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为提高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河南商丘拟耗资1.35亿元建设永久性方舱。下列关于建造者描述合理的是( )
A. 建造者步行速度为10m/sB. 建造者的身高为170dm
C. 建造者的体温约为36.5℃D. 建造者质量为60g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B.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质量变小了
C. 氧气罐中气态压缩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D.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3.关于以下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简易潜望镜中看到景物的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④D.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⑤
4.根据图像特点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以下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v甲
C. 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D. ρ甲<ρ乙
5.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弯折”了。在如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6.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使得众口可调、老少皆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冰冻肥牛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该过程需要吸热
B. 汤汁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汤汁温度继续升高
C. 手不能太靠近蒸气,因为蒸气液化放热会烫伤皮肤
D. 在煮食物的过程中,汤汁会越来越少,该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7.某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
A. 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B. 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其体积会变小
C.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D. 最多能够装下1kg水的容器,也能装下1kg的酒精
8.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9.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称量前调节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就停止调节
B. 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进行称量
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掉一些
D. 称量前调节天平,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10.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11.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1:2,体积之比V甲:V乙=2:1,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 1:1B. 4:1C. 1:2D. 1:4
12.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不正确的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1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正确的是( )
A.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这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到清晰的像
C. 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向外抽水,保持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想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需向右移动光屏
D. 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看到蜡烛完整的像
1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杯的质量为40gB. 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50g
C. 该液体密度为1g/cm3D.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15.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已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200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 cm3,石块的质量是______ g。(石块密度为2.5g/cm3)
16.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烧瓶内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2022年7月13日出现的超级月亮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______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同学们用电脑上网课时,家中电脑显示器上的彩色画面都是由红、______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18.如图所示,有一条经过平面镜反射过点P的反射光线且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S′为像点,请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并补全光路图。
19.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20.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2)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 ℃;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______ ;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 min。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22.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若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乙图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则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再次在光屏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在乙图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______(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后,会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
(3)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
23.利用天平和量筒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酱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______ 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则乙图中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_ g,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酱油的密度为______ kg/m3;
(3)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酱油的密度,可以将实验顺序调整为______ ,这样可以减小因烧杯中残留有酱油而产生的误差。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4.一个体积为0.5dm3的铁球,其质量是1.58kg,铁的密度是7.9×103kg/m3,问
(1)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能注入多少克水?
(3)若该铁球注入某液体后的质量为1.82kg,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百米平均速度可达到10m/s,故A错误;
B、人的身高在1.5m∼1.8m之间,建造者的身高为170dm=17m,明显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2℃∼37.3℃之间,故C正确;
D、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kg∼80kg,建造者质量为60g=0.06kg,明显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有的需要生活经验、有的需要换算单位、有的需要简单计算,最后判断哪个选项符合实际。
2.【答案】C
【解析】解:A、1kg的铁和1kg的棉花的质量都是1kg,质量相同,故A错误;
B、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mV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减小一半,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ρ=mV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质量定义分析即可;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3)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先分析氧气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然后根据ρ=mV可得出氧气密度的变化;
(4)质量相等物体,状态变化,体积也会变化,密度会变化。
本题考查质量及其属性、密度及其特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3.【答案】A
【解析】解:(1)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
