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7 风蚀、风积、荒漠与黄土地貌~结合相关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展开
风蚀、风积、荒漠与黄土地貌~结合相关高考真题
风沙作用及其所形成的风成地貌,虽然也可出现在大陆性冰川外缘(冰缘区)、湿润区的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但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沙漠地带。那里日照强烈,昼夜气温剧变,物理风化盛行;降水少、变率大又集中,蒸发强,年蒸发量可数十倍于降水量;地表径流贫乏,流水作用微弱;植被稀疏矮小,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大而频繁,风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风成地貌特别发育。
现代的黄土侵蚀沟谷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的产物。然而,黄土的沟间地地貌,风力作用也非常重要,是风把干旱荒漠区以及大陆冰川区冰水平原上的细颗粒物质吹送到半干旱草原区堆积才形成黄土地貌。
因此,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成因上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内,特殊的干燥气候环境的产物,而风力作用是其塑造地貌的重要营力。风沙移动和黄土的水土流失,都对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有很大危害,所以,防治沙害和水土保持是干旱、半干旱区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的重要课题。
【一】 风沙流设问: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多风成地貌分布的原因?
即含沙的气流,是一种气-固两相流。其形成是空气和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结果。
沙粒脱离地表是空气和沙质地面摩擦的结果。在风的作用下,沙质地面上某些凸起的沙粒,受到风的动压力(F1)所产生的力矩大于颗粒重力(F2)的力矩时(图6-1),开始沿沙面滑动或滚动,在滚动过程中,碰到地面突起的沙粒或被其他运动沙粒相撞,冲击力(可超过沙粒重力的几十倍至几百倍)引起沙粒骤然向上(有时垂直)跳起进入气流中,形成风沙流。
运动的沙粒从气流中获取动能,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称为启动风速,超过启动风速的风称起沙风。启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地表性质和沙子含水率有关。其与粒径的关系,根据拜格诺(1941)的研究,对于粒径大于0.1mm左右的石英颗粒来说,沙粒启动风速(V1)与粒径(d)的平方根成正比。
粗糙地表摩擦阻力大,必然要增大启动风速。湿润能增加沙子的黏滞性,加强团聚作用,也要求沙子启动风速值加大(表6-1)。
沙漠沙多属于粒径0.1~0.25mm的细沙,一般干燥裸露的沙地,启动风沙流的风速为4~5m/s①(表6-2):但在颗粒较粗的山前洪积沙砾戈壁地区,一般风速要在8~9m/s时才有风沙流活动。
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图6-2):①悬移,悬浮于空气中的流动。②跃移,跳跃式运移。③蠕移,沿地表滑动和滚动。
观测表明,粒径小于0.05mm的细小颗粒(粉沙和尘土),体积细小,质量轻微,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速很小,一旦被风扬起,就不易沉落,能够随风悬移很长距离,有的甚至千米以外。大于0.05mm的沙粒,以跃移和蠕移为主。跃移的沙粒以巨大的速度旋转(100~1000转/s),运动轨迹有如图6-3所示的特殊抛物线形。
①此值为离地面2m高处的风速。它相当于气象台站风标高度(12m)5~6m/s的风速。其换算公式为V2=1.35V2。
野外观测查明,对沙质地表来说,悬浮搬运的沙量很小;蠕移沙量约占总输沙量的1/4,所以,风沙运动与水流中的泥沙运动不同,它以跃移运动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空气和水的密度不同。常温下,水的密度(1g/cm3)要比空气密度(1.22×10-³g/cm)大800多倍,水中泥沙反弹不起来。沙粒在水中的跳跃高度只有几个粒径,而在空气中可达几千。沙粒能在空气中跳得相当高,自气流中取得的动能也大,在下落和地面冲击时,不但本身反弹跳起,还把下落点附近别的沙粒也冲击溅起;这些沙粒落地又溅起更多的沙粒。因此,沙子在气流中的跃移运动会连锁反应。高速跃移的沙粒通过冲击,靠其动能推动比它大6倍,或重200多倍的表层粗沙粒(>0.5mm)蠕移运动。蠕移速度较小,每秒仅1~2cm;而跃移速度快,每秒可达数百厘米。
输沙率(风沙搬运的沙量)和风速超过沙粒启动速度部分的三次方成正比。但它不仅取决于风力大小、沙子粒径、形状和密度,且受沙子的湿润程度、地表状况及空气稳定度影响。因此特定区域输沙率,一般用集沙仪观测,运用相关分析,求得输沙量与风速的关系。
图6-4为新疆莎车布古里沙漠实测的距地表10cm高度内含沙量与2m高度上风速的关系,关系式为:Q=1.47×10-³V³.⁷,r=0.99 式中:Q为沙量[g/(cm·min)];V为风速(m/s);r为相关系数。
说明风速远超起沙风速后,气流输沙量急剧增加。
风沙流贴近地面,其搬运沙量绝大部分在离地表30cm的高度内通过,又特别集中在近地面0~10cm的气流层中(表6-3)。设问:指出有裂隙或凹面的岩石因风力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二】 风蚀地貌
一、风蚀作用
风吹经地表时,动压力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被破坏,称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吹蚀作用愈强。组成地表的沙质物愈细小、松散、干燥,启动风速愈小,受吹蚀愈强烈。风夹带沙粒贴地面运动,沙粒冲击、摩擦地表物质,如岩石表面有裂隙、凹面,风沙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称磨蚀作用。
风沙流是贴地面的沙子搬运,沙子集中于近地面,故磨蚀作用也在接近地面处最明显。沙漠地区的电线杆下部可因风沙磨蚀而折断。吹蚀和磨蚀统称风蚀作用。
二、风蚀地貌形态
干旱荒漠地区,风吹蚀和磨蚀地面物质,形成风蚀地貌。受岩性、岩层产状影响,有几种不同形态:
(一)石窝
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近圆形小洞穴和凹坑(石袋),直径20cm左右,深可达10~15cm,有的零散分布,有的成群出现。密集分布的凹坑,中间隔以狭窄的石条,状如窗格或蜂窝,又称石格窗。
其形成机理在于,阳光晒热岩壁,岩石内部的矿物不均匀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加上岩石受热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之崩解。风吹蚀已风化的疏松岩面,形成浅小凹坑;以后,风沙沿凹坑钻磨,使之加深扩大,发展为石窝。大的石窝又称风蚀壁龛),高可及人。这种现象在花岗岩和砂岩壁上最发育。
(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发育水平节理和裂隙的孤立突起岩石,经长期风蚀作用,形成上部大、基部小、外形像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图6-5)。
主要原因是风沙对岩石磨蚀,受高度限制。距地面远的高处,气流中沙量少,磨蚀少;而近地面沙量多,磨蚀强。长期发展,下部被磨蚀得愈来愈小而变成蘑菇状。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不同的岩石,如下部岩性较上部易风化、较疏松时,蘑菇石更易形成。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风长期吹蚀后,易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风蚀柱。
(三)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在干旱荒漠地区,偶因暴雨产生洪流冲刷地面,可形成许多冲沟。冲沟经长期风蚀改造,可加深和扩大为风蚀谷。风蚀谷不定形,可为狭长壕沟,也可为宽广谷地。沿主要风向延伸,蜿蜒曲折,长者可达数十千米。
由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和暂时水流冲刷,再被长期风蚀后,原始地面缩小,最后残留孤立小丘,称风蚀残丘。其形状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形(蚀余方山形)较多,亦有尖塔状的。
这主要与岩层产状和构造有关。如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基岩岩性软硬相间(白垩纪砂岩和泥岩),水平成层,垂直节理发育不均;长期流水侵蚀和强劲风蚀下,形成平顶的层状山丘,也有生成宝塔状的。这些山丘高多10~30m,远看宛如废弃古城堡的断壁残垣屹立在平地,故称风城,又往往伴风蚀穴、风蚀蘑菇等。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西南也有典型的风城地貌。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纪岩层(泥岩、粉砂岩、砂岩)构成的北西一南东走向的短轴背斜构造发育多,岩层疏松,软硬互层,且多断崖和节理,在风向与构造方向相近似时,强烈的风蚀形成与构造方向一致、与风向大致平行排列的垄岗状风蚀丘,高度在10~20m,有的可达50m,长度在10~200m,也有长达数千米。柴达设问:说明干旱荒漠区地面冲沟、风蚀谷和风蚀残丘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理由?
木盆地风蚀残丘分布面积有22400km²,是我国最大的风蚀地貌分布区。
(四)风蚀雅丹
不是发育在基岩,而是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最典型。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图6-6)。
其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多呈长条形分布,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高度多为5~10m,有长有短。土墩物质全为粉沙、细沙和沙质黏土互层,沙质黏土往往构成土墩顶面,向下风方向作1~2度的倾斜。罗布泊盐碱地北部的东西两侧,黏土土墩的顶面是盐结块,外表呈白色,称白龙堆。
(五)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洼地。多呈椭圆形,沿主风向伸展。纯风蚀洼地多为小而浅的蝶形洼地。如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子干谷以北,平坦薄层沙地分布的,直径都在50m以下,深度仅1m左右。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开比托高原等地,风蚀小洼地长、宽仅十余米,深1m。
而大型风蚀洼地,都是在流水侵蚀的基础上,经风蚀改造而成。如河西走廊的弱水(额济纳河)东西两侧,许多水蚀-风蚀凹地,深度达5~10m或更大,面积可达数十平方千米。南非风蚀凹地的面积达300km²,深7~10m。
较深的风蚀洼地,如有地下水潴育,可成为干燥区的湖泊,如我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兰湖,浑善达克沙地中的查干诺尔,毛乌素沙地中的纳林淖尔等。设问:推测沙漠中湖泊的成因?
