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
展开淮北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陈静 审核人:许真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
B.碱性氧化物:CaO、 CuO 、Na2O、 Na2O2
C.酸性氧化物:SO2 、SO3 、CO 、CO2
D.混合物:漂白粉、冰水混合物、氯水、赤铁矿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2溶液:H+、Mg2+、、
B.Fe2(SO4)3溶液:Cu2+、NH4+、、
C.HCl溶液:Ba2+、K+、CH3COO-、
D.NaOH溶液:Mg2+、Na+、、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OH-=CaCO3↓+CO2↑+2H2O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
C.用稀盐酸溶解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H+=2Cu2++CO2↑+3H2O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Na:2Na+Cu2+=2Na++Cu
4.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6HCl=KCl+3Cl2↑+3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6
B.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之比为1∶2
C.中,每生成1个,转移4个电子
D.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个数之比为2∶3
5.R2O在酸性溶液中与MnO反应,反应产物为RO2、Mn2+、H2O。已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6.有两个标签破损的试剂瓶,分别盛有Na2CO3和NaHCO3固体。以下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常温下,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到澄清石灰水中
B.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C.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BaCl2溶液
D.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7.新冠肺炎对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医用酒精、含的消毒液可用于个人与环境消毒,但含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不可混用,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下列关于氯气和新制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铁丝在中燃烧生成
B.是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采取喷洒水的方式进行处理
C.观察氯水颜色,氯水呈黄绿色,氯水中含
D.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一段时间后,溶液增大
8.氯化铝熔点低易升华、易潮解、水解(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室常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化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氯气的流速
B.试剂X可选用饱和食盐水,长导管的作用为平衡压强并观察导管是否堵塞
C.待装置丙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酒精灯
D.试剂Y可选用碱石灰,既能吸收多余的Cl2又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丁
9.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水充分反应形成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B.2.3gNa由原子完全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C.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10. 在KCl、、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计算分析判断,则为( )
A. B. C. D.
1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C.铝表面有氧化保护膜 D.在铁表面刷上油漆,可防止铁生锈
12.研究表明,核废水中含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2
C.和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
D.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9
13.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
A.0.75 B.0.80 C.0.90 D.0.93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K2S B.NH4Cl C.Al2O3 D.Na2O2
1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A B.B C.C D.D
17.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氨水
B.沉淀主要成分是铁的氢氧化物
C.反应Ⅱ为:
D.除电解外,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8.分离提纯下列物质时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分离提纯
试剂
方法
A
除去CO2中的HCl
饱和NaCl溶液
洗气
B
除去HCl中的水蒸气
碱石灰
干燥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
铁屑
过滤
D
除去Al2O3中的Fe2O3
NaOH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1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B.配制的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
C.配制溶液,固体溶解后未经冷却即转入容量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20.已知Fe3+可以和Fe反应生成Fe2+。向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c(Fe2+)和加入铁粉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加入铁粉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性Fe3+
C.加入2mol铁粉时,c(Fe2+)∶c(Cu2+)=3∶1
D.原溶液中FeCl3和CuCl2的浓度之比为2∶1
三、非选择题
21.(14分)长期放置的溶液易被氧化而变质。某兴趣小组分别对新制和久置的两瓶溶液进行了如表实验。
I.分别取2mL新制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
试剂X
实验现象
实验i
1mL1mol/L NaOH溶液
现象a
实验ii
5滴酸性溶液
现象b:紫色褪去
实验iii
依次加入5滴KSCN溶液、5滴氯水
现象c
(1)方案ii中,紫色褪去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方案iii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氯水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久置的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iv
取少量久置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5滴KSCN溶液
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v
(3)将上述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iv中的实验现象 ;
实验v中的实验操作 ;
实验v中的实验现象 。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为了验证维生素C的作用,设计了如表实验vi。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vi
取一定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后,滴加酸性溶液
紫色褪去
由实验vi能否得出“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
22. (18分)
I.按要求填空
(1)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 L。
(2)8.4g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x值为 ,9.6g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为 。
II.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向A中充入一定量H2、O2的混合气体,向B中充入1molN2,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3)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4)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则A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其中氧气的质量为 g。
(5)若将A室中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到反应前温度,活塞最终停留在 处(填刻度位置),整个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 。
