该地没有给出等压线,而是等压差值,故不能判断甲乙两地风力的大小,AB错误;由上题可知,乙地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空气流通快,雾霾持续时间较短,甲地为下沉气流,空气不易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及气流的运动方向: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的高低气压是以同一水平面(或说同一海拔高度)来比较的,例如近地面受热的地方形成低压,遇冷的形成高压,这一低一高都是指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从近地面往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气压越来越低,到了高空分别形成高压和低压,这里一高一低,都是指同海拔的高空气压值。气流的运动方向是: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表明气流下沉;反之,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8-10-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C 3、C
【试题解析】 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月左右),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但在7、8月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D正确。东北地区、华北地区7、8月份降水较多,河、湖水位较高;西北地区7、8月份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湖水位较高,ABC错误。故选D。
据图信息可知,时间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A错误。湖泊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储水量并非最小,B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C正确。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D错误。故选C。
在7月该区域进入了伏旱季节,也就是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和湖泊水位都在下降,C正确;夏季气温都高,蒸发量大,A错误;7、8月份农业用水量大,B错误;夏季地下水位上升,D错误。故选C。
点睛:
雨水补给特点: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8-10-2【基础】 【正确答案】 1、C 2、A 3、D
【试题解析】 巴尔喀什湖位于中亚干旱区,湖区降水量较小;湖水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伊犁河上游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多,入湖水量较大;不同年代,巴尔喀什湖的蒸发量一直相对稳定,且数值较大,因此丙代表蒸发量,甲代表入湖径流量,乙代表降水量。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图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位不再下降,入湖径流量明显增加;做伊犁河入湖口水位上升,湖岸线升高,A正确。入湖径流量增加,入湖口处湖水盐度下降,B错误。伊犁河入湖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生物种群数量增加,C错误。入湖径流量增加,携带泥沙增多,淹没的水域面积增加,由于水域深度受湖底地形和外来泥沙沉积的影响,故较难判断水域深度的变化情况,D错误,故选A。
由图可知,相较于其他年代,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AB错误。入湖径流量减少较多。对湖泊大量补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变化为正值,与图示不符,C错误。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地下水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东经73°20'一79°12',北纬45°00'一46°44'之间,萨雷伊希科特劳半岛乌泽纳拉尔水道把巴尔喀什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巴尔喀什湖为咸水湖,西巴尔喀什湖为淡水湖。
8-10-3【巩固】 【正确答案】 1、B 2、B 3、C
【试题解析】 死海与加利利湖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B对;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且水量年际变化较大,ACD错。故选B。
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加利利湖周边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没有冰川分布,不存在冰川融水补给。故选B。
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将导致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周边风沙灾害增多,C对A错;加利利湖有河流注入和流出,故水量减少后,湖泊盐度不会有明显变化,B错;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D错。故选C。
点睛:
冰川融水是冰川冰和冰川表面雪融水汇入河道形成的径流。多数为季节性径流,少数大冰川末端为常年性径流,是寒冷地区以及高海拔近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
8-10-4【巩固】 【正确答案】 1、A 2、D 3、C
【试题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说明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A正确;我国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量都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CD错误,故选A。
材料中指出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被称为潜热通量。因此气温高,水汽蒸发量大,潜热通量值大。夜间温度低于白天,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黎明前后,因此黎明时的气温低于黄昏时的气温,阴天气温低于晴天,夏季的气温高于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由图可知该湖泊12月到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最小。该时期为我国冬季,气温低,湖面结冰,蒸发量较小,因此,潜热通量值最小,C正确;该地年降水量约70mm,应为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速较大,A错误;冬季干燥,水汽少,云量少,B错误;冬季湖面结冰,下渗较少,D错误,故选C。
点睛:
河流的补给形式:①雨水补给:大多数的河流主要靠降雨补给,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量的变化一致。②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不大。③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湖泊水、地下水可以与河流水相互转化,流量季节变化稳定。
8-10-5【巩固】 【正确答案】 1、A 2、B 3、B
【试题解析】 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咸海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考虑,咸海分为两个湖是由于咸海水位下降导致,故可知其主要原因为咸海水量亏损,选项A正确;湖泊水量盈余,湖泊水位会升高,不会分为两个湖,选项B错误;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单纯的降水减少不能判定湖泊水位的变化,选项C错误;湖盆沉积物增加会抬高湖泊水位,不会分裂成两湖,选项D错误。故该题选A。
据图可知,1990年和2000年地下水量均减少,故此阶段南咸海地下水位下降,2010年和2015年地下水量均增加,故此阶段南咸海地下水位上升,选项B正确,同时排除A、C、D。故该题选B。
湖泊的蒸散量主要与湖泊面积有关,水域面积越大,蒸发越多,南咸海蒸散发量减少,可以判定是由其水域面积减小导致的,故B正确;地下水补给量增加和流域内降雨量增加都会增加蒸散发量,排除C、D;年入湖径流量减少并不能说明湖泊面积减小,选项A错误。故该题选B。
点睛:
湖泊萎缩的原因:1.内流湖多位于气候干旱的区域,降水少,蒸发旺盛。2.全球变暖,蒸发加剧。3.在入湖的河流中过度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8-10-6【提升】 【正确答案】 1、A 2、C 3、C
【试题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伊塞克湖位于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脉的北麓,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早,但是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吹过湖面水汽较多,又因东岸地形抬升作用,易形成降水(降雪),大气降水有补给作用;湖泊海拔高,地下水补给少;周围被高山环绕,山顶常年新积雪冰川发育,冰雪融水补给量大;虽然材料中显示有一百多条河流汇入该湖,但结合地形河流水几乎都来源于周围高山的冰雪融水;秋冬季节降水量稀少,积雪累计少,积雪融水也少,不是主要补给。综上,A正确,B有地下水,B错误;CD有积雪融水,CD错误。故选A。
图中伊赛克湖水量变化特点为:湖泊水量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A错误,C正确;1960-1990年水量并不是持续减少,1985-1990之间水量增加,B错误;1985-2000年水量变幅没有2010-2015年的大;D错误。故选C。
2000年后湖泊水量波动上升,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温上升会导致冰雪融水量增加,蒸发量也会增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会变得湿润,C正确,BD错误;气候湿润,降水增多,对于湖泊的灌溉用水需求降低,A错误。故选C。
点睛:
湖泊水的补给类型主要有 5 种:①大气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秋季,降水较为集中;②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天气回暖的时候;③永久性冰雪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④地下水:地下水与湖泊水可以“ 相互补给”:1.湖水水位较高时(高于地下水的潜水面),湖泊水补给地下水;2.湖水水位较低时,地下水补给湖泊水;⑤河流水:河流水与湖泊水可以 “相互补给”:1.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2.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8-10-7【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3、B
【试题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该湖泊位于中亚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结合图中可知,乙水量最少,应为降水量;结合材料可知,该湖泊为咸水湖,因此蒸发量大于补给量,结合图片可知,丙为蒸发量,甲为入湖地表径流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结合材料可知,引起湖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地表径流量;结合图片可知,1961-1969年地表径流量最大,因此水位上升最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结合图片可知,2000年以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地表径流增加,说明湖泊面积变大;结合选项可知,灌溉面积减少会导致地表径流变多,湖泊面积变大,B正确;沙尘天气增加不会导致湖泊面积增加,A错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湖泊面积变小,而不是增加,D错误,故选B。
点睛: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11-13-1【基础】 【正确答案】 1、C 2、D 3、D
【试题解析】 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②阶段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C。
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 D正确,A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 C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 B 措误。故选D。
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自然状态下,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 A 错误。人类过量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C错误。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 D 。
点睛: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床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1-13-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C
【试题解析】 由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河流阶地发育。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图中有多级阶地,说明地壳运动活跃,以间歇性抬升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巧家附近河谷广泛分布湖相沉积物的直接原因是堰塞湖形成后,泥沙物质在堰塞湖上游发生沉积作用,C正确;河流下切侵蚀会使沉积物被侵蚀,A错误;山体滑坡产生的堆积物会形成堰塞湖,这是湖相沉积物广泛分布的间接原因,B错误;河流凸岸堆积物属于河相沉积物,不属于湖相沉积物,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阶地一般是河流的河水向下切割侵蚀河床形成的。根据阶地的数量和高度,可以判断当地的构造运动情况。
11-13-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3、A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文材料可知,水流进入冰川裂隙,侵蚀冰川内部,最终使顶部冰川崩塌,从而形成冰川落水洞。顺序应为Ⅲ→II→I,故D正确;A、B、C错误。
冰川落水洞主要是冰内水流侵蚀,造成冰内裂隙加大,顶部冰川崩塌形成的。故选B。A、C、D错误。
冰岛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这是冰岛相比其他地区较为独特的地方,地热能够加速冰川融化,A正确;气候、洋流、地形并不是冰川洞穴消融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沉积岩在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下而形成的地表与地下地貌的地域组合地貌。
11-13-4【巩固】 【正确答案】 1、D 2、C 3、C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为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沙,又有河流沉积的粉砂—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分选性较差,D正确。故选D。
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导致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有明显差异是由于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根据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的是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在山谷中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大量堆积,从而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C正确。风积沙丘和风蚀沟谷为风力作用下的地貌,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结合沉积物的性质可以得出该地的外力作用类型。比如沙丘沙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而砾石、粘粒主要受流水作用影响。
11-13-5【巩固】 【正确答案】 1、B 2、D 3、B
【试题解析】 分析:
从图例可知,该河段阶段3出现了堰塞湖相沉积,推测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故河谷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河流两岸,B项正确。风力与冰川作用,缺乏信息支持,ACD错误。故选B。
由图可知,河流早期处于下切,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受堰塞影响,出现湖相沉积;后可能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一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D正确。故选D。
阶段3出现堰塞,相当于区域性基准侵蚀面抬高,河流流速将下降,溯源侵蚀将受到抑制,水位将上升,河流含沙量可能减小。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体自净能力、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等。
11-13-6【提升】 【正确答案】 1、C 2、C
