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01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02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03
    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104页。

    重庆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
    【原卷 1-3 题】 知识点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服务业区位因素

    1、
    2、
    3、
    【正确答案】
    1、D    2、A    3、D    
    【试题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环城游憩带区位的主要力量”分析,旅游成本主要包括交通、食宿等花费,土地租金与距市区距离和交通条件有密切关系。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是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游客的可到达性,城市规模决定了游客数量和游憩需求量,是环城游憩带形成的重要因素,ABC错误;比较而言,行政区界线对形成环城游憩带的影响最小,游客跨区旅游几乎没有限制,D符合题意。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①地等游线闭合,出现峰值。结合图1可以看出,①地旅游用地密集分布,可推知当地游憩资源供给量大、种类丰富,能够吸引大量市民前往游憩,导致市民到访率较高,A正确;材料中没有火车站布局的相关信息,①地在上海市的方位对市民的游憩需求没有直接影响,①地距上海市区相对较远,BCD错误。故选A。
    3、上海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有助于提升郊区的旅游功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郊区相关产业的发展,②④正确;环城游憩带发展不在城区,对主城服务业影响不大,①错误;游憩带发展和港口并无关系,对扩大港口腹地范围没有影响,③错误。故选D。
    环城游憩带区位形成根本原因:往往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者和旅行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因为离开城市距离越远,级差地租越低,投资者的资金压力越小;但是,离开城市越远,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就越高,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就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其并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有时会覆盖周边省市。

    1-3-1(基础) 近年来,江苏省华西村依托休闲农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示范村,其推出的“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旅游项目,满足了城市居民体验农家生活、追求休闲的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农家乐趣味游”针对的主要旅游对象是( )
    A.旅行社 B.企业 C.政府 D.家庭
    2、华西村增强乡村旅游体验对乡村发展的意义包括( )
    ①挖掘当地乡土特色
    ②增强游客的舒适感
    ③让游客品味到特色美食
    ④增强农业景观资源的文化内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1、D 2、D

    1-3-2(基础) 在区域综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图2示意)及其所表征的乡村发展类型,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也很大。图1示意2000~2016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的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东北地区粮劳耦合模式主要为( )
    A.种养结合型 B.生态优先型 C.外延扩张型 D.农业现代化型
    2、2008年以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政策调整 B.全球气候变暖 C.粮食危机加重 D.生态条件改善
    【正确答案】 1、D 2、A

    1-3-3(巩固) (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
    A.广东 B.吉林 C. D.陕西
    2、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农药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3、图二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一般情况下,图二中河流( )
    A.只有春汛 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 D.只有秋汛
    【正确答案】 1、B 2、A 3、B 4、B

    1-3-4(巩固) 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以及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航天产业和制盐业都是海南的重要产业。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文昌发射中心相对于其它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面向太平洋,海面广阔,对生产生活干预小
    ②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
    ③海运交通便利,运量大,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
    ④运输方式经济可靠,弥补了陆运的缺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有关Р盐场的名称及形成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莺歌海盐场:具有广阔平坦的石质沙滩,利于晒盐
    B.长芦盐场:位于夏季风的雨影区,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强
    C.长芦盐场;具有广阔平坦的泥质沙滩,利于晒盐
    D.莺歌海盐场;位于东南季风的雨影区,降水日数较少、光照充足,蒸发强
    3、下列有关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其所在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
    B.利用政策的红利,可以吸引外资,抑制本土产业发展
    C.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带动房地产业、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其所在区经济的繁荣
    D.可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正确答案】 1、C 2、D 3、B

    1-3-5(巩固)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3、在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钢铁工业、现代物流业
    【正确答案】 1、C 2、D 3、A

    1-3-6(巩固)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处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榆林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外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西峰寺等旅游景点云集。该地以煤炭和天然气加工为主的产业规模不断稳定并成型。图2示意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及该地区逐渐形成现有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发展煤、气及相关产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原料 B.水源 C.劳动力 D.市场
    2、推测榆林市目前所处的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阶段是( )
    A.兴起期 B.繁荣期 C.衰退期 D.新生期
    3、为做到未雨绸缪,榆林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多元化产业②关停现有煤炭企业,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③延长产业链,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④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化商品粮基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1、B 2、B 3、A

    1-3-7(巩固) 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首都经济图城市规划要体现高端、生态、园林化,做到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保持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规划展馆为核心,打造综合会务、接待、商业、文化等功能。下图是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京南、京东新城的意义( )
    A.缓解河北人口、交通压力 B.分散北京的部分职能
    C.带动北京市城镇化发展 D.提升天津的城市等级
    2、区域联系图所反映的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B.加强区域资源联系,打造资源型产业区
    C.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与协作
    D.强化行政区划界限,保障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3、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规划的产业中,目前河北不具有竞争力的是( )
    A.现代农业 B.养老度假
    C.零部件制造 D.产品研发
    【正确答案】 1、B 2、C 3、D

    1-3-8(提升)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的运城市和临汾市,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角区域,区域内能源、矿产、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作黄河“金三角”。下图示意黄河“金三角”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金三角”四市区域合作的前提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互补性强 B.资源结构相同,类型齐全
    C.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相近 D.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优良
    2、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
    A.邻近大城市,经济基础好 B.地处我国中、东部结合处,位置优越
    C.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 D.有铁路、河流等穿过,水陆交通发达
    3、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
    ①推动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开发②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③探索省际合作发展新路径④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正确答案】 1、C 2、C 3、B

    1-3-9(提升) 在区域综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及其所表征的乡村发展类型,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也很大。下左图为2001-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的演变图,下右图为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东北地区粮劳耦合模式主要为( )
    A.外延扩张型 B.农业现代化型 C.种养结合型 D.生态优先型
    2、2008年以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因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生态条件改善 C.国家政策调整 D.粮食危机加重
    3、目前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优先( )
    A.扶持林特农业 B.促进农地流转 C.加强交通建设 D.落实扶贫规划
    【正确答案】 1、B 2、C 3、B

    【原卷 4-6 题】 知识点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4、
    5、
    6、
    【正确答案】
    4、A    5、B    6、C    
    【试题解析】
    4、风力一般从近地面向高空增大,图中M处位于近地面,据图中信息可知M地为局地水汽辐合处(垂直方向水汽输送),近地面风力较小,结合图中等风速线的等值距为5m/s可以判断M处外面的等风速线应为20m/s,再结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可判断M处风速为15~20m/s之间,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根据材料可知,受中纬高空西风影响,“大气河”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在北半球多为西南—东北走向,在南半球则多为西北—东南走向,南北半球呈准对称分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据材料“‘大气河’是指地球大气对流层中跨越中纬度地区的长条状水汽带”可推知:随着气候变暖,空气湿度的增加,“大气河”出现频率将更密集、势力更大并携带更多的水蒸气,这无疑增加了“大气河”的含水量,会引发更强的自然灾害。根据全球变暖的影响可推知,热带由于低层温度较高,对流活动强烈,更多更热的空气受热上升,气压更低,这些空气到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向南北,副高变强;极地在全球变暖影响下气压会变低一些,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空气变少,副极地低气压带变弱,西风变得更强,部分中高纬度会变湿润。因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大气河”的平均宽度增加,全球性的“大气河”数量将减少,但减少不代表影响变小,全球“大气河”带来的如暴雨和强风一类的极端天气实际上将增加,影响更强的“大气河”的频率预计将比过去增加。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①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相反。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晴朗天气。②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相反。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阴雨天气,在温带地区低压槽附近可形成锋面,称为锋面气旋。

    4-6-1(基础) 气候差异是地球表面地理差异的基本因素,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图中甲气候类型中夏季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 D.行星风带的稳定控制
    3、图中乙和丁两种气候类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陆地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正确答案】 1、A 2、B 3、C

    4-6-2(基础)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之为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D.地转偏向力
    2、下图中当夏威夷高压强盛时,下列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 B.C. D.
    【正确答案】 1、CD 2、AD

    4-6-3(巩固) 下图为“世界局部气压带、风带和大洋环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示信息可知( )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甲风带夏季影响我国东部沿海
    C.受乙气压带影响多伏旱天气 D.地中海沿岸冬季受丙风带控制
    2、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大洋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低纬海区顺时针方向环流动 B.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C.④处沿海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 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正确答案】 1、A 2、C

    4-6-4(巩固) 下图为“季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夏季
    B.图例甲所示为高气压,图例乙所示为低气压
    C.①②所示盛行风的形成原因均是海陆热力差异
    D.图示时间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2、图示时间,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特征为(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
    【正确答案】 1、C 2、D

    4-6-5(巩固) 全球三圈环流是形成世界气候的基础,根据图1、图2完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风带风向为东北风
    B.①③气压带的形成均为热力原因
    C.图1为南半球俯视图
    D.乙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在60°附近
    【正确答案】 A

    4-6-6(巩固) 读下图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
    ①高低纬度的太阳辐射差异②海陆分布
    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正确反映30°N气压带两侧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3、水汽遇冷凝结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风带和气压带有( )
    A.a、d、c B.b、c、e C.b、c、f D.b、d、f
    【正确答案】 1、D 2、D 3、C

    4-6-7(巩固) 下图为“世界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
    C.②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 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正确答案】 B

    4-6-8(提升) 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三圈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风带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西南风 B.甲处、乙处均为东南风
    C.甲处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D.乙处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2、下列关于图各点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F>E B.F>H C.E>G D.E<H
    3、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E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晴朗干燥
    B.G处为下沉气流,形成了冷高压
    C.K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M为高压带,即亚洲高压
    4、下列气候中是由E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图示所示时间,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 B.华北地区经常大雪纷飞
    C.东台地区桃花盛开 D.南京常遭受寒潮侵袭
    【正确答案】 1、C 2、B 3、C 4、C 5、C

    4-6-9(提升) 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①、②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为( )
    A.盛行西风 B.赤道低气压带 C.西南季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说明该区域( )
    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盛行西风输往中纬 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C.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信风带从中纬带来 D.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正确答案】 1、D 2、A

    【原卷 7-8 题】 知识点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服务业及类型

    7、
    8、
    【正确答案】
    7、A    8、B    
    【试题解析】
    7、据材料中的统计,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律所等航运服务业在欧洲较多,这类服务业依托于历史基础或政治资源等,是可以和实体的航运物流业务及港口资源相分离的,应属于高端航运服务业;而货代物流、船舶代理、仓储服务、船舶修造等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在亚洲分布较多,多属于中低端的航运服务业。高端航运服务业是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对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更新与交流的便捷性,尤其是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突出,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A。
    8、仓储服务业属于低端航运服务,主要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合非洲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特征可知,非洲大量出口农矿产品,对港口货物仓储服务的需求较大,港口土地成本属于间接影响因素,与亚洲、欧洲等港口相比,非洲港口腹地交通、航运服务历史并不是最佳的,也不能成为仓储服务业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故选B。
    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律所等航运服务业在欧洲较多,这类服务业依托于历史基础或政治资源等,是可以和实体的航运物流业务及港口资源相分离的,应属于高端航运服务业;高端航运服务业是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对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更新与交流的便捷性,尤其是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突出,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货代物流、船舶代理、仓储服务、船舶修造等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在亚洲分布较多,多属于中低端的航运服务业。

    7-8-1(基础) 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7-8-2(基础)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千姿百态,人类活动也是千差万别。同一个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随着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特点、差异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3、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特征分别为( )
    A.地带、非地带 B.差异、整体
    C.相对一致、差异 D.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正确答案】 1、D 2、B 3、C

    7-8-3(巩固)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2、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1、D 2、D

    7-8-4(巩固) 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区地处城镇近郊,保护区内各功能区相对独立,联动性差,对文化遗产核心区依赖性强,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下图示意该大遗址保护区各功能区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除文化遗产核心功能区外,关于各村功能区说法正确的是( )
    A.鱼池村、孙马村所在功能区交通依赖性强
    B.毛家村、杨家村所在功能区人均收入水平最高
    C.上陈村、砖房村所在功能区受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D.下和村、王俭村所在功能区体现高效利用文化遗产价值
    2、有利于促进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区均衡发展的措施可能是( )
    ①完善保护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②统筹开发,加强文化遗产核心功能区的开发利用
    ③统一发展目标定位,减少各功能区差异化发展④因地制宜,促进“多核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1、B 2、A

    7-8-5(巩固)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海国在水域②享有的权益是( )
    A.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B.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C.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D.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
    2、关于主体功能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主体功能是指一个区域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B.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可能差异很大
    C.建设主体功能区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D.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转向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正确答案】 1、A 2、C

    7-8-6(巩固) 区域是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地理单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只有区域之间有差异,区域内部没有差异
    C.区域的划分,利于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发展
    D.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是按照自然因素指标划分的
    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 B.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C.土地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基础 D.自然资源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下列对自然要素的改造,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大水漫灌 B.黄土高原修建水平梯田
    C.南方丘陵发展立体农业 D.河西走廊大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正确答案】 1、C 2、B 3、C

    7-8-7(巩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3、划分区域的意义有(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1、B 2、C 3、D

    7-8-8(提升) 下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P地形区相比,Q地( )
    A.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2、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P地距海较Q地近②P地纬度较Q地高③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④Q地海拔较P地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
    A.木材生产基地 B.甜菜生产基地 C.长绒棉生产基地 D.商品粮生产基地
    【正确答案】 1、B 2、C 3、A 4、C

    7-8-9(提升) 分析数据了解市情,是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依据。图1为重庆地形和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R地年降水量可能相同的是( )
    A.H地 B.K地 C.Q地 D.M地
    2、造成H、K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3、关于重庆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降水多,人口密度大 B.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C.东南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长江河谷适合休闲避暑
    【正确答案】 1、D 2、A 3、B

    【原卷 9-10 题】 知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人口的迁移

    9、
    10、
    【正确答案】
    9、B    10、D    
    【试题解析】
    9、本题需要计算:人口增长率=(本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1000‰,然后比较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入;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出;相等则表示迁入迁出平衡。读图并计算,2002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97-3.19)‰;2010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55-2.03)‰;2016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7.36-(-0.05)]‰;2018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4.92-0.36)‰,故只有2010年为正,为人口净迁入。故选B。
    10、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0,且人口还有外迁状况,所以人口总数在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数量会更少,所以利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人口变化这几年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现今应该大力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近几年的人口变化关系不大。故选D。
    人口增长率=(本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1000‰。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入;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出;相等则表示迁入迁出平衡。

    9-10-1(基础)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剧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3、在当今世界,对人口迁移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气候 B.自然灾害 C.经济 D.战争
    【正确答案】 1、B 2、C 3、C

