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展开【中考化学】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
第I卷(选一选)
请点击修正第I卷的文字阐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 选 题
1.下列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中,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他几种变化存在本质不同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冰雪融化 D.金属生锈
2.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蔬菜、水果富含下列营养素中的
A.油脂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3.创建文明城市,倡导人人参与。下列做法值得倡导的是
A.运用性餐具 B.自备购物袋购物
C.露天焚烧秸秆 D.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4.下列各组物质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品种不同的一组是
A.铁、汞 B.氨、干冰 C.C60、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浓缩浓硫酸 B.检查气密性
C.搜集氢气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珍惜水、爱护水”是人类永久的主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水为47mL
C.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里称量
D.俯视量取水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8.火星车运用了以铝合金作基体的碳化硅新型材料。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表示图,下列有关说确的是
A.图中有三种化合物 B.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C.生成物的质量比是1: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9.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混合物:H2O、C6H12O6 B.复合肥料:KNO3、CO(NH2)2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I、Se D.无机物:C2H5OH、NaHCO3
10.右图是KNO3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将30gNaC1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11.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这一人工途径的合成率是玉米淀粉合成率的8.5倍。下列有关淀粉【(C6H10O5)n】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0:5
B.淀粉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合成淀粉需求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反应
D.淀粉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
12.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C.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1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绝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4.将一定质量的镁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4g,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4.8g B.7.4g C.9.2g D.11.2g
第II卷(非选一选)
请点击修正第II卷的文字阐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
1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16.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请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室另有MgC12、CuC12、FeCl2三种含氯化合物的混合物共56.8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生成沉淀38.3g,则原混合物中金属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课内填空
17.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右图是铼原子的结构表示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中n的值应为_____,铼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8.将过量锌粉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盐酸,观察到的景象是________,写出锌粒与混合溶液反应的过程中使溶液质量减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9.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安装验证CO的有关性质。制备原理为。请回答:
(1)安装丙的作用是________。
(2)乙处W形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安装丁中的实验景象为________。
20.请回答下列成绩。
(1)2022年北京颁奖礼服内胆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是单层石墨片,是电和热的优秀导体,而且是目前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功能却有很大差异,缘由是_________。
(2)的主火炬“微火”运用氢能源作燃料,完成了零排放。
①采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熄灭主火炬时关闭阀门即可,根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3)中国石化“油转化”技术实验成功,完成了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产品。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加热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体积比为1:3)的方法制取乙烯。以下是气体制取的相关安装图。
①实验室制取乙烯,可以选择的发生安装和搜集安装是______(填字母)。
②由于反应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产生CO2和SO2气体等杂质,如果要搜集一瓶较纯净的乙烯气体,安装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
③如果要检验G瓶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完,请简单设计实验验证(写出实验的步骤、景象和结论)__________。
④如果不考虑任何副反应的发生,在浓硫酸的催化下,乙醇全部分解为乙烯气体和水,要制取140g乙烯,理论上需求乙醇的质量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推断题
2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E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已知B的俗称是纯碱,D常用作补钙剂,E为胃液的次要成分,F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完成,“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填 空 题
22.请写出下列描述中发生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两个)。
“神舟十三号”核心舱内的三位航天员呼吸所用的氧气是由电解水产生的,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就在一定条件下使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反应生成水和甲烷__________。
23.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景象。
(1)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__________。
(2)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__________。
24.某实验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C12、MgCl2杂质,将粗盐加水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Ca(OH)2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1)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
(2)写出除去氯化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在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前提下,Ca(OH)2还可以换成其他什么物质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流程题
