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昌平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展开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1.(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从石油原料到口罩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
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
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
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
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 D.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
2.(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解CuCl2溶液:Cu2++2Cl-Cu+Cl2↑
B.NaCl的形成过程:
C.HCl在水中电离:HCl=H++Cl-
D.NH4Cl在水中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
3.(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B.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C.淀粉可以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用于酿酒
D.牛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熔点较低
4.(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饱和溴水滴入苯酚的稀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C.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D.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5.(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潜艇中氧气来源之一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O2含2NA个O原子
B.1.8g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1molNa2O2含共价键的总数为2NA
D.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子
6.(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B.金属钠投入水中,有气体产生
C.将盛有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水位上移
D.向H2S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淡黄色沉淀
7.(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B.离子半径:Z>Y
C.Z与Y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
D.最简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8.(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CO甲烷化反应为:CO(g)+3H2(g)=CH4(g)+H2O(l)。如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9.(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难溶于水
B.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取代反应
C.在一定条件,化合物Y可与CH3COOH发生缩聚反应
D.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
10.(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目的
A
稀硫酸
Na2S
AgCl的浊液
验证Ag2S比AgCl难溶
B
浓硝酸
Cu片
NaOH溶液
探究浓硝酸具有氧化性
C
硫酸
Na2SO3
酸性KMnO4溶液
探究SO2具有还原性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验证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A.A B.B C.C D.D
11.(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减小
12.(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吹出塔前,Br-被氧化为Br2
B.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HBr和H2SO4
C.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富集
D.两次通入水蒸气的作用都是参加反应
13.(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常温下,向两只分别盛有50 mL0.100 mol/L盐酸的锥形瓶中各自匀速滴加50 mL蒸馏水、50 mL0.100 mol/L醋酸铵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已略)。
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pH约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
B.实验②滴至pH=2时,溶液中c(Cl-)+c(CH3COO-)+c(OH-)=0.01 mol/L
C.实验①滴加过程中溶液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D.滴定结束后,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比②中大
14.(2020·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
编号
①
②
③
装置
现象
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
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
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15.(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表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B
C
D
天问一号探测器超大型天线反射面舱室密封材料
完成万米深潜的“奋斗者号”潜水器中的固体浮力材料
大国重器C919大型客机机身蒙皮
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独立展示”的国旗
硅橡胶
高强空心玻璃微球
第三代铝锂合金
国产复合纤维
A.A B.B C.C D.D
16.(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工业废水中加入Na2S去除其中的Cu2+、Hg2+
B.在焙制面包时添加NaHCO3作食品膨松剂
C.工业上利用N2与H2合成NH3
D.用稀盐酸去除水垢
17.(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B.将氯气通入KBr溶液,溶液变黄
C.氢气通入氧化铜中加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氨气通入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8.(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中国科学院张青莲院士曾主持测定锑(51Sb)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锑位于第5周期,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b位于第VA族 B.原子得电子能力:Sb<I
C.原子半径:Rb<Sb D.中子数为70的Sb的核素符号是Sb
19.(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指定量一定相等的是
A.等质量的NO2与N2O4的物质的量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与HCl溶液中的H+数
