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科普阅读题(基础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科普阅读题(基础篇)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货币天然是金银,认真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科普阅读题(基础篇)1.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答对一条即可)(2)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我国学者研制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氢能是一种能量高、洁净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化学水解制备氢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电解水制备氢气是指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近年来,国际学界在全水解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寻找能在中性水电解质中同时展现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是一大挑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和高敏锐教授团队采用电化学沉积和固相磷化两步反应,设计并成功制备了镍掺杂的磷化钴三元纳米片电催化剂,在中性条件下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据介绍,这项工作为发展廉价三元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电极,用于中性水电解制氢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展现出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廉价三元过渡金属磷化物做电极时,是利用该物质的______性。(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在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实质______。(4)与传统电解水催化剂相比,新型三元纳米片电催化剂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种)。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元素之一。碳元素在地球上虽然广泛分布,但其含量不足0.03%。迄今为止,人类发现了15种碳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如图1所示的同一个“格”,其中碳-12和碳-13属于稳定型,考古研究中,通过测定碳-14含量估算古物的年代。20世纪起,人类对碳元素的认识突飞猛进。下表列出了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件:序号ABCDEF时间40年代1967年1969年1985年1991年21世纪事件发现碳14发现六角金刚石和单斜超硬碳发现银白色的白炭发现富勒烯的第一个成员C60(图2)发现碳纳米管(图3)从石墨中剥离出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石墨烯(图4) 碳的这些新型结构的发现和性能研究的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碳-12和碳-13的不同点是_______。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原子数不同(2)图2、图3、图4所示物质均为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3)C60中“60”的含义是________。4.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我国首个3.35m直径铝锂合金火箭贮箱的诞生,是我国运载火箭结构效率和运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很多运载火箭芯的二级贮箱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贮箱占箭体结构重量和空间的50%以上,其内部加注的燃料占火箭总重量的90%以上,因此降低贮箱结构重量是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关键。铝锂合金是一种先进的轻量化结构材料,最大的优势是密度小、强度高。锂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金属元素,在铝中每加入1%的锂,密度降低3%,弹性反而提升6%。(1)铝锂合金属于________材料,能被制成火箭贮箱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性质。(2)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1条即可)。(3)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液氧,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4)铝锂合金可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5.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在南海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遇火即可燃烧。在地球上的量大约是已探明其它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传统自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的最大新型能源。但可燃冰的开采比较困难,可燃冰一但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1)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______。A 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2)可燃冰无固定的组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同人类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一样都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______。(4)可燃冰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______(填序号) 。A 储量丰富 B 燃烧值大 C 清洁、无污染 D 易于开采(5)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6)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7)“天津港爆炸事故”现场发现存放有碳化钙,该物质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易燃气体乙炔和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绕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6.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写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金有工业用途,但远比不了铝、铁、铜等主流金属,那为什么它还这么值钱呢?让我们拿出一张元素周期表,看看每一种元素是否都适合作货币呢?首先,所有的气体元素都可以被排除,两种液体元素溴和汞也可以被排除,更何况它们都有毒。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要么气味很臭,要么有毒,如硫、磷、砷等,当然也无法使用。元素周期表最左边的两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也可以被排除,它们在水里会爆炸,握在手里会灼烧手心。元素周期表最下方的人造元素自然也被排除,我们的老祖先根本无法在自然界找到它们。类似的,放射性元素也可以被舍弃,你总不想因为用钱得癌症吧。还有稀土元素,它们极其相似,难以分离,自然它们也被排除。过渡元素钛、钒、铬,都不存在天然的游离态,要将它们提取出来需要超级高温,硅、铝也类似。铁、锌、锡、铜和铅容易生锈,铋太脆也无法充当货币,碳在高温下不稳定。这样就只剩下6种铂系金属和金、银了。铂系金属也有用作货币的潜质,它们具有金属光泽,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就能找到。但铂系金属熔点高,难以分离和冶炼,可锻造性差。就这样,最后只剩下两种“完美”的货币元素:金和银。它们符合货币的各种要求。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不管是金首饰,还是工业上用的金线、金箔,都体现了金的________性。(2)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液体元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3)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常以氧化铝等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同时还生成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概括金、银符合货币的要求:_________(写一条即可)。(5)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说明“点石成金”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理由是_________。7.认真阅读下列材料:2021年4月7日,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CH4)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请回答:(1)甲烷含有_________种元素,其化学式为_________,(2)它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写一条即可)。8.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2)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充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2年9月26日,丹麦媒体报道称,“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天然气泄汤。甲烷(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比二氧化碳作用更强的温室气体,但在大气中分解得更快。专家表示,长期来看,“北溪”泄漏的大量甲烷或将在波罗的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氧气、一氧化碳、炭黑等物质的原料;还可用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膜气相化学沉积的碳源。甲烷对人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1)甲烷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甲烷的一条用途: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A.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B.甲烷有毒,浓度高会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症状C.“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天然气可能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D.人可以直接接触液化的甲烷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 11℃。