典例
(2019年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答案:9.B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侧重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
【正确项分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正确。
【错误项分析】 A选项,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构造运动营造了该区域的整体构造地貌,而流水沉积则主要促成了山前平原的形成,故错误。
冰川作用多形成高原、冰斗、角峰、冰川谷等地貌,故C错误。
D选项中的风力作用不能形成冲积平原,故错误。
10.C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洼地增多增大的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
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洼地是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A错;
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作用、冻融作用微弱,B错、D错。
11.C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由上题可知,洼地增多增大是风力作用造成的,为风力侵蚀的结果,风力侵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C正确;
A选项,断流期间,难以发生水土流失,故错误;
B选项,断流期间,不易造成沼泽化,故错误;
D选项,盐碱化主要是蒸发旺盛导致的,故错误。
【三】 风积地貌
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一、风积作用
风沙流运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物(植物或地表微小的起伏),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都能发生沙粒从气流中下落堆积。如地表具有某种障碍物,气流运行时受到阻滞,会发生涡旋减速,从而削弱气流搬运沙子的动能,使多余的沙子在障碍物附近大量堆积,形成盾形沙堆(小沙饼)。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引起沙子堆积,主要是不同表面结构有不同输沙率之故。
根据风洞实验和野外观测,沙粒在坚硬的细石床面(沙砾戈壁)上运动时,易强烈地向高处弹跳,增加上层气流中搬运的沙量,沙粒飞得较远,在下风方向和地面冲撞的次数少,因而需要气流补给颗粒的动量也少,气流的阻力因之减小。而在疏松的沙床上,沙粒的跃移高度和水平飞行距离都较小,搬运过程中向近地面层贴紧,下层沙量大(表6-4),增加了近地面气流的能量消耗,减弱了气流搬运沙子的能力。因此,在一定的风力下,松散沙粒地面的输沙率比坚硬细石床面小得多。
由于松散沙质地面输沙率低,风易被沙饱和,所以野外常可看到,疏松的沙土平原一般比沙砾质戈壁上积沙多,易形成沙堆。当然,沙砾戈壁在没有障碍物(地形起伏或人为障碍)时,不易于积沙的原因,还与沙物质的供应不充足(细石掩护,不易起沙),风不易为沙子所饱和有关
设问:说明沙砾戈壁不易积沙的原因?
二、风积地貌形态
沙丘是沙漠里最基本的风积地貌,按其与塑造沙丘的风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①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链。
②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新月形沙垄、沙垄。
③多方向风作用一金字塔沙丘等。
(一)横向沙丘
新月形沙丘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角(翼)。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5°~20°;背风坡凹而陡,坡度为28°~34°,相当于沙粒的最大休止角。其高度不大,一般在1~5m。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边缘。
新月形沙丘最初是较小的盾形沙堆。它一形成,就成为风沙流运行的更大障碍。贴地面气流在盾形沙堆的背风坡分离,形成有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弱,气流搬运的沙粒过丘顶后,不断在在背风坡的涡旋区沉积。随着盾形沙堆尺寸增长,背风坡沉积量最大位置处愈来愈接近顶部,坡度不断变陡。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沙丘发生剪切运动,部分沙粒崩坠,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沙丘。
而后,沙丘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离加剧,涡旋尺度和强度加大,小落沙坡进一步扩大(图6-7)。沿沙堆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前方堆积(由于两侧较顶部低矮,移动快),在沙丘的两翼逐渐形成两个顺风向前伸的角。典型的新月形沙丘形成。
沙子供应丰富时,密集的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其高度一般在10~30m,长可达几千米。在风向单一的地区,沙丘链仍保持单个新月形沙丘的特征(图6-8)。在两个相反方向风交替作用的地区,沙丘链较平直;顶部有一摆动设问: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有许多纵向沙丘,据此分析该地风向的特点?
带,背风坡坡度较缓。
沙源充足的地区,新月形沙丘不断增高和扩大,其迎风坡逐渐发育许多次一级的小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形成复合沙丘链。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广布。其体积高大,少数沙丘高度可超过200m;长度一般为5~15km,最长可达30km;最宽可达1.0~1.5km。剖面形态一般不对称,迎风坡缓而长,背风坡陡而短,比例约7:1。
横向沙丘的发育过程,从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到复合型沙丘链,是由于气流受抑制,产生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涡流。气流受抑制的原因可以是地形阻碍、相反方向的气流抑制等。局部地形对风的阻滞,在塔里木盆地的麻扎塔格(隆起的挠曲构造)北麓、北民丰隆起(第四纪新构造隆起的平台状丘陵)十分清楚。
麻扎塔格横贯于西部沙漠中央,成为东北风运行的障碍,在迎风坡(北侧)沙子大量堆积,形成巨大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且愈靠近山地,风的阻碍愈厉害,沙丘高度愈大(表6-5)。
(二)纵向沙丘
纵向沙丘、沙垄在世界沙漠中面积过半,在亚热带信风沙漠中更普遍。如北非撒哈拉的利比亚沙漠,南非的卡拉哈迪沙漠,西南非的纳米布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印度的塔尔沙漠等,都主要由纵向沙丘组成。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柴达木盆地,也有大面积的纵向沙丘分布。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主要分布复合型纵向沙垄。表面叠置着许多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垄长一般在10~20km;垄高一般50~80m;垄宽0.5~1km;垄间地宽1~2km。剖面形态较对称,两侧斜坡平缓,垄顶呈半圆形。
纵向沙丘的成因有多种:一是两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由灌丛沙丘转化而来。二是新月形沙丘在两种风向呈锐角相交的作用下,由沙丘一翼前伸而成。演变过程可如图6-9所示:
最初在主风向作用下形成新月形沙丘,以后受次风向作用,迎风一翼顺次风向向前增长;另一翼因处于背风面而逐渐萎缩。而后,风向转变为主风,新月形沙丘伸长的一翼又沿主风向继续伸长。这样,经主风和次风长时间作用,新月形沙丘的一翼逐渐沿两种风的合力方向延伸,成为外形像钓鱼钩的新月形沙垄。
三可能与纵向卷轴涡流(平行于气流方向)作用有关。这种涡流是大气边界层气流运动的主要形式,只产生于平坦而均一的地面,它使地面沙子吹起,并搬运到双反转涡流间的地表进行堆积,从而形成顺风向延伸的纵向沙丘(Hanna,1969)(图6-10)
(三)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是在多风向、且风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育起来的;有时形态像海星,故又称星形沙丘。金字塔沙丘(图6-11)有一个尖的顶,从尖顶向不同方向延伸出三个或更多狭窄沙脊(棱);每个沙脊都有一个发育得很好的滑动面(棱面),坡度一般在25°~30°;丘体高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有的高达百米以上。金字塔沙丘一般零星单个分布;但也有相接组成狭长的、不规则垄岗(称线形星状沙丘)的,在纳米布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东北部分布较多,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也有。
法国撒哈拉沙漠研究者把金字塔沙丘解释为上升气流引起,即由对流形成;苏联的费道洛维奇(1956)则认为是空气波动的干扰引起。空气波动干扰,与风遇到山体障碍而返回有关。
(四)沙堆
特殊沙丘形态。是风沙流通过草灌丛植物时,风速减弱,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形成。凡水分较好,植物生长繁茂,又有沙子供给的地方,都可有草灌丛沙堆分布。
草灌丛沙堆最初形态为蝌蚪状。这是因为部分从草灌丛两侧绕过的气流(部分气流由植物本身空隙通过)在其后形成垂直轴的涡流,将沙粒卷入中间,使沙堆沿风向伸展形成(图6-12)。设问:分析草灌丛对风沙流的影响?
蝌蚪形沙堆发育到一定阶段,沙子将填塞整个草灌丛。成为不透风的障碍物,这更引起草灌丛前后大量堆沙,形成圆形或椭圆的草灌丛沙堆。
草灌丛沙堆常根据其上主要植物种类命名,如红柳沙堆、白茨沙堆、沙蒿沙堆等。它们的高度也取决于形成沙堆的植物,如沙蒿沙堆,一般为设问:分析沙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0.2~1.0m;白茨沙堆多为1~2m;红柳沙堆一般为3~6m,个别可高达10m。
若沙源丰富,沙子大量堆积,沙堆高度不断增长,植物的根系不能达到给水层时,植物枯死,沙堆会因失去植物覆盖而遭受吹蚀破坏,可逐渐发展成其他形态的沙丘。
实际上沙丘成因复杂,除风的因素外,还与下伏地形、水文、植被、沙量等多种自然条件有关,取决于它周围的整个地理环境。同时还决定于其形成发育历史,在不同地区,或即使同一地区,沙丘发育的相对时间长短不一,也使沙丘形态多样。现将主要沙丘类型列于表6-6。
目前对各种形态的沙丘,特别是高大复合型沙丘,缺乏动态观测资料,其形成的动力过程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三、沙丘的移动
与风力、沙丘高度、水分、植被状况等因素有关。
动力是风,沙子从沙丘迎风坡吹扬搬运,在背风坡堆积。但是,只有起沙风才对沙丘移动起作用。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各地气象站风的观测资料中可看出,起沙风仅占很小一部分。如且未的起沙风(≥5m/s),占全年风总次数(频率)的19.7%,占全年总风速的42.8%;于田更小,仅占4.2%和10.8%。不过,沙丘移动的方向、方式和强度正是取决于这一小部分起沙风。
(一)沙丘移动的方向和方式
移动总方向和起沙风的年合成风向大体一致,如新疆莎车阿瓦提地区,沙丘移动的总方向平均为南东50°,而起沙风的年合成风向是北西40°;在皮山地区,两者分别为南东70°和北西72°。在我国沙漠地区,根据气象资料,影响沙丘移动的风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北风两大风系;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伽师强孜至民丰沙吾扎克一线以东和东经约98°线以西之间地区,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广大地区及东疆、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等地,在东北风的作用下,沙丘自东北向西南移动。而上述两线以外的其他地区,都是在西北风作用下向东南移动。
沙丘移动的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律,分下面三种情况(图6-13):
第一种是前进式,即单一风向作用下产生。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部分、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甘肃、宁夏的腾格里沙漠的西部,受单一西北风或东北风作用,沙丘均以前进式运动为主。
第二种是往复前进式,在两个方向相反而风力大小不等的情况下产生。如我国沙漠区中部和东部各沙区(毛乌素沙地等),都处于两个相反方向的冬、夏季风交替作用,沙丘移动有往复前进的特点;冬季在主风西北风作用下,沙丘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沙丘产生逆向运动;不过东南风的风力一般较弱,所以不能完全抵挡西北风的作用。沙丘总体慢慢地向东南移动。
三是往复式,两风力大致相等、方向相反时产生,较少见,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属于这种类型,根据在列别捷克地区的观测,使沙丘朝东南方向移动的夏季风,几乎等于西北方向移动的冬季风作用力,于是,新月形沙丘停留在原地或仅稍向前移动。设问:指出风对沙丘移动速度和方向的影响?