C.等物质的量的Fe与Cu分别与足量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D.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的体积
20.(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7:CH3COONa=CH3COO-+Na+
B.Na2S与Na2SO3在酸性条件下混合产生黄色沉淀:2S2-+SO+3H2O=3S↓+6OH-
C.“84”消毒液中滴少量白醋可增强漂白性:ClO-+H+=HClO
D.向AgCl浑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黑:2AgCl(s)+S2-Ag2S(s)+2Cl-
21.(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放出能量
B.过程Ⅰ、Ⅱ中均断裂了氧氢键
C.过程Ⅲ中断裂了碳氧键,形成了氧氢键和氢氢键
D.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全部断裂形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生成物
22.(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俗称504)常用作医用胶。因其既有较快的聚合速度,同时还能与比较潮湿的人体组织强烈结合,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氰基(-CN)具有较强的极性,对碳碳双键基团具有活化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发生水解、加成等反应
B.发生加聚反应的条件相较乙烯更加温和
C.与α-氰基丙烯酸乙酯(俗称502)互为同系物
D.无机氰化物(含有CN-的无机盐)有剧毒,因此504也有剧毒
23.(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B
C
目的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研究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实验方案
A.A B.B C.C D.D
24.(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①、②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起始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H2
CO2
H2O
CO
①
0.1
0.1
0
0
②
0.2
0.1
0.2
0.1
A.反应开始时,②中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B.平衡时,①中c(CO2)=0.04mol·L−1
C.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①、②均达平衡时,①中各组分浓度与②相同
25.(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如图为甲烷氧溴化反应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r2、HBr为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中,CH4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C.反应中,ZnBr2、HBr均被O2氧化
D.反应的总方程式是2CH4+2HBr+O22CH3Br+2H2O
26.(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O2制甲酸盐(HCOO-)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片连接电源的正极
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CO2+2e-+H2O=HCO+HCOO-
C.阳极区的pH升高
D.K+从Pt电极区向Sn电极区迁移
27.(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常温下,CH3COOH、HCOOH(甲酸)的电离常数数值分别为1.7×10-5、1.8×10-4,以下关于0.1mol/LCH3COOH溶液、0.1mol/LH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CH3COOH>HCOOH
B.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产生氢气的体积:HCOOH>CH3COOH
C.HCOOH可能与NaOH发生反应:H++OH-=H2O
D.将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过程中,保持不变
28.(2021·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某同学利用30mL0.5mol/LCuSO4溶液和36mL0.5mol/LNa2CO3溶液反应制备Cu2(OH)2CO3,欲采用以下2种方案,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分别在75℃水浴锅中加热15分钟,再混合
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Ⅱ
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再在75℃水浴锅中加热15分钟
加热时,产生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已知:Cu2(OH)2CO3在水中是绿色沉淀,Cu4(SO4)(OH)6在水中是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达到实验目的,应采用方案Ⅱ
B.方案I中,混合前存在平衡:Cu2++2H2OCu(OH)2+2H+
C.制备原理是:2Cu2++2CO+H2OCu2(OH)2CO3↓+CO2↑
D.对比Ⅰ、Ⅱ可知,II中CO水解程度较大
29.(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图甲碳酸氢钠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B.图乙豆浆中加入浓盐溶液,产生沉淀
C.图丙天然气燃烧 D.图丁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30.(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S B.还原性:Na
31.(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蜂胶中某活性物质X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1mol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C.X可发生取代反应 D.X具有还原性
32.(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检验下列溶液是否变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溶液
Na2SO3溶液.
FeSO4溶液
KI溶液
NaOH溶液
所选试剂
BaCl2溶液
KSCN溶液
AgNO3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A.A B.B C.C D.D
33.(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先在小烧杯中加入0.01mol/LBa(OH)2溶液50mL,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接通电源,再向滴定管小烧杯中匀速滴加0.2mol/LH2SO4溶液3mL,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小灯泡变暗直至熄灭②溶液颜色变浅直至褪去③产生白色沉淀④小灯泡变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③可说明溶液中H+与OH-发生反应
B.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反应中酚酞被消耗
C.小灯泡变暗直至熄灭的原因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直至几乎为0
D.若将H2SO4换为Na2SO4,也会产生相似现象
34.(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X中试剂
Y中试剂
A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B
用Cu与浓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2
水
浓硫酸
C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
饱和NaHCO3溶液
浓硫酸
D
锌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H2
