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 蓝天的梦想教案
展开湘科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
4.3《蓝天的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雾霾天是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知道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知道人类活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2)科学思维:能连续一周搜集并记录本地空气质量的数据,整理信息,得出空气质量的调查结论并进行交流。
(3)探究实践:能调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并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环境的影响,针对空气污染采取力所能及的举措。
(4)态度责任:积极参加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搜集、调查等活动,尊重证据,合作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的空气质量数据、空气污染源等资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P41上方的雾霾图。
(2)交流:观察上述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雾霾)
(3)讲述:面对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的严峻形势,2017年,“坚决打好蓝天
保卫战”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4)思考:空气质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学习
1.调查家乡的空气质量
(1)明确任务:连续一周搜集并记录家乡空气质量的数据,将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该任务建议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下去,在本堂课上汇报结果)
(2)课件展示教材P41——长沙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并讲解: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
(3)交流:根据各自的调查结果,说一说家乡的空气质量怎样。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2.调查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1)交流: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2)学生发言。
(3)课件展示教材P42的四幅图。这四幅图是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说一说,图片中的空气污染源分别是什么?
(4)小结:分别为:焚烧秸秆、燃煤、汽车尾气、夜宵烧烤摊。
(5)继续交流:
a.空气的污染源还有哪些?
b.怎么能减少烟的排放呢?
(6)拓展介绍:空气污染源是指排放(或产生)空气污染物质的源。按产生原因可分为:
①自然源,由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污染源,包括:风力扬尘、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生物腐烂等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灰尘;植物产生的酯类、烃类化合物;有机质腐烂产生的臭气以及自然放射源等。
②人为源,由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污染源。煤炭是中国城镇民用及工业的主要生活和动力能源,所以城镇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除此,火电、冶炼、化工、造纸、炼油、交通运输等不同的工业企业也会排放不同的废气污染空气。
(7)任务布置:留意平时生活中污染空气的事物和现象,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3.我们的空气保护建议
(1)明确任务:通过调查和研究,空气污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防治?请交流各自的看法,并一起拟定一个关于保护空气的建议。
(2)汇报展示。
(三)整理,下课。
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学习了科学1 总结我们的科学学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学习了科学1 总结我们的科学学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2 从家乡的小河说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2 从家乡的小河说起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1 生命的家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1 生命的家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