在常温下,1L 水中大约能溶解 2.9g 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 2%的 ClO2和 0.085%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 2000 年起就逐渐用 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1)ClO2的名称是_________,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双氧水 B.过氧乙酸(C2H4O3) C.84 消毒液(含 NaClO) D.氯气(3)下列有关 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100g 水中大约能溶解 2.9g ClO2C.ClO2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冷暗处 D.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CO2。(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3)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______________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______________(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______________。12.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二氧化碳相对的零排放。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有: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等。科学家在不断研究二氧化碳的利用和转化的技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通过CO2的状态变化在制冰的同时回收热量,用于奥运场馆供热(如下图)。二氧化碳还可以与氢气等发生反应,转化为其他化工产品。(1)①工业上排放的CO2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绿色植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_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向空气释放B.实现“碳中和”就是要不使用任何能源C.CO2转化为CH3OH等化工产品有利于实现“碳中和”(2)大型制冷设备中常使用NH3和CO2作制冷剂,但CO2作制冷剂能量转化效率更高。①区分NH3和CO2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②氨气可利用“”制得。空气中有大量氮气,但制NH3时不能用空气直接与H2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在冬奥会场馆冰面下方,CO2通过状态变化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④若制冷管道无泄露情况,制冷系统工作时管道内CO2的总质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在一定条件下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CH3OH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①“制氢”: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X和H2.已知:物质X中m(Fe):m(O)=168:64,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②“制醇”:CO2与H2得到CH3OH的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③“分离”:加热CH3OH和H2O的混合物,先转化为气态的物质是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因此,常把热导率高的纳米材料作为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以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研究人员在环氧树脂(热导率为0.16W/m·K)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的六方氮化硼、改性氮化硼、立方氮化硼得到三种不同填料含量的材料。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其结果如图2。图中热导率越大,表明材料导热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氧树脂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环氧树脂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由图1可知,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_____。(3)氮化硼(BN)属于 (填字母序号)。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图2中加入氮化硼的环氧树脂热导率均高于0.16W/m·K,表明在实验研究的填料含量范围内,添加氮化硼可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___________。②环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___________。(5)对比图2中的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14.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说出过氧化氢的用途_______(答一点)。(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C.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D.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4)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5)水蒸气产生过氧化氢的量与_______等因素有关。1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作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1)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2)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在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______。物质H2N2NH3沸点/℃(1.01×105Pa)-252-195.8-33.35 (3)NH3可以进一步制得尿素和碳酸氢铵等化肥。下图是某商店内的两种化肥的标签。①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②纯净的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经检测尿素肥料中含氮量实际为42.3%,则该尿素肥料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③化肥碳酸氢铵中含有的阳离子且为原子团的是______(填微粒符号)。16.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石墨烯是一种以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图1),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石墨烯可以弯曲,柔韧度很好,可以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等(图2)。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单位质量的强度,石墨烯是世界上最好钢铁的100倍。另外,石墨烯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光学性能、热传导性能等多种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从石墨中剥离出单层结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制石墨烯的方法,其中一种是碳化硅( SiC)外延法。碳化硅外延法:在超高真空的高温环境中,硅原子升华脱离材料,剩下的碳原子通过自组形式重构,从而得到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1)富勒烯家族的典型代表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具有美学对称性的足球状分子,分子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_。(2)有关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石墨烯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石墨烯可以作弯曲屏幕、防弹衣的外部材料(3)碳化硅外延法制石墨烯要在超高真空的环境中进行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1)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2.(1)导电(2)2H2O2H2↑+O2↑(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组合成氧分子(4)高活性或高稳定性(任写一个) 3.(1)C(2)单质(3)每个C60分子中含60个碳原子 4.(1) 金属 强度高(2)燃烧后只生成水,无污染(3)分子间的间隔(4)密度小 5. B 混合物 不可再生 可燃物 ABC 可燃冰分子之间的间隔小 置换反应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6.(1)延展(2) 溴 汞(3)(4)化学性质稳定(或在自然界中能找到等,合理即可)(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7.(1) 两2 CH4(2)无色或无味或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 8.(1)D(2) 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氢气贮存困难(或制取成本高) 9.(1) 化合物 用作燃料或制造氧气、一氧化碳、炭黑等物质的原料或用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膜气相化学沉积的碳源(2)AC 10.(1) 二氧化氯 +4(2)AB(3)CD 11.(1)释放(2)碳替代(3) (4) 错 对(5)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12.(1) 化石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AC(2) 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氨气,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二氧化碳 2H2 + O2 2H2O 吸收 不变(3) Fe3O4 降低 甲醇CH3OH 13.(1)三3(2)涂料(3)AC(4) 对 对(5)改性氮化硼对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效果最好(合理即可) 14.(1)消毒杀菌(2)(3)B(4)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固体(5)温度 15.(1)N2、H2H2、N2(2)-33.35°C~-195.8°C(3) 热稳定性不好,受热易分解 46.7% 混合物 16.(1)C60(2)A(3)防止石墨烯氧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盐 化肥(基础篇)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酸和碱(基础篇)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金属和金属矿物(基础篇)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