(二)沙丘移动的速度
取决于风速和沙丘高度。如沙丘在移动过程中,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则向风坡吹蚀的沙量,应等于背风坡堆积的沙量。此时沙丘在单位时间里前移的距离D与背风坡一侧堆积的总沙量Q有如下关系(见图6-14的几何图解):
Q=rDH 式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从向风坡搬运到背风坡的总沙量;D为单位时间内沙丘前移的距离;H为沙丘的高度;r为沙子的容重。
由式可看出,沙丘移动速度与其高度成反比,与输沙量成正比。沙丘移动速度除主要受风速和沙丘本身高度影响外,还与风向频率,沙丘形态、密度和水分,及植被因素有关。
因此,实际工作中常采取野外插标杆、多次地形测量、重合航空像片等方法求得沙丘移动速度。表6-7所列系我国甘肃金塔地区,根据1968年和1975年两次地形测量所得的不同高度沙丘的平均年移动速度。
我国沙漠地区沙丘移动速度,根据野外半定位观测及航空像片量测,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中许多湖盆附近、乌兰布和沙漠西部、毛乌素沙地大部、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及呼伦贝尔沙地等,由于水分、植被条件较好,沙丘大部分处于固定、半固定状态,移动速度缓慢;只在植被破坏、流沙再起的地方,沙丘才有较大移动速度。
在广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内部,虽然裸露、流动,但沙丘十分高大、密集,所以移动速度很小,不超过2m/a。在沙漠的边缘地区,沙丘低矮且分散,移动速度较大,通常年前移值达5~10m;最大者,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皮山和东南缘的且未地区,分布在平坦沙砾戈壁的裸露的低矮新月形沙丘,年前移值可达40~50m。
沙丘移动侵入农田、埋没房屋、侵袭道路(铁路、公路),给农牧业生产和工矿、交通建设造成很大危害。
防治沙害的关键是控制沙质地表的风蚀发展、削弱风沙流的强度和固定沙丘。一般采取工程防治和植物固沙两种方法。
利用杂草、树枝以及其他材料,在流沙上覆盖或设置沙障,称工程防治措施。植物固沙包括种草,种植乔、灌木。一般半干旱的干草原地带,水分条件较好,防治沙害方法应以植物固沙为主,工程防治为辅。植物固沙宜采用乔、灌、草结合。在干旱半荒漠地带,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水分条件只能使耐旱的沙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宜采用工程防治为主,与植物固沙相结合。固沙植物应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在干旱荒漠地带,降雨稀少,靠天然降水植物难以生长,故主要采用工程防治措施。但荒漠和半荒漠地带,若丘间地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引水灌溉条件的地方,仍可以植物固沙为主,营造防沙林带。设问:分别提出干旱草原、半荒漠和干旱荒漠的不同的植物治沙策略?
【四】 荒漠的类型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地带,称荒漠。
干旱荒漠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南、北纬15°~35的亚热带。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终年为信风吹袭。高压带内对流层气柱下沉,空气绝热增温,相对湿度减小,空气干燥。同时,下沉气流抑制阵雨和对流降雨。信风又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干冷旱风,特别是地处大陆西岸的信风都是离岸风,干旱尤甚。所以,全世界各大陆西岸受亚热带的稳定大气(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的影响,湿度低、少云寡雨,成为地球上著名干燥气候区。如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西部的大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等地。
二是温带内陆地区,如中亚、我国的西北和美国西部。由于深居内陆,远距海洋,且多因地形闭塞,四周高山阻止湿润海洋气流伸入,因而终年干燥,形成了温带内陆干旱区。
干旱荒漠按照地貌与地表物质,分四种类型: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荒漠的形成,不单是风力作用,还有水流作用,特别是暂时性沟谷水流和片状水流起重要作用。
一、岩漠(石质荒漠)
发育在干旱山地(或丘陵)区,地面被切割得破碎不堪,山岭陡峭,石骨嶙峋,基岩突露地表。
干旱区的山地,岩石机械风化(物理风化)十分强烈,山坡堆积了大量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坡缓慢下移,特别是一旦发生暴雨,由暂时性洪流将其运往山麓和沟口堆积,形成大规模洪积扇。而山坡则重新暴露,重遭风化,碎屑物质再次受重力作用沿坡下移,并为洪流运走。风化、坡地重力及暂时性洪流作用反复进行,使山坡不断平行后退,在山麓形成缓倾斜的平整基岩面,上复薄层松散岩屑,称山麓剥蚀面或山足面。
在山坡平行后退、山足面扩展的过程中,抵抗风化剥蚀强的坚硬岩石,残留成为孤丘,突露于山足面之上,称残丘或岛状山(图6-15)。
随着时间前进,山坡不断后退,山体逐渐降低缩小,山足面日益扩大,最后许多山足面连成一片,成为山前夷平面。
地面除有少数低山和残丘外,大部分基岩被削平。地面光秃,岩石裸露,或盖有厚度很小的残积-坡积岩屑,岩石表面往往覆有油黑发光的“荒漠岩漆”(凝结水溶解带出的黑色铁锰沉淀物,经风沙摩擦后,光亮耀目)。它是干旱区地貌发育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犹如准平原是湿润气候带地貌发育成熟的标志。
山麓剥蚀面和山前夷平面是石质荒漠平原,属于岩漠。在构造稳定的干旱区,如北非、大洋洲西部、我国新疆东部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都有大规模的石质荒漠平原。设问:列举内陆高原山前荒漠砾石的四种物质来源?
二、砾漠(砾石荒漠)
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砾石来源多样,主要是古代河流的冲积物和洪积物。多发育于内陆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吹走细粒物质(沙、粉尘),地表留下粗大砾石,形成砾石荒漠。
砾漠中的砾石常被风夹带的沙子磨蚀成带棱角的、表面光滑的风棱石。有些砾石表面可见油黑色漆皮。世界上砾漠分布较广,如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和塔里木等内陆盆地的山前地带,内蒙古大戈壁,及北非阿尔及利亚部分地区。砾石荒漠在蒙古语中称“戈壁”。
我国习惯把长期风化剥蚀形成的石质荒漠平原也归入其中。为区别于砾石戈壁(堆积),称石质戈壁,如新疆东部哈密以南辽阔的噶顺戈壁,准噶尔盆地东部的诺明戈壁。
三、沙漠(沙质荒漠)
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风沙活动强烈,形成各种风成地貌。沙漠是荒漠中分布最广的类型。此外,干旱荒漠地区以外的半干旱的干草原地区,也常有大面积风成沙覆盖的地面,称“沙地”。但在一般统称沙漠。如我国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的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等。
沙漠的形成除干旱气候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源。因此,沙漠多分布在内陆巨大的山间盆地及干燥剥蚀的高原。内陆盆地接受四周山地大量风化破坏产物的堆积,有深厚疏松的冲积(或湖积)沙层,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燥剥蚀的高原,特别是其低平洼地堆积了大量残积、坡积和冲积沙层,都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沙源,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全球陆地面积有1/10是沙漠,主要分布在北非、西南亚、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地。世界上大沙漠(中国以外)有: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中亚的卡拉库姆和克孜勒库姆沙漠、撒哈拉的东部和西部大沙漠等。我国也沙漠广布,面积71×10⁴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4%,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主要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等(表6-8)。
四、泥漠(黏土荒漠)
由黏土物质组成的地面,分布在干旱区的低洼地带,特别是封闭盆地的中心。由洪流从山区搬运的细土物质淤积干涸而成。地面平坦,常发育龟裂纹,植物稀少,地表赤裸。有的泥漠地下水位浅且含大量盐分(氯化物、硫酸盐等),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在地表层积聚,形成盐土、盐壳甚至盐岩层,则称盐沼荒漠或盐漠。
【五】 黄土地貌
一、黄土的分布与特性
(一)黄土的分布
第四纪形成的特殊土状堆积物。黄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位于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带,特别在欧亚大陆,几乎从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分布。我国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最发育,规模最大。
(二)黄土的特性
质地均一,以粉沙(0.005~0.05mm)为主,含量可达50%以上,粉沙中又以粗粉沙(0.01-0.05mm)的含量为多;大于0.1mm的细沙极少,小于0.005mm的黏粒一般在10%~25%。
黄土富含碳酸钙,含量在10%~16%。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使土粒固结,但遇水时却发生溶解,使土粒成分散状;因此,黄土层易受水侵蚀。碳酸钙在淋溶与聚集过程中,会成为不规则块状钙质结核,形态像马铃薯或姜状,故称砂姜,常成带状分布于古土壤层底部。
黄主结构疏松,颗粒间孔隙多,且有较大的孔洞,肉眼可见(图6-16);孔隙度一般在40%~55%。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设问:说明黄土底层块状结核的形成过程?
