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第1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第2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

    展开

    这是一份(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3古诗三首,共8页。
    (培优篇) 3古诗三首一.选择题(共5小题)1.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洁(jiǎo B.笑盈(yíng C息(xī D脉含情(mò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宫殿  王侯  蜡烛 B.朴素  文张  寒食 C.充盈  牵牛星 咏络 D.栖息  桂花  乌鸭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讽刺、劝谏的语气诵读。 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qiānzhuó)素手,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5.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填空题(共3小题)6.选出正确的读音。鸳(yān yuān     崇(zōng chóng     芦(lú nú     惠(fèi huì     豚(tún tóng     融(róng yóng     泛(fá fàn     7.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昆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放冷了的食物。寒食节。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皇帝赐的柳树。      2)纤纤擢手,札札弄机杼。素:白哲。花纹素雅。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地白:下雪了,地面很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8.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和什么习俗?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9.小试牛刀。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10.《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培优篇) 3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洁(jiǎo B.笑盈(yíng C息(xī D脉含情(mò【解答】ABD正确。C.有误,栖:[qī]鸟在树枝或巢中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xī]〔栖栖〕不安定的样子。故栖息应选qī”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宫殿  王侯  蜡烛 B.朴素  文张  寒食 C.充盈  牵牛星 咏络 D.栖息  桂花  乌鸭【解答】A.正确。B.有误,文章:指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故文张中的应改为C.有误,脉络:中医泛指人体的大、小、主、侧血管。故咏络中的应改为D.有误,乌鸦:是鸟,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翅膀有绿光。多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以谷物、果实、昆虫等为食物。有的地区叫老鸹、老鸦。故乌鸭中的应改为故选:A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讽刺、劝谏的语气诵读。 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qiānzhuó)素手,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解答】《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读时应用讽刺、劝谏的语气读,故ABD正确。C.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中,此处应读xiān应读zhá”纤:[xiān]细小:~尘。~微。[qiàn]拉船用的绳子:~绳。拉~。故选:C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解答】AB正确。C.有误,冷露无声湿桂花,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而不是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故选:C5.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解答】A.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B.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写的是中秋节。C.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D.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故选:D二.填空题(共3小题)6.选出正确的读音。鸳(yān yuān yuān 崇(zōng chóng chóng 芦(lú nú lú 惠(fèi huì huì 豚(tún tóng tún 融(róng yóng róng 泛(fá fàn fàn 【解答】故答案为:yuān chóng lú huìtún róng fàn7.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昆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放冷了的食物。寒食节。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皇帝赐的柳树。   2)纤纤擢手,札札弄机杼。素:白哲。花纹素雅。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地白:下雪了,地面很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解答】1)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寒食:寒食节。御柳:皇城里的柳树。2)出自两汉汉乐府的《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白皙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结合诗句意思可知,素:白皙。3)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结合诗句意思可知,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故答案为:1②②①238.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和什么习俗?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折柳插门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登高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节吃粽子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赏月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换新桃符 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节乞巧 【解答】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寒食节折柳插门的习俗。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意思是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中秋节赏月的习俗。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春节换新桃符的习俗。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描写的是七夕节乞巧的习俗。故答案为:1)寒食节折柳插门;2)重阳节登高;3)端午节吃粽子;4)中秋节赏月;5)春节换新桃符;6)七夕节乞巧。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9.小试牛刀。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因为这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将春天到来之后,满城柳絮飞扬,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描述了出来。 2)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介子推 【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2)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故答案为: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因为这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将春天到来之后,满城柳絮飞扬,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描述了出来。2)介子推。10.《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这些叠词既是诗歌对外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增强了诗歌的象征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韵和修辞美。 【解答】考查学生对叠词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本诗的叠词有描写景物的迢迢”“皎皎”“盈盈,有描写人物的纤纤”“札札”“脉脉。这些叠词在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修辞美。在内容上反复渲染诗人的感情,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象征性。故答案为:这些叠词既是诗歌对外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增强了诗歌的象征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韵和修辞美。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