    9-10-2(基础)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包括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结合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的调控 B.自然环境的差异
    C.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 D.受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2、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说明( )
    A.东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东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C.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D.东部地区外来人口增多
    3、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南亚某城市封城后发现该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 )
    A.建筑增多 B.汽车通行减少 C.用水增多 D.卫生条件改善
    【正确答案】 1、B 2、D 3、B

    9-10-3(巩固) 下图为北京、上海不同时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
    A.北京人口老龄化更严重 B.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北京迁出人口数量增多 D.上海外来人口数量减少
    2、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京沪人口容量不断下降 B.京沪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C.全国各地经济差距缩小 D.其他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正确答案】 1、D 2、C

    9-10-4(巩固) 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达到峰值10.06亿后,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负增长,每年大约减少712万。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6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针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现状,未来我国要( )
    A.尽快增加劳动力数量 B.持续提高劳动力素质
    C.改变劳动力性别结构 D.大量引进外籍劳动力
    2、2022年后,十年内受冲击最大的服务业可能是( )
    A.金融行业 B.仓储物流 C.康养保健 D.教育行业
    【正确答案】 1、B 2、D

    9-10-5(巩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这是我国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数量上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结构上农村早老、快老、更老现象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
    ①育龄妇女规模下降②年轻人婚育观念转变
    ③“生育、养育、教育”费用高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措施,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 B.鼓励生育
    C.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D.限制人口外流
    【正确答案】 1、A 2、D

    9-10-6(巩固) 常住人口指在某行政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户籍人口指户籍登记在某行政区的人口。南通市常住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发展较快,2021年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下图为南通市按户籍人口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0-2019年,南通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波动减少 D.波动增加
    2、近几年来,南通市常住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户籍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快乡村振兴,务工人员回流 B.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
    C.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 D.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
    3、推测南通市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是( )
    A.上海 B.浙江 C.云南 D.安徽
    【正确答案】 1、A 2、C 3、D

    9-10-7(巩固) “空巢老人”是指与子女长期异地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导致我国农村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是( )
    A.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B.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 D.农村养老设施完善
    【正确答案】 C

    9-10-8(提升) 下图示意1961年和2002年S国的人口结构。1997~2005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20世纪10年代,S国( )
    A.生育政策调整 B.自然灾害频发 C.主导产业转移 D.军事战争爆发
    2、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2002年S国( )
    A.死亡人口剧增 B.少年移民比重上升
    C.人口总数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正确答案】 1、D 2、C

    9-10-9(提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实时人口分布图,可以( )
    A.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B.统计该市人口的数量
    C.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D.确定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图中城市( )
    A.①地区土地可能为居住区 B.人口迁移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 D.人口数量8时少于20时
    【正确答案】 1、D 2、A

    【原卷 11-12 题】 知识点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11、
    12、
    【正确答案】
    11、B    12、C    
    【试题解析】
    11、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可知,水库水和河水都属于地表水,受地表变化影响较大,不同的是,水库水流动性差,对进入水体的物质有自然沉降作用,河水属于流动水,在流动过程中可以溶解更多物质。在西北干旱地区,5月为旱季,河流径流量小,8月为湿季,河流径流量大。旱季来水少,蒸发较大,水库水TDS浓度较大,故选项A错误;河水流动性大,湿季水量变大,流动变强烈,能够溶解更多物质,TDS浓度较大,故选项B正确;在干旱地区,受地表水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大,TDS浓度随季节变化也会发生变化,故选项C错误;湿季降水较多,对不同水体的影响有所不同,TDS浓度变化趋势也不相同,故选项D错误。故选B。
    12、此题考查学生的区域分析与综合能力。西北干旱地区由于缺水,以旱作农业为主,种植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当地地表水与地下水化学组成高度相似的形成过程是地表水与地下水构成水循环,促使这个循环形成的人为原因是开采地下水灌溉,故选项C正确。选项A、B都属于人为原因,表述也没有明显错误,但不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组成相似,选项D是自然现象,ABD错误。故选C。
    张掖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成为制约该地发展的因素,地表水不能满足当地需求,因此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

    11-12-1(基础)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图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节a表示植物蒸腾②环节e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③环节c表示水汽输送④环节f和d组成海陆间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地建设,可以使环节e和d都增加 B.水循环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受c环节的影响不明显 D.修建水库能改变环节e的空间分布不均
    【正确答案】 1、B 2、C

    11-12-2(基础)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图”,则( )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丙处气压低于乙处
    C.丙处天气晴朗 D.风由丙处吹向丁处
    2、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则( )
    A.环节①地区差异较小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D.环节④补给陆地淡水资源
    3、若该图为“水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且乙代表污水,丙代表可利用的淡水,则从乙到丙的②环节最可能是( )
    A.舍弃不要 B.收集留存 C.净化处理 D.直接利用
    【正确答案】 1、B 2、D 3、C

    11-12-3(巩固)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不同位置水体类型,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海洋水、②大气水、③地表水、④地下水 B.①大气水、②海洋水、③地表水、④地下水
    C.①海洋水、②大气水、③地下水、④地表水 D.①大气水、②海洋水、③地下水、④地表水
    2、若图中数码Ⅰ、Ⅱ、Ⅲ、Ⅳ、Ⅴ表示水循环不同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对Ⅱ环节施加的影响最明显 B.城市道路硬化使Ⅲ环节增加
    C.植树造林会使Ⅳ环节明显减少 D.Ⅴ环节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答案】 1、B 2、A

    11-12-4(巩固) 在水文学中认为,自然界中的水体时刻处于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中不断循环,整个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出现异常会引发洪灾或旱灾,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2022年夏天,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水循环异常,长江流域旱情迅速发展。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此次南方地区持续特旱直接相关的水循环是( )
    A.A B.B C.C D.D
    2、干旱持续发展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供水不足②湖泊干涸③植被退化④作物减产⑤风沙频发@能源紧张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④⑤
    3、从干预水循环的角度考虑,应对干旱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人工增雨 B.加强节水管理 C.优化农业结构 D.改善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 1、D 2、B 3、A

    11-12-5(巩固)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甲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3、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
    C.环节③基本态势与海陆分布无关 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
    【正确答案】 1、B 2、D 3、A

    11-12-6(巩固) 水循环活跃程度决定当地的水资源数量,随着流域综合开发程度的提升,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图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2、锡尔河流域水循环不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河湖数量少
    C.植被覆盖率低 D.人类活动影响大
    【正确答案】 1、B 2、A

    11-12-7(巩固)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⑥—地下径流
    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的影响(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
    【正确答案】 1、D 2、B

    11-12-8(提升)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为中纬西风 D.乙地的降水比甲地多
    2、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洋流可能为南极环流 B.②洋流为暖流
    C.该图为北半球大洋环流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陆地 B.乙表示海洋
    C.目前人类活动对③环节的影响最大 D.环节③的作用可以形成流动性沙丘
    4、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
    A.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B.气流①为东南季风
    C.气流③为东南季风 D.该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
    【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11-12-9(提升) 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形成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但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水质越来越差,盐碱度也不断增高。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尾闾湖的水资源最终来自( )
    A.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山间盆地集聚水分
    C.冲积平原地下水补给 D.冲积平原河流补给
    2、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多次发生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在某些内陆盆地,人类的开发利用使最终汇入尾闾湖的地下水盐碱度下降,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 )
    A.水量 B.水位 C.流向 D.流速
    【正确答案】 1、A 2、B 3、B

    【原卷 13-15 题】 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内力作用,矿物与三大类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3、
    14、
    15、
    【正确答案】
    13、A    14、B    15、C    
    【试题解析】
    13、据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定: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常具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多气孔构造为火山喷出岩的特征,具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根据材料可知,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为中生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正确;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ACD错误。故选B。
    15、材料中: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合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和矿产形成的地质作用规律可知,金银等金属矿多来源于岩浆,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地球自形成以来它的发展可以划分为4个“宙”,从古到今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其中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最粗略的划分,被称之为“地质年代”。

    13-15-1(基础) 读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
    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划分依据是各层温度的变化 B.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均一
    C.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D.莫霍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正确答案】 1、D 2、A 3、C

    13-15-2(基础) 读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C.E、F合为岩石圈
    D.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图中D层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图中G层
    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划分依据是各层温度的变化 B.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均一
    C.莫霍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D.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正确答案】 1、B 2、C 3、D

    13-15-3(巩固) 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现有40亿-46亿岁,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在天文学中,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他行星的结构,解决行星以至整个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说明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物质来源于( )
    A.恒星放射 B.行星撞击 C.地球内部 D.星际物质
    2、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研究探知,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关
    3、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壳运动 B.地慢塑形 C.外核流动 D.内核流动
    【正确答案】 1、C 2、A 3、C

    13-15-4(巩固) 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读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
    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
    生的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正确答案】 1、D 2、B 3、C

    13-15-5(巩固) 图1示意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2示意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地球上发生地震时( )
    A.坐在船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地面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速度逐渐变快
    D.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
    2、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 )
    A.都是 S 波速度始终大于 P 波
    B.都在月(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月球表面发生地震时只能探测到 P 波,而没有 S 波
    【正确答案】 1、B 2、B

    13-15-6(巩固)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面、古堡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水圈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
    D.地球内部、外部各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正确答案】 1、C 2、B

    13-15-7(巩固) 2021年8月26日7时38分,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5.5级地震,地震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球内外部圈层划分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不连续界面,为地球外部某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2、地震波从震中向地球内部传播过程中在①②之间的速度变化是( )
    A.横波消失,纵波减速 B.横波消失,纵波加速
    C.横波加速,纵波加速 D.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3、a圈层( )
    A.连续但不规则 B.影响地球生命存在 C.高度没有上界 D.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正确答案】 1、A 2、C 3、B

    13-15-8(提升) 下左图为“冬夏季不同地区上空相对于纬线圈平均的温度偏差情况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高原抽风机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抽风机效应的形成机制是(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与海洋表面热力差异
    C.高原面冬夏积雪量的差异 D.高原与周围大气热力差异
    2、关于材料中气温偏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季节,高原抽风机效应表现突出
    B.高原上空的大气,冬季是热源夏季是冷源
    C.与夏季相比,冬季高原的热力影响更明显
    D.夏季高原区整体上各层的气温高于季风区
    【正确答案】 1、D 2、D

    13-15-9(提升) 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现有40亿-46亿岁,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在天文学中,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他行星的结构,解决行星以至整个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说明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物质来源于( )
    A.恒星放射 B.行星撞击 C.地球内部 D.星际物质
    2、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研究探知,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关
    【正确答案】 1、C 2、A

    【原卷 16 题】 知识点 海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海河流域的环境整治,河流的调沙减淤,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答案】
    (1)二级悬河:在一级悬河的基础上形成的;主河槽高于两侧滩地的河。
    (2)作用:滩区面积大、汛期行(分)洪、滞洪、削减洪峰能力强,降低洪水水位;沉积泥沙量大、减缓主河道淤积抬高速度、延长河道行洪年限。
    (3)原因:高滩地势较高,可摆脱洪水威胁;滩区内耕地较多,靠近水源,滩区内土地容量较大;可就近耕作;滩区人口众多,大量外迁安置困难。
    (4)一般洪水主要在主河槽和“嫩滩”行洪,沉沙主要发生在“嫩滩”;20年一遇的大洪水,由于防护堤或生产堤被拆除,全滩区(二滩、嫩滩)和主河槽一起行洪,泥沙沉积在全滩区;洪水消退后,滩区河水可以自然归槽。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剖面、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后横断面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二级悬河”概念、滩区在水沙调节中的主要作用、将滩区居民大量安置在大堤内高滩处的主要原因、滩区综合治理后水沙是如何进行自由交换的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黄河下游河道由于泥沙淤积,成为高悬于两岸平原之上的地上悬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共同的影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关系极不协调,造成主河槽泥沙淤积严重,河道内呈现出“槽高于滩、滩又高于背河地面”的局面,即“二级悬河”。由此可知,二级悬河是在一级悬河的基础上形成的;且主河槽高于两侧滩地的河。
    (2)在“二级悬河”形成之前的洪水期,没有受生产堤阻隔,槽与滩之间的水沙可以自由交换(自然进出)。故滩区可以在汛期起行(分)洪、滞洪、削减洪峰的作用,降低洪水水位,由材料“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游荡摆动,历史上修建的大堤离主河槽很远,滩区宽5至24千米,许多农田和村舍被圈进大堤之内的行洪区”可知,滩区面积大,因此其行(分)洪、滞洪、削减洪峰能力强;由材料“滩区沉沙约占整个下游河道淤积量的70%”可知,由于黄河含沙量大,汛期在滩区沉积泥沙量大、减缓主河道淤积抬高速度、延长河道行洪年限。
    (3)分析黄河滩区高滩作为居民安置功能区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安全性:高滩相对于低洼地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黄河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2. 滩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居民留在滩区,是因为滩区是由黄河的泥沙沉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作条件好;靠近黄河,灌溉便利,可就近耕作。3. 政策支持:滩区人口众多,大量外迁安置困难。
    (4)由图2可知,滩区综合治理后,主河槽与滩地之间水沙实现了自由交换,有两种不同级别洪水防洪标准,第一种是一般洪水防洪标准下,洪水位仅能淹没“嫩滩”,故洪水主要在主河槽和“嫩滩”行洪,沉沙主要发生在“嫩滩”;第二种情况是在2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下,洪水位超越了“嫩滩”,淹没全滩区(二滩、嫩滩),故洪水主要在全滩区(二滩、嫩滩)和主河槽一起行洪,泥沙沉积在全滩区;且由于中间地势低,故洪水消退后,滩区河水可以自然归槽。

    16-1(基础) 根据所示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几十年来,海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消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3801平方千米,下降到本世纪初的538平方千米,湖泊水质也严重下降.
    材料二:2013年8月9日山东省政府发布:要充分发挥青岛保税港区地理和政策优势,全力打造青岛自贸区金融中心,促进中日韩间的经贸往来.下图为环渤海及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1)试分析海河流域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
    (2)比较图中M、N两城市冬夏季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山东与韩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有利区位条件。
    2014年1月11日凌晨的大火,让云南香格里拉中国保存的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一一独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从地平面上消失;4月6日凌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丽江景区的核心部位、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一个重要集镇)龙泉社区一商铺发生炎灾.从2011年至今,太。理古城、凤凰古城、独克宗、丽江古城……都曾遭遇火灾.随着古城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建筑越来越密,如何保护古城成为了一个值得得思考的问题.
    (4)请你从旅游安全角度为景区管理者提出景区防范火灾的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 (1)工农业用水量大,水量减少;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入河水量减少;填湖(洼地)造陆。(三点6分)
    (2)冬季:M市降水量多于N市。(2分)夏季:N市降水量多于M市。(2分)
    原因: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渤海时带来一定水汽,M市处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N市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于M市。(2分)夏季N市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M市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比N市少。(2分)
    (3)山东与韩国地理位置邻近;均地处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矿产资源);两地文化经济交流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4)略。从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援等四个方面回答,合理即可。(四点8分)。