25.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实验室进行①中的操作时,除漏斗、玻璃棒外,还需求哪种玻璃仪器________。
(2)写出所得贵重金属中任意一种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
(3)写出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
答案:
1.C
【详解】
A、光合作用为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与葡萄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是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金属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B
【详解】
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答案选B。
3.B
【详解】
A、运用性餐具,会形成资源浪费,且会净化环境,不值得倡导,不符合题意;
B、自备购物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运用,减少“白色净化”,值得倡导,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净化物,净化空气,不值得倡导,不符合题意;
D、深埋处理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会净化水源和土壤,不值得倡导,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氨、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C60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C60分子构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
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A、浓缩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如图所示正确;
B、该安装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安装气密功能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功能否良好,操作错误;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运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操作错误;
D、天平运用时应将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且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放出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操作错误;
A。
6.D
【详解】
A、肥皂水加入软水中会产生较多的泡沫,肥皂水加入硬水中产生较少的泡沫,则常用肥皂水来鉴别软水与硬水,故选项说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确;
C、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H2O,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确;
D、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C
【详解】
A、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不符合题意;
B、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所需水的质量为:50g-3g=47g,即47mL,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里称量,应垫上称量纸称量,符合题意;
D、俯视量取水,读取数值小于实践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分析】
根据图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分析。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四氯化硅、氯化氢属于化合物,氢气和硅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B、该反应中氢元素反应前显0价,反应后在氯化氢中显+1价,化合价升高,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生成的硅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反应前四氯化硅是化合物,氢气是单质,生成的物质硅是单质,氯化氢是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D。
9.C
【详解】
A、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H2O、C6H12O6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选项错误;
B、复合肥是含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硝酸钾含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错误;
C、I、Se在人体中含量较少属于微量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选项正确;
D、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物,乙醇属于无机物,碳酸氢钠含碳元素但表现的是无机物的性质故属于无机物,选项错误;
C。
10.D
【详解】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求指明温度,无法比较,选项错误;
B、如图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但只能阐明二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未指明能否饱和,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错误;
C、如图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阐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大于30g,故30℃时,将30gNaC1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如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前是饱和溶液,故降温时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形态,选项正确;
D。
11.A
【详解】
A、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选项错误;
B、淀粉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是,阐明氧元素质量分数,选项正确;
C、淀粉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品种不变,合成淀粉需求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反应,选项正确;
D、淀粉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则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选项正确;
A。
12.B
【详解】
A、羊毛的次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景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均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景象相反,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铜片上留下痕迹,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景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故A不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质量一直不变,故B不正确;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正确。故选D。
14.A
【分析】
三种金属中质量相等时镁产生的氢气质量,锌产生的氢气最少,据此利用极值法计算金属质量,找到取值范围。
【详解】
设生成0.4g氢气需求镁的质量为,锌的质量为
;
;
因此原混合物的质量大于4.8g小于13g,故此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4.8g,
故选:A。
本题次要考查先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所需的金属的取值范围,次要是采用极值法计算。
15. 氮气##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时氮气,故填:氮气或;
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16.
【详解】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硫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三种氯化物中金属元素都显+2价,故三种金属氯化物与生成的碱沉淀的关系分别是,则设金属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假设金属为X,则
解得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的质量分数是
17. 13 六 +7##+7价