水
浓硫酸
A.A B.B C.C D.D
35.(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一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作用下,NO2中有氮氧键发生断裂
B.反应I的的方程式是2NO+O2=2NO2
C.反应II中丙烯是还原剂
D.经反应III,O2转化为了O3
36.(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可参与制备铁氮化合物(FexNy),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IIB族
B.丙酮中碳原子采用sp2和sp3杂化
C.1个N2分子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D.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是因为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37.(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可制备得到硫酸亚铁溶液,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合理的是
A.制备原理:Fe+2H++SO=FeSO4+H2↑
B.得到的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O4=2H++SO
C.得到的溶液在空气中变质:4Fe2++8OH-+O2+2H2O=4Fe(OH)3
D.向制备得到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只发生反应:Fe2++2OH-=Fe(OH)2↓
38.(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钛酸钙是典型的钙钛矿型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比如吸光性、电催化性等,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钙的化学式为CaTiO2
B.晶胞中与每个Ti4+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2-有6个
C.基态钛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4s23d2
D.基态Ca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63s23p64s2
39.(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用Na2SO3作为吸收液可吸收SO2,且吸收液可通过电解再生。室温条件下,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n(HSO)变化关系如表;当吸收液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SO):n(HSO)
91:9
1:1
9:91
pH
8.2
7.2
6.2
A.由表中信息可推测,Na2S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
B.吸收过程中离子浓度关系总有c(Na+)+c(H+)=2c(SO)+c(HSO)+c(OH-)
C.电解槽右侧电极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O-2e-+H2O=SO+2H+
D.电解槽左侧电极发生的反应有2HSO+2e-=H2↑+2SO,实现再生
40.(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常温下,向20mL0.2mol/LH2X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测,H2X为弱酸
B.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2-+H2O
C.水的电离程度:a点与b点大致相等
D.若常温下Ka(HY)=1.1×10-2,HY与少量Na2X发生的反应是:2HY+X2-=H2X+2Y-
41.(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如图为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由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间脱水形成磷酯键后聚合而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B.图中框内的结构可以看成是由脱氧核糖分子与H3PO4分子、碱基分子通过分子间脱水连接而成的
C.胸腺嘧啶()中含有酰胺基官能团
D.DNA分子的四种碱基均含N—H键,一个碱基中的N—H键的H原子只能与另一个碱基中的N原子形成氢键
42.(2022·北京昌平·统考二模)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中生成黄色沉淀的反应是:Ag++I-=AgI↓
B.可依据i中现象推测,实验I中的棕黄色主要是I2引起的
C.对照实验ii、iii,可推测ii中增大c(Fe2+),导致Fe2+还原性大于I-,平衡向左移动
D.还原性:实验i中I->Fe2+,实验ii中I-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裂解是深度的裂化,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加聚反应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只涉及到熔化,是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烷基化反应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反应为:2Cl--2e-= Cl2↑,阴极反应为:Cu2++2e-=Cu,总反应为:Cu2++2Cl-Cu+Cl2↑,A正确;
B.NaCl是离子化合物,书写电子式时需写成,形成过程为:,B错误;
C.H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HCl=H++Cl-,C正确;
D.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4+在水中能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NH4++H2ONH3·H2O+H+,D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在小肠中被人体吸收,A正确;
B.纤维素(C6H10O5)n属于多糖,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酶或酸的催化下可水解为葡萄糖,B正确;
C.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乙醇(C2H5OH)和CO2,用于酿酒,C正确;
D.牛油是动物油脂,由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熔点较高;
故选D。
4.A
【详解】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
B.饱和溴水滴入苯酚的稀溶液中:,三溴苯酚为白色沉淀,B正确;
C.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 +NaOH CH3COONa+Cu2O↓+3H2O,Cu2O为砖红色沉淀,C正确;
D.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生成无色的CO2气体,D正确;
故选A。
5.B
【详解】A.22.4LO2没有说明是在标况下,故无法计算O2的物质的量,A错误;
B.1.8gH2O的物质的量为,每个H2O分子中有10个质子,故1.8g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A,B正确;
C.Na2O2电子式为,过氧根中O和O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1molNa2O2含共价键的总数为NA,C错误;
D.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1价的O歧化为0价和-2价,故每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D错误;
故选B。