【试题解析】 读材料结合图形可知,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图中看出无论是a横断面还是b横断面,2015年相较于2002年河床均有不同程度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降低,从而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C正确;枯水期时水库应主要处于放水状态,A错误;蒸发和降水多少取决于气候条件,2015年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故不是导致水位低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加上枯水期水量较建坝以前增加,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C正确,AD错误;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河流下切侵蚀,河床加深,这样使本河段与下游高差减小,会导致往下游的水流速度减缓,从而促进泥沙淤积,沉积数量应该增多,B错误。故选C。
点睛:
河流上游河段修建水库能够在丰水期拦截来水,在枯水期将拦截的水量释放。由于水库在枯水期防水,会使得水库及下游河段径流量增加、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
11-13-7【提升】 【正确答案】 1、C 2、B 3、C
【试题解析】 据材料可知,“壶穴”是指自然外力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洪水期时,水流向下游流动过,对下游河床产生侵蚀作用。c图中下游河床岩石表面未被侵蚀,基岩存在节理和裂隙,随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基岩被破坏的程度不断加深,壶穴的深度和面积不断扩大,顺序应为c→b→d→a,C正确,ABD排除。故选C
据材料可知,阴河洞内碳酸盐岩广布,碳酸盐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溶蚀作用,一年中只有在洪水位时期洞内才会形成径流,发生流水侵蚀作用,而大多数时间处于溶蚀状态,A错误,B正确;阴河洞位于地下,不存在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CD错误。故选B。
壶穴的形成是由流水溶蚀、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其发育速度取决于河流水量的大小,贵州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在季节性洪水的影响下,壶穴发育速度较快,C正确,ABD排除。故选C。
点睛:
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暖湿气候条件下,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的地貌。
14-16-1【基础】 【正确答案】 1、C 2、B 3、A
【试题解析】 随着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相对衰退,该市人口外迁量大,常驻人口下降,①正确;短时间气候没有恶化,②错误;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人力资本和教育费用的提高等也不同程度地促使大庆市人口出生率下降,常驻人口下降,③正确;生育政策在放松,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18~34岁的人口大量外出求学、务工和经商,下降最快,B正确;0~17岁、4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年龄较小或较大,外迁较少,下降较慢,ACD错误。所以选B。
随着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总体抚养负担加重,A正确;人口减少,不利于经济稳健发展,影响长期就业状况,缓解人地矛盾,环境污染降低,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14-16-2【基础】 【正确答案】 1、C 2、B 3、A
【试题解析】 结合人口总数及公式净增长人口数量=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西藏总人口少,所以该年出生成活婴儿数不会最多,A错误;人口增长快慢(不考虑人口迁移)由自然增长率决定,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西藏,则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藏,B错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据此算出该年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宁夏,C正确;根据净增长人口数量=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出净增加入口最少的是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错误。故选C。
上海老年人口多,比北京老龄化严重,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自然增长率低,B正确,上海与北京的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条件相差不大,ACD错误。故选B。
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故仍要坚持计划生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4-16-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试题解析】 读图可知,该时期辽宁省60岁以下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在加剧,D正确;直接读图即可判断常住人口数量不是持续减少;根据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可计算死亡率并非持续升高和人口迁移有迁出也有迁入,ABC错误。故选D。
辽宁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造成潜在劳动力危机,①完善二孩配套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保持人口适度规模,③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①③正确。②提高城市人口比重,④严格控制人口迁移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选B。
点睛:
人口老龄化的成因有:(1)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事业先进,人均寿命长;(2)青年人受教育水平高,生存压力大,生育意愿低。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有:(1)完善老年福利的法律体系;(2)完善老年福利设施;(3)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4)延迟退休,发掘高龄劳动力资源;(5)降低制造业比重;(6)鼓励生育;(7)接纳移民。
14-16-4【巩固】 【正确答案】 1、D 2、C
【试题解析】 读表可知,甲、乙两地面积差异不大,但人口数量差异很大。同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气候条件差异应不大,因此导致两地区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最有可能是地形,A错误,D正确;经济水平和耕地面积为社会经济因素,BC错误;第六次人口普查,甲地人口密度为390人/平方千米,乙地人口密度为75人/平方千米。乙地人口密度较小,自然原因可能主要是地形较崎岖、起伏较大。故选D。
读表可知,乙地人口总数不断减少,而且减少幅度较大;通过计算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约46%,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因此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和生育观念变化,最有可能是人口净迁出率较高,大于自然增长率。ABD错误,C正确,故选C项。
点睛: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自然环境因素:随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渐减小) 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战争、政策)、文化(历史因素、信仰、习俗)等
14-16-5【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3、A
【试题解析】 随着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相对衰退,该市人口外迁量大,①正确;短时间气候没有恶化,②错误;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人力资本和教育费用的提高等也不同程度地促使牡丹江市人口出生率下降,③正确;生育政策在放松,④错误。所以选C。
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18~34岁的人口大量外出求学、务工和经商,下降最快,B正确;0~17岁、4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下降较慢,ACD错误。所以选B。
随着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总体抚养负担加重,A正确;人口减少,不利于经济稳健发展,影响长期就业状况,缓解人地矛盾,环境污染降低,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14-16-6【提升】 【正确答案】 1、C 2、B 3、B
【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空洞”风险的表现是劳动力比重低,IⅣ区域人口流出且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劳动力流出且幼儿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占比最低,“空洞”风险最大;贺州虽然劳动力流出较少,但出生率较高,劳动力占比较少;而东莞劳动力流入最多,“空洞”风险最小。故选C。
上海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但并不会影响劳动力的人口数量,不会出现“空洞”风险,ACD错误;而上海迁入率高,会面临劳动力压力的“黑洞”风险,故选B。
为了减少人口外流,当地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并加强产业链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来吸引人口回流;鼓励生育并不能在短期内提高劳动力数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短期内也并不会对劳动力人口数量产生影响。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14-16-7【提升】 【正确答案】 1、C 2、D
【试题解析】 2006年以来,由于上海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迁入人口减少,A错误。③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人口发展的早期,人口出生率的减少,主要靠人口政策;②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在不断下降,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此时人口出生率的增加,一方面受人口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政策的强制性较弱,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①阶段,C正确;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D错误。故选D。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根据上海是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是由于人口迁移导致的,城市人口调控的关键在于疏散过多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D正确,ACB错误。故选D。
点睛:
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推力和阻力(1)拉力因素:主要指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迁入地,迁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因素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推力因素:主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经济落后等,促使人口向外迁移。(3)阻力因素:交通困难、背井离乡等会成为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
17-19-1【基础】 【正确答案】 1、B 2、C
【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无人超市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改善了用户购物体验,④正确;由于不需要服务员和收银员,降低了超市劳动力成本,②正确;无人超市不能改变商品质量,①错误;货物由产地到无人超市的距离没有缩短,不会降低商品物流成本,③错误。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无人生活超市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最适宜布局在人口密集且常住的住宅区,C正确;工业区和农村人口密度较小,不适宜布局,AB错误;商业区以流动人口为主,不适宜布局,D错误。故选C。
点睛:
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用地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几部分组成,各项用地都有一定的要求,每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都具有相应又相矛盾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把在使用上功能不同的各部分用地合理地组织在一起,既要满足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要避免相互之间的不良影响和干扰。
17-19-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D 3、C
【试题解析】 “共享单车”的出现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但不会彻底改变, A 错误;减少小汽车的出行,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B 正确;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但不会全面改善, C 错误;据材料知,“共享单车”方便且价格低,不会增加市民出行成本,D 错误。故选 B 。
“共享健身房”主要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地方,因此最适合布局在居民小区,客流量大,D正确;休闲广场和城市公园主要用于休闲娱乐,AC错误;大型商场用于购物,B错误;故选D。
这些共享事物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共享单车停放违章、共享雨伞借出不还、共享睡眠安全与卫生隐患,等等,因此“共享事物”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管理规范问题,C正确,使用安全问题和卫生保证问题都属于管理方面的问题,AB错误;信息网络较为发达,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D错误。故选C。
点睛:
共享单车的影响:有利方面:①减少车辆数量,②减少道路拥堵,③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减轻雾霾,④节约能源,⑤减轻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不利方面:①乱停乱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②占用人行道,影响市容市貌,③占用盲道,给特殊人群带来安全隐患,④投放点分散,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和行政成本,⑤锈蚀老化的车身和零部件污染环境。
17-19-3【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3、D
【试题解析】 中国邮政主要业务是邮政、储蓄等业务,跨界经营咖啡店是为了拓展收入渠道,增加营业收入,C正确。跨界经营咖啡店是是副业,不是调整主营业务;改善生活品质没必要自己跨界经营咖啡店,可以去专业的、知名品牌的咖啡店;保障失业人员就业是次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北京老城区一般是老年人较多,对咖啡消费量小,四环外的新区地价较低,新迁入的年轻居民较多,对咖啡的消费量大,在四环外的某新区,主要考虑的是人口年龄结构,B正确。工资水平、原料供应、交通条件差异不大,相对于市场、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以上城市的邮政咖啡店数量较少,可能受制于品牌认知,中国邮政主要业务是邮政、储蓄等业务,主业不是咖啡,顾客可能考虑到咖啡的品质等问题,D正确。邮局数量较多;饮食习惯影响不大;经营成本是次要因素,差异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中国邮政的业务范围比较广,主营的有邮寄业务、图书报刊邮票发行业务、物流业务、速递业务,除此之外邮政还有金融业务、汇兑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
17-19-4【巩固】 【正确答案】 1、C 2、A 3、B
【试题解析】 与传统蔬菜相比,盆栽蔬菜多了观赏性,产品附加值增高,价格也更高,C正确;两者只是种植方式不一样,品质和品种取决于其生长状况和播种时的选择,AB错误;产量比起传统大范围种植要小,D错误。故选C。
规模小说明其市场需求量不大,A正确;种植技术和用工成本较低,BC错误;土地租金与距离城市远近相关,并不会制约其发展,D错误。故选A。
活的植株运送过程中容易枯萎或损伤,相比其他物流运送产品,其损耗率更高,影响物流公司运送积极性,B正确;没有信息显示其运费低,A错误;带土运输相对水果肉类来说,保鲜技术要求没那么高,C错误;盆栽蔬菜相比传统蔬菜不易变质腐烂,D错误。故选B。