【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可知,铼原子质子数m=核外电子数=75=2+8+18+32+n+2,则n=13;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六层电子,故铼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在高铼酸钠(NaReO4)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铼元素化合价是x,可得,则,故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7。
18. Mg2+、Zn2+## Zn2+、Mg2+ 有大量气泡产生 Zn+2AgNO3=2Ag+Zn(NO3)2
【分析】
锌的金属性比银、铜强,比镁弱,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当前,锌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由于锌过量,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NO3)2、Zn(NO3)2,固体中含有Cu、Ag、Zn。
【详解】
由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NO3)2、Zn(NO3)2,所以滤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Mg2+和Zn2+;
反应后固体中含有Cu、Ag、Zn,向其中滴加盐酸,锌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观察到的景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过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其中锌与硝酸铜反应时,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大,锌与硝酸银反应时,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所以锌粒与混合溶液反应的过程中使溶液质量减小的反应为锌和硝酸银在常温下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其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19.(1)防止倒吸
(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上方搜集到无色气体,丁中液体排入戊中
(1)
安装丙为瓶,可以防止中止加热后,丁安装中的液体倒吸入W型玻璃管中,炸裂玻璃管,故安装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
甲处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故乙处W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安装丁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该安装可经过排水法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搜集在丁安装中,可观察到液面上方搜集到无色气体,从而安装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戊中,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上方搜集到无色气体,丁中液体排入戊中。
20.(1)碳原子陈列方式不同
(2) 无净化 可燃物
(3) BE##EB e d b c f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阐明氢氧化钠有剩余,若不变色则阐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 解:设乙醇的质量为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
答:理论上需求乙醇的质量为230g。
(1)
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碳原子陈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不同,故填:碳原子陈列方式不同;
(2)
①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是水,无净化,故填:无净化;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③熄灭主火炬时关闭阀门,中止提供可燃物,根据的灭火原理是:可燃物;
(3)
①根据题意制取乙烯的药品是乙醇和稀硫酸,都是液体,条件是加热,因此选用液体加热型即安装B,由于乙烯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较为接近(绝对分子质量为28)不易运用排空气法搜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搜集,故填:BE;
②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被吸收,故先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即安装G,先通e再从d导出,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能否除尽即安装F先通入b再从c导出,连接f,故填:e;d;b;c;f;
③由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钠和亚硫酸钠,二者均显碱性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阐明氢氧化钠有剩余,若不变色则阐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
④见答案。
21.(1)Ca(OH)2
(2)
(3)
【分析】
根据A~F是初中化学课本常见的六种物质,B的俗称是纯碱,即B为碳酸钠;D常用作补钙剂,则D为碳酸钙;E为胃液的次要成分,则E为氯化氢;由于C可以与B碳酸钠互相转化,且可以由E氯化氢转化生成,则C为二氧化碳;F可以与E氯化氢反应,且为红色固体,则F为氧化铁;由于A、B、C、E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所以A应该为碱,且A可以与E氯化氢和B碳酸钠反应,可以转化为D碳酸钙,则A为氢氧化钙,则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钙,E为氯化氢,F为氧化铁。
(1)
由分析可知,A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2)
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钙,E为氯化氢,所以D与E反应为碳酸钙和氯化氢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3)
由分析可知,E为氯化氢,F为氧化铁,则E与F反应为氯化氢和氧化铁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2.、
【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水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
由于构成氨水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会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
(2)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总体积变大。
24.(1)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2)
(3)氢氧化钠##
(1)
蒸发结晶时出现晶体后容易是液体受热不均而形成液滴飞溅,故运用玻璃板不断搅拌,故填: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2)
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氯化镁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3)
根据题意是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因此可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没有新杂质产生,符合题意,故填:氢氧化钠或。
25.(1)烧杯
(2)##
(3)或
(1)
根据流程图可知①是过滤,该操作中需求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烧杯;
(2)
根据题意金和铂不与酸反应属于贵重金属,故填:或;
(3)
根据题意铝和铁排在氢前能与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铁与稀硫酸反应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或。
【中考化学】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二模)
Q#tXH0FQ2mq
评卷人
得分c&M~G2Zc&uskK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液氮制造低温环境B.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2.“5.20”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下面是某校的午餐食谱,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A.大米饭B.红烧牛肉C.炒青椒D.水煮鱼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B.测pH
C.稀释浓硫酸D.过滤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plx&KYFpn%~%b&4
A.木炭B.硫C.红磷D.铁丝
5.下列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刚石 木炭B.二氧化碳 氧气C.铜 氦气D.硫酸铜 氯化钠
6.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CO2、SO2、NO2B.有机物:酒精、甲烷、葡萄糖6Z#^S%JrLea*~6#A
C.微量元素:Zn、Fe、CaD.碱:苛性钠、纯碱、消石灰1s&g~s&7qEvnc
7.小米手机推出的氮化镓(GaN)充电器,具有体积小,充电速度快等特点。下图是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7od#%x*tl#@njGx
