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六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52分)
1.(4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d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0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D.做套完整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2.(4分)如图所示为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行驶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
A.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的坡度
B.测量时间的工具可以选用秒表
C.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5cm/s
D.本次实验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
3.(4分)有关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当集中精力时,我们能听到地质灾害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
D.在城市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4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声学小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玻璃罩中闹钟铃声的变化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B.乙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叉股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丁图:八个相同玻璃瓶中装不同深度的水,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声音,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
C.“己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6.(4分)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
B.该物质5﹣10min时是固液共存状态
C.通过水浴法加热,有助于更好观察实验现象
D.该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45℃
7.(4分)如图所示,李明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可折叠量角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B是入射光线,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60°
B.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A会远离ON
C.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光在量角器上发生了漫反射
D.绕ON前后转动E板,E板上观察不到光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
8.(4分)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所示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错误的是( )
A.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B.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的反射
9.(4分)如图所示的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近视眼的娇正
10.(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10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由30cm减小到15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D.当物距为40cm时,成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11.(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
A.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20>f>15cm
B.如果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此时将蜡烛向下调整,可使像处于光屏中心
C.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若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完整
12.(4分)某同学在烧杯中装菜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种类
硝酸
水
煤油
植物油
密度(kg/m3)
1.5×103
1.0×103
0.8×103
0.9×103
A.该液体密度为0.9g/cm3
B.烧杯中装的液体是硝酸
C.烧杯的质量为35g
D.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13.(4分)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14题7分,15题8分,16题8分,17题7分,共30分)
14.(7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的高度 (选填“M”或“N”);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乙所示 ℃。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的沸腾图像,水在沸腾的过程中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这次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贝贝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分别如图丁中a、b所示,实验中要使a、b图像重合 。
(4)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15.(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宾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
(2)小宾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12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 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 像;
(4)当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
(5)如图丙所示,小宾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
用 ;
(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16.(8分)在如图1所示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 cm的凸透镜;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3)将点燃蜡烛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眼睛 (填“直接”或“通过凸透镜”)观察光屏,会看到一个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某次实验时,小明向左轻吹蜡烛的火焰。烛焰向左侧偏斜,观察到烛焰的像也向左侧偏斜 (填“实”或“虚”)像。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如图所示2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图Ⅱ中的 (填符号)。
2022-2023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六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52分)
1.(4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d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0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D.做套完整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解答】解:A、课桌的高度约80cm=8d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6m/s;
D、做套完整眼保健操用时约5min。
故选:C。
2.(4分)如图所示为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行驶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
A.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的坡度
B.测量时间的工具可以选用秒表
C.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5cm/s
D.本次实验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斜面坡度越小,滑块运动时间越长,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故A正确。
B、“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速度公式v=,用秒表(或停表)测量出滑块运动的时间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
C、由图可知,行驶的路程是s=40cm+5cm=45cm,
则滑块全程的平均速度v===15cm/s;
D、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BC段所用时间较少可知,故D错误。
故选:D。
3.(4分)有关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当集中精力时,我们能听到地质灾害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
D.在城市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在地震,这种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是人耳朵听不到的;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故D正确。
故选:C。
4.(4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声学小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玻璃罩中闹钟铃声的变化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B.乙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叉股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丁图:八个相同玻璃瓶中装不同深度的水,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声音,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答】解:A、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
B、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系”;
D、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八个玻璃瓶,瓶子越不容易振动,即发声的频率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5.(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
C.“己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
B、露的形成是液化,故B错误;
C、冰的形成是凝固,故C错误;
D、霜的形成是凝华,故D正确。
故选:D。
6.(4分)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
B.该物质5﹣10min时是固液共存状态
C.通过水浴法加热,有助于更好观察实验现象
D.该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45℃
【解答】解:A、该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该物质在不同时间的温度,故A正确;