点睛:
物流需求受许多因素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价格、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物流供给、空间经济布局、需求者观念和偏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等。
17-19-5【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3、C
【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卡普拉为墨西哥传统旅游小镇,手工艺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宜,该小镇纬度低,处于热带地区,羽绒服与该地地理环境不具有一致性,因此较为少见,D符合题意;墨西哥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手工艺品草帽、陶瓷、插画等手工艺品较常见,能够体现文化特色,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根据材料可知,卡普拉为墨西哥的传统旅游小镇,新冠疫情之前,旅游产品主要通过线下销售,而疫情之后,游客数量减少,但仍然具有购物需求,购物者所在地点并不局限,因此,显著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范围,B正确;该地为旅游小镇,其特色为手工艺品,也是网络销售的主打,品种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销售价格与距离、供需关系、制作材质、制作时间相关,销售价格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主要销售为手工艺品,制作材质、流程等为发生显著变化,内在品质不会发生太大改变,D错误。故选B。
根据题干可知,墨西哥电商快速发展,对于互联网设备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因此中国企业的出口商机主要来自互联网设备,C正确;根据材料“卡普拉小镇电商的发展是墨西哥电商产业兴旺的缩影”可知,墨西哥电商产业具有自身特色,是地域环境下的产物,中国出口农产品原料、手工艺品不具备墨西哥特色,且运输成本偏高,经济效益差,AB错误;工程机械主要是重工业发展,与电商产业发展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
互联网的发展有效扩宽了产品的销售范围。
17-19-6【提升】 【正确答案】 1、C 2、D 3、C
【试题解析】 开封东大寺为河南著名清真寺,前来进行信仰活动的人数众多,大量回族商户集中在东大寺周边,主要是为了共享来此地进行信仰活动的潜在消费者,C正确。多数商家与信仰活动无关, A错误。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商家协作关系少,互相竞争,沟通少,D错误。所以选C。
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商铺的知名度,扩大其整体服务范围,D正确;销售同类商品的商铺的集聚会增加不同商铺员工之间信息分享渠道,增加员工与消费者之间交流的机会,从而降低商业信息收集成本,A错误;该地商户多是家庭式小作坊,几乎无租金,利润大,C错误;多为普通商品,家庭式小作坊经营,销售同类商品商铺交流协作少,B错误。所以选D。
该地商铺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说明多是居民个人依托家庭住宅从事的商业活动,几乎无租金,①错误;商户众多且类型相似,竞争激烈,风险大,②正确;商铺大多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务,说明该地市场准入门槛较低,③正确;该地紧邻升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并依托于东太寺,客流量大,④错误。所以选C。
点睛:
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与地区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等因素紧密相关。人口越多、经济水平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市场需求越大。人们对于各种服务活动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个性化,服务业内部的分工也会更加细化和专业化,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生产技术创新。
17-19-7【提升】 【正确答案】 1、A 2、C 3、D
【试题解析】 普通城市公园类型更加多样,疗愈花园以自然康养为主,类型相对单一,C错误;疗愈花园的选址对自然环境要求更高,布局限制性因素多,B错误;疗愈花园以社会效益为主,不追求经济效益,D错误;目前疗愈花园数量少,单个疗愈花园的服务范围更大,A正确。故选A。
邻近住宅小区便于到达;邻近地铁,方便快捷,利于老年人到达;邻近天然湖泊,景色优美;一般旅游景区人流量大,环境嘈杂,不适合建设疗愈花园。故疗愈花园的选址应尽可能避开旅游景点,C正确,ABC错误。故选C。
疗愈花园景色优美,以疗养为主,活动节奏较慢,主要面对疗养需求较高、时间充裕的老年群体。疗愈花园数量的快速增长能够反映出新加坡正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疗愈花园兴起于美国,其旨在通过园林的形式,以疗愈为目的,让人感觉舒适,帮助人们减少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
20-22-1【基础】 【正确答案】 1、A 2、A 3、A
【试题解析】 由材料信息“江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此名”可知,两江新区沿长江北部和嘉陵江东部布局,受河流影响作用较大,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①正确;由“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可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两江新区规划为多个片区,②正确;图文材料为说明两江新区的交通状况与人口分布情况,③④错误,故选择A。
两江新区三大特色板块划分后,有利于同类功能的集聚分布,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A正确;不同特色板块的功能不同,发展前景也不同,无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B错误;新区等级的提升需要依靠其综合实力的发展,与板块划分无关,C错误;三大特色板块有制造业,有服务业,有都市综合模块,只有这些模块综合起来,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发展,区域独立发展前景差,D错误。故选A。
先进制造业需要较多的土地,土地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重庆主城区外环可用土地较多,价格较低,A正确;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部分水体污染、大气污染,若生态环境优越,不适合先进制造业分布,B错误;先进制造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廉价劳动力无法满足先进制造业的需求,C错误;先进制造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较少,且图中并未给出矿产资源的信息,D错误。故选A。
点睛:
常见城市功能区
功能区
分布
特征
住宅区
分布最为广泛,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分化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20-22-2【基础】 【正确答案】 1、C 2、A 3、D
【试题解析】 根据图示,大型商贸中心附近的用地海港面积较大,所以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海洋运输和贸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图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km不存在“城市内部未开发地区”,所以0~8km为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而其他选项都有一定的“城市内部未开发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图中各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A错误;图中各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B错误;土地开发程度在距离城市商贸中心15千米处有所增大,所以开发比例不是逐渐降低,C错误;该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中各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D正确。故选D。
点睛:
城市功能分区有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库区等。城市功能分区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
20-22-3【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3、C
【试题解析】 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是地处珠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C对。服装、家电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低,A错。粤港澳大湾区土地面积小、地价高,B错。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部分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D错。故选C。
目前广州、深圳应当进行产业升级,提升创新型产业占经济结构的比重,B对。重点发展转口贸易不能使产业升级,A错。造船、汽车等基础工业不是创新产业,C错。打造国际级金融中心,属于服务业,不是发展创新产业,D错。故选B。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水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惠州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提供水源和农产品,①对。惠州属于“二线城市”,基础设施没有相对优势,②错。原料和动力不是创新型产业发展优势,③错。惠州是“山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④对。故选C。
点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20-22-4【巩固】 【正确答案】 1、A 2、D 3、B
【试题解析】 长江经济带具有交通便捷的优势,但最便捷的交通在沿海地带,B错误;长江经济带经济基础较好,但经济基础最好的也在沿海,C错误;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A正确。中国经济建设基本都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这不是长江经济带的优势,D错误。故选A。
在长江干流修建过多水电站,会影响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的活动及生存环境,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②错误。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减少长江水污染;上中下游加强协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全流域生态保护;整合升级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减少污染源。①③④说法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故选D。
湖南省属于重点开发区,说明目前开发程度、经济发展程度还不够优越,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A选项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要求交通、科技、经济等条件较为优越,该地区应对长江经济带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如上海,而湖南省的条件不足,A错误。湖南位于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能够起到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的作用,B正确。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带,应位于沿海地区,沟通内河航运与海上运输,湖南属内陆沿江地区经济基础较差,C错误。侧重于生态文明的先行示范带的地区应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影响起关键作用,应位于长江上游地带,如四川等,D错误。故选B。
点睛: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20-22-5【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3、A
【试题解析】 分析可知,工作日9:00~10:00处于上班高峰期,武汉市中心城区上班族离家去上班,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导致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C正确;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都会使得人口密度下降,AD错误;早9点,人们应该是从住宅区外出,而不是休闲区,B错误。故选C。
读图可知,工作日武汉市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在13:00~14:00达到峰值,此时段处于上班人群中午休息期间,上班人群此时最可能去餐饮休闲区就餐、休息,或就近到商业中心购物,导致中心城区的中心商业区、餐饮休闲区人口聚集程度大,高热区面积随之达到峰值,B正确。13:00~14:00人们很少返回家中,或者工作日外出风景名胜区。综上所述,排除①②,选③④,故选B。
读图可知,工作日11:00~17: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较大,为高度聚集时间,而周末休息日高度聚集时间为13:00~17:00,工作日比周末休息日的高度聚集时间更长,A正确;工作日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B错误;周末休息日不需要上班,晚出特征更明显,C错误;休息日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较工作日大,D错误。故选A。
点睛: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0-22-6【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3、C
【试题解析】 从选项可知,图中ABC对应家庭工厂集中区、新建住宅居住区、传统古建筑居住区。根据“面积大小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读图,C在1992年人类活动强度大,2012年人类活动的强度减弱,2020年人类活动的强度增强,结合“2017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可知,C为传统古建筑居住区,AB错误。新建住宅居住区应该距传统居住区较近,图中B为新建住宅居住区。家庭工厂集中区主要发展乡村工业,应布局在公路沿线的住宅居住区附近,图中A为家庭工厂集中区。因此,C错误,D正确。故选D。
读图可知,1992-2012年,新建住宅居住区面积扩大,人类活动强度变大,与此同时,家庭工厂集中区面积变大,人类活动强度变大,可推测家庭工厂集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就业机会增多,人口迁入增加,导致新建住宅居住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大,A正确,BD错误。大量人口迁入也是因为乡村工业发展,C错误。故选A。
读图可知,2018-2020年,传统古建筑居住区面积变大,人类活动强度变大。根据材料“2017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可推测,传统古建筑居住区得到政策保护,有利于民俗旅游业发展,不是农业的发展,C正确,AD错误。另外,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需求少,迁出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变小,与题意不符,A错误。传统古建筑居住区面积变大,人类活动强度变大,劳动人口增加,会减缓乡村聚落人口老龄化,B错误。故选C。
点睛:
乡村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改变,会影响乡村形态改变,影响人类开发强度。一般来说,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发展。
20-22-7【提升】 【正确答案】 1、A 2、D
【试题解析】 结合图例可读出,从2005年到2014年,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①正确;图中并没有标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看不出住宅区在功能上的分化,②错误;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出住宅区向西部和南部扩展,③正确;图中不能体现用地更加集约的特点,④错。①③正确,故选A。
交通通达性对工业区影响较大,A错误;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的是住宅区,B错误;住宅区受经济因素影响最大,C错误;商业区付租能力最强,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故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D。
点睛: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原因: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占地面积小,人口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一般分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原因是市中心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性强,成片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可减轻对市区污染,且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住宅区,呈片状、团状、点状分布,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原因是城市外缘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
