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测试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展开第一单元过关测试 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_________________,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水结冰;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
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2.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都___________[填“ 会”或“不会”]生锈,因为铁生锈离不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有___________产生,这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其中占空气比例21%的是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水结冰和铁水变成钢锭的过程都没有产生新物质。( )
2.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气体产生,说明产生了新物质。( )
3.铁生锈后,只是颜色发生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
4.我们喝饮料时,会有酸酸的味道,这是二氧化碳产生的。 ( )
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
三、选择题。
1.画有黑点的纸浸湿后,黑点分离出不同颜色这一过程( )。
A.产生新物质
B.没有产生新物质
C.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铁和铁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铁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
B.铁有光泽而铁锈无光泽
C.铁和铁锈都能被磁铁吸引
3.下列方法可以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是( )。
A.导入烧杯中闻一闻
B.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C.导入水中尝一尝
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个变化( )新物质产生。
A.有
B.没有
C.无法判断
5.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聚沙成塔
C.水流成河
6.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四、简答题。
1.在装有白醋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完整的生鸡蛋,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请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2.人们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想出了很多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你能说出儿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并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吗?
五、探究题。
1.下面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面粉做成馒头;B.铁片做成铁盒;C.火柴燃烧;D.树叶颜色变化;E.水的三态变化;F.把纸折成小船;G.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1)以上现象中仅仅是形态发生了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现象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将三块铜片分别在下面所示的试管里放置一个月后观察现象。
(1)三块铜片中只有一块生锈了,你觉得是( )试管中的铜片。
(2)分析铜片生锈的原因,你觉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取一个烧杯(玻璃杯也可以),在杯底放一支短蜡烛,并铺上一层小苏打,把蜡烛点燃,沿杯壁倒人一些白醋,观察现象,白醋与小苏打接触时出现了什么现象?过一会儿,蜡烛有什么变化?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参考答案
一、
- 形态的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不会 空气 水
- 气泡
- 氧气
二、
- √
- ×
- ×
- ×
- ×
三、
- B
- C
- B
- A
- A
- A
四、
1.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鸡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鸡蛋壳会变
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
2.(答案不唯一)擦去水分是为了隔绝水;覆盖瓷釉、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制成不锈钢是为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五、
1. (1)B、E、F (2)A、C、D、G
2. (1)B
(2)B组中的铜片与水和空气发生反应,导致铜片生锈。
3.白醋和小苏打接触时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过一会儿,燃着的蜡烛熄灭了,这是因为白醋和小苏打接触时发生了产生新物质的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从而导致燃着的蜡烛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