综上分析,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对光现象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更多,由v=st可知,v甲
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中数据可知,u=v=2f=1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5cm,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更大,由ρ=mV可知,甲的密度更大,即ρ甲>ρ乙,故D错误。
故选:A。
先看清每个图像的信息,然后根据相关知识结合选项的问题分析是否相符。
本题是图像综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的物理知识。
5.【答案】D
【解析】解: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夹角大于在水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D正确。
故选:D。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冰冻肥牛肉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牛肉卷中的冰熔化了,同时吸收热量,故A正确;
B、把火锅中的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汤汁温度不变,故B错误;
C、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人体皮肤时,在人的皮肤表面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所以会将导致皮肤烫伤,故C正确;
D、在煮食物的过程中,汤汁会越来越少,是因为汤汁中的水吸热汽化成为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B。
(1)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2)液体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液化需要放热;
(4)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的过程。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及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7.【答案】C
【解析】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固体冰、铝、铜、干松木的密度均小于液体汞的密度,故A错误;
B、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后,它的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V=mρ可知,体积变大,故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由V=mρ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铜块的体积小于铝块的体积,故C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V=mρ可知,1kg水的体积小于1kg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够装下1kg水的容器,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D错误。
故选:C。
(1)比较表格中液体汞的密度和固体的密度,判断固体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2)一定质量的水结冰,状态改变,密度改变,可根据V=mρ判断体积的变化;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铜、铝的密度关系,由V=mρ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铜块、铝块的体积大小关系;
(4)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水和酒精的密度关系,根据V=mρ比较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然后得出最多能够装下1kg水的容器是否能装下1kg的酒精。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能从密度表格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
D、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明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9.【答案】A
【解析】解:A、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就偏大,而这一部分质量是不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A正确;
B、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左盘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说明物体的质量比砝码质量还要小,说明测量结果偏大,故B错误;
C、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能使横梁平衡,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C错误;
D、称量前调节天平,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没有放物体时就有读数,则测量时多个这个示数,测量结果偏大,故D错误。
故选:A。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就停止调节,说明天平的左侧下沉,当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先用一部分砝码来平衡,测量值会偏大;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就停止调节,说明天平的右侧下沉,当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先用一部分物体来平衡,测量值会偏小;
(2)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如果物体和砝码的位置反了,则左盘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3)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砝码的质量会减小,砝码上标注的质量大于砝码的实际质量,会使测量值偏大;如果砝码上沾有一些泥巴,砝码上标注的质量小于砝码的实际质量,会使测量值偏小;
(4)称量前调节天平,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
本题考查操作错误和砝码磨损出现的测量值偏大或偏小的问题,关键是平时要进行实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10.【答案】B
【解析】解:①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
②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
③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选:B。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由题知,m甲:m乙=1:2,V甲:V乙=2:1,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m甲V甲:m乙V乙=m甲V甲×V乙m乙=m甲m乙×V乙V甲=12×12=1:4。
故选:D。
由题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体积之比,利用ρ=mV求密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12.【答案】A
【解析】解:
由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该像是倒立的,所以为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20cm<2f,所以10cm
综上所述,只有A项说法正确。
故选:A。
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根据题意确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
13.【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地像,光屏将靠近透镜向左移动,而且像变小,故B错误;
C.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水凸透镜变薄,焦距变大,相当于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大,像距变大;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当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等于4f时,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的纸片,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改变,折射光线变少,故D错误。
故选:C。
(1)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会聚能力就越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3)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其会聚能力越弱,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4)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应用,难度变大。
14.【答案】C
【解析】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0,液体的密度为ρ;
ACD、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1=40g,
由ρ=mV可得:m1=m0+m液=m0+ρV1,即40g=m0+ρ×20cm3-----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2=100g,
由ρ=mV可得:m2=m0+m液′=m0+ρV2,即100g=m0+ρ×80cm3-----②;
联立①②解得:m0=20g,ρ=1g/cm3,故AD错误、C正确。
B、由ρ=mV可知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ρV=1g/cm3×40cm3=40g,故B错误。
故选:C。
(1)从图象中读取两组液体的体积和对应的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液体与量杯总质量等于液体质量与量杯的质量之和,再利用密度公式写出两组表达式,联立起来即可解出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
(2)利用ρ=mV可求出40cm3的该液体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读取相关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5.【答案】250 625
【解析】解:(1)由ρ=mV得200g=0.2kg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0.2kg1×103kg/m3=2×10−4m3=200cm3;