23-25-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B
【试题解析】 卡塔尔位于西亚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结合材料,采用渗灌技术是为解决当地高温干旱缺水环境下草坪的养护问题,将水直接浇灌于草类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所以主要目的是高效利用水资源,B错误,D正确。减少地表径流不是目的,与水质无关,AC错误。故选D。
该设备采用了中国“智能风光互补渗灌”技术,所以电力来源是风能和太阳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风光互补发电利用风能、太阳能的互补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输出,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保证同样供电的情况下,可减少储能蓄电池的容量。
23-25-2【基础】 【正确答案】 1、D 2、B
【试题解析】 分析:
从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试点行业的是火力发电行业,因为火力发电直接使用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大,该类产业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比较大,D正确;汽车制造行业、钢铁制造行业的碳排放量没有火力发电行业大,服装制造行业属于轻工业,能源消耗少,这些行业均不适合作为首批试点行业,ABC错误;故选D。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远比其他植被明显,故若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农业部门中林业产业可能会发展较快,B正确;郊区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减少碳排放意义不大,AC错误;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游人增多,再加上修建配套设施,可能会破坏生态,因此发展农业旅游对碳减排意义很小甚至可能会增加碳排放,D错误;故选B。
点睛:
减少CO₂排放的措施—节能减排:1、 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 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3、 推广节能技术;4、 大力植树造林;5、 控制人口数量;6、 加强国际协作等。
23-25-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A 3、B
【试题解析】 据图可知,水坝位于河谷最狭窄处,建设水坝工程量小,③正确;水坝上游有一个小盆地,水坝建成后可以形成较大的蓄水空间,蓄水量大,①正确,D正确;水坝上游有一个小盆地,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经时,速度较慢,④错误,BC错误;该水库为小型水库,蓄水量较小,水坝水流流量较小,②错误,A错误;故选D。
结合材料,该水库为小型水库,规模小,蓄水量小,航运、发电功能较弱,BCD错误;其主要服务功能是为周边的乡镇供水,另外兼有养殖功能,A正确;故选A。
利于航运、农作物增产为水库修建带来的有利影响,与题目意思不吻合,AD错误;据图可知,该小型水库的修建淹没了两个村庄,造成了淹没损失,B正确;该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丰沛,小型水库的修建不会带来土壤盐碱化,C错误;故选B。
点睛:
影响河流水能资源的因素:河流的落差和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一般来说,湿润地区河流在流经地势高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河流的源头常位于高山峡谷区,如果水量较大,水能也较丰富。
23-25-4【巩固】 【正确答案】 1、A 2、C 3、B
【试题解析】 上图所示农业生产模式,减少了废物排放,使得废弃物循环利用,解决了村民能源需求问题,保护了环境。该区域发展沼气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并非为了投放市场以获取收益,故 A 项叙述错误;农村做饭,取暖等对于能源有需求,为减少木柴,煤炭的燃烧量,降低环境污染,故使用无污染的沼气,更符合环保要求,故 B 、 C 项叙述正确;该区域有食用菌培养场,会产生大量废渣,这些废渣成为沼气制造的天然原料,故 D 项叙述正确,该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选项,故选A。
①加工沼渣,生产肥料,能够废物再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等带来的环境污染,故①项体现出环境效益;②深加工玉米,生产胚芽乳品和玉米油是为了将产品投放市场,并提高产品附加值,体现出经济效益,故②项错误;③用秸秆做食用菌的栽培原料,生产食用菌,该方法减少化学物品使用,保护环境,故③项体现环境效益;菌床杂屑为工厂提供原料生产沼气是为了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廉价能源,实现废物利用,故④项体现经济效益,C 项正确, ABD 错误。故选C。
该生产模式主要是为了物尽其用,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将玉米和菌菇生产与第二、三产业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故 ACD 都能体现, 公平性原则是指代内人人、物种公平,代际公平享有资源的权利,该模式无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故B项未体现,故选B。
点睛: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23-25-5【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3、A
【试题解析】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冷季型草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植被,与北京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与北京的气温适应,C正确。冷季型草对光照、降水、土壤的要求较低,ABD错误。故选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冷季型草耗水量巨大,大量发展冷季型草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冷季型草的管理需要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大量发展冷季型草会加剧水污染,同时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③④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的地区,冷季型草作为草坪种植在北京的城市绿地,大量发展冷季型草也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冷季型草相比,适合本土的野生草需要的水量少,节水,养护成本低,A正确。与冷季型草相比,适合本土的野生草需要的热量、光照、肥料相差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冷季型草指耐寒性较强,在部分地区冬季呈常绿状态或休眠状态,春、秋两季生长旺盛,夏季不耐炎热。如各类翦股颖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等。草坪植物根据生长气候换分为暖季型草坪草和冷季型草坪草;冷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至25℃之间,当气温高于3 0℃时,生长缓慢。
23-25-6【提升】 【正确答案】 1、A 2、C
【试题解析】 山东夏季气温高,对于冷季型草坪,在夏季时会因气温高导致病虫害多发,A正确;“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多适宜冷季型草坪草生长”,我国山东地区冬季不是很冷,相对于黄河以北区域,冷季型草坪在冬季较少受冻害,B错误;“长江以南地区多适宜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相对于长江以南地区,山东冬季气温较低,暖季型草坪冬季可能会进入休眠状态,灌溉量不大,C错误;山东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暖季型草坪能适应夏季多雨的环境,D错误。故选A。
暖季型草坪的特点是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枯死或者进入休眠状态,为保证四季常青最好在气温转低前补种冷季型草坪以适应较低温的环境,C正确,D错误。春季气温回升,暖季型草坪会回复生长,不需要补种,AB错误。故选C。
点睛:
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有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的酸碱度、土壤微生物等。
23-25-7【提升】 【正确答案】 1、D 2、B 3、B
【试题解析】 土地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不是该模式治理荒漠化效果显著的原因,A错误;该治理模式未采用立体种养结合的模式,B错误;防护林种类多并不能体现该模式的治理效果,C错误;图示“片圈面”通过种植大量的防护林,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防风固沙效果好,治理效果显著,D选项正确。故选D。
我国西北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构成防护林体系的植被都具有耐旱的特征,B正确,为了减少蒸腾,往往枝叶稀疏,C错误;育草带植被根系不发达,A错误;只有薪炭林和用材林具有速生的特点,D错误。故选B。
“片圈面”综合防护林体系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防护林,荒漠化治理模式效果显著,还可以收获农产品,因此可同时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
狭义荒漠化也即沙漠化。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26-1【基础】 【正确答案】 1、冰岛国土面积较小,国内运输距离不长;冰岛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多分布在沿海;沿海地带多平原,便于建设;沿海便于海陆联运。
2、冰岛的城市化水平高(冰岛的城市化率为93.9%)。冰岛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气候寒冷),海拔较高,地形崎岖,除了沿海地区渔业和部分地区畜牧业发展外,大部分地区不利于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冰岛经济发达,第三(二)产业发达,从业人员比重高。
3、全球变暖,使冰岛的冰原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冰岛沿海平原低地,沿海平原减少,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影响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冰岛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城市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冰岛没有铁路,以公路运输为主,可从发展铁路运输的限制性条件和发展公路运输的有利区位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结合图片可知,冰岛国土面积较小,国内运输距离不长;铁路适合中长距离运输,公路适合中短途运输,且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故冰岛国内交通运输方式没有铁路,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主要分布于沿海可从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冰岛是岛国,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多平原,便于公路的建设;由图可知,冰岛的城市和人口多分布于沿海地区,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公路分布于沿海地区,便于海陆联运。
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材料“总人口为36.6万(2020年),其中农村人口为2.2万人”可知,冰岛的城市化率为93.9%,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可从当地第一产业(农业)规模小,从事农业人口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大,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多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和图片可知,冰岛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且岛屿中部为山地,海拔较高,地形崎岖,除了沿海地区渔业和部分地区畜牧业发展外,大部分地区不利于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少。冰岛经济发达,炼铝等高耗能工业和渔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规模较大,第三产业的旅游业规模较大,从业人员比重高,且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城市中,使得冰岛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全球变暖对冰岛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气候变暖对自然过程的影响以及通过危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威胁人类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冰岛是岛国,全球变暖,使冰岛的冰原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冰岛沿海平原低地,沿海平原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易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冰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冰雪减少和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后,影响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
26-2【基础】 【正确答案】 1、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强。
2、地形起伏大;需穿越的河流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3、加强西藏与其他省区的联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川藏铁路及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交通线路修建及其意义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与公路运输相比较铁路运输具有适应性强;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可持续运营,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影响小,安全性高;对环境污染较小,对沿线地区影响较小等优点。
铁路修建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大小、穿越河流数量、沿线地质条件、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等方面;结合图二和图三,与青藏铁路相比较川藏铁路所经地区地形起伏更大,穿越的河流更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且部分路段位于季风区,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所以从自然条件来看,川藏铁路建设难度更大。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了对外社会经济的联系;促进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西藏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脱贫致富;增加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等。
26-3【巩固】 【正确答案】 1、沿海地势平缓,筑路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提高运输效率;沿海是海南岛人口、城市、经济和旅游景区的密集地带,运输需求量大;连结沿海公路干线,形成交通网。
2、主要城市分布在岛屿沿海地带,海南岛沿海交通线路密度大,交通线路的选择性大,利于城市发展;现代城市是人流、物流等的枢纽中心,依赖于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沿海城市发展也促进各种交通点线的布局,促进交通线路密度和等级的提高。
3、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原因:海南岛周围环海,与我国大陆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有海洋相隔;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我国大陆及其他国家联系日益密切,高度依赖大运量和高速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成为海南岛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南岛交通的图文资料设置问题,涉及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结合材料和图分析,海南岛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高铁沿海岸线分布施工难度小,筑路成本低,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读图可知,沿海是海南岛人口、城市、经济活动和旅游景区的密集地带,运输需求量大;与沿海公路干线大致平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便于铁路修建;与公路线相连接,有利于完善交通网。