    16-2(基础)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图示海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说出该流域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5分)地形以平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气候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1分)。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
    (2)(5分) 春季(1分) 为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1分)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强。(1分) 春季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1分) 该地区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1分)

    16-3(巩固) 【地理——选修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要求,4月1日,黄河千流、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以及黄河主要支流的千流河段正式进入禁渔期。预计5月16日开始,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也将全面禁渔。此前,从3月1日开始,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干攴流及湖泊也进入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今年还首次禁止长江刀鲚〔刀鱼)、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大闸蟹)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除各流域以外,北京、武汉等城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区禁渔制度,北京密云水库、武汉东湖等城市湖泊也被纳入禁渔管理体系之中,江、河、湖、海、天然水库全面落实禁渔政策。禁渔时间既为渔民群众所关心,也为渔业执法部门所关注,同时更直接影响禁渔效果,禁渔的开始时间太早没有必要,开始时间太晚则难以有效保护亲鱼产卵和幼鱼生长的关键期。为加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渔业生产秩序持续好转,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国渔政亮剑2019”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今年的行动主要包括海洋伏季休渔、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打击电鱼活动、渔业安全生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推出严厉禁渔政策的原因和我国不同地区禁渔期的时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渔民在鱼类繁殖期过度捕捞鱼苗,导致鱼类繁衍数量大减,渔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珍稀水生鱼类大量减少,水生物种多样性锐减。 我国由南向北,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禁渔期开始时间由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 到短。我国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水温回升得越晚, 水温适宜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我国由南向北,雨季时间越来越短,各流域河流湖 泊的汛期越来越短,适合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

    16-4(巩固)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河流,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流域,水环境的整治是该流域整治的重要内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 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 26 个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和 31个县级市,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1)判断海河流域的地势特征,判断海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海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海河春季径流量小,海河流域易发生春旱的原因。
    (4)近年,海河流域水环境的整治已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任务。根据资料,分析海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治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地势特征:由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三面向渤海湾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
    (2)水文特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3)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一般春季雨带停留在华南地区,海河流域降水少,春季气温上升,蒸发大,易形成旱灾。
    (4)问题: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措施:上游建设水库,调蓄洪水;调整土地利用,控制建设用地,增加水域面积;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科技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业。

    16-5(巩固) 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上两大重要湖泊,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等句描写的就是鄱阳湖上渔歌互答,湖面浩渺的意象。鄱阳湖75.4%的水源来自上游的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五条入湖河流,鄱阳湖湖口在正北面,经由40公里长水道与长江干流相连。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流域的15%,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
    长江、五河、鄱阳湖之间,形成了一种联动的江、河、湖关系,这让鄱阳湖成为了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局部图。

    材料三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每年秋后,主要来自我国青海湖、北大荒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的候鸟到这里越冬,从而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越冬栖息地。
    材料四 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平原上,湖南粮仓岳阳的人均耕地竟然只有0.91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而且,乡村年久失修的沟渠路网,高强度耕作下被损耗的土地肥力,这些让岳阳农业的增产前景后继乏力。国家重点扶持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也因此上马。下图为岳阳、常德、益阳等三个地级市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治的范围。

    (1)依据材料一,二,三说明鄱阳湖的重要意义。
    (2)分析鄱阳湖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的越冬栖息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分析赣江的水文特征。
    (4)分析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76年洞庭湖面积逐渐变小的主要原因。
    (5)对两大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结合材料四,分析“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意义。
    【正确答案】 (1)①调蓄洪水。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调节气候:保持小气候④供水(蓄水)⑤发展水产业,养育鱼虾⑥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⑦开展旅游。
    (2)①纬度低,冬季气温高。②水位低,候鸟栖息地面积大③候鸟保护区附近人类活动少④污染小,环境好⑥浅滩多,食物来源丰富
    (3)①赣江流经区域等高线稀疏,流速较缓:②有若干支流汇入,流量较大;③流经亚热带季风区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④无结冰期:夏季为汛期;⑤夏季含沙量较大,冬季较小。
    (4)湖区流域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②为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湖面缩小。
    (5)①退田还湖;妥善处理人地关系.②搞好水土保持;湖泊集水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③注意保护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④防治湖泊水污染
    (6)①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②有利于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③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发展现代农业;④有利于提高粮食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

    16-6(巩固) 28.图10为“海河流域示意图”,图11为“海河流域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
    (2)该流域旱涝灾害严重,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海河流域的湿地面积减少了57%,流域内近200个大型天然湖泊、洼淀大多干涸。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4)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以原有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重点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简述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1)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答 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春季降水少,蒸发强,易造成春旱;(2分)各年夏季风强弱有变化,降水变率大。(2分)
    (3)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答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4)制造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和教育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利(3分)

    16-7(巩固) 【环境保护】
    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重要工业基地。20世纪70年代海河流域水质开始恶化,出现多次严重污染事件,例如:1995年11月,河北省沧州市为蓄引黄河水,南运河污水进入了天津市南部地区,造成严重污染。1996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河流域开始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治理,2015年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国家不断的努力海河流域的水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为海河流域1998-2019年水质变化图。

    1、读图描述海河流域1998-2019年水质变化状况。
    2、请你为海河流域水质的进一步改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正确答案】 1、总体水质好转。Ⅰ-Ⅱ类水占比波动上升,由10%到30%;Ⅲ-Ⅳ类水占比在30%上下波动,变化不大;Ⅴ类水占比最小,由5%波动上升到10%;劣Ⅴ类水占比从60%波动下降到5%,尤其是2017-2019年大幅下降。
    2、跨区域、跨流域调控水资源,以保障海河流域生态基流;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治理水环境,改善水体质量;推广实施水生态恢复工程,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16-8(提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河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曾经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从公元1194年开始,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受其影响,淮河流域的地形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入海河道消失,下游成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地区。建国以来,通过一系列治理工程,淮河流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下图为淮河流域示意图。

    1、解释黄河夺淮入海的原因。
    2、分析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淮河入海河道消失的原因。
    3、说明苏北灌溉总渠建成后对受益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推断全球气候变暖对淮河防洪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海拔高于淮河流域;黄河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一旦黄河暴发洪水,容易导致南岸决堤,黄河水通过淮河入海。
    (2)(黄河夺淮,)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淮河;淮河下游地形平坦,河道狭窄,排水不畅,大量泥沙淤积入海河道。
    (3)洪水季节加快地表径流的入海速度;旱季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和实际蒸发量。
    (4)防洪压力增大。降水极端事件增加,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增加排水困难。(理由与观点一致,理由必须充分合理)

    16-9(提升)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在图中圈出冲积扇和三角洲出现的位置,并标注。
    (2)海河的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推测原因。
    (3)随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黄河水泥沙含量减少,分析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图略(各画出一个或多个,位置较准确即可)
    (2)海河入海口地区地壳下沉
    (3)减少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侵蚀加剧;水质变好。(答出三条,合理即可)

    【原卷 17 题】 知识点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服务业及类型

    【正确答案】
    (1)原因:巴黎历史文化悠久,良好的艺术气氛为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环境(灵感),又被具有艺术修养的人们所接受;巴黎有多条交通线通向法国各地和周边国家,航空运输发达,名胜古迹众多,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游玩和购物(包括时装);巴黎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品味高,购买力强,新潮得以流行(或国外游客购买的新款时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设计师受尊重,汇集众多世界级设计师;时装学院培养各类人才,为产品创新提供保障;举办时装周等,可拓展时装市场和推广时装产品。
    (2)原因:人们在购买时装时,一般会选购饰品搭配;可选购的饰品品种多;品牌效应价格高。
    (3)原因:时装具有流行周期短、变化快、品种多等特点,消费者难以适应;时尚杂志和其他媒体,以图片和文字反映时尚新动向,起到推广品牌(形象)和引导消费的作用;时装信息通过网络发布也可扩大时装销售;可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法国位置图、巴黎时装业发展的优势关系图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巴黎时装引领新潮流的主要原因、各类时装饰品销售额高的原因、时装业需要发达的信息支持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由图2可知,影响巴黎时装一直引领着世界服装新潮流的主要优势包括:历史文化、交通区位、市场、会展和人才等。结合材料“巴黎是国际旅游城市和艺术交流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高消费城市,服装设计师被称为艺术家,巴黎时装一直引领着世界服装的新潮流”可分析出,历史文化优势表现为巴黎历史文化悠久,良好的艺术气氛为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环境(灵感),又被具有艺术修养的人们所接受;结合图1可知,交通区位优势是巴黎有多条交通线通向法国各地和周边国家,航空运输发达,名胜古迹众多,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游玩和购物(包括时装);市场优势体现在巴黎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品味高,购买力强,新潮得以流行,同时国外游客购买的新款时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人才优势表现为设计师受尊重,汇集众多世界级设计师,且时装学院培养各类人才,为产品创新提供保障;会展优势表现在举办时装周等,可拓展时装市场和推广时装产品。
    (2)时装饰品销售额高的原因表现在搭配多、品种多和品牌价值高等方面。由材料“时装饰品如香水、首饰、拎包、鞋帽等与时装一起统称“时装业”,两者的搭配能尽显穿着者的文化艺术修养与个性气质,时装饰品的销售额占比达43%”可推断出,人们在购买时装时,一般会选购饰品搭配,且可选购的饰品品种多;“时装业”是技术导向型产业,产品附加值高,讲究品牌效应,故价格高。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时装业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加强产品的更新速度,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故时装业需要发达的信息支持的原因。同时时尚杂志和其他媒体,以图片和文字反映时尚新动向,起到推广品牌(形象)和引导消费的作用;时装信息通过网络发布也可扩大时装销售,网络营销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节约消费者成本,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时装企业的快速应对能力。

    17-1(基础)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地处南海的海南,是联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要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按照中央部署,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021年6月10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重点推进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产业竞争力。下图是海南区域示意图。

    1、分析影响海南岛高铁环岛走向的主要因素。
    2、分析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的区位因素。
    3、分析海南发展热带农业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受岛屿地形限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城市、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2、国家政策支持;联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要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基础设施较完善。
    3、自然条件:地处低纬,光热充足;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临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和海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17-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跨洲国家,素称千岛之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印尼总人口约2.25亿,2005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占45.3%,其次是制造业(40.7%)和农业(14.0%),但农业就业人口占44.3%,产业结构单一,国内工业欠发达;
    材料二: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
    材料三:印度尼西亚略图,苏门答腊岛地形图,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图。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地理位置特征,分析印度尼西亚动植物种群丰富的原因。
    3、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简析印度尼西亚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
    4、印尼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2013年印尼批准《东盟服务框架协议》第八个一揽子协议,此举将深化印尼服务业对外开放。你是否赞同印尼服务业深度开放?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走向:西北—东南向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海沟(岛链)与山脉同为板块前缘,走向一致。
    2、原因: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澳洲之间。山地丘陵广布,又素称“千岛之国”;地处火山地震带,浴火新生物种多。雨林自然带,利于林带内部物种演变。轮廓破碎,许多河流独流入海。
    3、轮胎生产优势: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原料丰富;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具有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地处马六甲海峡沿岸,海运便利。
    4、观点一:赞同。
    理由:促进低端劳力就业,有利于推进国家城市化。促进经济资源出口贸易型向劳务贸易出口型转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优势分工。
    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不利于弱小的民族服务业企业成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成本高;人才资本匮乏,自身向价值链上端移动困难。

    17-3(巩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其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身居沙海,戈壁环绕,干旱少雨,绿洲仅占总面积的4.5%,素有“戈壁绿洲”、“沙漠明珠”之称。全市总人口18万,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
    鸣山大枣是敦煌八大怪之六,以个大味甘、营养丰富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大枣宜制干枣和酒枣,敦煌酒枣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欢。下图是敦煌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1、结合图文信息,简析敦煌发展的区位条件,并说出敦煌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被称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虽屹立千年,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试分析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结合该地自然环境,指出敦煌鸣山大枣品质优良的区位条件。
    4、为积极参与到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中,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的敦煌大有作为。试列举敦煌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区位条件:①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连接河西走廊和地区,位置优越独特;②党河流经,位于河流沿岸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丰富的水源;③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④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限制性因素:水源。
    2、有利条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地城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高。
    不利条件: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市场距离大,只有一条铁路,且又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其交通位置及通达性不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差;莫高窟洞窟多粉沙、泥质,易风化、侵蚀,洞虽多,但面积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3、区位条件:①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枣的品质好;②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③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无污染;④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少。
    4、措施: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敦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17-4(巩固) 2022年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顺利在卡塔尔闭幕,在祝贺阿根廷队获得冠军的同时,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卡塔尔国土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约为276万人,其中外籍劳务人口约占全国的80%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目前卡搭尔除了大部分海产品外,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1、写出卡塔尔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角度评价卡塔尔的人口容量是否合理。
    材料二:多哈港位于卡搭尔东海岸的中部,濒临波斯湾西南侧,是卡塔尔的最大港口。原为采珠船的集散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日趋繁荣,港口不断扩建和现代化。现为卡塔尔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主要工业有石油及化工等。港口距机场约6km,有定期航班飞往欧、亚各地。

    2、根据材料二图文资料,分析多哈港的优势区位条件。
    材料三:卡塔尔是著名的珍珠产地,在卡塔尔,采珠业有4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前,采珠业一直是卡搭尔的主要产业,今天,富裕起来的卡塔尔人依然保存着这一历史记忆,珍珠也是卡塔尔人情感中永恒的依恋。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卡塔尔珍珠加工产业发达的原因。
    4、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国可耕种土地较少,为增加粮食产量,卡塔尔通过灌溉来保障农业生产,如果灌溉措施不当,则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 C.酸雨增加 D.土地盐渍化
    5、考虑到经济增长不能完全依赖于石油能源,卡塔尔近年正在寻求转型,力求实现经济多元化,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是其长期战略之一,金融业属于( )
    A.生产性服务业 B.生活性服务业 C.公共服务业 D.政府服务业
    【正确答案】 1、卡塔尔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水资源缺乏;人均消费水平高,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承载力较小,人口密度约在240人/平方公里说明人口容量不合理。但是卡塔尔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可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贸易便利且繁荣;可提高人口容量,因此现在的人口容量也是合理的。
    2、多哈港港湾宽阔,停泊条件好;位于海湾内,风浪小;该国及周边国家都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货运量大;现为卡塔尔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3、采珠业历史悠久,采珠经验丰富;当地珍珠产量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当地珍珠品质好,著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4、D 5、A

