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92040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06 物质的组成、化学式
展开
考点精讲
物质的构成
1. 分子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构成单质,也可以构成化合物。如氢气,氧气,金
刚石是由分子构成的;水、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概念与理解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式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对概念的理解: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
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需要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4)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体积很小,如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5)分子的构成与表示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可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CO2),既可表示二氧化碳,也可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多个分子时在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数字即可。
(6)用分子观点解释现象
①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热胀冷缩,体积变化等。
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溶解,扩散。
③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运动状态和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蒸发,电解水的区别。
(7)分子种类是否单一来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宏观: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微观:纯净物由同种分子组成,混合物由不同分子组成。
2.原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铁,铜)、稀有气体单质(氦气,氖气)、金刚石、硅等非金属单质。
(2)原子的概念及理解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
理解:①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保持的。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3)原子的性质:质量,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之间有间隔。
(4)原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氧原子。在元素符号,前添加数字,则只表示某几个原子。
(5)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电子环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6)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小结: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非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7)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为基准,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
(1)核外电子排布:每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n2;先排满第一层,,第一层满后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2)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金属:最外层少于4电子,易失去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非金属:一般多于4电子,易得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最外层已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而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3)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分类:阴离子/阳离子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原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4.元素与同位素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同位素概念: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元素、同位素的比较
| 元素 | 同位素 |
概念 |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
研究范围 |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 原子 | 同一种元素中,中子数不相同的 原子 |
特性 | 具有相同质子数,其带的电荷数 可以不同,具有的化合价可以不 同,所以具有的性质也不同 | 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所以质量数不同,但同价态的同 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实例 | 如:Fe、Fe2+、Fe3+为铁元素, 为氮元素, 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 如:——氢元素三种 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
特别提醒: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
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
② 质子数相同、化合价不同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
③ 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粒子,如Cl-与Cl原子都属于氯元素。
④ 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即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三不同是:中子数不同、原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5.元素周期表
(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2)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真题解析
例题
1.2021年12月,我国航天员王亚平等开授“天宫课堂”,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的情况。电解水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模型表示(图中●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图中表示生成氧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而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符号为“”,故选D。
2.今年的雪下得特别早,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答案
2.D
【解析】
【详解】
A.物质在任何状态下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因此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不可能由运动变为静止,选项A不正确。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选项B不正确。
C.不同的雪花,只是形状的不同,但是构成它们的都是水分子,分子相同,化学性质就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C不正确。
D.雪花都是由数目巨大的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选项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该图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正确。
B.属于碳原子结构模型,错误。
C.属于磁场的磁感线模型,错误。
D.属于各成分含量的扇形统计图,属于模型,错误。
故选A。
3.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
A.氢元素 B.碳原子结构
C.磁场的磁感线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4.现有6种物质:Fe、Cu、H2SO4、NaOH、NaCl和AgCl。
(1)有人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下分类,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指出分类的标准。
分类 | 分类标准 |
类别一:Fe、Cu 类别二:H2SO4、NaOH、NaCl、AgCl | 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为分类依据 |
类别一:Fe、Cu、AgCl 类别二:H2SO4、NaOH、NaCl | 用________为分类依据 |
(2)请在上述6种物质中选出2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4. 是否能溶于水 H2SO4+2NaOH=Na2SO4+2H2O
【解析】
【详解】
(1)几种物质中,Fe、Cu、AgCl都难溶于水, H2SO4、NaOH、NaCl都易溶于水,所以是按溶解性,即是否能溶于水进行分类的,故填是否能溶于水。
(2)所给物质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2SO4+2NaOH=Na2SO4+2H2O。
(3)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知道:
(1)氧元素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_位置(填写图乙中的序号)。
(2)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多种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
5. ③ SO2或SO3等
【解析】
【详解】
(1)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的原子序数,由甲图可知,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号元素,位于乙图中的③处,故填③。
(2)由图可知,乙图元素⑥是硫元素,氧元素能够与硫元素组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物质,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SO2,三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3,故填SO2或SO3等。
突破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一些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 自行车胎内分子间隔变大 |
B |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 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体积变小 |
C | 红墨水在热水比冷水中扩散更快 | 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
D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分子间空隙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分子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拉过去,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丙图中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丁图中两个铅柱端面锉平用力压紧,两个铅柱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摄入适当剂量的柠檬酸(C6H8O7)对人体无害,可促进体内的正常代谢。在食晶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橡酸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
B.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7个氧元素组成
C.柠檬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克
D.柠橡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因为氧原子中有8个中子,所以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二氧化碳中含碳和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中也一定含有碳和氧元素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电子
5.两种微粒,已知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二、简答题
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知识后,他们做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时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并产生少量黑色物质,并没有看到红色铜生成。
(1)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他们查阅资料获知: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小粒的金属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
②取少量上述反应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③将上述试管加热,蓝色絮状沉淀变成黑色固体。
请根据题中相关信息和实验现象,解释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2)硫酸铜溶液是用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和水配制而成的,请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三、填空题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表回答问题:
① |
|
|
|
|
|
| He |
Li |
|
| ② | ③ | ④ |
| Ne |
Na |
|
|
| ⑤ |
|
| Ar |
(1)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标号为①~⑤的五种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8.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清洁马桶,中毒死亡,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HCl B.NaClO C.NaCl D.Cl2
(2)符号“Cl2”中 2 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
(4)氯和硫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如图。二者属于同一 ________(填“周期”或“族”)。
9.如图是氯雷他定胶囊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某过敏性鼻炎 患者遵照医嘱连续服用该药一星期,其鼻炎症状明显好转
(1)氯雷他定的式量为___________;
(2)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10.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一超快正电子,“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则反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_。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0 家庭电路: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0 家庭电路,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0家庭电路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0家庭电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