黄土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甚强,厚层黄土常形成陡峻的崖壁、土柱,并维持百年不崩。
黄土遇水浸湿后,会发生可溶性盐类(碳酸钙)溶解和部分黏土及细颗粒物沿大孔隙或垂直节理流失,称黄土的潜蚀作用。它使黄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受到上部土层或建筑物重压时,会强烈变形和沉陷。工程上把黄土浸水后引起的地面坍陷称湿陷,会毁坏工程建筑物。
自然界有与黄土性质相近的堆积物,称黄土状土,但这种土往往有沉积层理,粒度变化较大,孔隙度较低,且无明显的湿陷性,可与黄土区别。
二、黄土的成因
亚洲中部(包括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成的,故称为荒漠黄土。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设问:指出黄土分布区切沟、冲沟和河沟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理由?
①黄土分布区以北依次出现沙漠和戈壁,三者逐渐过渡,并成带状排列;
②黄土区内的西北部分靠近沙漠地区的黄土颗粒较粗,黄土层中夹有风成沙层,愈往东南距沙漠愈远,其颗粒变得愈细(图6-17);
③黄土披盖在多成因的、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上,保持相近厚度;
④黄土层中发育有随下伏地貌形态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层;
⑤含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⑥矿物成分高度一致,但与所在区域的下伏基岩没多大联系。
这些特征较充分地说明我国北方黄土是从荒漠地区吹来的风积物,即风尘堆积。
除荒漠黄土外,欧洲和北美还有冰缘黄土,是冰期时大陆冰川区冷的反气旋风,将冰水平原上的细颗粒吹送到外缘草原地带沉积而成。
三、黄土地貌的类型
其特点是千沟万壑、丘陵起伏、梁峁逶迤;即使部分地区有平坦的顶部,也因受沟谷分割呈现桌状。(沟谷、沟间地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其形成,一是现代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二是风积黄土覆盖在古地貌之上,受古地貌影响。所以,黄土地貌是古代和现代地貌综合作用的产物。
(一)黄土沟谷典貌
黄土质地疏松,细沟、浅沟容易形成,演变发育迅速,所以大沟谷主要是流水线流侵蚀的产物。但发育阶段不同,又受地形和黄土性质影响,沟谷情况复杂,常分为三类。
切沟:散流汇集后,径流增大强化下蚀作用,沟谷切入黄土几米以上时,形成边缘陡壁,沟床顺直,纵比降显著,并出现串珠状陷穴。
冲沟:从切沟发育而来。上游保持早期特点,下游沟谷展宽,沟床纵比降较坡面缓,纵剖面下凹。下蚀和旁蚀引起沟壁陡崖崩塌、后退,横剖面可分出沟坡和沟床。大型冲沟长可数千米、深达数十米。往往继承被黄土掩埋前的古沟谷特征。
河沟:大型侵蚀沟,多已切穿黄土层,切入基岩,有经常性水流,成为河流支流。它在黄土堆积前的小河谷、黄土堆积后的古凹地发育,再由近代水流切制,为承袭河谷。
沟底宽,沟床曲折,有冲积物和洪积物组成的曲流阶地(图6-18)。
黄土高原局部还有未经现代沟谷分割、保持黄土堆积后古凹地面貌的坳沟和干沟。现称黄土垌,并划入沟间地。
(二)黄土沟间地地貌
沟坡顶端坡度转折处之上,称“塬”、“梁”、“峁”。随着沟谷发育,沟壁后退,沟间地被蚕食得愈来愈小。
塬区下伏基岩属平缓的盆地或倾斜平原;梁和峁区分布最广,下伏基岩呈丘陵形态;垌的下伏基岩呈河谷形态。但局部沟谷密布、侵蚀严重区的梁、峁,往往是沟谷直接分割的产物。
1.黄土塬:平坦高地,中央斜度不到1°,边缘地带3°~5°。四周为沟谷环绕,受沟头蚕食,在平面图上呈花瓣状。
面积较大的有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等。董志塬介于泾河的支流蒲河与马莲河之间,以西峰镇为中心,长达80km,宽处40km,面积超过2200km²(图6-19)。
源受沟谷长期切割,面积会逐步缩小,变得破碎。如甘肃合水、陕西定边和山西皂梁山西侧的小型塬。设问:指出黄土塬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典例
(2018年江苏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聚落选址,主要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
【解题思路】 15.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
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民居的开发与保护,主要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
【解题思路】 16.A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代表了一定时期的建筑文化,可以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应该对具有历史意义且有一定规模的地坑院加以保护,并非对各处地坑院都要完整保护,也没必要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题型风向】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
2.黄土梁:长条形高地。是黄土覆盖梁状古地貌,又受近代流水作用形成的。分平顶梁和斜梁两种。
平顶梁顶部较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千米,横剖面略呈穹隆形,坡度1°~5°。梁坡很短,坡度在10°以上。两者间有明显坡折。梁坡以下为沟坡,坡度更大。
斜梁。梁顶宽度较小,常呈明显的穹隆形,起伏大。坡折到谷缘很长,坡度15°~35°。梁坡沟头为凹斜形坡,梁尾为凸斜形坡。梁坡以下是沟坡。
3.黄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图上呈近圆形,峁顶面积不大,是明显拱形,坡度3°~10°。四周峁坡均为凸斜形坡,坡度变化于10°~35°。外形很像馒头。两峁间有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墕。墕两侧均为凹斜形坡。分水鞍被两侧沟头蚕食,残余极窄的长脊,称“崾崄”。崾崄也常出现在塬和梁间,但其地势并不显著凹下,道路往往由此通过。
若干连在一起的峁,称峁梁;有时峁成为黄土梁顶的局部组成体,称梁峁。梁和峁常互相联结,统称黄土丘陵(图6-20)。
4.黄土垌:多见于陕北和陇东北部白于山一带。是古代河谷被黄土覆盖成的平坦谷地,且未受现代沟谷分割。垌的横剖面呈宽浅的凹地,直至两侧分水岭顶也无明显坡折,而呈浑圆状曲线。凹地仅雨后短暂有水。
现代沟谷侵蚀分割下,沟间地的黄土垌先被破坏,呈台阶状残余在梁、峁边缘,称坪。
(三)黄土潜蚀地貌
流水沿黄土裂隙和孔隙下渗、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最后地面崩塌,形成潜蚀地貌。
黄土碟是流水下渗浸湿、重力影响、土层压实、地面沉陷形成的碟状小洼地。形状近圆形,深数米,直径10~20m。常形成于平缓地面。
黄土陷穴是漏陷的溶洞。流水沿黄土中节理裂隙潜蚀而成。多分布在地表水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和谷坡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发育。形态分三种:①漏斗状陷穴,深度不超过10m,主要分布在谷坡上部和梁、峁边缘。②竖井状,口径小而深度大,可超过20m,主要分布在塬的边缘。③串珠状,几个陷穴连续分布,底部常有孔道相通,常见于切沟沟床或坡面长、坡度大的梁、峁斜坡。
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孔道不断扩大,则陷穴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形成黄土桥。
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残留体。由流水不断沿垂直节理设问:说明黄土梁边缘常有黄土桥分布的原因?
侵蚀和潜蚀,黄土崩塌,残留的土体形成。
谷坡黄土物质在流水和块体运动作用下,谷坡扩展也可产生多种地貌形态。如土层表面受湿干、热冷、冻融等变化引起涨缩,表土剥裂,重力泻溜;雨水或片流沿黄土的垂直节理下渗、潜蚀,使裂隙扩大,形成交错的裂沟或成行的陷穴,土体易失稳崩塌;岩性不同的倾斜地层接触面,受地下水渗流,破坏土层间凝聚力,重力影响下发生滑坡。
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
①地力变瘦。
②沟壑扩延,耕地缩小。
③泥沙淤积库、渠,破坏水利。特别是暴雨期间泥流下泻,可冲垮道路,毁坏城镇,造成严重灾害。
防止水土流失应考虑侵蚀规律和分布,采取农、林、牧、田间工程及沟谷工程的综合措施。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相互结合,如坡面修梯田,田边筑地埂,埂上栽灌木;田面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既要治理沟谷,又要治理沟间地,既要治理沟头,又要治理沟床。总之,对水和土步步涵养,节节拦阻,构成自上而下的强大防蚀网。
水土保持必须以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包括水土流失程度与方式,合理划分宜农、宜牧、宜林用地,并采取各种措施。
典例
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
A. 冬季风堆积 B. 泥石流堆积
C. 冰水堆积 D. 间歇性流水堆积
5.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生物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酸雨作用 D. 流水作用
答案:4. A
由图可知,该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范围最大,根据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可知,该沉积物为冬季风风力堆积形成。小兴安岭的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东坡为背风坡,沙尘较少,堆积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D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冲刷、下渗导致沙尘沉积物空隙小,结构紧实,降水下渗溶解矿物钙,产生淋溶作用,使堆积物上层含量普遍偏低,D正确。
生物根系生长或微生物活动会使土壤疏松,A错误。
东北地区地势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B错误。
东北地区不是我国主要酸雨区, 酸雨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是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的深厚黄土层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设问:分析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并提出防治策略?