城市与交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现代城市是人流、物流等的枢纽中心,依赖于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海南岛主要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带,沿海交通线密度大,交通方式多,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海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沿海城市发展也促进了各种交通点线的发展,优化了交通点线的布局,促进了交通线密度和等级的提高。
读图分析,海南岛周围环海,与我国大陆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有海洋相隔;海洋运输运量大,运价低,对外联系可通过海洋运输;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我国大陆及其他国家联系日益密切,对高速化的运输方式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外联系也可通过航空运输。
26-4【巩固】 【正确答案】 1、利蒙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沛,且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蓬塔雷纳斯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水较少,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2、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海拔高,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国家公园众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大;森林覆盖率高,为生物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
3、国土面积较小,不适合铁路运输;地形崎岖,修建铁路投资大,难度大;国内人口、城市较少,铁路交通运输需求较小;公路运输性价比更高。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哥斯达黎加地理位置图为资料,涉及了气候成因、物种丰富和交通布局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当地中间高,两侧低;结合图中纬度可以看出,该地主要是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利蒙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充足,结合海陆位置可知,当地受到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蓬塔雷纳斯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当地会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因此会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从图中看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差大,垂直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纬度可知,该地地处热带,温度较高,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好,为生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结合图片可知,该地国土面积较小,建设面积较小,因此不适合铁路运输;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修建铁路投资大,难度大,不适合布局铁路运输;结合材料和图片可知,国内人口、城市较少,铁路交通运输需求较小,因此铁路布局较少;公路运输性价比更高,更适合在山区布局。
26-5【巩固】 【正确答案】 1、火山喷发,形成柱状侵入性花岗岩和火山熔岩;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将变质岩上的沉积岩侵蚀;变质岩和花岗岩出露地表,火山熔岩仅存部分。
2、岛屿面积较小,以短途运输为主;岛内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公路适应性强;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马达加斯加岛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质作用、交通运输方式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火山喷发,熔岩沿着喷发口形成柱状侵入性花岗岩和火山熔岩;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地壳抬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将变质岩上的沉积岩侵蚀;下面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出露地表,火山熔岩仅存与火山口附近。
马达加斯加岛,岛屿面积较小,不适合长途运输,以短途运输为主;岛内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形起伏大,而公路适应性强,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适应性弱。
26-6【提升】 【正确答案】 1、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完善;铁路运输成本低,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连通蒙古国主要经济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北接俄罗斯,南通中国,可以与他国互联互通等。
2、土地沙化严重(或多荒漠);处于太平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的交错地带,气候波动剧烈;春季多风且干旱,易发生强烈风蚀等。
3、退牧还草,治理草地沙漠化;加大技术投入,建设防沙、阻沙工程;封沙育草,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蒙古纵贯铁路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主要的交通方式,常见的自然灾害,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蒙古国经济相对落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完善,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成本低,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够稳定的维持客运和货运;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连通蒙古国主要经济区,具有较广的经济腹地,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北接俄罗斯,南通中国,可以与他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古深处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处于太平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的交错地带,气候波动剧烈;春季多风且干旱,土壤易发生强烈风蚀等,造成土地沙化严重(多荒漠),这就提供丰富的沙源,加之大风天气(风速较快),使得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较大。
从生物措施角度分析,封沙育草,恢复被破坏的植被;退牧还草,治理草地沙漠化,减少过度放牧,建设人工草场;从技术措施角度分析,加大技术投入,建设防沙、阻沙工程;从环保措施思考,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6-7【提升】 【正确答案】 1、沿线经济基础较好,大城市分布较多,交通需求量较大;公路与铁路互连,可提高运输效率。
2、铁路线所经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河流发育,桥梁较多;中南半岛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谷深,隧道较多。
3、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交通运输量需求低;多河流发育,水运较便利;资金和技术人才短缺。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老挝地理位置和磨万高铁线路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特点、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磨万铁路沿公路主干道布局,可以实现公路与铁路的联运,从而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磨万高铁北起中国、老挝边境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途经老挝孟塞、琅勃拉邦、万荣等主要城市,沿线经济基础较好,大城市分布较多,交通需求量较大。
根据所学,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位于山区,因此沿线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处在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因此沿线断裂发育,地质基础不稳,地质灾害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山区河流水位高、上涨迅速、多山洪;山区发育热带季雨林,沿线多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重;老挝多山,耕地少,桥隧比高可以减少耕土地占用,减少对原住地居民的干扰。
老挝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低,运输需求量小;多河流发育,运输方式以公路和水运为主;老挝属于欠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人才短缺。
27-1【基础】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充足,日照时数长,利于茉莉花生长;丘陵地形,易于排水,避免土壤过湿;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紫色)土壤肥沃且呈微酸性适合茉莉花生长。
2、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川渝地区喜食茉莉花茶,市场广阔;常住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有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3、兴建茉莉花交易市场,完善交易制度;引进机械化进行植株修剪;培育优良新品种;加强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发展茉莉花观光旅游业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茉莉花的生长习性的相关材料为背景,以犍为县的地理位置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据材料可知,茉莉花喜光、喜高温,抗寒性差,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而犍为县地处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大,年日照时数达1648小时,日照时数长,利于茉莉花生长;茉莉花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喜微酸性土壤,犍为县地形以丘陵为主,易于排水,避免土壤过湿,有岷江与马边河穿境而过,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呈微酸性,适合茉莉花生长。
据材料可知,该地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年,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川渝地区形成饮用茉莉花茶的习惯,需求大,市场广阔;犍为县常住人口42.7万,常住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有仁沐新高速及成贵铁路从犍为县经过,交通便利。
据材料可知,犍为县以散户种植茉莉花为主,鲜花交易乱象频发,价格波动大,应兴建茉莉花交易市场,完善交易制度;由于犍为县单一的双瓣茉莉花品种难以抵御严重气象灾害,所以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新品种;应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植株修剪;发展茉莉花观光采摘旅游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等。
27-2【基础】 【正确答案】 1、皋兰县夏、秋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皋兰县夏、秋季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皋兰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丘陵沟壑,适宜种植软儿梨。
2、合理剪枝;树干涂白;喷防冻剂;灌防冻水;布设烟堆;用秸秆或杂草包裹树干。
3、提高储存加工能力,扩大销售途径,开拓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兰州皋兰县的软儿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等。由所学知识可知,兰州附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材料“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和“立冬后成熟”可知,皋兰县夏、秋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软儿梨有机质的积累;由材料“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陵沟壑区,适宜发展林果业,适宜种植软儿梨。
人工防寒措施主要从减轻低温冻害对软儿梨的伤害和增温保暖等角度进行分析。可合理剪枝,减少低温冻害对软儿梨树干树枝的影响;可树干涂白、喷防冻剂、灌防冻水、用秸秆或杂草包裹树干等,减少树干或地表散失热量,减少外界冷空气对软儿梨树干树枝的影响,起到保温作用;可布设烟幕,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减轻低温冻害。
本小题可结合该措施的环节和软儿梨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本地存在缺少软儿梨加工厂、冷库容量不足等问题”和“软儿梨销售主要依靠果农进城自销”可知,该措施可以提高储存加工能力,扩大销售途径,开拓市场;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可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优势,对软儿梨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基地和合作组织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27-3【巩固】 【正确答案】 1、我国棉花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或生产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主产区由长江与黄河流域棉区(或黄河流域棉区)转为西北内陆棉区;产量重心迁移幅度大于面积重心迁移幅度。
2、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生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棉花收获期(或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采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等。
3、加大农业技术装备投入(或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良种培育、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投入,提高棉花的单产和品质;加大农业灌溉技术投入(或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或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或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棉花产地重心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据图分析可知,1950-2015年,我国棉花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由黄河流域向西北内陆地区移动,总体上体现为向西北方向移动;根据产量重心的移动方向可知,我国棉花的主产区由黄河、长江流域附近地区转变为西北内陆;同时据图可知,在2015年,棉花的产量重心迁移的位置比面积重心的位置更偏西北,故产量重心迁移幅度大于面积重心迁移幅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较多,光照充足,为棉花生长期提供了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棉花光合作用形成有机质;西北地区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有机质的积累;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秋季棉花的收获期降水较少,有利于棉花的采摘;西北地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低,棉花的病虫害少。