6.A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A.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 Fe (SCN)3,该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 = 2NaOH+H2↑,Na与H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将盛有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中:Cl2+H2OHCl+HClO,Cl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向H2S溶液中通入SO2气体:2H2S+SO2=3S↓+2H2O,S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W形成1个共价键,又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说明W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则W是H元素, X形成4个共价键,则X是C元素, W. 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则Z是Na元素, Y形成2个共价键,原子序数比C大,比Na小,说明Y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Y是O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分析解答。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由于O是同主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故O2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A正确;
B.Y是O, Z是Na元素,O2和-Na+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电子排布相同,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Z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X是C,Y是O,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
故答案为B。
8.C
【详解】A. 根据图示可知:在步骤①中,反应开始时是CO气体和H2,后来反应变为CO气体和,只断裂了H2中的H-H键,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因此步骤①发生只有非极性键断裂,A正确;
B. 步骤②是CO气体与结合形成,由于该过渡态的相对能量较反应物高,需吸收较多能量才能发生该反应,所以反应速率较慢,B正确;
C. 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所以发生步骤③的反应会放出热量,C错误;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D正确;
答案选C。
9.C
【详解】A. 根据物质结构可知:X中无亲水基-OH或-COOH,因此化合物X难溶于水,A正确;
B. 化合物X中含有Br原子,为卤代烃的衍生物,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取代反应产生醇羟基,B正确;
C. 化合物Y含有酚羟基,与苯酚性质相似,能够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发生缩聚反应,C错误;
D. 化合物Y含有酚羟基,能够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X无酚羟基,不能发生显色反应,故可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D正确;
答案选C。
10.D
【分析】
【详解】
A. 在装置②中H2SO4与Na2S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H2S气体,气体进入③中与AgCl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Ag2S黑色沉淀,从而可证明Ag2S比AgCl更难溶,A正确;
B. 浓硝酸与Cu反应产生Cu(NO3)2、红棕色气体NO2、H2O,NaOH溶液吸收NO2气体,变为NaNO3、NaNO2和水,从而防止了大气污染。在HNO3中N元素为+5价,反应后变为NO2中的+4价,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从而可证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B正确;
C. 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气体,SO2气体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看到溶液紫色褪色,可证明SO2具有还原性,C正确;
D. 浓硝酸与Na2CO3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O2气体,证明酸性:HNO3>H2CO3;但由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硝酸蒸气进入装置③中,会发生反应:2HNO3+Na2SiO3=H2SiO3↓+ 2NaNO3,得到结论酸性:HNO3>H2SiO3;在③中CO2气体也会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H2SiO3↓+ Na2CO3,产生白色硅酸沉淀,因此不能证明白色沉淀是那种物质反应产生,故不能得到结论:酸性:HNO3>H2CO3> H2SiO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B
【详解】开关连接用电器时,应为原电池原理,则根据电子流向,镍电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开关连接充电器时,为电解池,镍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i电极的电极反应Ni(OH)2+OH--e-=NiO(OH)+H2O。
A.放电时,该电池为原电池,碳电极为负极,镍电极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移向碳电极,A错误;
B.放电时,碳电极为负极,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B正确;
C.该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碳电极为阴极,碳电极附近物质要恢复原状,则应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碳电极作阴极,应该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错误;
D.充电时,阴极上H2O电离产生的H+得到电子变为H2,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破坏了附近水的电离平衡,最终达到平衡时附近溶液中c(OH-)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2.D
【详解】A.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溴易挥发,可用热空气吹出,因此吹出塔前,Br-被氧化为Br2,A正确,不选;
B.在吸收塔中,Br2、SO2、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所以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有溶质HBr和H2SO4,B正确,不选;
C.经过吸收塔后,可使溶液中的Br-远大于进入吸收塔之前的海水中Br-的浓度,溴元素得到富集,C正确,不选;
D.在吹出塔中吹入水蒸气,可提高物质的能量,有助于溴挥发逸出,没有参加反应;在蒸馏塔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水作为溶剂,使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提供能量,使反应产生的溴单质变为蒸气,经冷凝、精馏得到产品,可见两次通入水蒸气都未参加反应,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3.A
【详解】A.由于酸性:HCl>CH3COOH,CH3COOH是弱酸,所以将CH3COONH4溶液滴加到盐酸中,会发生反应:HCl+CH3COONH4=CH3COOH+NH4Cl,而不发生反应,仅有少量发生水解而消耗,且在酸溶液中水解程度会减弱,因此实验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A正确;
B.当溶液pH=2时,c(H+)=0.01 mol/L,根据电荷守恒c(Cl-)+c(CH3COO-)+c(OH-)=c(H+)+ c()可知:c(Cl-)+c(CH3COO-)+c(OH-)-c()=c(H+)=0.01 mol/L,所以c(Cl-)+c(CH3COO-)+c(OH-)>0.01 mol/L,B错误;
C.向盐酸中滴加水,盐酸被稀释浓度降低,溶液中c(H+)减小,由于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溶液中c(H+)减小,而c(OH-)则会增大,C错误;
