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ppt课件
展开1. [2021临汾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以及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1)实验室中提供的玻璃板有两种,应该选择 (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理由是 . (2)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实验室的光线应该 (填“亮”或“暗”)一些.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4)如图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填“前”或“后”)方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时,所使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虚”或“实”)像.
知识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 (7)为了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蜡烛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
1.【答案】 (1)薄 较厚的玻璃板会出现重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2)暗 (3)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4)前 等效替代法 (5)不能 虚 (6)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7)B【解析】 (2)环境较暗时,成的像比周围环境亮,成的像会更清晰,更易于观察.(3)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以便比较两者的关系.(4)人眼应一直在点燃的蜡烛一侧观察,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通过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使之替代点燃蜡烛的像,在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时,使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6)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将导致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7)由于仅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实验,故选B.
2. 如图甲所示是小林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便于确定 . (2)在正确使用刻度尺及正确读数的前提下,小林测量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时发现第2组数据有较大偏差,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C.在判断蜡烛N与蜡烛M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三处像的位置A'、B'、C'与对应三处蜡烛的位置A、B、C如图乙所示.通过观察实验发现:蜡烛M距玻璃板越远(即物距变大),所成像的大小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答案】 (1)像的位置 (2)C (3)不变 【解析】 (2)实验时的各组数据都是用同一块玻璃板进行实验获取的,其他数据没有问题,所以可能是第2次实验时,判断蜡烛N与蜡烛M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3)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蜡烛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1. 新考法·创新装置[2021 陕西中考]小明利用可绕固定轴转动的方格磁性板和茶色玻璃板,以及两个相同的铁棋子A和B、量角器等器材,自制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使用带方格的磁性板的优点是便于确定像和物的 关系.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发现它能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 . (3)不改变棋子A和B在磁性板上的位置,只将玻璃板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乙所示,若要让棋子B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重新重合,应转动右侧磁性板使其与玻璃板的夹角 左侧磁性板与玻璃板的夹角.
(4)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一般都是倾斜的,其优点之一就是驾驶员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像的位置在驾驶员的 (填“前方偏上”或“正前方”或“前方偏下”),对驾驶员的干扰较小(前挡风玻璃可近似看作平板玻璃).
1.【答案】 (1)位置 (2)相等 (3)等于 (4)前方偏上【解析】 (1)使用带方格的磁性板的优点是便于确定像和物的位置大小关系.(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发现它能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3)不改变棋子A和B在磁性板上的位置,只将玻璃板转过一定角度,如题图乙,若要让棋子B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重新重合,应转动右侧磁性板使其与玻璃板的夹角等于左侧磁性板与玻璃板的夹角.(4)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一般都是倾斜的,其优点之一就是驾驶员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像的位置在驾驶员的前方偏上,不干扰司机观察路况.
2. [2022江阴期中]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 (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看到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 (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3)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平面镜上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 (填“相等”或“不等”).
(4)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 )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5)同组的小红选用棋子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小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的像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ppt,共2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pptx、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_batch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ppt,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