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01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02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10页。

    22寓言四则

     

     

     

     

     

    知识助读•细梳理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赫耳墨斯是古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儿子。雕像者,即雕刻塑像的人。题目点明了文中的两个主人公。

    《蚊子和狮子》的题目交代了文中所写的两个动物。体形渺小的蚊子与体形庞大的狮子对比悬殊,以此为题,造成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穿并得一人”的意思是打水井得到一个人。以此为题,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内容,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有个杞国人担心天塌下来。以此为题,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2.知识链接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吕不韦(?-235),战国末期秦相,濮阳 (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吕不韦由商人政,扶立国君,进人政治高层。吕不韦“招致天下游士”,有食客三千,家童万人。吕不韦对秦王赢政兼并六国贡献巨大,后被免职,不久便忧惧自杀。

    寓言

    寓言是以劝诫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简单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腊的一系列寓言。其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往往客观叙述一个故事,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的习性,把它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儿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该书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内容的理论体系,但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有未能融会贯通之处。后人称它为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

    《列子》

    《列子》,道家学派著作。《列子》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人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

     

     

     

    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

    耳墨斯(Hè)   (bì)   虚荣(mù)

    喇叭(Iǎ ba)     (kǎi)   (jiǎo)

    2.通假字

    然大喜(“舍”同“,解除、消除)

    3.一词多义

    国人道(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丁氏(助词,)

    者日(代词,他,指忧天的杞人)

    宋君令人问之丁氏(介词,向)

    非得一人井中也(介词,)

    而传之者(动词,知道、听说)

    之若此(名词,传闻、消息)

    人日(代词,)

    奈何优(代词,,指地)

    求闻之(动词,像、如)

    屈伸呼吸(代词,)

    4.古今异义

    (1)国人道之(古义: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指本国的人)

    (2)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非......也”表否定判断)

    (2)倒装句

    宋君令人向之于丁氏(状语后置,即“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


     

    课文研析•精解读

    文本解读


    文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句解:交代赫耳墨斯来雕像者店里的目的和动机,表明他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显示了他的虚荣心。]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句解:一个“笑”字写出了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做自大和对别人的轻视。]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儿。1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句解:心理描写,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原因,凸显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句解:雕像者平静的回答与赫耳墨斯的自我评价

    互动

     

     

     

     

     

     

     

     

     

    1赫耳墨斯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尊重的程度,却为什么先问宙斯像、赫拉像的价钱?

    宙斯是众神之首,赫拉是宙斯的妻子,是天后。赫耳墨斯先问这两个至高无上天神的雕像的价钱,自有和他们一比高下之意,表现了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形成鲜明对比,点明了自命不凡者的实际价值,具有讽刺意味。]2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句解:言简意赅,点明寓意,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安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伊索寓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句解:语言描写,表明蚊子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短处看得很清楚,并相信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战胜对方。言语中充满对狮子的蔑视、嘲笑。]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句解:动作描写,“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与坚定自信。“冲”“咬”生动地描写出蚊子进攻狮子时凶猛的样子。]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3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句解:第二次写“吹喇叭”,表现了蚊子的骄做自满与得意忘形。]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解:“叹息”与上文“唱着凯歌”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蚊子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突出了蚊子的可悲下场,具有讽刺意味。]4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句解:言简意賅,点明寓意: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会在小处挫败。]

     

    2故事中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前两次是铺垫,与第三次的问答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形象跃然纸上,极具讽刺意味。

     

     

     

     

     

     

     

     

     

     

     

     

    3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

    因为蚊子充分认识到了狮子只能“用爪子抓,牙齿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等短处,善于发挥自己小巧、灵活、会飞等长处,敢于主动进攻,非常自信。

     

     

     

     

    4战胜狮子的蚊子为什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蚊子战胜狮子后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认清自己的短处。

     

     

     

     

     

     

     

     

     

     

     

     

     

     

     

     

     

     

     

     

     

     

     

     

     

     

    5交代故事背景,为下文“穿井”引发的故事做铺垫。

     

    6丁氏这句话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家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力”。

     

    7“传之者”误解了丁氏的话,导致丁氏的话在传播中走样。

     