风沙作用及其所形成的风成地貌,虽然也可出现在大陆性冰川外缘(冰缘区)、湿润区的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但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沙漠地带。那里日照强烈,昼夜气温剧变,物理风化盛行;降水少、变率大又集中,蒸发强,年蒸发量可数十倍于降水量;地表径流贫乏,流水作用微弱;植被稀疏矮小,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大而频繁,风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风成地貌特别发育。
现代的黄土侵蚀沟谷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的产物。然而,黄土的沟间地地貌,风力作用也非常重要,是风把干旱荒漠区以及大陆冰川区冰水平原上的细颗粒物质吹送到半干旱草原区堆积才形成黄土地貌。
因此,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成因上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内,特殊的干燥气候环境的产物,而风力作用是其塑造地貌的重要营力。风沙移动和黄土的水土流失,都对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有很大危害,所以,防治沙害和水土保持是干旱、半干旱区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的重要课题。
【一】 风沙流设问: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多风成地貌分布的原因?
即含沙的气流,是一种气-固两相流。其形成是空气和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结果。
沙粒脱离地表是空气和沙质地面摩擦的结果。在风的作用下,沙质地面上某些凸起的沙粒,受到风的动压力(F1)所产生的力矩大于颗粒重力(F2)的力矩时(图6-1),开始沿沙面滑动或滚动,在滚动过程中,碰到地面突起的沙粒或被其他运动沙粒相撞,冲击力(可超过沙粒重力的几十倍至几百倍)引起沙粒骤然向上(有时垂直)跳起进入气流中,形成风沙流。
运动的沙粒从气流中获取动能,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称为启动风速,超过启动风速的风称起沙风。启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地表性质和沙子含水率有关。其与粒径的关系,根据拜格诺(1941)的研究,对于粒径大于0.1mm左右的石英颗粒来说,沙粒启动风速(V1)与粒径(d)的平方根成正比。
粗糙地表摩擦阻力大,必然要增大启动风速。湿润能增加沙子的黏滞性,加强团聚作用,也要求沙子启动风速值加大(表6-1)。
沙漠沙多属于粒径0.1~0.25mm的细沙,一般干燥裸露的沙地,启动风沙流的风速为4~5m/s①(表6-2):但在颗粒较粗的山前洪积沙砾戈壁地区,一般风速要在8~9m/s时才有风沙流活动。
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图6-2):①悬移,悬浮于空气中的流动。②跃移,跳跃式运移。③蠕移,沿地表滑动和滚动。
观测表明,粒径小于0.05mm的细小颗粒(粉沙和尘土),体积细小,质量轻微,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速很小,一旦被风扬起,就不易沉落,能够随风悬移很长距离,有的甚至千米以外。大于0.05mm的沙粒,以跃移和蠕移为主。跃移的沙粒以巨大的速度旋转(100~1000转/s),运动轨迹有如图6-3所示的特殊抛物线形。
①此值为离地面2m高处的风速。它相当于气象台站风标高度(12m)5~6m/s的风速。其换算公式为V2=1.35V2。
野外观测查明,对沙质地表来说,悬浮搬运的沙量很小;蠕移沙量约占总输沙量的1/4,所以,风沙运动与水流中的泥沙运动不同,它以跃移运动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空气和水的密度不同。常温下,水的密度(1g/cm3)要比空气密度(1.22×10-³g/cm)大800多倍,水中泥沙反弹不起来。沙粒在水中的跳跃高度只有几个粒径,而在空气中可达几千。沙粒能在空气中跳得相当高,自气流中取得的动能也大,在下落和地面冲击时,不但本身反弹跳起,还把下落点附近别的沙粒也冲击溅起;这些沙粒落地又溅起更多的沙粒。因此,沙子在气流中的跃移运动会连锁反应。高速跃移的沙粒通过冲击,靠其动能推动比它大6倍,或重200多倍的表层粗沙粒(>0.5mm)蠕移运动。蠕移速度较小,每秒仅1~2cm;而跃移速度快,每秒可达数百厘米。
输沙率(风沙搬运的沙量)和风速超过沙粒启动速度部分的三次方成正比。但它不仅取决于风力大小、沙子粒径、形状和密度,且受沙子的湿润程度、地表状况及空气稳定度影响。因此特定区域输沙率,一般用集沙仪观测,运用相关分析,求得输沙量与风速的关系。
图6-4为新疆莎车布古里沙漠实测的距地表10cm高度内含沙量与2m高度上风速的关系,关系式为:Q=1.47×10-³V³.⁷,r=0.99 式中:Q为沙量[g/(cm·min)];V为风速(m/s);r为相关系数。
说明风速远超起沙风速后,气流输沙量急剧增加。
风沙流贴近地面,其搬运沙量绝大部分在离地表30cm的高度内通过,又特别集中在近地面0~10cm的气流层中(表6-3)。设问:指出有裂隙或凹面的岩石因风力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二】 风蚀地貌
一、风蚀作用
风吹经地表时,动压力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被破坏,称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吹蚀作用愈强。组成地表的沙质物愈细小、松散、干燥,启动风速愈小,受吹蚀愈强烈。风夹带沙粒贴地面运动,沙粒冲击、摩擦地表物质,如岩石表面有裂隙、凹面,风沙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称磨蚀作用。
风沙流是贴地面的沙子搬运,沙子集中于近地面,故磨蚀作用也在接近地面处最明显。沙漠地区的电线杆下部可因风沙磨蚀而折断。吹蚀和磨蚀统称风蚀作用。
二、风蚀地貌形态
干旱荒漠地区,风吹蚀和磨蚀地面物质,形成风蚀地貌。受岩性、岩层产状影响,有几种不同形态:
(一)石窝
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近圆形小洞穴和凹坑(石袋),直径20cm左右,深可达10~15cm,有的零散分布,有的成群出现。密集分布的凹坑,中间隔以狭窄的石条,状如窗格或蜂窝,又称石格窗。
其形成机理在于,阳光晒热岩壁,岩石内部的矿物不均匀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加上岩石受热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之崩解。风吹蚀已风化的疏松岩面,形成浅小凹坑;以后,风沙沿凹坑钻磨,使之加深扩大,发展为石窝。大的石窝又称风蚀壁龛),高可及人。这种现象在花岗岩和砂岩壁上最发育。
(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发育水平节理和裂隙的孤立突起岩石,经长期风蚀作用,形成上部大、基部小、外形像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图6-5)。
主要原因是风沙对岩石磨蚀,受高度限制。距地面远的高处,气流中沙量少,磨蚀少;而近地面沙量多,磨蚀强。长期发展,下部被磨蚀得愈来愈小而变成蘑菇状。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不同的岩石,如下部岩性较上部易风化、较疏松时,蘑菇石更易形成。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风长期吹蚀后,易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风蚀柱。
(三)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在干旱荒漠地区,偶因暴雨产生洪流冲刷地面,可形成许多冲沟。冲沟经长期风蚀改造,可加深和扩大为风蚀谷。风蚀谷不定形,可为狭长壕沟,也可为宽广谷地。沿主要风向延伸,蜿蜒曲折,长者可达数十千米。
由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和暂时水流冲刷,再被长期风蚀后,原始地面缩小,最后残留孤立小丘,称风蚀残丘。其形状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形(蚀余方山形)较多,亦有尖塔状的。
这主要与岩层产状和构造有关。如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基岩岩性软硬相间(白垩纪砂岩和泥岩),水平成层,垂直节理发育不均;长期流水侵蚀和强劲风蚀下,形成平顶的层状山丘,也有生成宝塔状的。这些山丘高多10~30m,远看宛如废弃古城堡的断壁残垣屹立在平地,故称风城,又往往伴风蚀穴、风蚀蘑菇等。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西南也有典型的风城地貌。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纪岩层(泥岩、粉砂岩、砂岩)构成的北西一南东走向的短轴背斜构造发育多,岩层疏松,软硬互层,且多断崖和节理,在风向与构造方向相近似时,强烈的风蚀形成与构造方向一致、与风向大致平行排列的垄岗状风蚀丘,高度在10~20m,有的可达50m,长度在10~200m,也有长达数千米。柴达设问:说明干旱荒漠区地面冲沟、风蚀谷和风蚀残丘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理由?
木盆地风蚀残丘分布面积有22400km²,是我国最大的风蚀地貌分布区。
(四)风蚀雅丹
不是发育在基岩,而是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最典型。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图6-6)。
其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多呈长条形分布,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高度多为5~10m,有长有短。土墩物质全为粉沙、细沙和沙质黏土互层,沙质黏土往往构成土墩顶面,向下风方向作1~2度的倾斜。罗布泊盐碱地北部的东西两侧,黏土土墩的顶面是盐结块,外表呈白色,称白龙堆。
(五)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洼地。多呈椭圆形,沿主风向伸展。纯风蚀洼地多为小而浅的蝶形洼地。如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子干谷以北,平坦薄层沙地分布的,直径都在50m以下,深度仅1m左右。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开比托高原等地,风蚀小洼地长、宽仅十余米,深1m。
而大型风蚀洼地,都是在流水侵蚀的基础上,经风蚀改造而成。如河西走廊的弱水(额济纳河)东西两侧,许多水蚀-风蚀凹地,深度达5~10m或更大,面积可达数十平方千米。南非风蚀凹地的面积达300km²,深7~10m。
较深的风蚀洼地,如有地下水潴育,可成为干燥区的湖泊,如我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兰湖,浑善达克沙地中的查干诺尔,毛乌素沙地中的纳林淖尔等。设问:推测沙漠中湖泊的成因?
