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1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2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3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4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5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6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7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08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共49页。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礼记》:又名《 》,是 至 时期 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 (朝代)的 编纂。《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有重要影响。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 》小戴礼记战国秦汉儒西汉戴圣学记礼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文。壹虽有嘉肴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āo)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边读边参照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①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③旨④也;虽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⑥也。⑤至道:最好的道理。①虽:虽然②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荤菜。④旨:味美。③其:代指嘉肴,它的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⑥善:好处。虽然即使常与“但是”连用,表转折,意义上更强调后面转折的内容。常与“也”连用,表假设已经发生没有发生客观性较强带有主观情绪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是故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③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④也。④自强(qiǎng):自我勉励。强:勉励。①是故:因此,所以。②困:困惑。③自反:自我反思。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①也。《兑命》②曰:“学③学④半⑤。”其⑥此之⑦谓⑧乎!⑥其,表示推测,大概。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②《兑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③学(xiào):同“敩”,教导。④学(xué):学习⑤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⑦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⑧谓:说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 现代汉语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学相长1.《虽有嘉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文章要讲学习的道理,为何以“嘉肴”开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用“嘉肴”比喻“至道”,以“弗食”“嘉看”便“不知其旨”来类比“弗学”“至道”便“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通过引用《兑命》里“学学半”的名言,印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为何得出结论“教学相长”后还要引用《兑命》里的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提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类比引入从“教”和“学”两方面逐层论证引用印证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全文共五句话,每一句诵读时应该怎样处理才能更好体现文意呢?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读出转折、假设句的层次感,“不知其旨”“不知其善”读出惋惜、遗憾。“不足”“困”重读,语速渐缓,表现出沉重感。有所奋起,语调微上扬,重读“自反”“自强”,与人振奋感。得出结论,读出语重心长感。从前代经典《尚书》中发现了上述观点的佐证,读出欣喜感。 背诵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文章首先运用 的手法,指出了 ,然后引出了对 和 的关系的论证, 从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最后再 进行印证。这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类比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教学相长引用《兑命》中的话实践出真知理 解 默 写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 , , ; , , 。2.文中用《兑命》中的话说明教和学相互促进的句子是:“ ”, !3.突出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指出学与教后才能明确不足的句子: , 。4.隐含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礼 记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嘉肴美味需品尝,至道启蒙在学堂。学后才知己不足,教过方晓要自强。知困奋发多勉励,满足懈怠悔断肠。教学相长君要记,赠人玫瑰手余香。与君共勉贰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 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为己任。“天下为公”的出处就是《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是《礼运》的节选。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大意是:从前,孔子曾参加过鲁国的蜡(zhà)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鲁国的现状。言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心向往之。可见,孔子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大道之行也《礼记 · 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j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j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①之②行③也,天下为④公,选⑤贤⑥与⑦能⑧,讲信修⑨睦。⑨修:培养。①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④为:是,表判断。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独。③行:施行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⑤选:选拔⑥贤:品德高尚的人,形容词作名词⑦与:同“举”,选举,推举。⑧能:才干出众的人,形容词作名词 故人不独①亲其亲②,不独子其子③,使老有所终④,壮有所用⑤,幼有所长⑥,矜、寡、孤、独、废疾⑦者⑧皆有所养⑨,男有分⑩,女有归⑪。①独:只,仅仅②亲其亲:第一个“亲”,名作动,以...为亲 第二个“亲”,名词,父母③子其子:第一个“子”,名作动,以...为子 第二个“子”,名词,子女④老有所终:老,形作名,老年人 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⑤壮有所用:壮,形作名,中年人 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⑥幼有所长:幼,形作名,幼童 有所长,健康成长⑦矜、寡、孤、独、废疾:⑧者:...的人⑨养:供养⑩分:职分,职守⑪归:女子出嫁货①恶②其弃于③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④身也,不必为己。①货:财物②恶:厌恶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却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气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③于:在④于:从是故①谋闭而不兴②,盗窃乱贼③而不作④,故外户而不闭⑤,是⑥谓⑦大同⑧。①是故:因此,所以。②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③乱贼:作乱害人④作:兴起⑤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⑥是:这⑦谓:叫做⑧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礼记 · 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成员关系:诚信和睦政权性质:全民所有管理者:选举德才兼备者社会纲领(根本特征)1.怎样实施“大道”,构建“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纲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生存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基本特征推己及人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有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也要有生活保障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纲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夜不闭户不搞阴谋诡计无人盗窃财物、作乱害人全 文 总 结和 平 安 定全文总结——与现实社会现象作对比3.“大同”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哪里?大道之行也社会纲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总结:与现实社会相比不搞阴谋诡计无人盗窃财物、作乱害人夜不闭户和平安定社会理想太平盛世大同社会(核心》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得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珍、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大同”社会有何相似之处? 孔子描绘出的“大同”社会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社会的期许。在他之后的两千年多年里,“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一直是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希望在你们这辈人的努力下,“大同”社会能早日实现!总 结 归 纳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 社会的纲领和基本特征。反映了 的思想。 大同天下为公理 解 默 写1.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所借鉴的句子: ,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3.文中反映出古人最高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 , 。4.“大同”社会人人安居乐业,即: , 。5.大同社会能体现货尽其用的句子: , 。6.大同社会能体现人尽其力的句子: ,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易 错 句 子1.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废疾者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5.盗窃乱贼而不作6.故外户而不闭7.是谓大同培养和睦气氛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盗窃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课 后 练 习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的区别和联系。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教与学 今:教,教书古:子女 今:儿子古:女子出嫁 今:返回,归还,属于古:财物 今:货物或商品古:害人 今:偷东西的人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五:《礼记·学记》名言警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探讨交流、相互启发的学习方法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时效性《礼记·檀弓》故事二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猛于虎: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礼记·檀弓》故事二则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做人不食嗟来之食:做人要有骨气,要重视自己的尊严。1.文学常识(1)(1)《礼记》:又名?是?至?时期?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朝代)的?编纂。《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2)四书:? 五经:? (3)《虽有嘉肴》首先运用?的手法,指出了?,然后引出了对?和?的关系的论证, 从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最后再?进行印证。这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的道理。(4)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学派)理想中的?社会的纲领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的思想。本课重点知识2.重点字词:(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教然后知困 (7)然后能自反也 (8)然后能自强也 (9)教学相长 (10)选贤与能 (11)讲信修睦 (12)不独亲其亲 (13)有所终 (14)有所用: (15)矜寡孤独废疾者 (16)男有分, (17)谋闭而不兴 (18)盗窃乱贼而不作 (19)外户而不闭 3.通假字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兑命》曰 学学半4.一词多义(1)道: ①虽有至道 ②大道之行也 (2)亲: ①不独亲其亲 ②不独亲其亲 (3)子: ①不独子其子 ②不独子其子 4.一词多义(4)闭: ①谋闭而不兴 ②外户而不闭 (5)谓: ①其此之谓乎 ②是谓大同 (6)独: ①不独子其子 ②矜寡孤独 (3)其: ①不知其旨也 ②其此之谓乎 ③不独亲其亲 (4)之: ①大道之行也 ②其此之谓乎 (5)而: ①谋闭而不兴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③故外户而不闭 (6)于: ①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②苛政猛于虎也 5.词类活用(1)选贤与能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古今异义词(1)教学相长也 古: 今:教,教书(2)不独子其子 古: 今:儿子(3)男有分,女有归 古: 今:返回,归还,由,属于 (4)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 今:货物或商品(5)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 今:偷东西的人 7.句子翻译 全文所有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部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