淮北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答案
1.A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C60、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满足该定义,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Na2O2与酸反应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CO不和碱发生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冰水混合物是水,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高锰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不能共存,故A错误;
B.所有离子都能共存,故B正确;
C.氯化氢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而醋酸根离子会跟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这个弱电解质,所以不能共存,故C错误;
D.氢氧根离子会跟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与镁离子产生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氢氧化钠为少量,根据以少定一的规则,氢氧根系数为1,故A错误;
B.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二氧化碳不能产生碳酸钙沉淀,故B错误;
C.用稀盐酸溶解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H+=2Cu2++CO2↑+3H2O,故C正确;
D.把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钠会优先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KClO3中Cl由+5价降到0价,被还原,KClO3为氧化剂;HCl中Cl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为还原剂,且其中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生成KCl,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5,选项A错误;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B.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2个S由0价降到-2价,被还原;1个S由0价升到+4价,被氧化,故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之比为1∶2,选项B正确;
C.生成1个O2,则反应了2个Na2O2,其中2个-1价O升高到0价,2个-1价O降低到-2价,故转移了2个电子,选项C错误;
D.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N元素由0价降到-3价,AlN为还原产物;C元素由0价升到+2价,CO为氧化产物,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个数之比为3:2,选项D错误;
故答案选B。
5.B
【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MnO转化为Mn2+化合价从+7到+2降低5价,作氧化剂,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2:5,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看作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2=10;R2O中R的化合价为,转化为R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依题意,可看作合价升高总数为×5×2=10,则x=2;
故选B。
6.B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故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鉴别,B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和BaCl2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体放出;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就有气泡放出,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C
【详解】A.足量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该反应与铁丝的用量无关,只会生成FeCl3,A错误;
B.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吸收效果差,B错误;
C.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氯气,C正确;
D.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一段时间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pH减小,D错误;
故本题选C。
8. B
【分析】装置甲中利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氯气,为防止生成的氯化铝水解,氯气经浓硫酸干燥后通入丙装置和铝粉反应,装置丁中冷凝收集氯化铝,之后用干燥管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详解】A.可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浓盐酸滴落的速率,从而控制氯气的流速,A正确;
B.HCl也可以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该实验中无需除去HCl,反应需要除去水蒸气防止氯化铝水解,所以X为浓硫酸,B错误;
C.为防止铝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先利用氯气排尽装置内空气,C正确;
D.氯气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同时还需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碱石灰既能吸收多余的Cl2又能吸水,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B
【详解】A.FeCl3与水反应时,FeCl3不能完全反应,且胶粒是由多个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因此无法计算生成的胶粒数目,故A项错误;
B.2.3gNa的物质的量为,Na原子转变为Na+时,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因此0.1mol Na全部失去电子转化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故B项正确;
C.未告知气体所处环境,无法确定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数据,因此无法计算混合气体中分子数,故C项错误;
D.未告知溶液体积,因此无法根据计算溶液中微粒数目,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
10.D
【详解】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可得=,故选D。
11.B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金属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
【详解】A.生铁和钢都与铁、碳等融合而成,为合金,故A正确;
B.铁在潮湿的环境可形成原电池反应而发生电化学腐蚀,故B错误;
C.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膜,可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C正确;
D.在铁表面刷上油漆,可隔绝空气而防止氧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活泼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12.D
【详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则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则核素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37-55=82,B正确;
C.第五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4号。则: 和的质子数、原子序数均为55,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C正确;
D.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34-55)-55=24,D不正确;
答案选D。
13.D
【分析】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X元素在Y元素的下一周期,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X元素在Y元素的下一周期,X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大,一般原子半径越大,X比Y多一个电子层,因此X的原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大,故B错误;
C.电子层数相同,微粒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结构相同,即电子层数相同,因此Y离子的半径大于X,故C错误;
D.Y元素离子是阴离子,X元素离子是阳离子,因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的大于X,故D正确;
答案为D。
14.B