    17-5(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人文因素影响,如市场、交通运输、集聚等。
    材料二马来西亚近年来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并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具有集聚特点。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结合材料二,分析集聚因素对服务业的影响。
    2、结合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分析该休闲城的消费者来源地。
    【正确答案】 1、①通过集聚,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商业网点知名度和影响力;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④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与时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
    2、①吉隆坡高消费人口集中,与休闲城有多种交通相连,是最直接的客源地;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收入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国内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②马来西亚经济迅速,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且国际机场提供便捷国际交通,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17-6(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回民街是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位于莲湖区西大街1号钟鼓楼广场附近,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等数条街道组成(如图),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尤以牛羊肉泡馍最享盛名。

    1、说出回民街美食店布局特点。
    2、简述众多美食店集聚在回民街的主要目的。
    3、指出回民街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类型及分析其区位因素。
    【正确答案】 1、位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如北广济街、西羊市等)及街角路口;以清真大寺为中心,由多条街道组成。
    2、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美食店投资成本;就近获取信息,彼此带动,扩大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顾客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美食店经济效益。
    3、类型:餐饮服务业(或商业性服务业)。
    区位因素:地处主要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钟鼓楼广场和清真大寺附近,游客多,市场需求量大;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历史悠久,以清真食品为主,特色性强;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等。

    17-7(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克苏苹果,原来很少有人知道,一直被“深藏”,如今通过网络直播,被亿万消费者青睐。在中国电商平台上成了网络大主播必须推荐的产品。真正提高了当地果农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阿克苏苹果产在,发货地却大多在西安。
    1、电商平台使阿克苏苹果扩大销售范围,这种活动属于服务业中的____类型。
    2、阿克苏苹果发货地选择在西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
    3、说明阿克苏苹果被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商业性服务业 2、交通因素
    3、品质好,物美价廉,网络直播知名度高。

    17-8(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及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观光农业生态园区、现代农业出口园区等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星罗棋布,并且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政府在指导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还免费为周边的农民示范、推广高科技的栽培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通过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以加快农业发展。
    材料三:现阶段浦东新区的第二产业主要为高端加工业,第三产业主要为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技术服务等,下图为浦东新区1987年与2007年区域产业结构比较表。

    (1)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长江入海口处北岸和南岸相比,沉积作用明显的是   岸。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图中A、B两处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点,夜晚气温较高的是 点。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该地区历史上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目前,该地区农业结构已经调整为 和 等高效城郊农业。
    (3)试从环境角度简述上海市精品钢铁基地布局的区位优势条件。
    (4)简析浦东新区建立以来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影响该区域目前第二、三产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北 B A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旱涝灾害 观光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 (3)位于城市核心区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上,有利保护市区大气环境;位于黄浦江下游,有利于保护城区的水源 (4)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才、交通和环境

    17-9(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20世纪60年代前,中华台北是我国的产糖冠军;70年代后广东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开始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其特点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如今珠江三角洲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影响制糖工业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
    (2)与中华台北、广东比较,广西种植甘蔗突出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
    (3)位于粤西的茂名市服务范围较广州____(大或小),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向茂名市转移,转移的产业可能是____导向型工业。
    (4)珠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简述产业集聚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气候(热量);原料
    (2)土地价格低; 劳动力廉价
    (3)小;劳动力导向型
    (4)优点: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环境达到饱和、地价工资上涨、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原卷 18 题】 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工业区位因素

    【正确答案】
    (1)原因:吊装地位于山脊西北侧,冬季吹西北风,山区夜晚吹山风(为东南风,或偏东风),可消弱冬季风;凌晨前后气温最低,山风风力最强,消弱冬季风最大,所以凌晨前后风速最小。
    (2)优势:风力较大且相对稳定,风机可利用效率高;受地面粗糙度和地形的影响,发电量山脊高于山谷。
    (3)作用:使用高科技材料可以提高钢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重量;用先进的技术,生产更大的叶片,使低风速风能(或弱风)更有效地转化;通过材料替代技术和人工打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4)困难:项目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和海拔高差较大,器械的运输、安装难度大;施工区域海拔高,受恶劣天气影响大;冬季施工,气温低,冰雪覆盖广,昼夜温差大;项目建设环境开放,施工区域多处于林木区,森林防火管控压力大。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德昌风电场为背景材料,涉及风电站工业区位选址因素;山风、谷风;自然地域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差、摩擦力、特殊地形;由图可见风轮机主要分布于西北山区,说明发电的主要风力是西北风,而夜晚山区吹山风,该地为东南风,西北风和东南风相抵消所以得出风力小的原因。
    (2)与安宁河谷风电场相比,腊巴山地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山脊上,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差、摩擦力、特殊地形可知:腊巴山地植被少于安宁河谷,所以摩擦力更小;腊巴山地主要吹山风,由高往低吹,风力更大且利用率更高。
    (3)材料中“重量仅为钢铁材料的1/5”说明使用高科技材料可以提高钢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增加安全性; 材料中“强度又能和高级合金钢相当”通过材料替代技术和人工打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叶片变轻后较小的风速也能带动叶片转动,进行发电。
    (4)从图上等高线可以看出项目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和海拔高差较大,器械的运输、安装难度大;由四川德昌县境内高原与深切河谷间高差达5633米,可以得到施工区域海拔高,受恶劣天气影响大;由吊装条件极为苛刻,风速须小于8m/s,每天只有凌晨至早晨的几小时风速最小,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可以得出冬季施工,气温低,冰雪覆盖广,昼夜温差大;项目建设环境开放,施工区域多处于林木区,森林防火管控压力大。

    18-1(基础)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A、D两地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_,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
    2、若该模式图表示北半球白天“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A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根据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判断:AD之间的风向为______风;AD两地代表陆地的是______。
    3、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沿海“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乙环节名称是______,我国______季的季风使该环节作用显著;“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__环节;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丁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若该图为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图中甲洋流性质为______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______。
    【正确答案】 1、A D 2、东南 A
    3、水汽输送 夏 丁 增大
    4、暖 增温增湿

    18-2(基础)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陆风是滨海地区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海陆风环流对局地气候的调节和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下图为某研究队某年10月通过观测得到的“海陆风日”番禺与新垦逐时温度图(番禺站是内陆观测点,新垦站是沿海观测点)。

    1、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风成因。
    2、描述番禺和新垦12:00至16:00气温的变化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
    3、试分析海陆风对新垦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变化特点:12:00至16:00气温不断升高。
    原因:12:00至16:00太阳辐射较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
    3、受海风影响,空气湿度大,降水增加;海风可以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城区,把大气污染物带走,有利于城区大气质量的改善。

    18-3(巩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2021年1月某时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图2所示区域西侧沿海地区降水丰沛,海岸具有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峡湾的特征。

    1、此时甲乙两地气压相差____hpa,丙地盛行____风(填风向),简述此时丙地风力大于丁地的原因___。
    2、说出甲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___,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分析该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过程___。
    3、说出影响戊地降水丰富的大气环流条件___,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加拿大西南海岸特征的成因___。
    【正确答案】 1、32-48 偏南 位于海面,地表摩擦力小

    2、亚洲高压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比热小,冬季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3、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
    地质时期地壳抬升,冰川侵蚀作用强盛,形成冰川地貌,后海平面上升,海侵形成峡湾。

    18-4(巩固)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点比乙点的气温____,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
    2、图1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
    3、一般情况下,图1中甲、乙两地最有可能为阴雨天的是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4、若图1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5、结合山谷风的原理,分析“巴山夜雨”的成因。
    6、假如图2中③箭头正确,请指出此图中的其他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至少找2处)。
    【正确答案】 1、高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2、乙>甲>丁>丙 3、甲 乙
    4、东北风 5、夜晚山坡降温快,近地面气流由山坡吹向山谷;(夜晚)山谷气流上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该地水汽充足,在上升过程中易冷却成云致雨。
    6、①气流运动方向不正确,①气流运动方向由向上改为向下;②等温面平直不正确,②为等温面,在甲处上空应向高空弯曲;④处等压面弯曲方向不正确,④处等压面应向谷底弯曲(甲处气压不对,甲处应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

    18-5(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图左为及周边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地区昼夜温差大,请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其成因。
    2、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请在图右上补绘夜晚湖陆间的热力环流及近地面等压面情况。
    【正确答案】 1、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导致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从而使得地区昼夜温差大。
    2、(气流运动方向的标注和等压面绘制)


    18-6(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95%以上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夜雨。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完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成因示意图(要求:标出地面气温差异,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在适当的位置绘出降水状况)。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夏季昼晴夜雨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绘图如下:
    2、白天晴朗,光照强;夜间降水,蒸发弱,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18-7(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多体现热力环流原理的例子。例如,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对茶树造成冻害。图一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二为山谷风示意图。

    1、图一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将图一中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补充完整,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3、如果图一所示为白天的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陆地的是____(③/④),此时近地面吹的是____(海风/陆风)。
    4、若图一所示为北半球,③位于④的正东,则近地面的实际风向为____风。
    5、图二中的左图表示____(白天/夜晚),吹____(山风/谷风)。
    6、有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A.降温天气 B.阴雨天气 C.晴朗天气 D.大风天气
    7、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所说的夜雨,其成因所对应图二中的气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 1、③>④>①>② 2、
    3、④ 海风 4、东南
    5、白天 谷风 6、C 7、C 8、C

    18-8(提升)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1)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2)评价甲地作为风力发电基地的条件。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正确答案】 (1)盛行风为西北风。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力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3)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空洞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18-9(提升)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正确答案】 盛行风为西北风。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答案解析