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农业技术能够农业生产中发挥引领作用,故该地区棉花生产应加强良种培育、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投入,以提高棉花的单产量和品质;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灌溉水源较为缺乏,故应加大农业灌溉技术的投入,推广应用喷灌、滴管等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可引入GPS、GIS、R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27-4【巩固】 【正确答案】 1、地处低纬地区,又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热量丰富;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南部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2、勐腊县甘蔗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甘蔗产量大、品质高,原料丰富;甘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勐腊县经济落后,土地充足且地价较低,对东部地区投资吸引力较大;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对制糖工业加大扶持力度;交通运输的发展,扩展了市场范围。
3、原因:中老铁路的通车带动了沿线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便于利用中老铁路向老挝人口稠密的首都地区运送蔗糖;借助中老铁路及其他铁路通过泰国出海,进一步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制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就业。
建议:对甘蔗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开发生产营养制品,提高附加值;拓宽甘蔗利用广度,发展甘蔗制药、甘蔗提取乙醇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能源供应。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勐腊县的位置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区域产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由材料可知,甘蔗的生活习性是喜温、喜光,结合图示信息,勐腊县位于低纬度地区,东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风,热量条件好;结合已学知识及图文信息可知,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结合前面分析),全年热量丰富,雨旱两季分明,雨季降水丰富,旱季光照充足;该地位于无量山南端宽广盆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为甘蔗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由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勐腊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大规模种植甘蔗,甘蔗产量大、品质高,原料丰富;甘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糖分、水分)、药用价值(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等)和经济价值(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亦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市场需求量大;该地经济欠发达,土地充足且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会吸引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东部产业经济效益低,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又根据材料可知,橡胶产业原来是勐腊县的主导产业,为减轻对橡胶产业的依赖,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会吸引我国东部制糖业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中国在勐腊县设置了客货火车站,使其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扩大了蔗糖的市场范围。
结合已学知识,中老铁路的通车,能够带动沿线地区商品流动和经贸往来,促进沿线交流与合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吸引人口迁入,沿线市场扩大;读图,中老铁路直通万象,便于利用中老铁路向老挝人口稠密的首都地区运送蔗糖,消费市场广阔;借助中老铁路及其他铁路通过泰国出海,进行出口,进一步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制糖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就业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因此制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从经济效益方面入手的建议:对甘蔗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发生产营养制品(富含糖分、水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提高附加值;开发生产营养制品,提高附加值;拓宽甘蔗利用广度,发展甘蔗制药(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等)、甘蔗提取乙醇(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亦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能源供应。从社会效益方面入手的建议:对甘蔗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等。
27-5【巩固】 【正确答案】 1、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发;地形平坦,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冬春多风沙天气;经济发展落后,灌溉(水利)设施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弱。
2、地处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上层沙土疏松,透气透水性好,有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和生长;下层土壤为黏土,土壤养分、水分不易下渗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3、小麦需求量增大,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科技水平、服务水平提高,可实现品牌化生产。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延津县小麦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土壤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变率大,受夏季风势力强弱影响,旱涝灾害频发;该地地处黄河下游,地下水水位较高,地形平坦,土壤盐渍化严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调节旱涝的能力较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粮食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导致农业生产为“望天田”。
根据材料信息“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可知,该地地处黄河故道之中,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根据材料信息“上沙下黏的土壤十分适合小麦生长”可知,该地土壤上层为沙土结构,土质疏松,透气透水性较高,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发育,利于小麦种植;下层土壤以黏土为主,不利于水分下渗,土壤淋溶作用较弱保水、保肥作用较好,有利于改善土壤表层的水肥条件,有利于小麦种植。
吸引多家知名企业入驻,能够提高小麦的市场需求量,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实现小麦规模化生产;多家知名企业入驻,能够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能够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可以实现品牌化生产等。
27-6【提升】 【正确答案】 1、兴化位于低洼地带,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垛田高于水面2-3m,既可以抵御洪水,又方便灌溉;垛田宽度9m左右为适宜的灌溉距离;沟洫宽3m左右,利于乘船耕种;挖河泥使沟加深,有利于蓄洪泄洪。
2、将垛田挖低,所挖的泥土填入周围沟,沟洫的数量减少,几个垛田连成一片,原有的垛田变矮,面积变大。
3、垛田面积大,果蔬产量高;垛田土壤肥沃,果蔬品质好;垛田周围水源充足,便于果蔬灌溉;城市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蔬的市场需求扩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果蔬运输便利。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因地制宜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兴化地处里下河平原地势最低洼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降水量大且集中,垛田高于水面2-3m,既可以抵御洪水,又方便灌溉;垛田宽度9m左右为适宜的灌溉距离,保证植物充分吸收水分;沟洫宽3m左右,利于乘船耕种,方便进行农事作业;挖河泥使沟加深,容积变大,有利于蓄洪泄洪,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改造后的垛田宽度增加,离水面的高度仅1m左右,将垛田挖低,所挖的泥土填入周围沟,沟洫的数量减少,几个垛田连成一片,原有的垛田变矮,面积变大,增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产量。
原有的垛田变矮,面积变大,垛田面积大,果蔬产量高;取河底淤泥堆叠成水中高地旱田,垛田土壤肥沃,果蔬品质好;位于兴化地处里下河平原地势最低洼地带,垛田周围水源充足,便于果蔬灌溉;城市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蔬的市场需求扩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时间缩短,果蔬运输便利。
27-7【提升】 【正确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现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陕北高原南部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现象;另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单一引发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产生。
农业生产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气候:位于暖温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气温比较高,光照充足,便于苹果进行着色,且夏季降水较多,利于苹果生长。地形:为高原地形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糖分的积累)。土壤:塬面广阔,土质疏松,土层较深。种植苹果产生的效益要兼顾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该区发展苹果种植的生态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收入;社会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由材料可知,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因此要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增强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用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实现废弃物再资源化和减量化,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方案二(示意图表达):以上循环经济的设计方案也可以用示意图表达,如下图所示:
28-1【基础】 【正确答案】 1、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2、来源:主要来自于冰川沉积物。原因:黄土沉积地貌多分布于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此地段冰川沉积物规模大;其形成年代多在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坡前均有发育,说明上游河流带沉积物、本地岩石风化产物不是主要来源。(原因分析4选2)
3、(间冰期,雅江河谷沉积物出露(于水面),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类型,以及颗粒物沉积的先后顺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由材料可知,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松散物质多;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形成冰雪融水,并冰川沉积物出露地表;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根据材料“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且黄土的粒径明显小于砂粒。”和图示中沙丘形态及的地表风向信息可以推断出: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冰川沉积物。理由是近地表的风将洪积扇中颗粒较粗的沙子带至河岸沉积,形成沙丘;随着风力减弱,颗粒较细的黄土沉积物被近地表风吹拂至山麓地带沉积下来,上覆于冰川沉积物之上。而洪积扇的来源就是冰川沉积物,所以该地区黄土物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冰川沉积物。由材料“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说明黄土的来源不是本地基岩风化,也不是河流沉积。
由材料“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可知,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沉积物出露,河谷地带是砂砾与黄土沉积物的来源,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风从河谷吹向山麓,风力逐渐降低,因此颗粒较大的砂砾先沉积、颗粒较小的黄土后沉积。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28-2【基础】 【正确答案】 1、大气降水(或暴雨)。暂时性河流一年中基本干涸,无稳定的地下水及湖泊补给;冰雪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河道水流占有率较高;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偶发暴雨,形成水流。
2、季节性河流上游源区流域面积较大,沉积物来源广;季节性河道水流占有率高、水量大,携带泥沙多;季节性河道周期性摆动和迁移,在其经过的地区形成深厚的沉积层。
3、特征:季节性河道沉积物粒径大、分选性好。原因:季节性河道水流量较大,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季节性河道沉积物来自上游源区,沉积物被搬运的距离远,时间长;大颗粒物质先堆积,小颗粒物质后堆积,分选性好。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暂时性河流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河流沉积地貌以及整体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涸的,说明没有稳定的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大,导致河流径流量较大,河道水流占有率较高;该区域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偶发暴雨,暴雨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增大,形成水流。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季节性河道沉积物主要来自白杨河上游源区,河流上游源区流域面积较大,导致沉积物的来源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季节性河流河道水流占有率大致在50%~100%之间,河道水流占有率高,水流大,能够携带大量的泥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季节性河流会发生周期性摆动,在其流经的地区会形成深厚的沉积层。
根据材料信息以及上题分析可知,季节性河流河流径流量较大,河流的搬运能力更强,沉积物的粒径更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季节性河流沉积物来自河流上游源区,河道运移泥沙的距离较远,时间较长;颗粒大的泥沙先沉积下来,颗粒小的泥沙后沉积下来,沉积物的分选性较好。综上分析,季节性河流河道沉积物粒径更大,沉积物的分选性更好。
28-3【巩固】 【正确答案】 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
2、变弱。理由:地壳相对稳定,说明恒河流域面积基本不变,河流落差基本不变,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基本不变;输沙能力锐减,说明径流量变小,降水量变小,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量变小。