D.滴定结束后,①为稀HCl,②中发生的反应HCl+CH3COONH4=CH3COOH+NH4Cl恰好完全,最终得到等浓度的CH3COOH和NH4Cl混合溶液,①中HCl的浓度与②中CH3COOH浓度相等,由于酸电离产生H+会抑制水的电离,但醋酸是弱酸,其电离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远小于等浓度的盐酸,且②溶液中还存在NH4Cl会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故滴定结束后,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比②中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4.D
【详解】A. 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在水中溶解度小,电离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溶液导电能力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实质上Ca(OH)2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 对于①阳极上溶液中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O2与C电极发生反应产生CO2,CO2与溶液中Ca(OH)2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可见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有关,B错误;
C. 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白色浑浊是由于阳极产生的氧气与电极反应产生的CO2溶解在Ca(OH)2溶液中形成的CaCO3,不是Ca(OH)2沉淀析出,C错误;
D.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a(OH)2溶液,在阳极上溶液中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反应产生O2与碳电极发生反应产生CO2,CO2与溶液中Ca(OH)2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故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C
【详解】A.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不是金属材料,故A错误;
B.高强空心玻璃微球,其主要成分是硼硅酸盐,不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
C.把锂作为合金元素加到金属铝中,就形成了铝锂合金,是金属材料,故C正确;
D.复合纤维是多种聚合物混在一起组成的复合物材质,不是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A.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Cu2+、Hg2+,发生反应:S2-+Cu2+=CuS↓、S2-+Hg2+=HgS↓,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NaHCO3受热分解释放出CO2而使面制品变得疏松,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N2与H2合成NH3,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符合题意;
D.用稀盐酸去除水垢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7.B
【详解】A.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表现漂白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氯气通入溴化钾溶液,溶液变黄说明有单质溴生成,反应中氯气被还原,故B符合题意;
C.氢气通入氧化铜中加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有铜生成,反应中氢气被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氨气表现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C
【详解】A.锑是51号元素,属于主族元素,利用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的序数,即锑位于ⅤA族,故A说法正确;
B.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Sb<I,故B说法正确;
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原子半径:Rb>Sb,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构成,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Sb的质量数为51+70=121,Sb的核素符号是Sb,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9.D
【详解】A.因为二氧化氮的摩尔质量是四氧化二氮的摩尔质量的一半,所以等质量的NO2和N2O4,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A错误;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中电离2个H+,而盐酸电离1个H+,故B错误;
C.Fe与足量Cl2反应生成氯化铁,1mol铁转移3mol电子,Cu与足量Cl2反应氯化铜,1mol铜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O2与O3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可知,则VO2=VO3=22.4L,故D正确;
故选D。
20.D
【详解】A.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在水中发生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使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故A说法错误;
B.该反应环境为酸性,OH-不能与H+大量共存,即Na2S与Na2SO3在酸性条件反应不能产生OH-,故B说法错误;
C.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为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成离子,故C说法错误;
D.向AgCl浑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黑,说明Ag2S比AgCl难溶,发生的反应是2AgCl(s)+S2-Ag2S(s)+2Cl-,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21.B
【详解】A.由示意图可知,过程Ⅰ为水分子破坏氢氧键的过程,化学键被破坏需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
B.由示意图可知,过程Ⅰ、Ⅱ中都存在水分子氢氧键被破坏的过程,故B正确;
C.由示意图可知,过程Ⅲ中存在碳氧键的形成过程,没有碳氧键的断裂过程,故C错误;
D.由示意图可知,反应中一氧化碳没有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只有化学键的形成,故D错误;
故选B。
22.D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含有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酯基和-CN,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题中信息,-CN具有较强的极性,对碳碳双键基团具有活化作用,容易发生加聚反应,因此发生加聚反应的条件相较乙烯更加温和,故B说法正确;
C.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是由α-氰基丙烯酸与正丁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α-氰基丙烯酸乙酯是由α-氰基丙烯酸与乙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正丁醇和乙醇互为同系物,因此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α-氰基丙烯酸乙酯互为同系物,故C说法正确;
D.504中-CN属于原子团,不是离子,因此504没有剧毒,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3.C
【详解】A.混合后两试管中FeCl3的浓度是的0.00025mol/L,两试管中KSCN的浓度不同,可以研究KSCN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不选A;
B.两只试管中只有碳酸钙状态不同,可以研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不选B;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选C。