典例
(2019年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答案:9.B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侧重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
【正确项分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正确。
【错误项分析】 A选项,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构造运动营造了该区域的整体构造地貌,而流水沉积则主要促成了山前平原的形成,故错误。
冰川作用多形成高原、冰斗、角峰、冰川谷等地貌,故C错误。
D选项中的风力作用不能形成冲积平原,故错误。
10.C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洼地增多增大的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
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洼地是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A错;
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作用、冻融作用微弱,B错、D错。
11.C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由上题可知,洼地增多增大是风力作用造成的,为风力侵蚀的结果,风力侵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C正确;
A选项,断流期间,难以发生水土流失,故错误;
B选项,断流期间,不易造成沼泽化,故错误;
D选项,盐碱化主要是蒸发旺盛导致的,故错误。
【三】 风积地貌
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一、风积作用
风沙流运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物(植物或地表微小的起伏),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都能发生沙粒从气流中下落堆积。如地表具有某种障碍物,气流运行时受到阻滞,会发生涡旋减速,从而削弱气流搬运沙子的动能,使多余的沙子在障碍物附近大量堆积,形成盾形沙堆(小沙饼)。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引起沙子堆积,主要是不同表面结构有不同输沙率之故。
根据风洞实验和野外观测,沙粒在坚硬的细石床面(沙砾戈壁)上运动时,易强烈地向高处弹跳,增加上层气流中搬运的沙量,沙粒飞得较远,在下风方向和地面冲撞的次数少,因而需要气流补给颗粒的动量也少,气流的阻力因之减小。而在疏松的沙床上,沙粒的跃移高度和水平飞行距离都较小,搬运过程中向近地面层贴紧,下层沙量大(表6-4),增加了近地面气流的能量消耗,减弱了气流搬运沙子的能力。因此,在一定的风力下,松散沙粒地面的输沙率比坚硬细石床面小得多。
由于松散沙质地面输沙率低,风易被沙饱和,所以野外常可看到,疏松的沙土平原一般比沙砾质戈壁上积沙多,易形成沙堆。当然,沙砾戈壁在没有障碍物(地形起伏或人为障碍)时,不易于积沙的原因,还与沙物质的供应不充足(细石掩护,不易起沙),风不易为沙子所饱和有关
设问:说明沙砾戈壁不易积沙的原因?
二、风积地貌形态
沙丘是沙漠里最基本的风积地貌,按其与塑造沙丘的风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①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链。
②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新月形沙垄、沙垄。
③多方向风作用一金字塔沙丘等。
(一)横向沙丘
新月形沙丘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角(翼)。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5°~20°;背风坡凹而陡,坡度为28°~34°,相当于沙粒的最大休止角。其高度不大,一般在1~5m。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边缘。
新月形沙丘最初是较小的盾形沙堆。它一形成,就成为风沙流运行的更大障碍。贴地面气流在盾形沙堆的背风坡分离,形成有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弱,气流搬运的沙粒过丘顶后,不断在在背风坡的涡旋区沉积。随着盾形沙堆尺寸增长,背风坡沉积量最大位置处愈来愈接近顶部,坡度不断变陡。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沙丘发生剪切运动,部分沙粒崩坠,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沙丘。
而后,沙丘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离加剧,涡旋尺度和强度加大,小落沙坡进一步扩大(图6-7)。沿沙堆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前方堆积(由于两侧较顶部低矮,移动快),在沙丘的两翼逐渐形成两个顺风向前伸的角。典型的新月形沙丘形成。
沙子供应丰富时,密集的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其高度一般在10~30m,长可达几千米。在风向单一的地区,沙丘链仍保持单个新月形沙丘的特征(图6-8)。在两个相反方向风交替作用的地区,沙丘链较平直;顶部有一摆动设问: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有许多纵向沙丘,据此分析该地风向的特点?
带,背风坡坡度较缓。
沙源充足的地区,新月形沙丘不断增高和扩大,其迎风坡逐渐发育许多次一级的小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形成复合沙丘链。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广布。其体积高大,少数沙丘高度可超过200m;长度一般为5~15km,最长可达30km;最宽可达1.0~1.5km。剖面形态一般不对称,迎风坡缓而长,背风坡陡而短,比例约7:1。
横向沙丘的发育过程,从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到复合型沙丘链,是由于气流受抑制,产生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涡流。气流受抑制的原因可以是地形阻碍、相反方向的气流抑制等。局部地形对风的阻滞,在塔里木盆地的麻扎塔格(隆起的挠曲构造)北麓、北民丰隆起(第四纪新构造隆起的平台状丘陵)十分清楚。
麻扎塔格横贯于西部沙漠中央,成为东北风运行的障碍,在迎风坡(北侧)沙子大量堆积,形成巨大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且愈靠近山地,风的阻碍愈厉害,沙丘高度愈大(表6-5)。
(二)纵向沙丘
纵向沙丘、沙垄在世界沙漠中面积过半,在亚热带信风沙漠中更普遍。如北非撒哈拉的利比亚沙漠,南非的卡拉哈迪沙漠,西南非的纳米布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印度的塔尔沙漠等,都主要由纵向沙丘组成。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柴达木盆地,也有大面积的纵向沙丘分布。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主要分布复合型纵向沙垄。表面叠置着许多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垄长一般在10~20km;垄高一般50~80m;垄宽0.5~1km;垄间地宽1~2km。剖面形态较对称,两侧斜坡平缓,垄顶呈半圆形。
纵向沙丘的成因有多种:一是两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由灌丛沙丘转化而来。二是新月形沙丘在两种风向呈锐角相交的作用下,由沙丘一翼前伸而成。演变过程可如图6-9所示:
最初在主风向作用下形成新月形沙丘,以后受次风向作用,迎风一翼顺次风向向前增长;另一翼因处于背风面而逐渐萎缩。而后,风向转变为主风,新月形沙丘伸长的一翼又沿主风向继续伸长。这样,经主风和次风长时间作用,新月形沙丘的一翼逐渐沿两种风的合力方向延伸,成为外形像钓鱼钩的新月形沙垄。
三可能与纵向卷轴涡流(平行于气流方向)作用有关。这种涡流是大气边界层气流运动的主要形式,只产生于平坦而均一的地面,它使地面沙子吹起,并搬运到双反转涡流间的地表进行堆积,从而形成顺风向延伸的纵向沙丘(Hanna,1969)(图6-10)
(三)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是在多风向、且风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育起来的;有时形态像海星,故又称星形沙丘。金字塔沙丘(图6-11)有一个尖的顶,从尖顶向不同方向延伸出三个或更多狭窄沙脊(棱);每个沙脊都有一个发育得很好的滑动面(棱面),坡度一般在25°~30°;丘体高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有的高达百米以上。金字塔沙丘一般零星单个分布;但也有相接组成狭长的、不规则垄岗(称线形星状沙丘)的,在纳米布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东北部分布较多,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也有。
法国撒哈拉沙漠研究者把金字塔沙丘解释为上升气流引起,即由对流形成;苏联的费道洛维奇(1956)则认为是空气波动的干扰引起。空气波动干扰,与风遇到山体障碍而返回有关。
(四)沙堆
特殊沙丘形态。是风沙流通过草灌丛植物时,风速减弱,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形成。凡水分较好,植物生长繁茂,又有沙子供给的地方,都可有草灌丛沙堆分布。
草灌丛沙堆最初形态为蝌蚪状。这是因为部分从草灌丛两侧绕过的气流(部分气流由植物本身空隙通过)在其后形成垂直轴的涡流,将沙粒卷入中间,使沙堆沿风向伸展形成(图6-12)。设问:分析草灌丛对风沙流的影响?
蝌蚪形沙堆发育到一定阶段,沙子将填塞整个草灌丛。成为不透风的障碍物,这更引起草灌丛前后大量堆沙,形成圆形或椭圆的草灌丛沙堆。
草灌丛沙堆常根据其上主要植物种类命名,如红柳沙堆、白茨沙堆、沙蒿沙堆等。它们的高度也取决于形成沙堆的植物,如沙蒿沙堆,一般为设问:分析沙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0.2~1.0m;白茨沙堆多为1~2m;红柳沙堆一般为3~6m,个别可高达10m。
若沙源丰富,沙子大量堆积,沙堆高度不断增长,植物的根系不能达到给水层时,植物枯死,沙堆会因失去植物覆盖而遭受吹蚀破坏,可逐渐发展成其他形态的沙丘。
实际上沙丘成因复杂,除风的因素外,还与下伏地形、水文、植被、沙量等多种自然条件有关,取决于它周围的整个地理环境。同时还决定于其形成发育历史,在不同地区,或即使同一地区,沙丘发育的相对时间长短不一,也使沙丘形态多样。现将主要沙丘类型列于表6-6。
目前对各种形态的沙丘,特别是高大复合型沙丘,缺乏动态观测资料,其形成的动力过程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三、沙丘的移动
与风力、沙丘高度、水分、植被状况等因素有关。
动力是风,沙子从沙丘迎风坡吹扬搬运,在背风坡堆积。但是,只有起沙风才对沙丘移动起作用。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各地气象站风的观测资料中可看出,起沙风仅占很小一部分。如且未的起沙风(≥5m/s),占全年风总次数(频率)的19.7%,占全年总风速的42.8%;于田更小,仅占4.2%和10.8%。不过,沙丘移动的方向、方式和强度正是取决于这一小部分起沙风。
(一)沙丘移动的方向和方式
移动总方向和起沙风的年合成风向大体一致,如新疆莎车阿瓦提地区,沙丘移动的总方向平均为南东50°,而起沙风的年合成风向是北西40°;在皮山地区,两者分别为南东70°和北西72°。在我国沙漠地区,根据气象资料,影响沙丘移动的风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北风两大风系;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伽师强孜至民丰沙吾扎克一线以东和东经约98°线以西之间地区,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广大地区及东疆、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等地,在东北风的作用下,沙丘自东北向西南移动。而上述两线以外的其他地区,都是在西北风作用下向东南移动。
沙丘移动的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律,分下面三种情况(图6-13):
第一种是前进式,即单一风向作用下产生。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部分、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甘肃、宁夏的腾格里沙漠的西部,受单一西北风或东北风作用,沙丘均以前进式运动为主。
第二种是往复前进式,在两个方向相反而风力大小不等的情况下产生。如我国沙漠区中部和东部各沙区(毛乌素沙地等),都处于两个相反方向的冬、夏季风交替作用,沙丘移动有往复前进的特点;冬季在主风西北风作用下,沙丘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沙丘产生逆向运动;不过东南风的风力一般较弱,所以不能完全抵挡西北风的作用。沙丘总体慢慢地向东南移动。
三是往复式,两风力大致相等、方向相反时产生,较少见,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属于这种类型,根据在列别捷克地区的观测,使沙丘朝东南方向移动的夏季风,几乎等于西北方向移动的冬季风作用力,于是,新月形沙丘停留在原地或仅稍向前移动。设问:指出风对沙丘移动速度和方向的影响?
