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硫酸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 )
A.碳酸饮料B.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盐酸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4.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铁B.氢氧化钙C.碳酸钠D.硝酸银
5.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若盐为BaCl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碱为NaOH的溶液,实验时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
D.若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Mg和Zn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产生的H2多
6.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在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B.将饱和石灰水升温或向其中吹气都能使其变浑浊
C.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分数都变小
D.“雪碧”汽水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硫酸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等
B.性质:能与CO2等非金属物质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8.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A.H2SO4B.CuSO4C.HClD.NaOH
9.物质X可发生“X+HCl→盐+水”的反应,则X可能是( )
A.硝酸银B.二氧化碳C.氧化铜D.锌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1.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1酸及其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 )
A.碳酸饮料B.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盐酸
【解答】解:A、碳酸饮料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B、石灰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正确;
C、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D、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表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正确;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所以在注射器中溶液为绿色,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开始盐酸过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正确;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错误;
D、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故正确;
故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使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水分,使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C不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D正确;
故选:C。
4.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铁B.氢氧化钙C.碳酸钠D.硝酸银
【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误;
B、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若盐为BaCl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碱为NaOH的溶液,实验时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
D.若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Mg和Zn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产生的H2多
【解答】解:A、若盐为BaCl2的溶液,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碱为NaOH的溶液,实验时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Mg和Zn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一样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在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B.将饱和石灰水升温或向其中吹气都能使其变浑浊
C.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分数都变小
D.“雪碧”汽水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答】解:A、氢氧化钠滴加盐酸是消耗氢氧化钠使溶液褪色,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使酚酞褪色,两者使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故选项错误。
B、将饱和石灰水升温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向其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原理不同,故选项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小而使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而使质量分数减小,原理不相同,故选项错误。
D、“雪碧”汽水和白醋都是利用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碳酸与醋酸都是酸其溶液均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D。
7.硫酸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等
B.性质:能与CO2等非金属物质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解答】解:A、硫酸溶液中有H+和SO42﹣两种微粒,但数目不同,氢离子的个数是硫酸根离子的2倍,故A错误;
B、硫酸能与碱、多种金属反应,但不能和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错误;
C、硫酸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故C正确;
D、硫酸和氯化钙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氯化钙溶液不能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故D错误。
故选:C。
8.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A.H2SO4B.CuSO4C.HClD.NaOH
【解答】解:A、如物质X是硫酸溶液时: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符合题意;硫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硫酸铜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如物质X是盐酸溶液时:与氢氧化钡反应但没现象,符合题意;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也符合题意;且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不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9.物质X可发生“X+HCl→盐+水”的反应,则X可能是( )
A.硝酸银B.二氧化碳C.氧化铜D.锌
【解答】解:A、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不会与盐酸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符合题意,故C正确;
D、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则产生氧气,溶液的质量减小,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错误;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则分子的个数会减小,错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0,错误;
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则氯化钠继续溶解到溶液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1.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解答】解:滤纸做成的小花喷上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
若喷洒的是石蕊溶液,则烧杯中的应是具有挥发性的酸性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若喷洒的是酚酞溶液,则烧杯中的应是具有挥发性的碱性溶液,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体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石蕊溶液和浓盐酸(或酚酞溶液和浓氨水)。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氢氧化钡
碳酸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氢氧化钡
碳酸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海水”制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海水“晒盐“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海水”晒盐,1%),2%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酸碱中和反应,4%的NaOH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