    1-3-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D
    【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其“推出的“农家乐趣游”满足了城市居民体验农家生活、追求休闲的需求。”可知,农家乐趣游以农家生活为主题,其针对的主要旅游对象是家庭,D正确。旅行社的游客主要游览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等级的景区,A不符合题意。企业团建主要是为增进企业员工凝聚力,激励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拼搏精神,实现公司业绩而设计的,形式上多为结合一些户外拓展或是比较有趣的互动形式来激励员工,B不符合题意。策划与规划相结合是政府旅游运营最需要的理念,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休闲娱乐,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依据题意增强乡村旅游体验可以充分挖掘当地乡土特色,增强农业景观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对乡村发展的意义,①④正确。增强游客的舒适感及让游客品味到特色美食是增强乡村旅游体验对游客的意义,②③不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休闲农业泛指农业和休闲游憩相结合的事业,也是农业生活化为主轴,兼顾生产事业活动性和生态环境相容性功能的农业经营。
    1-3-2【基础】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2000~2008年东北地区粮食的产量虽有波动,但产量总体在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趋势线大多是下降趋势,所以粮增劳减,粮劳耦合模式主要为农业现代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振兴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回流,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条件改善不会影响劳动力的移动,BD错误。2008年前,粮食产量不断在增长,劳动力数量少,不会存在粮食危机,C错误。故本题选A。
    点睛:
    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发展、 交通、通信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信仰信仰 、政策方针 、社会变革 、战争爆发 、自然灾害、 气候 、水、 土壤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1-3-3【巩固】 【正确答案】 1、B 2、A 3、B 4、B
    【试题解析】 分析:
    甲为美国的玉米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符合的有吉林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美国甲、丙农业带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区位优势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正确。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并不丰富;劳动力不足不属于区位优势条件,BCD错误,故选A。
    图二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人均耕地面积大。B正确,单位面积产量不如珠三角高、交通不如珠三角发达、水热条件不如珠三角好,ACD错误,故选B。
    图二中河流既有春汛,又有夏汛。春汛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雪补给,夏汛主要和降水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场美国的农业带、我国的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关知识。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在吉林,最大的小麦产区在河南。
    1-3-4【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3、B
    【试题解析】 文昌发射中心面向太平洋,海面广阔,对生产生活干预小;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海运交通便利,运量大,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运输方式经济可靠,弥补了陆运的缺陷。①②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P为莺歌海盐场,BC错误;它的形成条件有: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强;具有广阔平坦的泥质沙滩,利于晒盐。A错误,D正确。故选D。
    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其所在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利用政策的红利,可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本土产业发展。B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房地产业、(购物)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促进其所在区经济的繁荣。C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D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台风活动频繁,气候资源多样。
    1-3-5【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3、A
    【试题解析】 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水陆交通便利,川渝地区位于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①错误;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由于地形平坦,水力资源短缺,川渝地区矿产、水力资源丰富,②正确;川渝地区由于经济比长三角地区落后,因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技术力量薄弱,③正确,④错误。所以选C。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D正确;航道建设、西电东送、劳务输出属于经济方面的合作,A、B、C错误。所以选D。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拥有先进的技术、资金,并占有优越的区位,应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A正确;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不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方向,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是指2016年8月上海市政府为了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指定的文件。总体规划提出上海将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并对人口、建设用地等指标进行进一步约束。规划提出,坚守土地、人口、环境和安全四大底线。
    1-3-6【巩固】 【正确答案】 1、B 2、B 3、A
    【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陕西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北部,位于季风非季风过渡区,降水少,煤、气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淡水资源,因此水源不足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B正确;该地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A错误;煤、气及相关产业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对劳动力依赖性并不大,C错误;他们的市场面对的是全国,中国煤炭和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市场条件是利于煤、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D错误;故选B。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该地以煤炭和天然气加工为主的产业规模不断稳定并成型,因此目前榆林正处于发展的繁荣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多元化产业,有助于榆林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利于其可持续发展,①正确;关停现有煤炭企业,并不符合榆林市现实情况,②错误;延长产业链,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可以延长资源的开采时间,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利于未来发展,③正确;榆林市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成为现代化商品粮基地的难度大,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1-3-7【巩固】 【正确答案】 1、B 2、C 3、D
    【试题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冀地区规划中,主要是打造综合会务、接待、商业、文化等功能,不是解决人口和交通压力,故A不选;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职能几乎涵盖所有,而该规划从北、南和东方向上分散了北京的部分职能,故B正确;该规划几乎都在北京市的范围以外,主要在河北省内,因此并没有带动北京市城镇化发展,故C不选;天津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以上,已经是特大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属于城市等级最高的,故D不选。答案选择B。
    观察区域联系图可知,北京市属于知识型区域,主要输送出产业与技术,不是发展第二产业,因此A不选;河北省属于资源型区域,但是天津属于加工型区域,北京属于知识型区域,因此没有主打资源型产业区,故B不选;京津冀三省级行政区各自发展方向不一,但是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北京发挥知识和技术,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天津发挥加工型产业优势,且相互合作,促进区域的发展,故C正确;区域的联系紧密,是减弱了行政界限的划分,故D不选。答案选择C。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河北省地势平坦开阔,农业基础好,较为发达;西部地区地势较高,有山地地形,风景优美,适合养老;且资源较为丰富,生产零部件较为广泛,故ABC不符合题意;但河北省缺少成品输出,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较北京和天津弱,拥有的全国高等院校较北京天津少,人才也较少,因此产品研发较弱,不具备竞争力,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
    点睛: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1-3-8【提升】 【正确答案】 1、C 2、C 3、B
    【试题解析】 分析:
    读图,结合材料,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和山西的运城市、临汾市,共同构成了三角区域,地理空相互邻,自然条件相近,C对。图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太高,互补性不强,A错。资源结构不会完全相同,类型不一定齐全,B错。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D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图示地区,离大城市较远,经济基础弱,A错。图中省份基本位于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B错。有多条过境铁路,但是黄河的水运条件较差,D错。资源丰富煤炭和水能等能源充足,产业基础较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该区域由于受行政分割的影响,统筹协调发展受到影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后,可以为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③④对。该规划仅是对晋陕豫金三角地区的资源开发有影响,对于其他欠发达地区,没有推动作用,该规划是为了促进区域开发,而不是承接产业转移,①②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国务院日前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国务院在批复中要求相关部门和地区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为重点,以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
    1-3-9【提升】 【正确答案】 1、B 2、C 3、B
    【试题解析】 分析:
    结合左图,2000—2008年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是波动下降,粮食产量是递增,结合右图粮增劳减为农业现代化型,故选B。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受此影响,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农民工返乡潮,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从事农业劳动力有所增加,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百年来一直存在的气候变化,不会在2008年发生突然变化,A错误;生态条件改善、粮食危机不会在2008年出现突变,BD错误。故选C。
    目前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长处,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B正确;东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发展林特农业不能保障粮食生产,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A错误;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基础也较好,加强交通建设和落实扶贫规划对乡村振兴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4-6-1【基础】 【正确答案】 1、A 2、B 3、C
    【试题解析】 图中甲位于南亚和东南亚,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图中甲位于南亚和东南亚,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B正确,AC错误;该地区的行星风带为东北信风,D错误。故答案选B。
    图中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形成的,丁为地中海式气候,是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乙丁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
    4-6-2【基础】 【正确答案】 1、CD 2、AD
    【试题解析】 由于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之间的分布不均,而形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进一步形成三圈环流,CD对;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形成季风环流,AB错;故选CD。
    当夏威夷高压强盛时,北太平洋上保留了高压,则大陆上是低压,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C表示的是太阳直射赤道时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故C错误;A中气压带的位置正确,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名称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该气压带北侧是极地东风(东北风)、南侧是盛行西风(西南风),故A正确;B选项中气压带位置正确,该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是东南信风(东南风),南侧是盛行西风(西北风),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睛:
    三圈环流是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它的成因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地区的加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4-6-3【巩固】 【正确答案】 1、A 2、C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乙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两侧气流辐散,且明显向左偏转,由此判断,乙应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甲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丙为南半球西风带。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纬线以北,是气压带风带北移的结果,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正确; 甲风带(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对我国东部沿海没有直接影响,B错误;伏旱天气出现在我国江淮一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无关,C错误;地中海沿岸受北半球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季受北半球西风带控制,与南半球的丙风带无关,D错误。故选A。
    在甲、丙两风带的风力推动下,①洋流向西流动,②洋流向东流动,从而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环流,A错误; ①洋流的形成受图中甲风带影响,甲风带为东南信风,B错误;④处沿海海水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把底层营养元素带至表层,表层因浮游生物繁盛,鱼的饵料丰富,导致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③洋流应从北向南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属于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错误。故选C。
    点睛: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4-6-4【巩固】 【正确答案】 1、C 2、D
    【试题解析】 据图,此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和东南亚盛行东北风,可推断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正值夏季,甲为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上上形成的低压,乙为亚洲高压,AB错误;①为东亚的西北风,②为南亚的东北风,二者形成原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正确;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冬季,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D错误。故选C。
    图示时间,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低压中心,且受到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丰富,由于纬度较低,地处热带,正值夏季,故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降水丰富,其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高温多雨;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来自澳大利亚内陆的东南信风,干旱少雨。
    4-6-5【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⑤风带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①气压带的形成为热力原因,③气压带的形成为动力原因,B错误。由左图中风向右偏可以推断出其为北半球俯视图,C错误。乙气压带为两侧盛行风的汇聚地区,而且乙气压带北侧吹东北风,乙气压带南侧吹东南风,可判断乙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D错误。故选A。
    4-6-6【巩固】 【正确答案】 1、D 2、D 3、C
    【试题解析】 分析: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形成了赤道和两极地区的大气环流,赤道和两极地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了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与①③密切相关。海陆分布影响气压带难以呈带状分布,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②④与三圈环流的形成无关,故选D。
    北半球纬度30°近地面为副热带高压带,南北两侧分别为低纬信风带(东北风)和中纬西风带(西南风),故选D。
    降水产生的条件之一是水汽遇冷凝结,空气垂直上升或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水平运动易产生降温(遇冷)的情况。读图可知,b、f处空气上升,c处空气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水平运动,易产生水汽凝结形成降水,C正确。a为极地东风,性质干冷,难以形成降水;d处空气下沉,多晴朗天气,难以形成降水;e为东北信风,自纬度相对偏高的地区吹向较低纬地区,难以形成降温的条件而产生降水。故选C。
    点睛:
    一般而言,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性质干燥而少雨,西风带性质湿润而多雨。
    4-6-7【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气压带(处于30°纬线附近)两侧风向明显左偏,表明图示海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A错误;图中①洋流由东向西流,主要是受自东向西吹的东南信风推动下形成,B正确;②处洋流首尾相接,并不是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错误;位于南半球的③洋流自北向南流,大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属于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错误。故选B。
    4-6-8【提升】 【正确答案】 1、C 2、B 3、C 4、C 5、C
    【试题解析】 读图可知,甲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乙为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风向为东南风。故C正确,A、B、D错误。
    在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气压F>H正确,E>G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F>E错误;E与H气压无法比较。故B正确,A、C、D错误。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形成高压与低压。
    K位于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C正确。E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高温多雨;G处为下沉气流,形成副高,动力成因,一般夏季强盛,为暖高压; M为极地高压带,亚洲高压为冬季亚欧大陆的冷高压中心。故A、B、D错误。
    E为赤道低气压带,乙为低纬信风带,二者交替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C正确。
    由图中赤道低压的中轴线位于赤道,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因此季节为春季或秋季。故C正确。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为每年5月末,6月初;华北地区经常大雪纷飞与南京常遭受寒潮侵袭为冬季。故A、B、D错误。
    注意气压带、风带的标准位置。
    4-6-9【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①②两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同时纬度较低,蒸发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数值较小,与盛行西风,赤道低气压带以及西南季风的关系不大。故选D。
    图中低纬度地区大陆数值大于海洋数值(大陆地区为正值,海洋地区为负值),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整体应为负值,即在整个低纬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低纬地区蒸发的水汽除了满足低纬地区的降水外,还有盈余水汽,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盈余的水汽应通过西风带向中纬输送,而不是盈余水汽继续在当地上升形成降水(低纬度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并非盈余水汽提供),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
    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而副热带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蒸发较大。
    7-8-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划分的意义。
    详解:
    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特点,研究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合理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开发区域的发展潜能,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资源、环境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7-8-2【基础】 【正确答案】 1、D 2、B 3、C
    【试题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划分区域的意义主要有更方便了解区域特点、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故D项正确。
    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影响到区域的发展变化及整体环境,故A项错误;区域有大小之分,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故B项正确;区域的边界有些是明确的,如行政界线;有些是模糊的,如气候界线,植被界线等,故C项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差异性,故D项错误。
    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具有差异性,故C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区域的特征,故均排除。
    【考点定位】区域特征,区域含义,区域划分标准。
    【名师点睛】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
    7-8-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D
    【试题解析】 分析: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有些区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A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错误、D正确;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C错误。故选D。
    划分区域可以进一步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并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点睛: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行政区划的界线是明确的,如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其他的自然界限是模糊的,如热量带、干湿地区等。
    7-8-4【巩固】 【正确答案】 1、B 2、A
    【试题解析】 分析:
    本组选择题以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区各功能区的布局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据图可知,鱼池村、孙马村属于传统农业生产区,主要生产粮食作物,对交通的依赖性不强,所以A项错误。 毛家村、杨家村属于旅游服务片区,主要功能是接待游客,游客的高消费带来高收入,所以人均收入水平最高,所以B项正确。上陈村、砖房村所在功能区为工贸服务区,受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所以C项错误。下和村、王俭村所在功能区靠近文化遗产核心功能区,如果要高效利用文化遗产价值应当发展旅游业、工艺品及其他相关产业,但两村为农业商业化片区,对文化遗产价值利用率不高,因而D项错误。故选B。
    据图可知,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区主要道路分布不均匀且道路密度低,交通通达度差,要均衡发展保护区首先要进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所以①对,由材料“保护区内各功能区相对独立,联动性差”可知保护区内部各功能区相互独立,因而需要以文化遗产核心功能区的开发利用为中心,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自身优势,进行统筹开发,所以②对③错;如果进行“多核心”发展,将会各功能区更加独立,缺少区域联动,区域发展差距可能会更大,所以④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7-8-5【巩固】 【正确答案】 1、A 2、C
    【试题解析】 分析:
    由材料可知水域②为领海,是沿海国与其陆地领土和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A正确;③为毗连区,享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B错误;④为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C错误;大陆架内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D错误;故选A。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不同的功能区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不同,因此建设主体功能区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C说法错误;主体功能是指一个区域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A说法正确;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可能差异很大,B说法正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转向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在人类共享部分中应有份额两大部分。(1)领海: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我国领海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2)专属经济区: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7-8-6【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3、C
    【试题解析】 行政区有明确的界线﹐其他自然区域大多没有明确的界线,A错误;区域间和区域内部都有差异,B错误;通过不同的指标进行区域的划分,利于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发展,C正确;水田和旱地属于农业活动,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是按照人文因素指标划分的,D错误。故选C。
    工业社会发展基础是矿产资源,农业发展基础是土地,AC错误;自然资源是基础性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区域发展还与科技等因素有关,B正确,D错误。故选B。
    河套平原大水漫灌会导致盐碱化,A错误;黄土高原缓坡可以修建梯田,陡坡植树种草,B错误;山地丘陵可以发展立体农业,C正确﹔河西走廊大力扩大粮食种植规模,会导致土地荒漠化,D错误。故选C。
    点睛:
    区域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区域性,区域之间有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4、区域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7-8-7【巩固】 【正确答案】 1、B 2、C 3、D
    【试题解析】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然而图中并未体现出区域的这些特征,故A项与题意不符。根据区域的定义可知,在同一区域内部的各项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这是区域划分的依据之一, 图示各区域内降水量具有相对一致性,故B选项正确。图中所示的三个区域为并列关系,并未体现出区域中的上下级关系,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图中部分区域的边界主要为自然界线,其边界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质,故D选项错误。故选B。
    根据题意,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体现的是在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体现的应是区域的农业发展的方向差异,所以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C正确,排除ABD,故选C。
    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特点,研究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合理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开发区域的发展潜能,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资源、环境加以开发利用,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
    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7-8-8【提升】 【正确答案】 1、B 2、C 3、A 4、C
    【试题解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判断,P地形区为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Q地为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以南。读图可知,P地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Q地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处于我国西北内陆,距离海洋都较远,且距海远近主要影响的是水分条件,对年均温影响小,①错误;P地形区为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因纬度较高,所以年均温较低,②正确;Q地为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以南,由于地形比较闭塞,冬季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纬度较低,所以年均温较高,③正确;Q地海拔较P地高,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
    R山脉为天山,该山脉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于气候干燥,降水极少,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荒漠带,山脉的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水平方向的地带性植被一致,所以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Q地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喜光耐旱,所以塔里木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由于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不适宜木材、以及粮食作物的生长,甜菜主要分布在纬度更高的北部地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我国地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7-8-9【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3、B
    【试题解析】 分析:
    读图可知R地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M地的年降水量也是1200--1300mm,故D正确,而H外围是1000mm的闭合等值线,根据大于大的于小的的原则,受坡向的影响,推测可能是900-1000mm,K地为1100-1200mm,Q地为900--1000mm,故ABC错。故选D。
    读图可知K地和H地的降水量差异,主要是因为受山地地形的坡度、坡向和海拔的综合影响,故A正确,河流、季风和海陆位置对其降水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BCD错。故选A。
    读图可知,重庆的东部海拔高,为山地,人口密度小,故A错,重庆地形以山地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且沿江河谷地形宽阔,适宜发展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故B对,重庆市东南部地势高,属于山区,以林业为主,故C错,图示长江河谷地势低,易受洪水威胁,不适合休闲避暑,故D错。故选B。
    点睛:
    山多河多,地势沿山脉、河流起伏,南北高、中间低,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表形态。重庆地形高低悬殊。重庆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8大类。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9-10-1【基础】 【正确答案】 1、B 2、C 3、C
    【试题解析】 我国招生是有计划平稳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A错。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B对。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C错。经济欠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一直都少,D错。故选B。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出生率没有大幅提高,A错误;而是人口迁入率增加,故2013年后该省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C对。回流的人口不能确定是否是劳动力为主,所以劳动力缺口不一定缩小,B错。老龄化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并不能得到解决,D错。故选C。
    根据所学知识,当今世界,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该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C正确;气候、自然灾害和战争都不是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为由乡村向城市、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故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9-10-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D 3、B
    【试题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的分布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地形平坦,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密度更高,B正确;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并非受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A错误;我国西部地区多少数民族聚集地,而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井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东部沿海省份汉民族相对较多,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更大,但东部人口更为密集,故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并无关联,C错误;我国东部沿海人口更为密集,中西部地区人口更为稀少,主要受自然环境差异影响较大,与受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关联度并不大,D错误。故选B。
    据所学知识可知,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说明东部地区外来人口增多,因为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这里有较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D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和东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并不是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AB错误;我国人口主要向东部地区迁移,C错误。故选D。
    城市封城后汽车通行减少,排放的废弃物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B正确;城市封城后建筑没有增多、用水量也没有增多,AC错误;卫生条件改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作为分界线,这条线西北部人口分布稀疏,这条线东南部人口分布稠密。东南部地形以平原盆地和地势起伏和缓的丘陵为主,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东南部为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西北部为非季风气候区,海洋上湿润的气流很难到达,降水稀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东南部土壤肥沃,西北部土壤贫瘠。受自然环境影响,东南部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经济环境也适合人类分布。
    9-10-3【巩固】 【正确答案】 1、D 2、C
    【试题解析】 读图可知,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增速一直是正值,所以外来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增长,且外来人口中一般来说青壮年较多,可以缓解老龄化,AC错误;上海常住人口在2014~2016年期间为负值,说明外来人口数量减少,D正确;图中信息无法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B错误。故选D。
    从整体趋势来看,北京、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都在降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环境质量的提高,上海、北京人口容量在增大,A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市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升,会使迁入人口增加,故工资提高不是增速变慢的原因,B错误;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农业生产水平对外来人口影响较小,D错误;上海、北京与其他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就业机会和收入差异缩小,是导致外来人口增速降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
    点睛: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讯发展;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中心改变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信仰信仰、种族差异。
    9-10-4【巩固】 【正确答案】 1、B 2、D
    【试题解析】 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达到峰值10.06亿后,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负增长,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需要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持续提高劳动力素质,B正确;我国人口总量大,尽快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大量引进外籍劳动力,导致我国人口压力大,AD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与改变劳动力性别结构无关,C错误。故选B。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6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22年新生人口少,十年内主要减少的是少年儿童,故受冲击最大的服务业是教育行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其中,原始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10-5【巩固】 【正确答案】 1、A 2、D
    【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包括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年轻人婚育观念转变;“生育、养育、教育”费用高导致出生人口大幅下降,①②③符合题意;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无关,④不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根据所学知识,应对人口负增长,可以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不符合题意,A错误;鼓励生育也是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错误;可以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不符合题意,C错误;人口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限制人口外流不可行,D正确。故选D。
    点睛:
    人口出生率下降到原因:1.生育观念转变;2.抚养成本升高;3.育龄妇女人数减少;4.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9-10-6【巩固】 【正确答案】 1、A 2、C 3、D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在2005年之前,该地自然增长率大于0,说明户籍人口总量在增加;2005年之后,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户籍人口总量在减少,所以南通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先增后减。故选A。
    由材料,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高速发展可知,该市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故吸引了人口流入,C正确。乡村振兴加快,务工人员回流对乡村产生影响,对该市影响较小,A错。由图可知,出生率应该是下降的趋势,最近几年也不会明显提高,B错。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不能说明人口的增长,D错。故选C。
    上海、浙江等地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收入高,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所以迁入南通市的可能性不大;云南距离南通市遥远,迁入南通市的人口较少,ABC错。安徽距离南通市相对较近,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随着南通市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应为南通市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D正确。故选D。
    点睛: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均有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大小关系;一个地区人口的机械增长,关键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收入更高,就业机会更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
    9-10-7【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空巢老人是指与子女长期异地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可知,空巢老人是与子女分离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年轻人口大量前往城市,从而导致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C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调,A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错误;农村养老设施并不完善,D错误。故选C。
    9-10-8【提升】 【正确答案】 1、D 2、C
    【试题解析】 根据1961年人口结构图可知,40-49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20世纪初,世界局势不稳定,战争爆发,导致士兵和平民伤亡,人口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D正确。在20世纪初,世界人口问题并不突出,没有必要采取生育措施限制人口增长,A错误;自然灾害频发不应该只是影响一个时间段的人口增长,且自然灾害不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B错误;主导产业转移对出生人口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由材料可知,1997~2005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再结合图示人口结构,该国为发达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死亡人口出现剧增的情况少,A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少年移民的数量和比重,B错误。随着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增加,D错误。1997年,人口开始负增长,而在90年代初,仍处于增长阶段;而到2002年人口负增长为5年,且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所以人口负增长减少的人数小于1997年前人口增加的数量,人口总数比90年代初还是增加的,C正确。故选C。
    点睛:
    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从而为口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9-10-9【提升】 【正确答案】 1、D 2、A
    【试题解析】 题中所给分布图为人口热力图,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不同功能区的人口密度在一天之内会有一定的时间变化规律,从而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确定居住、商业区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D正确;仅仅通过人口密度这一个数据无法统计人口数量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人口迁移与人口密度概念不相关,故排除ABC。故选D。
    读图可知,该城市①地区早8时人口密度较小,晚上20时人口密度较大,符合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故①地区应为居住区,A正确;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概念不同,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的时间变化,不能体现人口迁移的方向,B错误;仅仅通过人口密度这一个数据无法统计人口数量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故CD错误。故选A。
    点睛:
    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11-12-1【基础】 【正确答案】 1、B 2、C
    【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a为海洋水汽蒸发,b为海洋降水,c为水汽输送,d为陆地降水,e为地表径流,f为陆地水汽蒸发和植物蒸腾,因此①错误,③正确;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过程:地表径流,即e过程,②正确;f和d构成陆上内循环,④错误。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
    根据所学知识,增加城市绿地,使地表径流(e)减少,植物蒸腾(f)增加,陆地降水(d)有所增加,排除A;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保持不断的更新,但是各地降水量不同,排除B;我国塔里木盆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受水汽输送(c)影响不明显,C正确,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排除D。故选C。
    点睛:
    水循环包括三大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是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最重要的循环类型。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方面,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为地表径流和下渗。
    11-12-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D 3、C
    【试题解析】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图”,乙丙位于近地面,乙地气流下沉,气温较低,近地面形成高压,天气晴朗;丙地气流上升,气温较高,近地面形成低压,多阴雨天气,B正确,排除C;同一地点,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甲处气温低于乙,排除A;风为水平运动,由丙到丁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排除D。故选B。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环节①为降水,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排除A;环节②为地表径流,排除B;环节③为蒸发,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为地表径流,排除C;环节④为水汽输送,补给陆地淡水资源,D正确。故选D。
    若该图为“水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且乙代表污水,丙代表可利用的淡水,,则从乙到丙的②环节指的是将污水转变为可利用淡水,为净化处理,C正确;乙代表污水,丙代表可利用的淡水,中间环节不可能为舍弃不要和直接利用,排除AD;收集留存不会使污水转变成淡水,排除B。故选C。
    点睛: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11-12-3【巩固】 【正确答案】 1、B 2、A
    【试题解析】 ①③④位置的水体都可以汇入②水体,故而②水体为海洋水,A、C错误;③水体可以汇入④水体,故③为地表水,B正确,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
    结合上题可知,数码Ⅱ为地表径流,受人类影响最多,A正确;数码Ⅲ为地下径流,城市道路硬化会导致地表水下渗少,地下径流量减少,B错误;数码Ⅳ为降水,植树造林会使得蒸腾量大,区域水汽增多,降水增多,C错误;数码Ⅴ为下渗,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
    点睛:
    海上内循环过程:海水蒸发形成的水汽,大部分在海洋上空适宜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与海洋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特点:参与水量最多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过程:海洋水蒸发进入大气形成水汽,其中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除蒸发外,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特点: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过程:陆地水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特点:补给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11-12-4【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3、A
    【试题解析】 干旱是指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因此,与干旱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陆地降水和陆地蒸发。A为海洋蒸发,A错误;B海洋降水,B错误;C为水汽输送,C错误;D为陆地降水,D正确。故选D。
    干旱会造成供水不足,用水困难;水力发电数量减少,部分地区用电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农作物缺水会减产,甚至枯死等均属于影响人类生产生活,①④⑥正确,B正确;而湖泊干涸、风沙频发、植被退化等是干旱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②③⑤错误;A、C、D错误。故选B。
    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日常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选用作物品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减轻干旱危害;都是应对干旱可采取的措施,不直接干涉水循环的环节。B、C、D错误;而只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才涉及水循环环节,A正确,故选A。
    点睛:
    干旱是指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
    11-12-5【巩固】 【正确答案】 1、B 2、D 3、A
    【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定位可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 B。
    根据所学知识,外流区河流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同时,也参与了陆地内循环。长江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D正确,排除ABC。故选 D。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环节①为地表径流,参与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A正确;环节②为蒸发,蒸发量的多少与地表温度密切相关,B错误;环节③为水汽输送,其水分含量的多少受海陆分布影响,C错误;环节④为降水,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D 错误。故选A。
    点睛:
    水循环包括三大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是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最重要的循环类型。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方面,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为地表径流和下渗。
    11-12-6【巩固】 【正确答案】 1、B 2、A
    【试题解析】 咸海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缺乏,A错误。咸海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阿姆河与锡尔河,河流主要发源于东部山区,其主要补给来源为高山冰川融水,B正确。河流水是咸海的直接补给水源,C错误。地下水是咸海稳定的补给水源,但是补给量小,D错误。故选B。
    锡尔河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A正确。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导致河湖数量少、植被覆盖率低,故B、C是直接原因,B、C错误;人类活动大量用水,导致锡尔河水量减少,水循环不活跃,D也是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
    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
    11-12-7【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试题解析】 由水循环的过程可知,①代表水汽输送,A错误。 ②和④代表降水,B错误。③代表蒸发,C错误。 ⑥代表地下径流,D正确。故选D。
    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入黄河流域,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
    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总结如下图:

    11-12-8【提升】 【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试题解析】 中纬环流圈位于30°-60°之间,图中甲处大气上升故为低压,即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错误;乙处大气下沉故为高压,即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③为中纬西风带,C正确;甲地的降水比乙地多,D错误。故选C。
    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洋流环流方向为顺时针的环流,则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东寒西暖,②洋流为寒流,③洋流可能为北赤道暖流,④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B错误、C正确、D错误。故选C。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①环节是水汽输送,④处是蒸发环节,甲为海洋近地面, A错误;②处是降水环节,乙为陆地近地面,B错误;③环节是地表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③环节的影响最大,C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D错误。故选C。
    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气流③为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的夏季风东南季风,A错误、C正确。气流①为高空的风,为偏西风,B错误;此时,南半球为冬季,D错误。故选C。
    点睛: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11-12-9【提升】 【正确答案】 1、A 2、B 3、B
    【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陆盆地处于高大山系之间,由于高大山脉对于暖湿气流的截留能力更强,将其转化为山地降水,A正确;而山间盆地的积聚水分也是来自于山脉阻挡后的降水或冰川融水,B错误;冲积平原地表水、地下水最初也是来自于山脉对水汽的阻挡,C、D错误。综上,本题选A。
    高山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向山麓渗流,遇到不透水层后,沿断层出露地表。①处的地层有裂隙,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②处有断层和不透水岩层,来自高山的地表径流会沿着断层下渗,形成地下水;③④之间分布着不透水岩层,因此向山麓渗流的地下水会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综上,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本题选B。
    由图文材料可知,尾闾湖的盐碱主要来自地下水,由于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的盐碱一部分在沿途地表通过蒸发析出,一部分流入尾闾湖,导致最终进入尾闾湖的水体盐碱度下降,B正确;地下水盐碱度与地下水水量关系不大,A错误;流向、流速不会使盐碱度降低,C、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点睛:
    影响湖泊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气温变化、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结冰或融冰(雪)、湖区的封闭性等。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13-15-1【基础】 【正确答案】 1、D 2、A 3、C
    【试题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我们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据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上地幔,F为地幔,G为地核,故本题选D。
    岩浆的发源地为软流层,它位于上地幔中,而图中D层为地壳,G层为地核。故本题选A。
    我们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莫霍面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3-15-2【基础】 【正确答案】 1、B 2、C 3、D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掌握地球的外部分层、内部分层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地球的外部圈层为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组成, 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 A错误;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故B正确;内部圈层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图中可知D为地壳,EF为地幔, G为地核,上地幔存在一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加上地壳组成了岩石圈,故DE为岩石圈,故C错误;地球内部圈层由D地壳、E、 F地幔、G地核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故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岩浆源地。岩浆的发源地为软流层,它位于上地幔中,图中D是地壳,G是地核。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球各圈层结构特征。我们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A错误;地壳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其中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较薄,B错误;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错误。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D正确。故选D。
    13-15-3【巩固】 【正确答案】 1、C 2、A 3、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这意味着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而是后面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C正确;与恒星放射、行星撞击、星际物质无关,ABD错误。故选C 。
    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地球内部的热能可能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即产生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震波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科学家们在地球内部33千米和2900千米两处,分别发现地震波传播速度急剧变化,说明在这两个地方,物质差异很大,存在两个间断面。位于33千米处的称莫霍面,这个面以上是地壳,以下是地幔;位于2900千米处的称古登堡面,这里是地幔同地核的分界面。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分成层次分明的三个主要同心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13-15-4【巩固】 【正确答案】 1、D 2、B 3、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认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了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因此D正确。故选D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地壳的厚度约5至1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印尼班达海(海洋地区),震源深度110千米,所以位于地幔中,对应右图中②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0千米,位于上地幔层;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向上传播;读图可知,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13-15-5【巩固】 【正确答案】 1、B 2、B
    【试题解析】 坐在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横波,横波的感觉时左右摇晃,A错误;地面上的人会先感觉到纵波后感觉到横波,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簸,横波的感觉是左右摇晃,B正确;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速度变慢、横波完全消失,C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月球和地球上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A错误;都在月(地)壳以下速度突然增加,B正确;月球上纵波波速最大处在6~8km/s之间,地球上纵波波速最大处在12~15km/s之间,C错误;月球表面发生地震时既能探测到P波又能探测到S波,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地球上发生地震时会传出横波和纵波,纵波速度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传播,感觉是上下颠簸;横波速度慢,只能穿过固态介质传播,感觉是左右摇晃。
    13-15-6【巩固】 【正确答案】 1、C 2、B
    【试题解析】 据图可知,①层是对流层,故A项错误;②圈层是地壳,故B项错误;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C项正确;④为外核,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故D项错误。
    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可知,纵波、横波通过古堡面时,横波波速突然消失,纵波速度快速下降,故A项错误;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故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故B项正确;水圈由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故C项错误;地壳分布是连续的但不规则,故D项错误。
    点睛: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
    较慢
    固体
    13-15-7【巩固】 【正确答案】 1、A 2、C 3、B
    【试题解析】 大陆上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地震深度15千米,属于地壳部分,A正确;地幔在地壳下方,地核在地幔的下方,BCD错误。故选A。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态,①②之间属于地幔,在地幔中地震波到达古登堡界面之前,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都加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a圈层为大气圈,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大气圈具有保温,降水等功能,影响地球生命存在,B正确;高度存在上界,C错误;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D错误。故选B。
    点睛: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部分。
    13-15-8【提升】 【正确答案】 1、D 2、D
    【试题解析】 分析: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的海拔比较高且其面积比较大,高原面在不同的季节与周围的自由大气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热力性质差异,青藏高原抽风机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D正确;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高原与海洋表面热力差异、高原面冬夏积雪量的差异都不是导致青藏高原抽风机效应形成的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图乙所示季节为冬季,高原抽风机效应表现不突出,A错误。高原上空的大气,冬季是冷源夏季是热源,B错误。与夏季相比,冬季高原的热力影响不明显,C错误。夏季高原区整体上各层的气温高于季风区,D正确。所以选D。
    点睛:
    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大气的热力差异,冬季在高原上形成冷高压,盛行反气旋式环流,夏季形成热低压,盛行气旋式环流,高原的盛行风向在冬季和夏季几乎相反,这种现象称为高原季风。高原季风的水平范围低层大,高层小,夏季比冬季厚度大。
    13-15-9【提升】 【正确答案】 1、C 2、A
    【试题解析】 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这意味着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而是后面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C正确;与恒星放射、行星撞击、星际物质无关,ABD错误。故选C。
    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地球内部的热能可能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即产生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
    16-1【基础】 【正确答案】 (1)工农业用水量大,水量减少;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入河水量减少;填湖(洼地)造陆。(三点6分)
    (2)冬季:M市降水量多于N市。(2分)夏季:N市降水量多于M市。(2分)
    原因: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渤海时带来一定水汽,M市处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N市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于M市。(2分)夏季N市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M市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比N市少。(2分)
    (3)山东与韩国地理位置邻近;均地处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矿产资源);两地文化经济交流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4)略。从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援等四个方面回答,合理即可。(四点8分)。
    【试题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1)本地工农业用水和上游水库对河流的截留,使得海河流域径流量减少,减少了湿地面积;填湖造陆使得部分湿地消失。
    (2)M和N地处在山东半岛的南北两侧,两地都和海洋相邻,中间有山脉阻挡。山东半岛位于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所以,冬季,M地处在迎风坡,降水多于处在背风坡的N地,夏季正相反。
    (3)山东与韩国隔海相望,位置临近,海运交通便利。在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两地互补,并且两地有悠久的文化经济交流历史。
    (4)从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援等四个方面回答。
    考点:湿地的开发保护。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经济合作。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6-2【基础】 【正确答案】 (1)(5分)地形以平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气候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1分)。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
    (2)(5分) 春季(1分) 为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1分)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强。(1分) 春季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1分) 该地区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1分)
    【试题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1)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来描述。而海河流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水量小,有结冰期,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水资源最短缺要从水量少而需水量又大的时间来分析。当地为华北平原,为季风气候,在春季时气温高,蒸发旺盛;而此时雨带还在我国南方地区,该地降水少。此时农作物需水量大,当地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故当地水资源最短缺的季节是春季。
    考点:华北地区自然特征及水资源短缺的考查。
    16-3【巩固】 【正确答案】 渔民在鱼类繁殖期过度捕捞鱼苗,导致鱼类繁衍数量大减,渔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珍稀水生鱼类大量减少,水生物种多样性锐减。 我国由南向北,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禁渔期开始时间由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 到短。我国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水温回升得越晚, 水温适宜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我国由南向北,雨季时间越来越短,各流域河流湖 泊的汛期越来越短,适合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禁渔政策及各区域间的禁渔期为背景,考查禁渔政策的原因及各地区间禁渔时间的差异及原因。
    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施禁渔政策的原因是由于过渡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珍惜渔业资源减少,水生生物减少,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禁渔期的时间差异:据材料分析3月1日开始珠江与长江流域进行禁渔期;4月1日,黄河主要支流的千流河段正式进入禁渔期。5月16日开始,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也将全面禁渔。可知禁渔期由南向北各河流与湖泊的禁渔期开始时间由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到短。
    原因:我国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水温回升得越晚, 水温适宜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我国由南向北,雨季时间越来越短,各流域河流湖 泊的汛期越来越短,适合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
    16-4【巩固】 【正确答案】 (1)地势特征:由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三面向渤海湾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
    (2)水文特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3)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一般春季雨带停留在华南地区,海河流域降水少,春季气温上升,蒸发大,易形成旱灾。
    (4)问题: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措施:上游建设水库,调蓄洪水;调整土地利用,控制建设用地,增加水域面积;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科技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业。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海河的水文特征、春旱的原因及海河治理的措施等知识点。结合材料不难回答。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河干支流形状可以看出,其支流呈扇形,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说明海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由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三面向渤海湾降低。海河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
    (2)海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大,夏秋径流量大;雨季短,汛期短;植被覆盖度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C,有结冰期。
    (3)海河流域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雨季未到,降水少;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因而缺水严重,所以春旱。
    (4)海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有:“是我国七大流域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流域”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从气候角度分析,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时间分布不均,水旱灾害严重;据用水构成分析,农业用水量最大,其次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结构不合理;存在较严重的水污染现象。缓解措施是:上游建设水库,调蓄洪水,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减轻水旱灾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湿地,增加水域面积;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发展低耗水工业等。
    点睛:
    海河干支流的含沙量在全国各大河中仅次于黄河,由于各支流流经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含沙量又有差异。发源于山西高原的支流如永定河、滹沱河、漳河等、流域内黄土分布广泛,加上植被覆盖度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永定河是海河各支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6-5【巩固】 【正确答案】 (1)①调蓄洪水。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调节气候:保持小气候④供水(蓄水)⑤发展水产业,养育鱼虾⑥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⑦开展旅游。
    (2)①纬度低,冬季气温高。②水位低,候鸟栖息地面积大③候鸟保护区附近人类活动少④污染小,环境好⑥浅滩多,食物来源丰富
    (3)①赣江流经区域等高线稀疏,流速较缓:②有若干支流汇入,流量较大;③流经亚热带季风区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④无结冰期:夏季为汛期;⑤夏季含沙量较大,冬季较小。
    (4)湖区流域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②为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湖面缩小。
    (5)①退田还湖;妥善处理人地关系.②搞好水土保持;湖泊集水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③注意保护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④防治湖泊水污染
    (6)①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②有利于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③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发展现代农业;④有利于提高粮食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
    【试题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从材料一中可看出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补给水源,对长江径流起调节作用。从材料二可看出鄱阳湖与长江相通,可发展水产业,养育鱼虾,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可开展旅游。可调节径流,从材料三可看出鄱阳湖起着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2)候鸟在此栖息,说明冬季气温较高,这与当地的纬度低有关;“世界最大栖息地,”这与冬季降水少水位低,候鸟栖息地面积大有关;除此之外,还与鄱阳湖是候鸟保护区,附近人类活动少,污染小环境好有关;冬季水位下降,浅滩多,食物来源丰富。
    (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赣江位于我国南方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汛期主要在夏季,河流没有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但夏季较冬季大。
    (4)洞庭湖面积在逐渐减少。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即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5)湿地的保护1、从宏观引导方面完善湿地保护规划。2、突出用制度管人、管事,推进湿地保护的制度建设。3、强化依法“治湿”,制订出台全国湿地保护条例。4、着眼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5.、强调科学“管湿”,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科技支撑水平。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湿地保护意识,促使大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支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6)根据材料四内容,洞庭湖平原许多沟渠年久失修,土地肥力下降。“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6-6【巩固】 【正确答案】 (1)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答 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春季降水少,蒸发强,易造成春旱;(2分)各年夏季风强弱有变化,降水变率大。(2分)
    (3)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答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4)制造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和教育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利(3分)
    【试题解析】 详解:
    (1)分析该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 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方面进行分析;水文特征从: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水位高低变化、水能资源、结冰期和汛期及是否有凌汛现象等进行分析。结合海河流域示意图和海河流域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图便可分析其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即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本题考查旱涝灾害的原因。该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春季降水少,蒸发强,易造成春旱;各年夏季风强弱有变化,降水变率大。进而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3)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等功能。
    (4)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优势。据材料分析该地发展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优势在于天津市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科技和教育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利等
    16-7【巩固】 【正确答案】 1、总体水质好转。Ⅰ-Ⅱ类水占比波动上升,由10%到30%;Ⅲ-Ⅳ类水占比在30%上下波动,变化不大;Ⅴ类水占比最小,由5%波动上升到10%;劣Ⅴ类水占比从60%波动下降到5%,尤其是2017-2019年大幅下降。
    2、跨区域、跨流域调控水资源,以保障海河流域生态基流;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治理水环境,改善水体质量;推广实施水生态恢复工程,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河流域1998-2019年水质变化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海河水质变化特点及改进方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本题水质变化从总-分来回答。总体来看,海河流域水质总体上好转。结合图例及纵坐标信息可知,Ⅰ-Ⅱ类水比重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1998年的10%左右上升到30%;Ⅲ-Ⅳ类水比重在30%上下波动,变化幅度不大;Ⅴ类水比最小,由原来的5%波动上升到10%左右;劣Ⅴ类水比重从60%波动下降到5%,变化幅度最大;尤其是2017-2019年大幅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控水资源,以保障海河流域生态基流;减少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改善水环境,提高水体质量;实施水域生态系统恢复等工程,提高河流生态系统功能,达到改良水环境的目的。
    16-8【提升】 【正确答案】 (1)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海拔高于淮河流域;黄河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一旦黄河暴发洪水,容易导致南岸决堤,黄河水通过淮河入海。
    (2)(黄河夺淮,)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淮河;淮河下游地形平坦,河道狭窄,排水不畅,大量泥沙淤积入海河道。
    (3)洪水季节加快地表径流的入海速度;旱季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和实际蒸发量。
    (4)防洪压力增大。降水极端事件增加,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增加排水困难。(理由与观点一致,理由必须充分合理)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淮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河夺淮入海的原因、淮河入海河道消失的原因、苏北灌溉总渠建成后对受益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淮河防洪的影响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因泥沙堆积,成为地上河,河床海拔高于南侧的淮河流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温带季风气候,多洪峰,受地转偏向力原因容易导致南岸决堤,淮河流域下游也较为平坦,叠加历史上淮河和黄河人为相通的因素,导致黄河水容易通过淮河入海。
    黄河含沙量量极大,夺淮洪水会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淮河;淮河下游为淮海平原,地形平坦,原本河道就狭窄,排水畅通度有限,叠加大量泥沙淤积,必将使原有河道淤塞至消失。
    区域水循环以海陆大循环为主。水循环过程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地表、地下径流汇入大海。苏北灌溉总渠建成后可代表地表径流,在洪水季节加快地表径流的入海速度;旱季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和水域面积增大,增加实际蒸发量,对水循环有利。
    全球气候变暖会增加极端降水事件,增加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全球变暖,两极冰川的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落差减小,增加河流入海排水难度。
    16-9【提升】 【正确答案】 (1)图略(各画出一个或多个,位置较准确即可)
    (2)海河入海口地区地壳下沉
    (3)减少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侵蚀加剧;水质变好。(答出三条,合理即可)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华北地区为背景,考查流水的外力作用,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考查流水的沉积地貌。河流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会形成三角洲地貌;在出山口处泥沙沉积会形成冲积扇地貌。
    (2)河流在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海河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可能是地壳经历了下沉过程。
    (3)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若入海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中泥沙减少,水质变好。
    点睛:三角洲形成
    1、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海洋或湖泊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或湖水冲走,在河、海或湖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形成。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2、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