(二)沙丘移动的速度
取决于风速和沙丘高度。如沙丘在移动过程中,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则向风坡吹蚀的沙量,应等于背风坡堆积的沙量。此时沙丘在单位时间里前移的距离D与背风坡一侧堆积的总沙量Q有如下关系(见图6-14的几何图解):
Q=rDH 式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从向风坡搬运到背风坡的总沙量;D为单位时间内沙丘前移的距离;H为沙丘的高度;r为沙子的容重。
由式可看出,沙丘移动速度与其高度成反比,与输沙量成正比。沙丘移动速度除主要受风速和沙丘本身高度影响外,还与风向频率,沙丘形态、密度和水分,及植被因素有关。
因此,实际工作中常采取野外插标杆、多次地形测量、重合航空像片等方法求得沙丘移动速度。表6-7所列系我国甘肃金塔地区,根据1968年和1975年两次地形测量所得的不同高度沙丘的平均年移动速度。
我国沙漠地区沙丘移动速度,根据野外半定位观测及航空像片量测,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中许多湖盆附近、乌兰布和沙漠西部、毛乌素沙地大部、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及呼伦贝尔沙地等,由于水分、植被条件较好,沙丘大部分处于固定、半固定状态,移动速度缓慢;只在植被破坏、流沙再起的地方,沙丘才有较大移动速度。
在广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内部,虽然裸露、流动,但沙丘十分高大、密集,所以移动速度很小,不超过2m/a。在沙漠的边缘地区,沙丘低矮且分散,移动速度较大,通常年前移值达5~10m;最大者,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皮山和东南缘的且未地区,分布在平坦沙砾戈壁的裸露的低矮新月形沙丘,年前移值可达40~50m。
沙丘移动侵入农田、埋没房屋、侵袭道路(铁路、公路),给农牧业生产和工矿、交通建设造成很大危害。
防治沙害的关键是控制沙质地表的风蚀发展、削弱风沙流的强度和固定沙丘。一般采取工程防治和植物固沙两种方法。
利用杂草、树枝以及其他材料,在流沙上覆盖或设置沙障,称工程防治措施。植物固沙包括种草,种植乔、灌木。一般半干旱的干草原地带,水分条件较好,防治沙害方法应以植物固沙为主,工程防治为辅。植物固沙宜采用乔、灌、草结合。在干旱半荒漠地带,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水分条件只能使耐旱的沙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宜采用工程防治为主,与植物固沙相结合。固沙植物应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在干旱荒漠地带,降雨稀少,靠天然降水植物难以生长,故主要采用工程防治措施。但荒漠和半荒漠地带,若丘间地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引水灌溉条件的地方,仍可以植物固沙为主,营造防沙林带。设问:分别提出干旱草原、半荒漠和干旱荒漠的不同的植物治沙策略?
【四】 荒漠的类型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地带,称荒漠。
干旱荒漠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南、北纬15°~35的亚热带。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终年为信风吹袭。高压带内对流层气柱下沉,空气绝热增温,相对湿度减小,空气干燥。同时,下沉气流抑制阵雨和对流降雨。信风又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干冷旱风,特别是地处大陆西岸的信风都是离岸风,干旱尤甚。所以,全世界各大陆西岸受亚热带的稳定大气(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的影响,湿度低、少云寡雨,成为地球上著名干燥气候区。如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西部的大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等地。
二是温带内陆地区,如中亚、我国的西北和美国西部。由于深居内陆,远距海洋,且多因地形闭塞,四周高山阻止湿润海洋气流伸入,因而终年干燥,形成了温带内陆干旱区。
干旱荒漠按照地貌与地表物质,分四种类型: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荒漠的形成,不单是风力作用,还有水流作用,特别是暂时性沟谷水流和片状水流起重要作用。
一、岩漠(石质荒漠)
发育在干旱山地(或丘陵)区,地面被切割得破碎不堪,山岭陡峭,石骨嶙峋,基岩突露地表。
干旱区的山地,岩石机械风化(物理风化)十分强烈,山坡堆积了大量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坡缓慢下移,特别是一旦发生暴雨,由暂时性洪流将其运往山麓和沟口堆积,形成大规模洪积扇。而山坡则重新暴露,重遭风化,碎屑物质再次受重力作用沿坡下移,并为洪流运走。风化、坡地重力及暂时性洪流作用反复进行,使山坡不断平行后退,在山麓形成缓倾斜的平整基岩面,上复薄层松散岩屑,称山麓剥蚀面或山足面。
在山坡平行后退、山足面扩展的过程中,抵抗风化剥蚀强的坚硬岩石,残留成为孤丘,突露于山足面之上,称残丘或岛状山(图6-15)。
随着时间前进,山坡不断后退,山体逐渐降低缩小,山足面日益扩大,最后许多山足面连成一片,成为山前夷平面。
地面除有少数低山和残丘外,大部分基岩被削平。地面光秃,岩石裸露,或盖有厚度很小的残积-坡积岩屑,岩石表面往往覆有油黑发光的“荒漠岩漆”(凝结水溶解带出的黑色铁锰沉淀物,经风沙摩擦后,光亮耀目)。它是干旱区地貌发育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犹如准平原是湿润气候带地貌发育成熟的标志。
山麓剥蚀面和山前夷平面是石质荒漠平原,属于岩漠。在构造稳定的干旱区,如北非、大洋洲西部、我国新疆东部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都有大规模的石质荒漠平原。设问:列举内陆高原山前荒漠砾石的四种物质来源?
二、砾漠(砾石荒漠)
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砾石来源多样,主要是古代河流的冲积物和洪积物。多发育于内陆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吹走细粒物质(沙、粉尘),地表留下粗大砾石,形成砾石荒漠。
砾漠中的砾石常被风夹带的沙子磨蚀成带棱角的、表面光滑的风棱石。有些砾石表面可见油黑色漆皮。世界上砾漠分布较广,如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和塔里木等内陆盆地的山前地带,内蒙古大戈壁,及北非阿尔及利亚部分地区。砾石荒漠在蒙古语中称“戈壁”。
我国习惯把长期风化剥蚀形成的石质荒漠平原也归入其中。为区别于砾石戈壁(堆积),称石质戈壁,如新疆东部哈密以南辽阔的噶顺戈壁,准噶尔盆地东部的诺明戈壁。
三、沙漠(沙质荒漠)
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风沙活动强烈,形成各种风成地貌。沙漠是荒漠中分布最广的类型。此外,干旱荒漠地区以外的半干旱的干草原地区,也常有大面积风成沙覆盖的地面,称“沙地”。但在一般统称沙漠。如我国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的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等。
沙漠的形成除干旱气候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源。因此,沙漠多分布在内陆巨大的山间盆地及干燥剥蚀的高原。内陆盆地接受四周山地大量风化破坏产物的堆积,有深厚疏松的冲积(或湖积)沙层,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燥剥蚀的高原,特别是其低平洼地堆积了大量残积、坡积和冲积沙层,都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沙源,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全球陆地面积有1/10是沙漠,主要分布在北非、西南亚、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地。世界上大沙漠(中国以外)有: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中亚的卡拉库姆和克孜勒库姆沙漠、撒哈拉的东部和西部大沙漠等。我国也沙漠广布,面积71×10⁴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4%,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主要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等(表6-8)。
四、泥漠(黏土荒漠)
由黏土物质组成的地面,分布在干旱区的低洼地带,特别是封闭盆地的中心。由洪流从山区搬运的细土物质淤积干涸而成。地面平坦,常发育龟裂纹,植物稀少,地表赤裸。有的泥漠地下水位浅且含大量盐分(氯化物、硫酸盐等),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在地表层积聚,形成盐土、盐壳甚至盐岩层,则称盐沼荒漠或盐漠。
【五】 黄土地貌
一、黄土的分布与特性
(一)黄土的分布
第四纪形成的特殊土状堆积物。黄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位于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带,特别在欧亚大陆,几乎从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分布。我国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最发育,规模最大。
(二)黄土的特性
质地均一,以粉沙(0.005~0.05mm)为主,含量可达50%以上,粉沙中又以粗粉沙(0.01-0.05mm)的含量为多;大于0.1mm的细沙极少,小于0.005mm的黏粒一般在10%~25%。
黄土富含碳酸钙,含量在10%~16%。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使土粒固结,但遇水时却发生溶解,使土粒成分散状;因此,黄土层易受水侵蚀。碳酸钙在淋溶与聚集过程中,会成为不规则块状钙质结核,形态像马铃薯或姜状,故称砂姜,常成带状分布于古土壤层底部。
黄主结构疏松,颗粒间孔隙多,且有较大的孔洞,肉眼可见(图6-16);孔隙度一般在40%~55%。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设问:说明黄土底层块状结核的形成过程?