B、由乙图可知,所以5﹣6min为固液共存态,所以为液态;
C、研究晶体熔化特点时,减慢熔化,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D、该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45℃不变,熔点和凝固点是45℃。
故选:B。
7.(4分)如图所示,李明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可折叠量角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B是入射光线,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60°
B.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A会远离ON
C.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光在量角器上发生了漫反射
D.绕ON前后转动E板,E板上观察不到光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
【解答】解:A.由图可知,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
B.将激光笔靠近N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B错误;
C.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故C正确;
D.绕ON前后转动E板,证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选:C。
8.(4分)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所示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错误的是( )
A.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B.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的反射
【解答】解:
A、水中放大的“勺头”是凸透镜成像,故A错误;
B、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故B正确;
C、水中弯折的“汤勺”是汤勺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D、平面镜中的“杯子”是平面镜成像,故D正确。
故选:A。
9.(4分)如图所示的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近视眼的娇正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白光是复色光,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属于光的折射;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C。
10.(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10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由30cm减小到15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D.当物距为40cm时,成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解答】解:A、当u=v=2f时、等大的实像,u=v=2f=20cm,故A错误;
B、当u=10cm时,不成像;
C、当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应该变大,故C正确;
D、当u=40cm时,所以成倒立,应用为照相机。
故选:C。
11.(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
A.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20>f>15cm
B.如果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此时将蜡烛向下调整,可使像处于光屏中心
C.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若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完整
【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光屏上成倒立,应有:
,
解得:15cm>f>10cm,故A错误;
B、如果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为了使像处于光屏中心,故B错误;
C、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照样能会聚成像,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折射光线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12.(4分)某同学在烧杯中装菜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种类
硝酸
水
煤油
植物油
密度(kg/m3)
1.5×103
1.0×103
0.8×103
0.9×103
A.该液体密度为0.9g/cm3
B.烧杯中装的液体是硝酸
C.烧杯的质量为35g
D.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解答】解: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5g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5g,
液体的质量为:m=m7﹣m1=35g﹣5g=30g,
液体的密度为:ρ===1.5g/cm5,
对应给出的密度表可以确定这种液体可能是硝酸;
则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ρV′=1.3g/cm3×50cm3=75g。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4分)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故A正确;
B、在0~4℃范围内,密度越大,故在8~4℃范围内,故B正确;
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6℃,故C错误;
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故D正确。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14题7分,15题8分,16题8分,17题7分,共30分)
14.(7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的高度 M (选填“M”或“N”);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乙所示 32 ℃。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的沸腾图像,水在沸腾的过程中 吸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移走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 。这次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的原因可能是 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
(3)小红、贝贝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分别如图丁中a、b所示,实验中要使a、b图像重合 减少a组水的质量 。
(4)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 B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所以首先调节的是铁圈M的高度;
温度计分度值为2℃,示数为32℃;
(2)水在沸腾过程中是要不断吸收热量的,如果移走酒精灯,我们会发现水会停止沸腾;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沸点越高,沸点越低;
(3)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a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a组水的质量大于b组水的质量;
(4)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水蒸气不断液化,A图是沸腾前的情况;
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气泡上升时体积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M;32;移走酒精灯;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4)B。
15.(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宾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
(2)小宾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 3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12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 24cm 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 虚 像;
(4)当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
(5)如图丙所示,小宾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
用 A ;
(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不变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
(2)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由图可知,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如下图:
(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12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2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5)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只有C左右不同、T、V,左右相同,用模型A、T,只有C左右不同;
(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所以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2)3; (4)不能;虚; (6)不变。
16.(8分)在如图1所示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 10 cm的凸透镜;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3)将点燃蜡烛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眼睛 直接 (填“直接”或“通过凸透镜”)观察光屏,会看到一个 放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某次实验时,小明向左轻吹蜡烛的火焰。烛焰向左侧偏斜,观察到烛焰的像也向左侧偏斜 虚 (填“实”或“虚”)像。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如图所示2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图Ⅱ中的 B (填符号)。
【解答】解:(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光具座的长度至少为焦距的4倍,凸透镜的焦距最大是25cm;
(2)实验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将点燃蜡烛的蜡烛、凸透镜,此时u=50.0cm﹣35.6cm=15.0cm,眼睛直接在光屏上会看到一个倒立,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根据光路可逆可知;
(4)某次实验时,小明向左轻吹蜡烛的火焰,观察到烛焰的像也向左侧偏斜,所以此时成的是正立;
(5)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分大小,且都是放大的,因此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
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放大;能;(4)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九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九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九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九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