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
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多元导入】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三帝争雄的局面:皇太极在辽东建立大清,虎视中原;李自成于陕西高举义旗,欲以大顺取代大明;内忧外患的末世之君崇祯则怀抱中兴梦想,试图一统天下,一位开国大帝,一位亡国之君,一位成功与失败同样悲壮的农民起义之王,他们三人的博杀,隐含着多少历史机缘和人性悲剧!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探寻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
知识点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 政治 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兼并土地 。
知识点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 财政危机 深重, 阶级矛盾 异常尖锐。
(2)口号: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均田免赋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 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 大顺 。
(4)推翻明朝: 1644 年4月, 李自成 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知识点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 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 吴三桂 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 山海关 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合作探究】1
问题:阅读教材及教材84页相关史事,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合作探究】2
问题:“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3
问题:结合所学探讨“均田免赋”的进步性。
【答案】
(1)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合作探究】4
问题:
【答案】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合作探究】5
问题: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
内忧: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自然灾害等。
外患:满洲兴起,不断骚扰。
【合作探究】6
问题: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答案】
【合作探究】7
问题: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必然的吗?谈谈看法。
【答案】
是偶然。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降清,清兵才得以入关。
是必然。李自成进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满清贵族政权正处在上升状态,锐意进取,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共1页。
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合作探究,探究归纳,知能提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