3、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西南季风变弱,使恒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恒河三角洲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貌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事物分析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信息“2万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20米”可知,恒河河口原为下切河谷时,河口与海洋的落差较大,以下蚀作用为主;后来海平面上升,导致下切河谷被淹没,形成河口湾;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可知,河口湾形成之后,河口与海平面落差变小,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变强,河流流速降低,表现为以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根据材料信息“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可知,后期随着海平面的稳定,恒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1.1万年至今,地壳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运动,恒河流域面积稳定,汇水区域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河流的落差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携沙能力没有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可知,恒河的输沙能力降低,说明恒河的径流量减少,恒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主要为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由此可知,恒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西南季风变弱。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在减弱,会导致恒河输沙能力降低,恒河三角洲泥沙沉积减少;海浪对三角洲会持续侵蚀,会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导致恒河三角洲被淹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加剧,会导致恒河泥沙含量降低;在未来如果地壳发生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泥沙淤积速度,也会导致恒河三角洲面积萎缩。
28-4【巩固】 【正确答案】 1、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因风力作用和河流的阻隔作用,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使之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沙带。
3、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本题考查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材料中提到“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再结合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移动延伸连接形成沙丘群,但由于河流的阻隔作用,仅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根据材料“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可知,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小沙丘群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
本题考查在迎风坡和背风坡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在盛行风的迎风坡,泥沙随风上扬形成沙带,后期还会发育成爬坡沙丘;在盛行风的背风坡,盛行风带来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丘。读图可知,AB断面中在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原因是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在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主要原因是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带。
本题考查沙丘被夷平的影响因素。读图可知,河流在该地区由于河谷比降较小,河曲发育,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同时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河流对大量松散物质不断进行再侵蚀,再搬运,再堆积,有些河曲发生了裁弯取直,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河岸坍塌的同时,如果遇大雨或暴雨而发生强烈的坡面侵蚀过程,加速河岸后退并夷平前缘的沙丘群或沙带。
28-5【巩固】 【正确答案】 (1)东水道、中水道作为径流的主要入海通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鸭绿江(当前与历史上的)的输沙;西水道与鸭绿江主水道交换不畅,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的影响更强,沉积物来源于浅海(及历史上的径流输沙)。
(2)位于咸淡水交汇处,水城扰动较强,底部物质悬浮,含沙量较高;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江心洲为局地潮汐、海浪冲刷提供沙源;海水运动挟带来的泥沙受薪岛地形阻挡,在其南部易形成泥沙聚集。
(3)流域水库拦截大量粗砂,输向河口的泥沙平均粒径减小,导致河口沉积物粒径变小;随着水库数量进一步增加,上游来水来沙量下降,河口区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加强。沉积物中较细颗粒的物质再悬浮、再搬运(细颗粒物质难以沉积),(只剩下较粗颗粒的物质,)河口区的沉积物明显粗化。
(4)(由于水库蓄水、流域用水、降水减少,)来水量减少;(水库调节使得绸缎岛)缺乏洪峰冲刷,沉积作用相对增强;(绸缎岛与陆地)距离较近。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入海口沉积物来源、分布差异及河口地貌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东水道和中水道仍然是径流的主要入海通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鸭绿江,而西水道因上游淤塞变浅,径流不畅,已转变为潮汐水道,故其沉积物来源于浅海。
(2)薪岛南部含沙量高,要从泥沙物质来源充足以及水动力条件复杂两个角度作答。薪岛以上河段水动力以河流作用为主,薪岛以下河段以潮流作用为主,薪岛南部位于咸淡水交汇处,水城扰动较强,底部物质悬浮,含沙量较高;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江心洲泥沙松散,易被侵蚀,江心洲为局地潮汐、海浪冲刷提供沙源;海水运动挟带来的泥沙受薪岛地形阻挡,水流速度减缓,在其南部易形成泥沙聚集。
(3)随着水库拦水拦沙,到达河口段的物质平均粒径下降,随着水库数量进一步增加,咸水和淡水的界限上移,来自径流的细颗粒物质难以沉降在河口区,向浅海区扩散,且相对增强的潮流侵蚀了较细颗粒的物质,只剩下较粗颗粒的物质,河口区的沉积物明显粗化。
(4)主要从连接绸缎岛和陆地的狭窄水道进一步淤积的思路进行分析。由于水库蓄水、流域用水、降水减少,来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库调节使得绸缎岛,缺乏洪峰冲刷,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相对增强,堆积速度加快;从图中可以看出,绸缎岛与陆地距离较近,易与陆地相连。
28-6【提升】 【正确答案】 1、潮滩平坦宽阔、坡度小,海拔低,(涨潮时海水浅)泥沙易受风浪影响;潮滩由细沙、粉沙组成,易被潮流、风浪搬运;季风或台风风力强劲时,风浪大,泥沙易运移;雨季易被雨水侵蚀、搬运。
2、粒径较大泥沙发生跃移,到达航道时,由于航道处水深大(海拔低),泥沙落进航道内,在航道底部发生堆积。粒径较小的泥沙易发生悬移,到达航道时,不易堆积,会随风浪、潮水继续运移。
3、(茅家港环抱式双突堤修建前,潮流受季风影响,易呈西北一东南流动,潮水携带泥沙垂直于航道运移,航道易发生堆积。)两堤坝大致呈东西走向(垂直于海岸线),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泥沙的运移(有效的阻挡了西北一东南向或者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风浪、潮水);两堤坝的东部(堤头)距离较近(两堤坝口小),减少潮水进入港区携带的泥沙量;增加落潮时的水流速度,冲刷航道,使航道加深;西部(堤根)距离较远(两堤坝肚大),潮滩宽阔,潮滩上的水速慢,进入堤内的泥沙主要沉积在滩面上。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江苏茅家港地区双突堤防护工程和茅家港地区示意图这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海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材料可知,泥沙易发生运移的原因有:沿海地势低平(据图可知一般低于3米),坡度小,海水的涨潮或风浪容易漫过潮滩,对潮滩泥沙产生侵蚀搬运;泥沙颗粒度小,易被海水或雨水侵蚀搬运;沿海的潮汐会冲刷和搬运泥沙;季风或海陆风形成的风浪动能大,能侵蚀搬运泥沙;台风带来的风暴潮,对泥沙搬运能力强;雨水冲刷潮滩,泥沙易发生运移。
航道处水较深,有波浪或潮汐时,流速较快,只有以跃移方式运动的颗粒度较大的泥沙在流速变缓时先沉积下来;颗粒度较小的泥沙细沙会随海水悬移到潮滩上,海水流速进一步降低时,才沉积下来。故建坝前茅家港航道内沉积的主要是较大粒径的泥沙。
双突堤形态呈型,整体大致呈东西延伸,由材料可知,江苏茅家港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此双堤可有效阻挡两个方向季风带来的海水,减少泥沙涌进堤内的航道;双突堤的东部口子小,在落潮时,潮水从这个狭小的口子流入航道,水流集中流速快,有利于冲刷航道底部的泥沙;双突堤的西部口子大,有海水上漫时流速会较慢,有利于泥沙在潮滩沉积,减少航道的泥沙沉积量。
28-7【提升】 【正确答案】 1、环渤海地区海砂资源分布不均衡;环渤海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其中辽东浅滩面积最大,莱州浅滩面积最小。
2、黄河、海河流域面积较广,地形起伏大,流程长,适合砂粒沉积区域多;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变缓,大粒径的砂石沉积多;河口处流水缓慢,水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多为小粒径细沙,粒径>0.125mm的砂粒比例较低,难以形成海砂资源。
3、渤海海峡北部海砂资源分布地区水道狭窄,海水较浅且水流速度快,海水对近岸和浅海物质的冲刷力大;海水长期冲刷形成的粗颗粒沉积物不断堆积在近岸地区。辽东浅滩地区海水较浅,海水流动变缓,使得来自渤海海峡北部和渤海西部海岸曹妃甸和秦皇岛近岸等地海砂在海水搬运作用下在此发生再堆积,长期的海水侵蚀搬运和再堆积作用使得辽东浅滩海砂面积不断扩大,成为环渤海地区面积最大的海砂资源分布区。
4、合理安排采砂船舶数量、位置,减少采砂过程中水中悬浮物的影响范围;提高采砂技术和采砂效率,减少水中地层悬浮泥沙对表层水体的影响;控制作业船只排污量,实行污水集中收集和达标排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海砂资源开采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坚持有序开采和适度开采,实现海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砂资源为背景,考查海砂资源开发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读图可知,分布特点的描述,哪多哪少,分布均匀或不均匀,最多或最少的区域。图中图例提示:环渤海地区海砂资源分布不均衡;环渤海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其中辽东浅滩面积最大,莱州浅滩面积最小。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材料“海砂是指分布于近岸及大陆架海域不同粒径的砂,多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冲刷及搬运堆积、入海河流输砂”,形成海砂的前提是粗砂粒径在50%以上,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海河流域面积较广,地形起伏大,流程长,适合砂粒沉积区域多;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变缓,大粒径的砂石沉积多;河口处流水缓慢,水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多为小粒径细沙,粒径>0.125mm的砂粒比例较低,难以形成海砂资源。
由材料“海砂是指分布于近岸及大陆架海域不同粒径的砂,多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冲刷及搬运堆积、入海河流输砂”,形成海砂的前提是沉积区水流速度快,粗砂比例大,由图可知,渤海海峡北部海砂资源分布地区水道狭窄,海水较浅且水流速度快,海水对近岸和浅海物质的冲刷力大;海水长期冲刷形成的粗颗粒沉积物不断堆积在近岸地区,粗砂比例大,利于海砂的形成。辽东浅滩地区海水较浅,海水流动变缓,使得来自渤海海峡北部和渤海西部海岸曹妃甸和秦皇岛近岸等地海砂在海水搬运作用下在此发生再堆积,长期的海水侵蚀搬运和再堆积作用使得辽东浅滩海砂面积不断扩大,也利于海砂的形成。成为环渤海地区面积最大的海砂资源分布区。
结合材料“海砂用途广泛,不仅用于工程建设,也能用于工业原料,极具开发潜力”可知,海砂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采砂船多,污染物排放量大,所以合理安排采砂船舶数量、位置,减少采砂过程中水中悬浮物的影响范围;提高采砂技术和采砂效率,减少水中地层悬浮泥沙对表层水体的影响;控制作业船只排污量,实行污水集中收集和达标排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材料中“大量的非法盗采海砂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所以也要求对海砂资源开采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坚持有序开采和适度开采,实现海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9-1【基础】 【正确答案】 (1)乌克兰常规能源缺乏,常规能源供应设施老化;可供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面积广阔;乌克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发电效率高;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污染轻。
(2)中国光伏产业基础雄厚,制造能力强,产量大;中国生产成本低,价格较低;中国光伏产业技术先进,设备质量好。
(3)将大型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发电并入电网,可以统一调配,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居民将屋顶光伏电板多余电量对外输出,可增加收入。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乌两国在光伏发电产业合作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乌克兰光伏电站发展的区位条件及相关发展运营模式的益处。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水平的考查。
详解:
(1)由材料信息可知,乌克兰近年来常规能源供应设施老化,说明乌克兰常规能源缺乏,本国能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较低,污染问题突出,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乌克兰国土面积较大,可供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成本较低;乌克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用利于光伏发电。
(2)乌克兰光伏电站大部分组件从中国采购的原因主要从中国的光伏产业优势进行分析。一是:我国光伏产业基础雄厚,光伏产业规模大,产量高;二是技术先进,质量好;三是中国产品价格低。
(3)大型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电板的协同运营模式是将大型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电板发电量并入电网,有利于统一调度,利用大型光伏电站对屋顶光伏电板进行调节,削峰补枯,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居民将屋顶光伏电板多余电量对外输出,可增加收入;装屋顶光伏电板,减少占地,可以降低居民用电成本。
29-2【基础】 【正确答案】 1、中东油气资源丰富,进口便利;经济实力较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开采难度大;油页岩分布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
2、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紧张;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3、太阳能: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或风能: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多;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地表植被稀疏,风速大。)
【试题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约旦地区的能源分布和能源问题为背景,考查区域能源开发条件评价和意义,体现了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一般。