石块总体积:
V石=V瓶−V水=450cm3−200cm3=250cm3;
(2)由ρ=mV得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m石=ρ石V石=2.5g/cm3×250cm3=625g。
故答案为:250;625。
(1)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故投入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2)上面求出了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石块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0.2k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会 液化 降低
【解析】解: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液化变成小水珠,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
故答案为:会;液化;降低。
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沸点降低后,水温度还未急剧降低,故会重新沸腾。
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液化现象,会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不是 红外线 绿
【解析】解:(1)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红外线测温枪是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工作的;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不是;红外线;绿。
(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红外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红外测温枪的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本题考查光源、测温枪原理以及光的三原色,难度不大。
18.【答案】解:作像点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连接SO,可得即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对称,画出光源S的位置;连接SO,可得入射光线;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对称)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属于中档题。
19.【答案】解:
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
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20.【答案】A 不变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A
【解析】解:(1)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3)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
故答案为:(1)A;(2)不变;(3)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4)A。
(1)(2)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3)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4)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
21.【答案】秒表 −4受热均匀 晶体 6 烧杯
【解析】解:(1)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温度计的示数是−4℃;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此方法称为水浴法,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受热均匀;
(3)由图丙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知,在第4min到第10min,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4min=6min;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烧杯内的水会沸腾,但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内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只有烧杯内的水沸腾。
故答案为:(1)秒表;−4;(2)受热均匀;(3)晶体;6;(4)烧杯。
(1)实验时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数值可得;
(2)为了观察晶体熔化过程的现象,要使晶体受热均匀,水浴法加热可实现物质受热均匀;
(3)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对应的就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
(4)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准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知道水浴法加热的目的,理解晶体的特点以及晶体熔化的规律,明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解答此题。
22.【答案】靠近 缩小 近视镜 不能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焦距f=10.0cm,2f=20cm,在乙图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物距u=30cm,则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2)光屏远离后,会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说明光线比原来发散了,所以应该选用近视镜;
(3)由于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不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靠近;缩小;(2)近视镜;(3)不能。
(1)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成像的特点;
(2)远视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近视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据此分析;
(3)平面镜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23.【答案】游码 151.21.2×103 乙、丙、甲
【解析】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前,应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00g+50g+1.2g=151.2g,
烧杯的质量为m′′=20g+10g+1.2g=31.2g,
倒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m′′=151.2g−31.2g=120g,
酱油的体积为V=100mL=100cm3,
酱油的密度ρ=mV=120g100cm3=1.2g/cm3=1.2×103kg/m3。
(3)因为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会沾有酱油,会使量筒中的酱油体积偏小,测得的酱油密度偏大,故应该先用天平称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再把烧杯内酱油倒入量筒中,测量酱油的体积,最后用天平再称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质量,利用量筒中的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来算出它的密度,这样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合理的顺序应该是乙、丙、甲。
故答案为:(1)游码;(2)151.2;1.2×103;(3)乙、丙、甲。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平衡螺母;
(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从量筒中读出酱油的体积;
知道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3)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用天平称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把烧杯内酱油倒入量筒中,测量酱油的体积;
用天平再称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质量,据此分析题中顺序产生的误差。
本题测液体的密度,考查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密度的计算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难度适中。
24.【答案】解:(1)质量为1.58kg铁球中铁的体积:
V铁=mρ铁=1.58kg7.9×103kg/m3=2×10−4m3=0.2dm3<0.5dm3,
所以铁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铁=0.5dm3−0.2dm3=0.3dm3,
空心部分注水时水的体积:
V水=V空=0.3dm3=300cm3,
空心部分能注入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g/cm3×300cm3=300g;
(3)在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
m液=m总−m=1.82kg−1.58kg=0.24kg,
液体的体积:
V液=V空=0.3dm3=3×10−4m3,
液体的密度:
ρ液=m液V液=0.24kg3×10−4m3=0.8×103kg/m3。
答:(1)铁球是空心的,原因是铁球中铁的体积小于铁球的体积;
(2)空心部分能注入300g的水;
(3)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解析】(1)根据公式V=mρ求出铁球中铁的体积,再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能注入水的最大体积,根据公式m=ρV求出注入水的最大质量;
(3)铁球的总质量减去球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公式ρ=mV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有关空心问题的计算,实质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铁球中空心部分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能注入液体的最大体积,计算过程要统一单位。纯水1.0×103
冰0.9×103
酒精0.8×103
铝2.7×103
煤油0.8×103
铜8.9×103
汞13.6×103
干松木0.5×103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