A.镓原子容易失去电子&ez##LXcF%@X^6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8.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B.鉴别纯棉与羊毛:点燃后闻气味
C.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固体:加水D.除去CO2中混有的CO:点燃
9.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建构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B.空气成分xTKI44g5@#X~e
C.原子结构D.概念关系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所描述内容不相对应的是g^E3^0iw^45cr
A.正常雨水的pH≈5.6原因:
B.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C.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酸:
D.铝耐腐蚀的原因: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MnO2能够加快H2O2分解B.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验证白磷燃烧需达到着火点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铁锅炒菜有利于给人体补充铁元素PJs^30w4IX#W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yeS^0kIVvAB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1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 生锈的铁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D.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4.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6.4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1.6gB.2.4gC.3.2gD.9.6g
评卷人
得分
cl5LI3&ur**T7
二、填空题&4@SYMvhH%8Z%s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请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A~^u~5Jt#dE@Ay%M
(1)侯德榜是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_;
(2)农业上常见的复合肥______;
16.饮茶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图是某种茶壶的示意图。x7gU8P@Rvq3
(1)图中有关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若采用固体酒精作燃料烧水,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品茶过程中能闻到阵阵清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gJ@2^Ml^#ZC3^FC
17.现代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性高,节能环保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材料。@*p%1^JfVYV#Eu&o
(1)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模拟赤铁矿炼铁。写出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铁制品在空气中与______等物质(填化学式)接触容易生锈。rNhP6r*DWgg
18.填空: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体现了低碳环保和大国担当。冬奥会赛事用氢燃料电池车减少排放约1.1万吨CO2。用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ikT6xfM~Llb
(2)奥运火炬中的氢气需要通过从希腊采集的火种点燃,火种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pVJcFM#d%ZAk
(3)为实现“碳中和”,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下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UsLuh02*67l
Adj*kM%*n#a~IoS
(1)t2℃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S^u~L@fmCN%kld
(2)若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除了增加溶质外),最好采用______方法。
(3)t2℃将140g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稀释成10%的碳酸钠溶液需要加水______克。6~ILuAbjDx%N
评卷人&r@~AbsLwBn^3@j
得分&t#sx#kp1Vllv
gqWyDhB@n&tI
三、推断题p35*emGvbQ0
20.“奥运五环”的标志有超百年的历史,五环相连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五环”中相连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若A的溶液为蓝色,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由三种元素组成,D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E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由此可推断:
*zJc4Qd&V#~4#QY
(1)B的化学式______;
(2)A和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C和E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
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化学知识解释。
(1)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的原因。
(2)“自热米饭”方便快捷,取出加热包(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加入冷水就能迅速加热。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热原理。(食用时注意安全)
22.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Al(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滤渣中有红色固体。7&&^@%&QT#uM7usST
(1)写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用符号表示)。DRwBP^U#uk#NH
(2)写出能使溶液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pcn#yLj~WYD
23.海水晒盐得到的NaCl中常混有泥沙、CaCl2、MgSO4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dB7xtcMq&Js
(1)写出加入X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流程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E*@gHv%#@x#@aj1Xq
2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A中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TpN87jmg&*#~Y
(2)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可用E收集),写出装置连接的顺序;r%W8fuM7I6T
(3)用A、E装置也可以制取氢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用E收集氢气,将E图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__。
评卷人
得分
7~%@g&xgaBU%q~#rS
lUUL^@M~x*MU~R4
五、综合应用题
25.酸、碱、盐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化合物。
(1)某纯净物中不含碳、氢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______。
A.酸B.碱C.盐D.有机物
(2)常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3o@5syM@%h@Zz
(3)某校实验小组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氢氧化钠变质进行了探究。
①第一小组利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写出B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_。
②第二小组利用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发现有气泡产生,该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该组同学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的设计______。
③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第三小组想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0.6g该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完全溶解,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5g,求该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
