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三网捞尽微作文-2023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专项训练+素材超市
展开
第一部分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 三网捞尽微作文 三网捞尽微作文作文训练有“大”有“小”由来已久,小作文的写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对应无“微”不至的时代风尚,人们更多地把小作文称作“微作文”——指的是主题单一、文字较少,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短文或片段。微作文写作,最怕“胖”——文章字数超标,肯定劳而无功;也怕“缺胳膊少腿”——一味考虑字数俭省,该交代的没交代清楚,不可取;还怕“太素”——不打造亮点,平淡无奇,就如同只给客人满桌子的“素菜”,而不是“荤素搭配”。第一网:“微记叙文”的写作。【例题】(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小作文题目)从下列成语中选择一个,就你的理解,写成一个小故事。但不得离开成语本身的内容。字数在150个左右。刻舟求剑 精卫填海 狐假虎威 卧薪尝胆短文章最见功力。如果让你写“刻舟求剑”的小故事,怎样才能在150字、而不是300字的篇幅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而且有重点、有亮点、有看头?【例文】刻舟求剑古时候,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佩剑滑入江中。他手指船舷边佩剑滑落处叫道:“呀,是这儿!”忙掏出小刀,在那儿刻了一个深深的记号。船到岸还没停稳,楚人忙脱下衣服,从船舷上的记号处跳入水中,瞪大眼睛在水下找来找去,可水底只见水草和石头,哪有佩剑的影儿呢?他浮出水面,抚摸着船上的记号,喃喃自语:“宝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就是找不着了呢?” 【简评】上面的微作文,一是字数合规,“150字左右”的文章,最好控制在120—180之间,本文完全符合要求。二是结构完整,记叙文的完整体现在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一应俱全,同时,本文关于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要素,一个也不缺。三是形象生动,其中穿插有楚人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有较强的现场感。这三条,正是优秀“微记叙文”的重要标准。【总结】为达到题目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实现“字数合规”、“结构完整”、“形象生动”,作者在做法上也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线索力求单一。《吕氏春秋》中寓言“刻舟求剑”涉及两个范围、两类对象,一个是楚人的所作所为,另一个是同船人之间的看法。作者大胆地舍弃了第二个,集中笔力、聚焦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用单一线索保证了叙事明晰、情节集中。第二,人物能少则少。提醒,如果所写的人多,交代彼此之间的关系、你来我往的互动等等,很容易导致字数超标。上文只写了“楚人”一个人,做到闲人免“进”、闲话少说,“笔”无旁骛。需要说明的是,回避次要人物的前提是,故事的发生发展不受影响——如果有关人物关涉故事发生发展,他不出场,故事可能会把读者搞糊涂了,那么,这样的人物必须“出场”。第三,避免记流水账。不作取舍地平铺直叙,缺少波澜、缺乏描述的一“叙”到底,都很平庸乏味。上文中,作者笔下既有叙述,更有描写——对船上“刻”记号、水下“求”剑时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都是文章中的亮点。 【练习】有个成语叫“趁热打铁”,学习这个专题后,请从成语“精卫填海”“狐假虎威”或“卧薪尝胆”等中选一个,写一个小故事吧。 第二网:“描写类微作文”,指的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字较少、主题单一、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短文或片段。从内容上看,包括景物、场面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从形式和篇幅上看,多为片段描写。【题一】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请你从“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二者都用也行),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150字左右。【题二】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注意运用细致准确的动作描写。作文开头:最激烈的100米短跑开始了——这两道题目,都要求写“150字左右”的片段,其中,题一聚焦景物描写,题二聚焦动作描写,都属于描写类微作文写作。学习描写类微作文的写法,不妨从范例开始。【例一】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像烟一样轻,像玉一样润,像银一样白,一朵朵一簇簇,从天上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一阵风吹过,雪花像轻柔的柳絮,打着旋儿翩翩起舞,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等它们顽皮地闹够了,才落到地上、瓦上、树枝上……在这个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飞卷雪花轻舞,玉树银枝交辉,高处银装素裹,低处白絮成堆,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例二】最激烈的100米短跑开始了——“预备——”随着发令员拖长的声音,几位选手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张拉开的弓。发令枪“啪!”的一声响,只见他飞快地直起身子冲向前,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地射向前方,起步就领先其他选手半步。他双臂交替用力摆动,迈开大步向前跑去,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群马奔腾中领跑着。终于快到终点了,他胸膛剧烈起伏,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加快速度向前面的彩线冲去……【合格标准】上面两个范例,让我们感受到,写好一两百字的描写类片段,得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个好的切入点、一个清晰的顺序”。所谓“鲜明的主题”:一般是题目给定的主题,不深奥、不玄乎,如同“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的。 