该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但能源大量依靠进口,说明油页岩开发难度较大,但进口能源相对便利。分析未得到开发利用的原因可以从技术、资金、能源进口等方面分析:临近中东油气资源基地,石油进口便利;约旦经济实力较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开发难度大;油页岩分布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少,开发成本高。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对该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能源供给、资源开发、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结合所学和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可知,该地适合开发太阳能。中东地区纬度较低,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太阳高度角大,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或可以开发风能,因为该区域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地表植被稀疏,风阻小,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29-3【巩固】 【正确答案】 1、位于该省东北沿海,终年盛行东北信风,风力较大且稳定;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飓风)影响,风力强劲;海滩面积广,开发成本较低;靠近风电设备生产组装基地,运输成本较低。
2、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海运便利,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满足古巴对风电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风电的开发,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增加就业岗位并获得优质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避市场风险;吸纳海内外人才,实行全球化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企业宣传;尊重当地信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生活。
4、缓解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收益、提高能效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巴西风电开发为背景,涉及风电区位条件、中国企业开发注意问题、古巴引入外企开发风电目的等知识的考查,考查对图表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调用能力。
从图示可知该省位于北半球的20-23度,处于东北信风带控制范围,埃拉杜拉海滩位于东北侧,终年盛行东北信风,风力较大且稳定;加勒比海夏秋季节由于太阳辐射强,海面气温高,常受热带气旋(飓风)影响,风力强劲;埃拉杜拉海滩面积广,土地价格低,开发成本较低;由材料可知,中国企业在该地生产风力发电机塔筒,靠近风电设备生产组装基地,运输成本较低。
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生产的风电产品质优价廉,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临海,海运便利且运输费用低,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古巴风能丰富,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我国将风电主要部件运往古巴组装,满足古巴对风电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风电的开发,提高能源的自给率;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风电的发展促进当地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素质。
我国风电企业积极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规避市场风险,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实行全球化战略,吸纳海内外人才;这些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企业宣传,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企业文化建设要尊重当地信仰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生活。
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缓解国内资金不足和技术短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缓解国内能源紧张。
29-4【巩固】 【正确答案】 1、旅游业发达,游客季节性差异显著,旺季电力需求量大;石油资源短缺,火力发电不足;位于世界重要石油运输航线上,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距离大陆较远,尚未与大陆联网,属于自主供电岛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因技术、成本等原因,开发比重小。
2、能够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连续稳定的、可调峰的电力资源,满足电力需求;降低岛内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可以提高当地清洁能源比例,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
3、海底电缆可以减少对外石油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构建海底电力输送通道,确保克里特岛的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克里特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允许岛上丰富的电能为该国其他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区域发展。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克里特岛相关材料及图为背景,考查地能源开发的背景及影响,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希腊为地中海气候,德国、英国等国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地中海地区,希腊旅游特色是碧海蓝天和沙滩,对北欧、中欧游客具有吸引力,旅游业发达,游客季节性差异显著,旺季电力需求量大;据材料可知,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的自主供电岛屿,电网尚未与希腊大陆联网,岛上电力供应主要来自进口石油发电,石油资源短缺,火力发电不足;位于世界重要石油运输航线上,海运的运输成本较低;克里特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太阳能丰富;四面环海,风能、潮汐能(或波浪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
克里特岛夏季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塔式熔岩储能光热电站,能够将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转化为连续稳定的、可调峰的电力资源,满足电力需求;岛上电力供应主要来自进口石油发电,每年可提供相当于当地电力需求10%的稳定清洁电力,降低岛内对石油发电依赖,提高当地清洁能源比例,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海底电缆减少了对外石油的依赖,同时可以保证本国的用电稳定。海底电缆项目可以构建南欧电力输送通道,确保克里特岛的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克里特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该岛清洁能源供给给希腊,稳定希腊能源供应;允许岛上丰富的电能为该国其他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区域发展,保证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9-5【巩固】 【正确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部地势较高,东部、西部地势较低,地势起伏大;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东南部有较大面积沙漠或海岸线平直。
2、大量定日镜自动跟踪日光,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使用塔式结构,少占用土地(降低土地成本);镜面光亮,反射率高;采用定日镜阵列(定日镜众多),集中反射,光能集中,吸热器容易达到较高工作温度;技术先进,各种能量之间(光、热、蒸汽、电能之间)的转换效率高,显著提高发电量。
3、有利条件:位于较低纬内陆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光照强;地势较平坦广阔,利于大面积铺设定日镜。不利条件:(位于沙漠附近,)多风沙天气,定日镜面板易被沙尘覆盖,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影响发电效率;水资源短缺,提高运营成本。
4、中国优势: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制造业实力强等。摩洛哥优势:资源(磷灰石、太阳能、土地等)丰富;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等(生产成本较低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的项目建设为素材设置问题,涉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太阳能电站的开发条件、区域合作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形特征可以从地势的高低起伏、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势中部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势较低,地势起伏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东南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沙漠;沿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根据材料“该电站发电系统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精准追踪日光并将镜面反射光聚焦到吸热器上,集热后高温熔盐蒸汽进行发电,发电系统能显著提高发电量”和右图分析,该系统使用塔式结构,占用土地少,降低了土地成本;大量定日镜自动跟踪日光,而且镜面光亮,反射率高,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采用定日镜阵列集中反射,光能集中,吸热器容易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熔盐可以循环利用;技术先进,光能、热能、高温熔盐、蒸汽、电能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高,提高了发电量。
评价类问题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条件:甲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面积铺设定日镜。不利条件:该地水资源短缺,增加了发电的成本;该地区位于沙漠附近,风沙天气多,定日镜面板易被沙尘覆盖,影响发电效率,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加了维护成本。
该项目合作中,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雄厚,技术力量比较强,产业链完整,制造业实力强等。摩洛哥的优势体现在太阳能、磷灰石资源丰富,土地廉价,劳动力成本较低,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等。
29-6【提升】 【正确答案】 (1)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我国电力建设经验丰富;我国对非政策支持力度大等。
(2)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中方施工人员可能有高原反应;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湿季降水量大,影响工程进度;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附近,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建设投资大;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
(3)为当地电力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的理念,促进当地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等。
(4)水能资源。理由: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受山地影响,年降水丰富;起点区城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开发与输送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
(1)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位于东非地区,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建设该类工程的能力有限;我国建西电东送工程等多个大型电力项目,电力建设经验丰富;我国与非洲保持较好的外交关系,对非政策支持力度大等。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海拔高,中方施工人员可能有高原反应;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湿季降水量大,不利于施工,影响工程进度;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附近,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建设投资大;位于东非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
(3)一切均以当地方针政策为准,大力聘用当地工人,为当地电力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我国电力建设技术先进,通过当地工人传授先进的理念,促进当地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等。
(4)太阳能、风能技术要求较高,投资较大,且不稳定,位于赤道附近,风力较小,而该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加之受山地影响,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降水,年降水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起点区域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该地的清洁能源为水能资源。
29-7【提升】 【正确答案】 1、穆通铁矿地处巴西与玻利维亚交界处,深居内陆,离海洋较远;需横跨他国,协调成本增加。
2、铁矿储量大;矿石品位高;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有铁路便于矿石运输;两国政府支持。
3、项目建设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减少钢铁进口的外汇支出等。
4、积极与周边国家协调,打通外运通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石运输条件;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实现钢材出口。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玻利维亚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穆通铁矿深居内陆,离海洋较远,对外交通不便,开发条件差;穆通铁矿地处巴西与玻利维亚交界处,开发需横跨他国,需要两国协调开发,协调难度大,协调成本增加。
穆通铁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铁矿,储量500亿吨,铁矿储量大;为单体铁矿,矿石品位高;大多可露天开采,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钢铁以进口为主,国内钢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由图可知,该区有铁路、有公路,交通便利,便于矿石运输;两国国家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穆通铁矿项目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交通,通讯,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与采矿、钢铁、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工业化发展;减少对钢铁进口的依赖,减少外汇支出等。
穆通铁矿深居内陆,与多国相邻,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协调,打通铁矿石外运通道;进一步加强以交通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石运输条件;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增加钢铁产量,力争实现钢材出口。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10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82页。
辽宁省区域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区域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