1.D
&*^G0Ixp@R*Oro*N
【分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详解】TQZegN**^~XQcv
A、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J4si*W~s7kvq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fh8~e*&*^U6Qmfo
2.A5th~1Q^PsFs@S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大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富含糖类,故选项正确;ZeyAxLE*c^~5a
B、红烧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故选项错误;
C、炒青椒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水煮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yUGyX~^^~%Qoiv@U
故选:A。
3.C
mfAE25WJa~~&J
【详解】&vOQV#*#XXbZP1
A、NaOH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A错。
B、测pH时,pH试纸应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不能伸进待测溶液。B错。
C、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1sIoTlsCK^F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D错。
综上所述:选择C。b#3h*j8#jFm%&T1
4.D
【详解】MKJ@*U%~@6@iscwq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黑色固体生成,选项B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选项C错误。4j68R86%diG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选项D正确。u0^T%^2P&1&&b4@QP
故选:D。
5.C#Ikk~DZlW*PBZ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详解】5qcQ%qV@3#*j@HU
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木炭属于混合物,木炭中的碳单质是由原子构成,其他部分是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S~8D6&Nl&~H&&Fps
C、铜属于金属单质,由铜原子构成,氦气为稀有气体,是由氦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bZ4RqD~brqc
D、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k^&&x~S%L~hy6bnv
故选C。fj~mqW^Hn~@oR^&n
6.B
【详解】
A、SO2、NO2属于空气污染物,CO2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k~wW5qJvA1^^c
B、酒精、甲烷、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Ca不属于微量元素,故C错误;
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纯碱是碳酸钠、消石灰是氢氧化钙,苛性钠、消石灰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故D错误。%Y61j&*NfzWgc
故选B。
7.B
【分析】
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详解】
A、镓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正确;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错误;
C、氮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正确;74L*Wt1cKxr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容易得到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则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
故选B。
8.D
yHPX~%*SB@vKq*#f
【详解】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不符合题意;
B、棉是植物纤维,点燃有烧纸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中有一氧化碳杂质不可点燃除去,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燃烧,符合题意。
故选D。
9.CR^UtQ%~%~neUQ&kM
【详解】
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钙,不符合题意;
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它气体1%,不符合题意;
C、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符合题意;&@W#@#3Wy~JZ3*Ki0
D、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h@z*%nK4Oq@CKz
【详解】1&Z405L%&tN**J^w
A 、正常雨水的pH≈5.6原因:。A错。
B、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B正确。
C、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酸,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正确。ml@r8#ISDbD7
D、铝耐腐蚀的原因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1.D#qt*HWmxlJqe
%&m%XUSh&FFo
【详解】
A、左边含有5%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右边含有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证明MnO2能够加快H2O2分解,故A正确;
B、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B正确;dY^^h5R^&OZX~5
C、左边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右边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燃烧,可以验证白磷燃烧需达到着火点,故C正确;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错误。&z^@@UZ*v3lU&%6Fb
故选D。
12.A
【详解】&i%Ys^GQCrd@0*~e
A、使用铁锅炒菜,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从而给人体补充铁元素,符合题意;mBC5&@%w^8i%ct@y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1*dx6VIGvo3
【详解】
A、向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的pH应该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
B、生锈的铁钉加入稀盐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锈反应完后,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开始没有气体生成,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氢气,故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一段时间后不再通电,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不再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镁排在铝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铝快,在图像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等质量的镁与铝与足量的酸反应,化合价相同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最后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镁,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4.A%&&1t&1OS#%W~aEOk
【详解】HS1N*~^q6l~5sX
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与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相同,故镁元素的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1.6g。
故选A。
15.(1)Na2CO3
(2)KNO3tGmh^Lq^lqj^*&v
Y^^~Y%il%~8QmWQ%t
(1)@85c**QV0MN3^S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i^^p2%tfWr~wX1
(2)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农业上常见的复合肥有硝酸钾等,化学式是KNO3。
16.(1)③e7n6m^%nKZqe
(2)
(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oXBPV7*hY%RZ