    17-1【基础】 【正确答案】 1、受岛屿地形限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城市、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2、国家政策支持;联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要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基础设施较完善。
    3、自然条件:地处低纬,光热充足;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临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和海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海南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交通线区位因素、自由贸易港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山脉影响高铁的建设,所以影响高铁环岛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较高。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位因素都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考虑,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等入手;社会经济条件从政策,市场、土地价格、劳动力、交通、科技等入手。从材料“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按照中央部署”可知,有国家政策支持;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是联通我国与东南亚的战略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从图中可以得出交通便利;海南本身以前就是经济特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
    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风性移动的影响,以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纬度低,热量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沿海地区分布有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国内外市场广阔;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农产品运输;农业技术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发展,为远距离运输提供了保障;国家政策的支持。
    17-2【基础】 【正确答案】 1、走向:西北—东南向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海沟(岛链)与山脉同为板块前缘,走向一致。
    2、原因: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澳洲之间。山地丘陵广布,又素称“千岛之国”;地处火山地震带,浴火新生物种多。雨林自然带,利于林带内部物种演变。轮廓破碎,许多河流独流入海。
    3、轮胎生产优势: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原料丰富;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具有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地处马六甲海峡沿岸,海运便利。
    4、观点一:赞同。
    理由:促进低端劳力就业,有利于推进国家城市化。促进经济资源出口贸易型向劳务贸易出口型转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优势分工。
    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不利于弱小的民族服务业企业成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成本高;人才资本匮乏,自身向价值链上端移动困难。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印度尼西亚区域特征为资料,涉及了地形判断、物种丰富和产业区位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
    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岛上两侧河流的源头处为分水岭即山脉,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判断,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印度尼西亚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气候适宜生物生存;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澳洲之间,面积广阔,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山地丘陵广布,又素称“千岛之国”,垂直分异明显,物种丰富;地处火山地震带,自然灾害频发,浴火新生物种多;雨林自然带,植被丰富且复杂,利于林带内部物种演变;轮廓破碎,许多河流独流入海。
    在印度尼西亚进行轮胎生产有原料优势.这里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原料丰富.该国人口超过1亿,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经济水平低,具有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地处马六甲海峡沿岸,海运便利,具有交通优势,便于产品销售.
    此题为开放性题,任何观点都有赞同与不赞同两种情况,但需言之有理。赞同说明有利方面,需从促进就业、出口贸易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和参与国际分工等角度阐述;不赞同说明不利之处,侧重对本土产业的冲击和现有基础设施及劳动力素质不匹配的分析。赞同角度:印度尼西亚深度开放服务业,有利于促进该国低端劳力就业,有利于推进国家城市化;有利于促进经济资源出口贸易型向劳务贸易出口型转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优势分工;不赞同角度:但由于国际竞争加剧,不利于弱小的民族服务业企业成长;该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成本高;该国劳动力多,但人才资本匮乏,自身向价值链上端移动困难.
    17-3【巩固】 【正确答案】 1、区位条件:①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连接河西走廊和地区,位置优越独特;②党河流经,位于河流沿岸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丰富的水源;③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④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限制性因素:水源。
    2、有利条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地城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高。
    不利条件: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市场距离大,只有一条铁路,且又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其交通位置及通达性不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差;莫高窟洞窟多粉沙、泥质,易风化、侵蚀,洞虽多,但面积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3、区位条件:①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枣的品质好;②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③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无污染;④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少。
    4、措施: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敦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和敦煌及周边地区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连接河西走廊和地区,位置优越独特;对于干旱的西北地区来说,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党河流经敦煌,位于河流沿岸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丰富的水源;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敦煌属于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限制性因素。
    敦煌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地城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但也存在不利因素:敦煌深居内陆,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市场距离大;只有一条铁路,且又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其交通位置及通达性不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差;莫高窟洞窟多粉沙、泥质,易风化、侵蚀,洞虽多,但面积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鸣山大枣品质优良与当地气候、水源、土壤等条件密不可分。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枣的品质好;河流补给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无污染;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工业排放废气少,环境污染少。
    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分析,敦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实现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回答本题需要在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方面书写出具有地理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敦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17-4【巩固】 【正确答案】 1、卡塔尔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水资源缺乏;人均消费水平高,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承载力较小,人口密度约在240人/平方公里说明人口容量不合理。但是卡塔尔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可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贸易便利且繁荣;可提高人口容量,因此现在的人口容量也是合理的。
    2、多哈港港湾宽阔,停泊条件好;位于海湾内,风浪小;该国及周边国家都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货运量大;现为卡塔尔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3、采珠业历史悠久,采珠经验丰富;当地珍珠产量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当地珍珠品质好,著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4、D 5、A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卡塔尔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考查卡塔尔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多哈港的优势区位条件、卡塔尔珍珠加工产业发达的原因等内容,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落实了地理实践力。
    根据材料“2020年人口约为276万人,其中外籍劳务人口约占全国的80%以上”可知,卡塔尔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短缺。根据材料“卡塔尔国土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约为276万人”可通过计算得出,2020年卡塔尔的人口密度约在240人/平方公里。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水资源缺乏;人均消费水平高,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承载力较小,人口密度约在240人/平方公里说明人口容量不合理。但是卡塔尔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可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贸易便利且繁荣;可提高人口容量,因此现在的人口容量也是合理的。
    根据材料二图文资料可知,多哈港港湾宽阔,停泊条件好;位于海湾内,风浪小;该国及周边国家都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货运量大;现为卡塔尔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根据材料三可知,在卡塔尔,采珠业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0世纪30年代前,采珠业一直是卡搭尔的主要产业,说明当地珍珠产量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卡塔尔是著名的珍珠产地,说明当地珍珠品质好,出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措施不当,出现大水漫灌,则会使水分蒸发掉,大量盐分停留在地表,造成土地盐渍化,与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增加无关。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业态,B错误。公共服务行业,具有非营利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包括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C错误。政府服务业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D错误。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金融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A正确。故选A。
    17-5【巩固】 【正确答案】 1、①通过集聚,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商业网点知名度和影响力;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④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与时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
    2、①吉隆坡高消费人口集中,与休闲城有多种交通相连,是最直接的客源地;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收入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国内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②马来西亚经济迅速,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且国际机场提供便捷国际交通,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马来西亚休闲城的位置图为情境,涉及影响服务业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由“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可知,通过集聚,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集聚,通过集聚使休闲城规模大,影响力大。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商业网点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种服务行业集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集聚使各服务业的距离缩短,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与时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
    由材料可知,马来西亚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为该国的经济中心,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17-6【巩固】 【正确答案】 1、位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如北广济街、西羊市等)及街角路口;以清真大寺为中心,由多条街道组成。
    2、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美食店投资成本;就近获取信息,彼此带动,扩大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顾客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美食店经济效益。
    3、类型:餐饮服务业(或商业性服务业)。
    区位因素:地处主要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钟鼓楼广场和清真大寺附近,游客多,市场需求量大;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历史悠久,以清真食品为主,特色性强;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等。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西安回民街为背景,设置3个小题,涉及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产业集聚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由材料可知,回民街由多条街道组成,街道两旁分布大量的美食店铺。结合图示,可知众多美食店位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如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及街角路口;美食店大致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分布于周边多条街道。
    美食店铺为商业性服务业,其在回民街集聚是因为相互间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主要目的有:共享回民街的基础设施,降低店铺投资成本;彼此可以就近获取信息,相互带动,扩大本店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顾客的交通费用,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最终提高美食店经济效益。
    回民街是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其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类型为餐饮服务业(或商业性服务业)。其区位因素主要从交通、市场、文化特色、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回民街地处主要交通干线(西大街)附近,交通便利;位于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和清真大寺等旅游景点附近,游客多,消费市场广阔;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历史悠久,以清真食品为主,特色性强,对外地游客吸引力强;当地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等。
    17-7【巩固】 【正确答案】 1、商业性服务业 2、交通因素
    3、品质好,物美价廉,网络直播知名度高。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阿克苏苹果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服务业类型,影响服务业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电商平台是阿克苏苹果扩大销售范围,这种活动属于服务业中的商业性服务业。
    根据材料信息,阿克苏苹果产在,发货地区大多在西安,原因在于,西安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将阿克苏苹果发送到全国各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材料信息,阿克苏苹果地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较大,苹果品质较好,同时价格较为低廉;互联网直播使其被亿万消费者青睐,扩大了其知名度。
    17-8【提升】 【正确答案】 (1)北 B A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旱涝灾害 观光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 (3)位于城市核心区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上,有利保护市区大气环境;位于黄浦江下游,有利于保护城区的水源 (4)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才、交通和环境
    【试题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1)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入海口处北岸和南岸相比,沉积作用明显的北岸。根据等压线判断,图示天气系统是低压槽,受其控制区多阴雨天气。所以A、B两处中,白天气温较高的 B 。夜晚气温较高的是A 。
    (2) 该地区历史上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其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目前,该地区农业结构已经调整为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3)读图,上海市精品钢铁基地位于城市核心区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上,有利保护市区大气环境。位于黄浦江下游,有利于保护城区的水源。
    (4) 浦东新区建立以来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影响该区域目前第二、三产业的主要因素有人才、交通和环境。
    考点:地转偏向力,常见天气系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17-9【提升】 【正确答案】 (1)气候(热量);原料
    (2)土地价格低; 劳动力廉价
    (3)小;劳动力导向型
    (4)优点: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环境达到饱和、地价工资上涨、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涉及到农业和工业的因素分析,考查较为综合。
    详解:
    (1)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气候),制糖工业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因为原料和产品的产出比较小,以至于运输原料的成本要远高于运输产品,故要靠近原料产地。
    (2)中华台北和广东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地价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广西种植甘蔗的优势区位有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廉价。
    (3)茂名市的城市等级较广州要低,等级高的城市服务范围更大,服务种类更多,珠三角的产业向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茂名市转移,很有可能转移的是传统产业或者对技术资金难度要求比较低的产业,最有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
    (4)产业集聚的有点在于: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水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或者最开始的厂区建设完备),加强技术协作与交流(相同产业之间的集聚可以进行技术交流与协作),节约运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从而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
    18-1【基础】 【正确答案】 1、A D 2、东南 A
    3、水汽输送 夏 丁 增大
    4、暖 增温增湿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模式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水循环以及洋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则A地气流上升,说明该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为热源;D地气流下沉,说明该地空气受冷下沉,为冷源,所以气温较高的是A。A地以上升气流为主,水汽易凝结,多云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D地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
    白天陆地受热增温较快,为热源,近地面为低压;海洋为冷源,近地面为低压,可知A为陆地,D为海洋。A地位于D地的正西方,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为东南风。
    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沿海“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甲为蒸发,乙为水汽输送,丙为降水,丁为地表径流。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使水汽输送环节显著。南水北调改造的是丁地表径流环节。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对地表径流的调蓄作用降低,导致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若该图为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甲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
    18-2【基础】 【正确答案】 1、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变化特点:12:00至16:00气温不断升高。
    原因:12:00至16:00太阳辐射较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
    3、受海风影响,空气湿度大,降水增加;海风可以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城区,把大气污染物带走,有利于城区大气质量的改善。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陆间热力环流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海陆风成因、气温的变化原理、海陆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的热容量较陆地大,升温和降温都较慢,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据图判断番禺和新垦12:00至16:00气温不断升高,大气主要吸收长波辐射而增温,12:00至16:00太阳辐射较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
    海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受海风影响,空气湿度大,降水增加;海洋上人类活动少,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海风可以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城区,把大气污染物带走,有利于城区大气质量的改善等都是有利影响。
    18-3【巩固】 【正确答案】 1、32-48 偏南 位于海面,地表摩擦力小
    2、亚洲高压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比热小,冬季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3、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
    地质时期地壳抬升,冰川侵蚀作用强盛,形成冰川地貌,后海平面上升,海侵形成峡湾。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某时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线判读、土壤有机质成因、河口三角洲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
    读图可知等压线间距值为8,甲地气压值为1036-1044,乙地为996-1004,交叉相减气压相差32-48,丙地风向根据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近似为偏南风,丙地风力大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还有摩擦力大小,丙位于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
    读图可知,甲地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陆地高压海洋低压,结合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的比热容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空气因冷却收缩下沉,所以冬季形成了冷高压。
    戊地位于西风带,受落基山脉阻挡,是西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材料可知海岸具有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峡湾的特征。该地地壳抬升,由于该地纬度较高,在气候寒冷时期,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在冰川不断侵蚀下形成U形谷等冰川地貌;寒冷时期结束后,随着温度升高,冰川大量融化,不断消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U谷,形成峡湾,海岸线曲折。
    18-4【巩固】 【正确答案】 1、高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2、乙>甲>丁>丙 3、甲 乙
    4、东北风 5、夜晚山坡降温快,近地面气流由山坡吹向山谷;(夜晚)山谷气流上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该地水汽充足,在上升过程中易冷却成云致雨。
    6、①气流运动方向不正确,①气流运动方向由向上改为向下;②等温面平直不正确,②为等温面,在甲处上空应向高空弯曲;④处等压面弯曲方向不正确,④处等压面应向谷底弯曲(甲处气压不对,甲处应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热力环流和山谷风为试题背景,涉及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结合所学,读图1,甲对应上空等压面向高处凸出,为高压,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甲应为低压,气温高;乙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低处凸出,为低压,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乙应为高压,气温低;即甲点比乙点的气温高,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结合所学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结合上题分析,甲对应上空丁为高压,甲为低压;乙对应上空丙为低压,乙为高压,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乙>甲>丁>丙。
    结合上题分析,一般情况下,图1中甲地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因此甲最有可能为阴雨天;乙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若图1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气压梯度力为自北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风向为东北风。
    结合所学可知,夜晚山坡降温快,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山坡吹向山谷;夜晚山谷地势较低,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水汽易凝结,该地水汽充足,在上升过程中易冷却成云致雨。
    结合所学可知,假如图2中③箭头正确,甲地较热,盛行上升气流,甲处为低压,④处等压面弯曲方向不正确,④处等压面应向谷底弯曲;乙地相对较冷,盛行下沉气流,乙地为高压,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指向低压,即从乙地流向甲处,因此①气流运动方向不正确,①气流运动方向由向上改为向下。结合前面分析,②等温面平直不正确,②为等温面,在甲处近地面温度高,相同高度的上空气温较高,等温面应向高空弯曲。
    18-5【巩固】 【正确答案】 1、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导致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从而使得地区昼夜温差大。
    2、(气流运动方向的标注和等压面绘制)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及周边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原理及气候特点形成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地区昼夜温差大,从大气受热过程看,主要是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强,导致白天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云量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所以地区昼夜温差大。
    由于湖水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从而形成湖陆风,夜晚降温时,由于湖水热容量大,降温慢,陆地热容量小,降温快。所以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湖面上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陆地上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水平方向上在近地面大气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高处则由湖泊上空吹向陆地。依据等压面弯曲的基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湖面上等压面绘成下凹形状,陆地上等压面绘成上凸形状。所以夜晚湖陆间的热力环流及近地面等压面情况如下图所示:

    18-6【巩固】 【正确答案】 1、绘图如下:
    2、白天晴朗,光照强;夜间降水,蒸发弱,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雅鲁藏布江谷地热力环流运动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农业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热力环流的应用,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因此谷底气温高(暖空气),谷坡气温低(冷空气),谷底为上升气流,坡地气流顺着山坡流向谷底,由于夜晚谷底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多夜雨。作图如下:
    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高,白天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光照丰富;夜晚受山风影响,降水多,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多,因此夏季昼晴夜雨为当地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光照和水分,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
    18-7【巩固】 【正确答案】 1、③>④>①>② 2、
    3、④ 海风 4、东南
    5、白天 谷风 6、C 7、C 8、C
    【试题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热力环流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八道试题,涉及等压面图判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根据已学知识,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所以③④两地的气压值高于①②两地。又根据图一中等压面判断③处气压高于④ 处,①处气压高于② 处。综上所述,图一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③>④>①>②。
    读图一已知,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出现变形,符合物理原理热胀冷缩,所以④地为热区,③地冷区,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如下图受热地区④地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④地形成低气压,而高空①地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③地相反(②地形成低气压,③地形成高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③→④,①→②),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如果图一所示为白天的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结合上题结论和已学知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垂直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所以④地表示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所以近地面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
    若图一所示为北半球,③位于④的正东,结合以上题目分析,③地气压高于④地,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③→④,因为图一所示为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则近地面的实际风向为东南风。
    图二为山谷风示意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形成谷风;晚上,山坡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山风,所以左图表示白天谷风示意图,右图表示夜晚山风示意图。
    根据已学知识,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快,利于谷风的形成;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山坡上的空气降温快,利于山风的形成。
    根据已学知识,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因此低温冻害多发生在夜晚,AD错;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此时山坡上降温快,气温较低,谷底上方同高度降温慢,气温较高,因此山谷等压面向下凹,C对,B错。故选C。
    “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山属于谷地地形,夜晚山顶海拔高气温降得快,气压高,谷地气温相对较高,气压低,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山谷暖湿气流被抬升,水汽凝结易形成降水,其成因所对应图二中的气流是③,C对,排除ABD。故选C。
    18-8【提升】 【正确答案】 (1)盛行风为西北风。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力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3)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空洞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试题解析】 详解:
    (1)图示区域盛行风向主要结合风频图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盛行风以西北风为主。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夏季风成因,主要从升降温速度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地为绿洲,乙处有大量的沙漠,乙处升降温速度快。夏季乙处升温快,气温较甲处高,气流上升,为低压,甲地形成高压,近地面从甲流向乙,为西北风。
    (2)甲地风力发电基地建设的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有利因素主要从地价、风能资源、人口密度、市场等角度分析。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大风天数多,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低,地价低;人口稀少,拆迁费用低。风力开发历史悠久。从市场看,北部地区城市密集,对于电力需求量大,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因素主要从资金、技术、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较脆弱不利于风力发电基地建设。
    (3)该地属于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所以要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该地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空洞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18-9【提升】 【正确答案】 盛行风为西北风。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试题解析】 详解:
    由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由图可知,甲地有大片绿洲,乙地以沙漠为主,绿洲的比热容比沙地大,同一时间,增温速度比沙地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沙地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由甲地吹向乙地。



    相关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112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9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8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