所谓“好的切入点”:描写类片段跟“微记叙文”不同,并不要求把事情的全过程都交代清楚:这样做,反而容易淹没重点、耗费笔力。描写类片段,只要有利于达到命题要求,你可以直接切入和聚焦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中的任意一处场景、画面或人物所作所为进行描述展示——至于其他,都可以不管。所谓“清晰的顺序”,既要讲究顺序,把场景、空间的转换交代清楚,也要坚持一个顺序贯穿始终。【例评】按照上述“三个一”标准,分析一下上面的“例一”——一个写雪景的片段。先谈“主题”——这个写景片段,命题人给出的主题就是美景“景美”,本片段在写景中凸显景色美,之后用“迷人”点明了主题。再看“切入点”——一场雪,从酝酿到降雪,从雪中人到雪中物,从雪落地到人间生活等等,可写内容就是一个“小宇宙”啊。但作者下笔就直接切入到“下雪开始”,集中描写了下雪情景,做到了单刀直入、重点突出。还要看看“行文线索”——这个片段,前两句话是分写下雪过程,后一句是总写雪后情景,结构上是完整的。【争优技法】上述“三个一”是片段合格的标准,下面要讲的“三个二”才是争优标准。写好描写类片段,最好“选取两三个画面、镜头等节点”,“用好动词、形容词两类词语”,“善用比喻、拟人两种句式”——即,“嫩黄瓜作文”总结的“三个二”。下面,结合“例二”来谈谈“三个二”。在内容上,例二围绕“他在激烈的比赛中加油跑”这个主题,选了三组镜头:第一句是“准备跑”,第二三句是“加油跑”,第四句是“冲刺跑”。这三组镜头中,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注意,节点太多,字数受限的篇幅容纳不下;节点太少,如果你想象力不能开足马力,字数很可能不足。在用词上,动词、形容词是描写手法的“铁杆小伙伴”,只是场面、景物描写更多用形容词,人物描写更多用动词。本片段选用了动词“绷直、拉开、直起、射、摆动、迈开、跑去、起伏、咬紧、握紧、冲去”,形容词“慢慢、飞快、剧烈”,十分准确、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动作。在用句上,比喻句、拟人句是描写“神器”。例二片段运用三处比喻句,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如果回看上面的“例一”中,比喻、拟人同时上阵,写活了雪景,非常棒。【练习】练习题一:请从下面内容中任选一个,充分地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相应场景特点或者人物的性格、心理。A.讨价还价 B.趣味对话 C.一次嘱咐 D.激烈争论要求:(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灵活运用语言描写的多种形式。 (3)字数在150-200之间。 练习题二:请根据以下场景,写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时间:春天里地点:郊外要求:自定中心,精选生活小事,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突出中心,不超过230字。第三网:议论类“微作文”议论类微作文,也称“微议论文”,指的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文字较少、主题单一、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短文或片段。微议论文,最怕“老大不出场”——议论类文章的“老大”,就是中心论点、主要观点,它不明确,读者就不知所云。 也怕“臃肿难看”——有人下笔就信马由缰,导致字数大大超标,多写反而无益;还怕“有一搭没一搭”——微议论文中,观点提出、阐述和结论,好似麻雀的“肝胆”,少一个都不合适。【例题】某山村的一位贫困户面对村干部的三次精准扶贫帮助,都选择拒绝。起初,村子打算将发展油茶种植作为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好不容易从外面请来了专家,这位贫困户却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他的理由是:“去了也没用,肯定学不会。”村里的养羊合作社打算把他纳入其中,他再次拒绝。他说:“谁受得了那个味儿呀。”动员再三,村干部建议他种点柑橘树,却再次碰壁。他怒怼来人:“长在山上,哪个愿意天天往山上爬?”请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这道题目,可以怎样提炼观点呢?从贫困户角度看,可以提炼“懒惰常常与贫穷落后相伴相生”、“宁可懒、不怕穷的习惯不可小视”、“懒惰者坐失良机”等观点。从扶贫者角度看,可提炼“扶贫要注意激发内生动力”、“扶贫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对因懒致贫户要提高帮扶的针对性”等等。【佳作范例】扶贫不能扶懒。精准扶贫的目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让一人一户掉队。但这绝不是实施平均主义,助长不思进取的懒汉习气。如果扶的是懒汉,不仅会消耗过多的资源,还会对急于脱贫、早该帮扶的贫困者带来新的“不公平”。况且,有人“懒性”不改,即便你强拉上“致富”行列,终究会急速下降到贫困“悬崖”下的。推进精准扶贫,得大力引导贫困户的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稳定脱贫、加快致富的内动力。【写作技法】这篇微议论文,对我们写好这类文章,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第一,有观点,且摆在显要处。议论文就是用来说理的,说理者必须有鲜明的观点,让读者尽快感知、接受你的观点。看看上面的范例,“扶贫不能扶懒”是中心论点,摆在开头处,读者一目了然,写作者如同树好了“靶子”,后来的议论也就如数家珍,有序展开了。微议论文的观点摆在显要处,是指放在开头或结尾,这给写作者、阅读者都能带来方便。第二,讲顺序,“三段论”结构完整。议论文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结构,这是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微议论文也要按照这个顺序安排内容。以上文为例,在第一句提出“是什么”之后,从精准扶贫的目的、内涵厘清、“帮懒”危害、后果设想等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而第二段,回答的是“怎么办”。全文有理有据,说服力强。第三,抓要害,不过多纠缠于小观点的阐释。微作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是,文字精简,内容点到为止。本议论文,在中间部分,四句话分别阐明精准扶贫的目的、内涵厘清、“帮懒”危害、后果设想,都没有展开论述,但它们让支撑中心论点的理由比较充分。微议论文有时候需要用到例子,一般以“点例”方式呈现——也就是只点个名、点个事儿而已。【写作练笔】根据要求,完成任务。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以辩手的身份陈述己方观点。正方 周末补习利大于弊 VS 反方 周末补习弊大于利 要求:(1)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2)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3)15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