(1)YTKbjWY5f@f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所以中有关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故填③。N*@SzK*4^*7&FV@oA
(2)xnr~6&^uVfV^#nV
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t^^%XkBsc%I~7P
(3)vq2Jhs@i%C*@@me
品茶过程中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阵阵清香香,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17.(1)
(2)O2、H2O
(1)hyWv6KOj@@IX
a处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U%Ha7P@^JgV^t
铁能与空气中的O2、H2O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18.(1)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无污染J#dicU5tN~31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1)67Z~r%lw1&mt8
氢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TIYmVxX&lAi
(2)%awK@&&STNWZcE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火种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使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
(3)
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丙是甲烷,丁是氧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意反应条件和配平。
19.(1)40g
(2)蒸发溶剂
(3)260
aUM~fADR8HR
【分析】#q%&bp00a30a^T
坐标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53&%@#~j^%rCv3iRr
(1)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应填40g;
(2)
一般将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添加溶质,降低温度,减少溶剂,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降低温度不一定可以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应填蒸发溶剂;
(3)
加水稀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t2℃时将140g饱和碳酸钠溶液稀释成10%的碳酸钠溶液需要加水x,列式,解得,即需要加水260g,应填260。
20.(1)H2SO4
(2)置换反应
(3)(合理即可)
l&2u*slOyL^Ha
【分析】SW~PE^O&xSB^^u5
A的溶液为蓝色,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A为硫酸铜。D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D是铁。B由三种元素组成,则B是初中常见的酸硫酸。E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E是氢氧化钙。C可以和E反应,且是氧化物,可以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无误。3j&~7**7AHGsGV
(1)
B是硫酸,化学式H2SO4。
(2)
A和B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
C和D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合理即可。
21.(1)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有气泡冒出~~F^f&@#&QDpcxkxp
(2)
(1)
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有气泡冒出;xMv&^&2@A&*gO~1AI
(2)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SB8Z1tkz&Y
22.(1)Zn2+、Cu2+、Al3+
(2)
J08WuT6f%d@G
(1)
金属活动性:Al>Zn>Cu>Ag,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和硝酸铝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说明滤液中含硝酸铜,滤渣中有红色固体,说明硝酸铜参与了反应,故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锌和硝酸铝不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锌,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Al3+、Zn2+、Cu2+;
(2)
金属活动性:Al>Zn>Cu>Ag,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即,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Ds*C@y&%80*0H&%Gk
23.(1)
(2)除去过量的Na2CO3和生成NaOH
(1)
碳酸钠是用来除去钙离子的,X是用来除去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X溶液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eL^d~nlaW@Q7g
整个过程中,引入的除杂试剂Na2CO3未被去除,且Na2CO3和Ba(OH)2反应产生了NaOH, 故溶液B还有杂质Na2CO3和NaOH,除去它们需在溶液B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所以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2CO3和生成NaOH。U@d0N2Y2z@kJ
24.(1)%i^%Y^r*iFk3XJ^^k
(2)A-C-B-E
(3) ^VSblP*l*vG8*m
(1)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是碳酸钙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U@fx&~udTMmu1
(2)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制取出来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则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并干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选碳酸氢钠溶液,干燥二氧化碳选浓硫酸,则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C-B-E。
(3)VCcN8*QM7@#SK
实验室选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选用E装置收集时,应短管进长管出,即 。~U*SoM@~BaUP%^h8
25.(1)C
(2)
(3) 蓝色溶液变为紫色(或蓝色溶液变为紫色,然后变为红色) H+和OH-结合成H2O 取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加酚酞试液,若变红,证明部分变质,若未变红,则证明全部变质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fB5TieMNbu
vGJ@NIk*q^TY2
x=50%G@3HX^8La@&*@4M~p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0#iomayIO#*gt
(1)
A、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含氢元素,则不是酸,错误;
B、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含氢元素,则不是碱,错误;dGXx*2#A2wT#S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不含碳、氢元素,可能是盐;例如氯化钠等盐类物质不含碳、氢元素,正确;
D、有机物为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含碳的化合物;不含碳元素,则不是有机物,错误;
故选C;
(2)
胃酸含有盐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反应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yEz7a^*O@3%#ZJy
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碱性消失,蓝色溶液变为紫色(如果氯化氢过量则溶液会变为红色);B中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②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中性氯化钠,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可以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从而得出氢氧化钠溶液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故设计可以为:取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加酚酞试液,若变红,证明部分变质,若未变红,则证明全部变质
③见答案。
【中考化学】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一选,非选一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物质没有属于合成材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