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4 波的干涉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4 波的干涉课前预习ppt课件,共8页。
5.波的衍射实质分析波传到小孔(障碍物)时,小孔(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的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小孔(障碍物)后传播,就偏离了直线方向.波的直线传播只是衍射⑤ 不明显 时的近似情况.注意 当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现象明显,但由于衍射
波的能量很弱,也很难观察到波的衍射.6.生活中常见的波的衍射现象 (1)声波:通常声波的波长在1.7 cm~17 m之间,可以与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故声
波的衍射现象极为明显.(2)水波:水波能够越过水面上的芦苇、小石块等障碍物,都是典型的水波的衍射现象.(3)无线电波:在房间中可以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信号,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
1.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保持各自的⑥ 运动特征 ,继续传播.2.波的叠加: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⑦ 同时 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
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两列同相波的
叠加,振动⑧ 加强 ,振幅⑨ 增大 .两列反相波的叠加,振动⑩ 减弱 ,振幅
减小 .
1.定义: 频率 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 加大 、某些区域的振幅 减小 ,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2.干涉图样:波的干涉中所形成的图样.3.干涉条件: 频率 相同、波源的相位差恒定是两列波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
4.注意:明显的干涉图样和稳定的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明显的干涉图样除了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图样越明显.5.设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Δs,那么当Δs=2k· (k=0,1,2…)时为 加强 点;当Δs=(2k+1)· (k=0,1,2…)时为 减弱 点.若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则上述结论 相反 .
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 ( √ )2.两列波相遇后各自的运动特征会受到影响. ( ✕ )3.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等于原来位移的2倍. ( ✕ )4.两列波在介质中叠加,一定产生干涉现象. ( ✕ )5.产生干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 ( √ )
(1)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方法现象判断法若某点总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该点为加强点.若总是波峰与波谷相
遇,则为减弱点. (2)干涉示意图及其特征干涉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特征:①加强区和减弱区位置固定不变;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③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间隔.
衍射与干涉的研究对象不同,从形式上看,衍射是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而波的干涉是两列相干波的叠加;干涉图样与
衍射图样不同,干涉图样中有间隔的加强区、减弱区,而衍射图样相当于在障碍物
处有一个新的波源.下面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备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波的描述,空间周期性波长λ,一波的衍射,声波绕过墙壁,浅水槽,反光镜,单个振针,两个振针,振片投影,单个振针投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课文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波的描述,空间周期性波长λ,一波的衍射,声波绕过墙壁,浅水槽,反光镜,单个振针,两个振针,振片投影,单个振针投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生变化,矢量和,障碍物的后面,相差不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