【详解】100 mL 0.5 mol/L盐酸恰好完全溶解, mol,结合氧化物中的氧生成水,且, mol, mol。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被氧化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ol,x=0.80;
故选B。
15.BD
【详解】A.K2S中只含离子键,故A不选;
B.NH4Cl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B选;
C.Al2O3中只含离子键,故C不选;
D.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故D选;
故选:BD。
16.C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中的一种,或二者都有,若要检验Fe2+,应先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有Fe2+,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可能含有或或或,C正确;
D.向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可能为氯化银、碳酸银等,结论不正确,D错误;
故选C。
17.D
【分析】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Fe2O3沉淀和NaAlO2溶液,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O2+AlO+2H2O=Al(OH)3↓+HCO,对氢氧化铝进行加热可制得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得到铝单质,据此解答。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与氧化铝反应,只能选择强碱,故A错误;
B.氧化铁和强碱不反应,沉淀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B错误;
C.反应Ⅱ中的反应为:CO2+AlO+2H2O=Al(OH)3↓+HCO,故C错误,
D.反应Ⅰ中氧化铝和强碱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除电解外,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饱和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氯化氢能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应选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
C.铁和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过量铁粉可以过滤分离出去,故C正确;
D.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化铝中混有的氧化铁,故D错误;
故选AC。
19.CD
【详解】A.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A错误;
B.所需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0.5L×0.1mol/L×160g/mol=8g,而胆矾为五水硫酸铜,B错误;
C.未经冷却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使得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
答案选CD。
20.CD
【分析】根据氧化性:Fe3+>Cu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①Fe+2Fe3+═3Fe2+,②Fe+Cu2+═Cu+Fe2+,从图象中可知加入2molFe时,发生反应①生成Fe2+物质的量为6mol,此时溶液中Fe2+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可知溶液体积为2L,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4mol,即FeCl3为4mol;
在加入2molFe的基础上再加入2mol铁发生反应②,此时生成Fe2+物质的量为2mol,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2mol,即CuCl2为2mol;同一溶液中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原溶液中溶液中FeCl3、CuCl2的浓度之比为4mol:2mol=2:1,据此分析。
【详解】A.氧化性:Fe3+>Cu2+,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体积为2L,B错误;
C.加入2mol铁粉时,溶液中有6mol Fe2+,2mol Cu2+,故c(Fe2+)∶c(Cu2+)=3∶1,C正确;
D.原溶液中溶液中FeCl3、CuCl2的浓度之比为4mol:2mol=2:1,D正确;
故选CD。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3分)
(2) 加入KSCN后无明显现象,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Cl2+2Fe2+=2Cl-+2Fe3+
(3) 溶液变为血红色 取少量久置的Fe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液中滴加5滴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4)不能,维生素C可能过量,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无法说明一定有Fe2+生成 (能,如果维生素C恰好被Fe2(SO4)3溶液反应完,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一定含有Fe2+)(3分)
【详解】(1)方案ii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褪去,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2)方案iii的实验现象是:加入KSCN后无明显现象,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证明含亚铁离子,不含铁离子,氯水参与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
(3)要想证明FeSO4溶液部分变质,需要证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实验iv中,向待测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实验v中,取少量久置的Fe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液中滴加5滴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4)由实验vi不一定得出“维生素C可将Fe3+转化为Fe2+”的结论:不能,维生素C可能过量,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无法说明一定有Fe2+生成 (能,如果维生素C恰好被Fe2(SO4)3溶液反应完,加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一定含有Fe2+)。
22.(每空2分,共18分)
(1)
(2) 16 3 0.6 NA或 3.612×1023
(3)2
(4) 17 g/mol 32
(5) 2 1:2
【解析】(1)
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b,设该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为M,,V=Vm·n,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
(2)
8.4gN2的物质的量为0.3mol,含有原子数为0.6NA,由于两者所含原子数相同,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为0.6NA,且分子数之比为3:2,可知Rx的物质的量为0.2mol,R3的摩尔质量,9.6g÷0.2mol=48g/mol,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x值为3,9.6g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为0.6NA;
(3)
由K2SO4、Al2(SO4)3、KCl形成的混合溶液,其中K+、Al3+、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K+、Al3+、Cl-、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6,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6mol·L-1则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4)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2molNH3,
a.体积等于物质的量之比②>③>①>④ ,错误;
b.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②>③>④>①,正确;
c.质量②>③>①>④ ,错误
d.氢原子个数等于物质的量乘以每个分子中氢原子数①>③>④>②,正确;
故选bd;
(5)
A、B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A室的物质的量为1mol;
(6)
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则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ol,其中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氢气为xmol,,x=y=1mol,氧气质量为32g;
(7)
若将A室中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氧气有剩余,剩余量为:1mol-1mol×=0.5mol,恢复到反应前温度,最终两侧压强相等,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2,活塞最终停留在2刻度处,B中氮气的物质的量不变、温度不变,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与反应前后体积成反比,整个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2:4=1:2。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