D.无水乙醇、醋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用饱和碳酸钠收集乙酸乙酯,故不选D;
选C。
24.B
【分析】设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为x,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由平衡常数K=可得:=,解得x=0.06。
【详解】A.由题给数据可知,反应②的浓度熵Qc==1<K,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平衡时,①中c(CO2)=(0.1—0.1×0.06) mol·L−1=0.04mol·L−1,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故C错误;
D.由题给数据可知,反应①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相等,反应②中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不相等,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依然不相等,则①、②均达平衡时,①中各组分浓度与②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25.A
【分析】由图可知,甲烷的氧化溴化包括两个过程:(1)在催化剂表面HBr氧化生成Br2;(2)在气相中甲烷溴化。因此整个过程中HBr为过程(1)的反应物,也是过程(2)的生应物,Br2为过程(1)的生成物,也是过程(2)的反应物,同时O2和ZnBr2反应生成Br2和ZnO,ZnO又和HBr反应生成ZnBr2和H2O,则ZnBr2为反应的催化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O2和ZnBr2反应生成Br2和ZnO,ZnO又和HBr反应生成ZnBr2和H2O,故ZnBr2为反应的催化剂,Br2、HBr不是催化剂,故A错误;
B.由图可知,CH4与Br2发生反应生成CH3Br和HBr,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正确;
C.由图可知,,ZnBr2被O2氧化生成Br2和ZnO,HBr被O2氧化生成Br2和H2O,故C正确;
D.过程(1)的反应为:4HBr+O2= 2Br2+2H2O,过程(2)的反应为:CH4+ Br2=CH3Br+HBr,将两步反应相加,消去中间产物Br2,得总反应方程式是:2CH4+2HBr+O22CH3Br+2H2O,故D正确;
答案选A。
26.C
【分析】CO2、HCO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O2+2e-+H+= HCOO-(或2CO2+2e-+H2O=HCO+HCOO-),阳极生成O2:2H2O+4e-= O2↑+4H+,由电极反应可得出电解总反应为2CO2+2H2O2HCOOH+ 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通入CO2的一极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则Pt片连接电源的正极,故A正确;
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CO2+2e-+H2O=HCO+HCOO-,故B正确;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生成H+,则阳极区的pH降低,故C错误;
D.电解时,阳离子移向阴极,则K+从Pt电极区向Sn电极区迁移,故D正确;
答案选C。
27.D
【详解】A.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等浓度的甲酸和乙酸溶液,甲酸酸性强,所以电离程度大,所以溶液中的c(H+):CH3COOH<HCOOH,故A错误;
B.等浓度等体积的甲酸和乙酸溶液中,甲酸和乙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加入过量的镁,产生氢气的体积:HCOOH = CH3COOH,故B错误;
C.HCOOH是弱酸,与NaOH发生反应:HCOOH+OH-=HCOO-+H2O,故C错误;
D.=,将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过程中,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8.D
【分析】由实验现象可知,方案I中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u4(SO4)(OH)6蓝色沉淀,方案Ⅱ中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u2(OH)2CO3绿色沉淀,由方案Ⅱ生成物中含有CO可知,方案I中CO水解程度较大。
【详解】A.由分析可知,采用方案Ⅱ有利于Cu2(OH)2CO3绿色沉淀生成,故A正确;
B.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故B正确;
C.由实验现象可知,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后在75℃水浴加热生成Cu2(OH)2CO3绿色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O+H2OCu2(OH)2CO3↓+CO2↑,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方案I中CO水解程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D。
29.C
【详解】A.碳酸氢钠片可治疗胃酸过多原理是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错误;
B.豆浆中加入浓盐溶液,产生沉淀是胶体的聚沉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天然气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选C。
30.A
【详解】A.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的质量数为16+16=32,该硫原子的表示为,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即金属性:Na>Mg,则还原性:Na>Mg,B错误;
C.CO2分子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共用两对电子,电子式为 ,C错误;
D.Al原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形成Al3+,故Al3+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D错误;
故选A。
31.B
【详解】A.物质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项正确;
B.一个X中含有两个酚羟基和一个酯基,则1mol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B项错误;
C.物质X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
D.物质X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选B。
32.B
【详解】A.Na2SO3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a2SO4,检验需先加足量盐酸,再加BaCl2溶液,试剂选择不全,A项错误;
B.Fe2+溶液中易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溶液变为血红色,试剂选择正确,B项正确;
C.I-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I2,检验I2需用淀粉试液,试剂选择错误,C项错误;
D.NaOH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形成Na2CO3杂质,所以选择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溶液中是否有,试剂选择错误,D项错误;
答案选B。
33.C
【详解】A.现象③中产生了白色沉淀,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产生白色沉淀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A错误;
B.酚酞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故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导致的,故B错误;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分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少直至几乎为0,故小灯泡变暗直至熄灭,故C正确;
D.若将H2SO4换为Na2SO4,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白色沉淀,而且溶液显碱性,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产生的实验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4.C