    8这件事越传越广,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9国君觉得奇怪,不太相信打井会得到一个人,于是派人向丁家求证,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10结尾句是对全文的总结,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轻信。

     

     

    11交代故事的起因。“废寝食”表明杞人忧虑之深。

     

    12“晓之者”向杞人讲明天不会塌下来的道理,开导他不要忧虑。“奈何忧崩坠乎”的反问,表明“晓之者”的不理解,暗示杞人之忧是多余的。

     

    13杞人不完全相信“晓之者”的劝导,又提出另一方面的担忧。

     

     

     

     

     

     

    14“晓之者”向杞人解释不用担心日月星辰的坠落的原因。

     

    15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内心忧虑重重,照应了上文的“废寝食

     

    16“晓之者”向杞人解释地不会塌陷的原因。

     

    17两个“喜”字分别表现了什么?

    前一个“喜”字表现了杞人明白道理、解除忧虑后的喜悦之情。后一个“喜”字表现了“晓之者”为能说服杞人,解除他的忧虑而高兴。


     

    探究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的三次问话有什么不同?

    三次问话安排巧妙,同样的问题,虽变化不大,但问法不同,这就避免了语句的重复;同时,问话的次序与内容也成功地刻画出了赫耳墨斯自高自大的嘴脸。

    赫耳墨斯上来就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大有与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之意。

    得知宙斯雕像的价钱不高,他很满意,因而笑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一个“笑”字,传神地刻画出其自以为是的丑恶嘴脸。

    最后的一问,他俨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结果,雕像者出乎意料的回答,给了这个自高自大的家伙一记响亮的耳光。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轻狂,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蚊子的取胜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3.《穿并得一人》中,你认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传?当今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面对着种种信息,真伪难辨,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首先,丁氏的表述不够清楚,他本来的意思是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力,但因为表述不清,造成他人理解的偏差,这是后面以讹传讹的前提。其次,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导致丁氏的话在传播中走样,让人误以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再次,“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越传越广,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对于当今生活中充斥着的种种信息,特别是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随便传播,一定要多方查证,辨别信息的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

    4.《杞人忧天》中“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科学?你如何评价?

    就现在的科学水平看,“晓之者对天、地、日、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在当时,他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其思想也算是相当进步的了。

     

    整体归纳•巧借鉴


    赫耳  三向:宙斯像—赫拉像—自己的像

    墨斯                          讽刺爱慕

    和雕      一个      还要贵   添头   虚荣、妄自

    像者  三答:银元     一点儿    白送  尊大的人

     

    蚊子和  战胜狮子一一打败过大人物     骄兵

    狮子    被蜘蛛消灭——被小人物打败   必败

     

    起因一一趣说“穿井得一人”

    穿井             闻而传之           不要轻

    发展    国人道之           信传闻

    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

    结局——揭开真相

     

    起因——杞人担心天塌地陷   不要毫无

    杞人  发展——有人去开导他       根据地

    忧天  结局——杞人恍然大悟       担忧

     

    内容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虛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写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会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穿井得一人通过写丁家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力引发流言,最后流言被破除的故事,告诉人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轻传, -定要多方查证,弄清真相。

    《杞人优天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以至于寝食难安,以及有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写作特色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精巧的构思。

    本文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赫耳墨斯在虚荣心越来越旺盛之时,却听到了雕像者如同一瓢冷水似的答话,情节陡转直下,故事也突然结束。短短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2)绝妙的讽刺。

    赫耳墨斯以为自己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一定会比别的神更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添头”,白送。雕像者淡然的一句话,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是一个一文不值的“添头”,这种讽刺是何等绝妙。

    《蚊子和狮子》

    (1)故事情节起伏有致。

    本文情节大起大落,写出蚊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作者巧妙地把两者结合起:,构成起伏有致的故事情节,寓意非常深刻,耐人寻味。

    (2)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本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生动形象。如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喇叭、唱凯歌,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其得意忘形之态。

    《穿井得一人》

    (1)语言幽默风趣。

    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广,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闻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在笑中教育人们不可轻信传闻。

    (2)叙事简练,寓意深刻。

    本文不足百字,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从丁家无井浇田,到挖井得人引发流言,最终破除流言,叙事简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揭示了寓意,告诫人们不要轻信流言。