黄土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甚强,厚层黄土常形成陡峻的崖壁、土柱,并维持百年不崩。
黄土遇水浸湿后,会发生可溶性盐类(碳酸钙)溶解和部分黏土及细颗粒物沿大孔隙或垂直节理流失,称黄土的潜蚀作用。它使黄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受到上部土层或建筑物重压时,会强烈变形和沉陷。工程上把黄土浸水后引起的地面坍陷称湿陷,会毁坏工程建筑物。
自然界有与黄土性质相近的堆积物,称黄土状土,但这种土往往有沉积层理,粒度变化较大,孔隙度较低,且无明显的湿陷性,可与黄土区别。
二、黄土的成因
亚洲中部(包括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成的,故称为荒漠黄土。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设问:指出黄土分布区切沟、冲沟和河沟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理由?
①黄土分布区以北依次出现沙漠和戈壁,三者逐渐过渡,并成带状排列;
②黄土区内的西北部分靠近沙漠地区的黄土颗粒较粗,黄土层中夹有风成沙层,愈往东南距沙漠愈远,其颗粒变得愈细(图6-17);
③黄土披盖在多成因的、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上,保持相近厚度;
④黄土层中发育有随下伏地貌形态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层;
⑤含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⑥矿物成分高度一致,但与所在区域的下伏基岩没多大联系。
这些特征较充分地说明我国北方黄土是从荒漠地区吹来的风积物,即风尘堆积。
除荒漠黄土外,欧洲和北美还有冰缘黄土,是冰期时大陆冰川区冷的反气旋风,将冰水平原上的细颗粒吹送到外缘草原地带沉积而成。
三、黄土地貌的类型
其特点是千沟万壑、丘陵起伏、梁峁逶迤;即使部分地区有平坦的顶部,也因受沟谷分割呈现桌状。(沟谷、沟间地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其形成,一是现代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二是风积黄土覆盖在古地貌之上,受古地貌影响。所以,黄土地貌是古代和现代地貌综合作用的产物。
(一)黄土沟谷典貌
黄土质地疏松,细沟、浅沟容易形成,演变发育迅速,所以大沟谷主要是流水线流侵蚀的产物。但发育阶段不同,又受地形和黄土性质影响,沟谷情况复杂,常分为三类。
切沟:散流汇集后,径流增大强化下蚀作用,沟谷切入黄土几米以上时,形成边缘陡壁,沟床顺直,纵比降显著,并出现串珠状陷穴。
冲沟:从切沟发育而来。上游保持早期特点,下游沟谷展宽,沟床纵比降较坡面缓,纵剖面下凹。下蚀和旁蚀引起沟壁陡崖崩塌、后退,横剖面可分出沟坡和沟床。大型冲沟长可数千米、深达数十米。往往继承被黄土掩埋前的古沟谷特征。
河沟:大型侵蚀沟,多已切穿黄土层,切入基岩,有经常性水流,成为河流支流。它在黄土堆积前的小河谷、黄土堆积后的古凹地发育,再由近代水流切制,为承袭河谷。
沟底宽,沟床曲折,有冲积物和洪积物组成的曲流阶地(图6-18)。
黄土高原局部还有未经现代沟谷分割、保持黄土堆积后古凹地面貌的坳沟和干沟。现称黄土垌,并划入沟间地。
(二)黄土沟间地地貌
沟坡顶端坡度转折处之上,称“塬”、“梁”、“峁”。随着沟谷发育,沟壁后退,沟间地被蚕食得愈来愈小。
塬区下伏基岩属平缓的盆地或倾斜平原;梁和峁区分布最广,下伏基岩呈丘陵形态;垌的下伏基岩呈河谷形态。但局部沟谷密布、侵蚀严重区的梁、峁,往往是沟谷直接分割的产物。
1.黄土塬:平坦高地,中央斜度不到1°,边缘地带3°~5°。四周为沟谷环绕,受沟头蚕食,在平面图上呈花瓣状。
面积较大的有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等。董志塬介于泾河的支流蒲河与马莲河之间,以西峰镇为中心,长达80km,宽处40km,面积超过2200km²(图6-19)。
源受沟谷长期切割,面积会逐步缩小,变得破碎。如甘肃合水、陕西定边和山西皂梁山西侧的小型塬。设问:指出黄土塬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典例
(2018年江苏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聚落选址,主要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
【解题思路】 15.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
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民居的开发与保护,主要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
【解题思路】 16.A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代表了一定时期的建筑文化,可以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应该对具有历史意义且有一定规模的地坑院加以保护,并非对各处地坑院都要完整保护,也没必要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题型风向】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
2.黄土梁:长条形高地。是黄土覆盖梁状古地貌,又受近代流水作用形成的。分平顶梁和斜梁两种。
平顶梁顶部较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千米,横剖面略呈穹隆形,坡度1°~5°。梁坡很短,坡度在10°以上。两者间有明显坡折。梁坡以下为沟坡,坡度更大。
斜梁。梁顶宽度较小,常呈明显的穹隆形,起伏大。坡折到谷缘很长,坡度15°~35°。梁坡沟头为凹斜形坡,梁尾为凸斜形坡。梁坡以下是沟坡。
3.黄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图上呈近圆形,峁顶面积不大,是明显拱形,坡度3°~10°。四周峁坡均为凸斜形坡,坡度变化于10°~35°。外形很像馒头。两峁间有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墕。墕两侧均为凹斜形坡。分水鞍被两侧沟头蚕食,残余极窄的长脊,称“崾崄”。崾崄也常出现在塬和梁间,但其地势并不显著凹下,道路往往由此通过。
若干连在一起的峁,称峁梁;有时峁成为黄土梁顶的局部组成体,称梁峁。梁和峁常互相联结,统称黄土丘陵(图6-20)。
4.黄土垌:多见于陕北和陇东北部白于山一带。是古代河谷被黄土覆盖成的平坦谷地,且未受现代沟谷分割。垌的横剖面呈宽浅的凹地,直至两侧分水岭顶也无明显坡折,而呈浑圆状曲线。凹地仅雨后短暂有水。
现代沟谷侵蚀分割下,沟间地的黄土垌先被破坏,呈台阶状残余在梁、峁边缘,称坪。
(三)黄土潜蚀地貌
流水沿黄土裂隙和孔隙下渗、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最后地面崩塌,形成潜蚀地貌。
黄土碟是流水下渗浸湿、重力影响、土层压实、地面沉陷形成的碟状小洼地。形状近圆形,深数米,直径10~20m。常形成于平缓地面。
黄土陷穴是漏陷的溶洞。流水沿黄土中节理裂隙潜蚀而成。多分布在地表水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和谷坡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发育。形态分三种:①漏斗状陷穴,深度不超过10m,主要分布在谷坡上部和梁、峁边缘。②竖井状,口径小而深度大,可超过20m,主要分布在塬的边缘。③串珠状,几个陷穴连续分布,底部常有孔道相通,常见于切沟沟床或坡面长、坡度大的梁、峁斜坡。
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孔道不断扩大,则陷穴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形成黄土桥。
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残留体。由流水不断沿垂直节理设问:说明黄土梁边缘常有黄土桥分布的原因?
侵蚀和潜蚀,黄土崩塌,残留的土体形成。
谷坡黄土物质在流水和块体运动作用下,谷坡扩展也可产生多种地貌形态。如土层表面受湿干、热冷、冻融等变化引起涨缩,表土剥裂,重力泻溜;雨水或片流沿黄土的垂直节理下渗、潜蚀,使裂隙扩大,形成交错的裂沟或成行的陷穴,土体易失稳崩塌;岩性不同的倾斜地层接触面,受地下水渗流,破坏土层间凝聚力,重力影响下发生滑坡。
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
①地力变瘦。
②沟壑扩延,耕地缩小。
③泥沙淤积库、渠,破坏水利。特别是暴雨期间泥流下泻,可冲垮道路,毁坏城镇,造成严重灾害。
防止水土流失应考虑侵蚀规律和分布,采取农、林、牧、田间工程及沟谷工程的综合措施。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相互结合,如坡面修梯田,田边筑地埂,埂上栽灌木;田面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既要治理沟谷,又要治理沟间地,既要治理沟头,又要治理沟床。总之,对水和土步步涵养,节节拦阻,构成自上而下的强大防蚀网。
水土保持必须以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包括水土流失程度与方式,合理划分宜农、宜牧、宜林用地,并采取各种措施。
典例
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
A. 冬季风堆积 B. 泥石流堆积
C. 冰水堆积 D. 间歇性流水堆积
5.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生物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酸雨作用 D. 流水作用
答案:4. A
由图可知,该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范围最大,根据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可知,该沉积物为冬季风风力堆积形成。小兴安岭的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东坡为背风坡,沙尘较少,堆积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D
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冲刷、下渗导致沙尘沉积物空隙小,结构紧实,降水下渗溶解矿物钙,产生淋溶作用,使堆积物上层含量普遍偏低,D正确。
生物根系生长或微生物活动会使土壤疏松,A错误。
东北地区地势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B错误。
东北地区不是我国主要酸雨区, 酸雨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是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的深厚黄土层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设问:分析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