【详解】A.MnO2和浓盐酸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
B.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得到NO,集气瓶中混有氧气,会得到NO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故B错误;
C.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故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进气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5.B
【详解】A.由分析知,紫外线作用下,NO2 反应生成,NO2中有氮氧键发生断裂,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是氧化剂,为还原剂,故C正确;
D.反应中与氧气结合生成,则反应的方程式为,O2转化为了O3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36.A
【详解】A.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其价电子数为8,则铁元素位于第4周期VIII族,A错误;
B.丙酮的结构为CH3COCH3,饱和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B正确;
C.N的结构式为NN,存在氮氮三键,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正确;
D.乙醇和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的沸点,D正确;
故选A。
37.B
【详解】A.FeSO4是强电解质,需要拆写后,并删减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H2↑,A错误;
B.由于稀硫酸过量,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为H2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H2SO4的电离和FeSO4的水解都能使溶液呈酸性,但是H2SO4的电离是完全进行的,FeSO4的水解是可逆反应,且会被H2SO4的电离抑制,故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是H2SO4的电离,B正确;
C.由于稀硫酸过量,反应所得溶液显酸性,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4Fe2++4H++O2=4Fe3++2H2O,C错误;
D.由于稀硫酸过量,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为H2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有:H++OH-=H2O(优先进行),Fe2++2OH-=Fe(OH)2↓,D错误;
故选B。
38.B
【详解】A.每个晶胞中钛离子为1个,晶胞的八个钙离子在立方体顶点上,六个氧离子在面心,根据均摊原则,每个晶胞实际占有钙离子数目为,氧离子数目为,所以晶胞的化学式为CaTiO3,A项错误;
B.Ti4+位于由O2-构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则晶胞中与每个Ti4+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2-有6个,B项正确;
C.Ti为22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可见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C项错误;
D.Ca为20号元素,则基态Ca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63s23p6,D项错误;
答案选B。
39.C
【分析】左边电极上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条件下右边电极上是转化为,发生氧化反应,故为阴极,为阳极。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允许阴离子通过,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促进电离生成,钠离子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就可以再生。
【详解】A.由表中信息可推测,电离程度大于水解,只发生水解,故Na2S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故A正确;
B.由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浓度关系总有c(Na+)+c(H+)=2c(SO)+c(HSO)+c(OH-),故B正确;
C.酸性条件,阴离子主要为,电极上转化为,电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
D.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SO+2e-=H2↑+2SO,钠离子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就可以再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0.C
【分析】在H2X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H2X+OH-=HX-+H2O,该反应过程中H2X的浓度逐渐减小,HX-的浓度逐渐增大,然后发生HX-+OH-=X2-+H2O,HX-的浓度逐渐减小,X2-的浓度逐渐增大,根据反应过程及每个阶段中粒子种类的变化分析。
【详解】A.由图和分析可知当X2-的浓度最大时酸碱恰好反应,溶液显碱性,说明盐是强碱弱酸盐,故H2X为弱酸,故A正确;
B.由分析和图象可知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2-+H2O,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a点的溶质组成为等量的H2X和NaHX的混合溶液,b点为等量的NaHX和Na2X的混合溶液,H2X是 酸抑制水的电离,Na2X为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由此可知b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a点水的电离程度,故C错误;
D.由图可得a点,b点,若常温下Ka(HY)=1.1×10-2,则酸性,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HY与少量Na2X发生的反应是:2HY+X2-=H2X+2Y-,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1.D
【详解】A.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由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通过分子间脱水形成磷酯键后聚合而成,A正确;
B.图中框内的结构可以看成是由脱氧核糖分子与H3PO4分子、碱基分子通过分子间脱水连接而成的,B正确;
C.如图所示,胸腺嘧啶中含有酰胺基官能团(-CO-NH-);C正确;
D.如图所示,DNA分子的四种碱基均含N-H键,一个碱基中的N-H键的H原子能与另一个碱基中的N、O原子形成氢键,D错误;
故选D。
42.B
【详解】A.i中生成黄色沉淀是碘化银沉淀,反应是:Ag++I-=AgI↓,故A正确;
B.可依据i中现象推测,溶液中存在I-,因为Fe3+也呈黄色,不能推测实验I中的棕黄色主要是I2引起的,故B错误;
C.对照实验ii、iii,可推测ii中增大c(Fe2+),导致Fe2+还原性大于I-,平衡向左移动,I2浓度降低导致颜色变浅,故C正确;
D.实验i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碘化银沉淀,c(I-)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还原性I->Fe2+;实验ii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c(Fe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还原性:I-
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非选择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O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15N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下列溶液中浓度关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