    《杞人忧天》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

    本文主要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寥寥数语,就将杞人的庸人自扰和“晓之者”的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高频考点易突破

    分析句子成分,判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本课中“闻之于宋君”中的“闻”字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听到”。

    考点解读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也是学习文言文所要求掌握的一种重点的词语类型。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功能,充当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一般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

    1.直接解释加点词语(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含义。

    2.放在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中考查词类活用现象。

    技法点拨

    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所涉及的词类。能活用的词类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2.识记常见词类活用的类型,广泛积累。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等。对课文中出现的--些词类活用现象,要注意分类整理并识记。例如,“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为名词作状语,“按时”;“传不习乎”中的“传”为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狼不敢前中的“前为名词用作动词,“上前”;“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新”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3.总结各类词类活用的释义规律。例如名词用作动词,一般可在此名词前加恰当的动词进行释义,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可解释为“打洞”。再如名词作状语,如果是方位名词,一般要在此名词前加介词,如“门外戏”中的“门外”可解释为“在门外”。还有一类名词作状语也比较常见,翻译时可套用“像......一样”的句式来释义,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大”可解释为“像狗一样”。总之在解释活用词时,要善于总结,尽量进行分类归纳,以便达到快速高效识记的目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词类活用呢?可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确定某个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当发现某个词与原有词性有异时。就应考虑它是否属于词类活用了。

     

    真题链接

    (上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的客舍。②砉(huā):拟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1)惊错_____________________(2)鼠何老虫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4)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

     

     

    满分答案

    1.(1)能承受(能承担)(2) (2)取名(命名)(2)

    解析:“鼠何名老虫”中的“名”为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2.方言的差异,把老鼠当成老虎了(4)

    3.假冒虚名吓唬世人的人(4)

    [参考译文]

    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驿站客舍里,把灯烛吹灭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守门的童子)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很是害怕,说:“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野兽,是老鼠。”我问他:“老鼠为什么叫老虫?”童子说:“吴地人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的。”唉!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惊吓得要逃走,慢慢想来,真是足以使人发笑。然而今日天下假冒虛名来欺世的也真不少!

     

    传统文化之窗

    疑邻盗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便去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那人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听那人的言语,也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以后,丢斧子的人在挖坑的时候,挖出了那把斧子。几天后他又看见了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了斧子的。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他自己的心态。他变的原因也没有别的,而是他原来被偏见所蒙蔽。

    [寓意]

    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为人处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语法一点通

    代词

    下边两个句子分别出自《天上的街市》和《皇帝的新装》,注意其中加点的词: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这些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我”“他们”是代指人的人称代词,其他的如“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们”“自己”等,还有代指事物的“它”“它们”等。

    “那”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指示代词,其他的还有“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等。

    “怎样”是疑问代词,其他的还有“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等。知道了这些加点词的属性之后,再去读一下前面的句子,看看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生活中有些人缺乏真正的本领,却总是自命不凡、自以为是,最终只能落得失败的结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正讽刺和批评了这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优点,还要重视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因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更不应忽视自己的缺点,否则就会像寓言中的蚊子一样,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的短处,最后遭到失败。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示例: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盲目附和,人云亦云。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示例:“杞人忧天”本来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急关头,他借“精卫填海”和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和抱负。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传之者.....

    2.国人道之,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

    参考答案:1.:知道,听说。

    2.:讲述。闻:使听到。

    3.:,没有。

    4.中伤:伤害。

    5.奈何:为何,为什么。

    五、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不是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或以前读过的寓言(如《塞翁失马》《智子疑邻》等),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示例:一只狮子正趴在草地上休息,这时一只饥饿的蚊子嗡嗡地飞来,在狮子头顶飞来飞去,准备饱餐一顿。狮子发现了蚊子的行迹,对蚊子吼道:“小蚊子,快滚开!不要打扰本大王休息!”蚊子对他说:“我可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

    狮子顿时火冒三丈:“小小的蚊子,竟然敢和本大王较量!”说着就挥舞着爪子朝蚊子扑去。蚊子躲过狮爪,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最终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强大的敌人也有弱点;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