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2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素材)- 课件 15 次下载
- 4.2电磁场与电磁波(原卷版+解析版) 课件 10 次下载
- 4.4电磁波谱(课件+素材) 课件 16 次下载
- 4.4电磁波谱(原卷版+解析版) 课件 9 次下载
-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章末复习(课件) 课件 12 次下载
物理人教版 (2019)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优质ppt课件
展开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河北·高二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开展为期6个月的科学实验。在空间站,航天员与地面通信采用的是( )
A.超声波 B.无线电波 C.有线通信 D.声波
【答案】B
【解析】空间站与地面之间有段距离没有空气,声波、超声波不能够传播;地面和太空之间距离太远,也不可能通过有线的方式来通信,只能通过电磁波(无线电波)来通信。故选B。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将信号发射出去,先要进行调谐
B.为了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选出来,就要进行调制
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频
D.为了将信号发射出去,必须使用开放电路
【答案】D
【解析】要将信号发射出去,必须使用开放电路,且先要进行调制;要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信号选出来,要进行的是调谐;要从高频电流中把声音信号取出来,要进行的是解调。故选D。
3.(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二阶段练习)“小蜜蜂”是老师上课常用的扩音设备,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很多老师用上了蓝牙“小蜜蜂”(蓝牙属于电磁波),麦克风与扩音器不用导线连接,老师拿着麦克风在教室中间说话,放在讲台上的扩音器也能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蜜蜂”只接收到了来自麦克风的信号
B.麦克风中只要有变化的电场,就一定能发出蓝牙信号
C.“小蜜蜂”接收电磁波时,通过调制来使接收电路中出现电谐振现象
D.麦克风回路可通过减小发射电磁波的波长来提高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本领
【答案】D
【解析】A.因为蓝牙属于电磁波,周围空间存在其他电磁波信号,所以“小蜜蜂”不只接收到了来自麦克风的信号,故A错误;
B.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不能产生电磁波信号,故B错误;
C.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故C错误;
D.减小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则会提高频率,可以提高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本领,故D正确。故选D。
4.(2021·浙江省春晖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太赫兹波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3mm-0.03mm之间,不少专家确信太赫兹波将颠覆未来绝大多数行业,甚至还有人认为太赫兹波将是6G或者7G通信的基础,因为太赫兹波波长短,穿透力强于雷达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不动,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电磁波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C.变化的电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交替产生电磁波
D.雷达是利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是利用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的特点,太赫兹波有望用于测定物体的位置
【答案】D
【解析】A.多普勒效应,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发生改变,故A错误;
B.使电磁波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调谐,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故B错误;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故C错误;
D.雷达测物体位置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有利于波的直线传播,有利于确定物体位置,太赫兹波,波长更短,可能有利于测物体位置,故D正确。故选D。
5.(2021·贵州·高二学业考试)生活中许多设备都应用电磁波进行工作,下列设备工作时不是应用电磁波的是( )
A.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 B.手机连接Wi-Fi上网
C.“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 D.电冰箱冷藏和保鲜食品
【答案】D
【解析】A.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用的是无线电波,即电磁波,A不符合题意;
B.手机连接Wi-Fi上网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输的,B不符合题意;
C.“北斗导航系统”也是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C不符合题意;
D.电冰箱冷藏和保鲜食品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D符合题意。故选D。
6.(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下列对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可以传播的距离更远
B.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
C.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才能不变
D.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传递过去
【答案】D
【解析】A.调制是把要发射的低频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上去,与传播距离的远近无关,故A错误;
B.电磁波的波速接近光速,并且调制不影响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由可知波长与波速和传播频率均有关,故C错误;
D.要把电磁波有效发射出去,必须有足够高的频率,经过调制后的波具有较高频率,从而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息有效的传播出去,故D正确。故选D。
7.(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
B.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
D.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答案】C
【解析】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故A正确;B.因电磁波是横波,所以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B正确;
C.电磁波不需要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故C错误;
D.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时,就会由近向远逐渐传播,即形成了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C。
8.(2021·浙江·镇海中学模拟预测)太赫兹波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3mm-0.03mm之间,不少专家确信太赫兹波将颠覆未来绝大多数行业,甚至还有人认为太赫兹波将是6G或者7G通信的基础,因为太赫兹波波长短,穿透力强于雷达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不动,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波源的频率增大
B.雷达是利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是利用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的特点,太赫兹波有望用于测定物体的位置
C.变化的电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交替产生电磁波
D.使接收电磁波的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答案】B
【解析】A.当观察者不动,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波源的频率不变,A错误;
B.雷达是利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是利用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的特点,太赫兹波有望用于测定物体的位置,B正确;
C.均匀变化的电场必能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必能产生稳定的电场,C错误;
D.使接收电磁波的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调谐,D错误。故选B。
9.(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一品牌双波段(中、短波段)收音机的接收电路原理简化结构如图所示,通过切换开关和旋转可变电容器动片来改变回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从而实现接收不同波段的信号。则( )
A.调制过程是指通过调节、,使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等
B.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需要接收的电磁波频率不相等时,接收电路将无法接收该电磁波
C.使S接且动片完全旋入,可接收到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D.使S从打到,同时动片旋出,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A.调谐过程是通过调节、,使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等,故A错误;
B.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需要接收的电磁波频率不相等时,该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引起的振荡电流不强,但仍可接收到该电磁波,故B错误;
CD.频率越大接收到的波长越短,接时小,动片完全旋入时大,由公式
知,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可能不变,可接收到波长可能保持不变且不是最短的;同理,接时大,动片完全旋出时小,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可能不变,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可能不变,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D。
二、多选题
1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关于电磁波的接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C.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D.要使电视机的屏上有图像,必须要有解调过程
【答案】ACD
【解析】ABC.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只不过频率跟调谐电路固有频率相等的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AC正确,B错误。
D.把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称为解调,D正确。故选ACD。
11.(2021·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关于调制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制的作用是把低频信号的信息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去
B.调制的作用是把低频信号的信息加载到高频电磁波的振幅上去
C.调制的作用是把低频信号的信息加载到高频电磁波的频率上去
D.调制的作用是将低频信号变成高频信号,再放大后直接发射出去
【答案】ABC
【解析】调制器的作用是把低频声音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去,如果高频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则是调幅;如果高频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则是调频.由于低频信号不利于直接从天线发射,所以需要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故选ABC。
12.(2021·山西·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5G信号比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答案】AB
【解析】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故A正确;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故B正确;
C.5G信号比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快。故C错误;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电磁波也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故D错误。故选AB。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关无线电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通信中被广泛应用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
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所携带的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制
D.手机使用过程中发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
【答案】BD
【解析】A.通讯中采用的无线电波,波长较长,它易于衍射,故A错误;
B.根据调谐原理,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
C.从高频电流中取出所携带的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解调,而加载信号过程是调制,故C错误;
D.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调制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所以手机使用过程中发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故D正确。故选BD。
14.(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有一种多功能LED限速牌,如图所示,没有车通过的时候,它显示出该路段的限速值。当有车通过时,它显示出该车的车速,并根据该车是否超速给出提示,这是雷达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雷达只需发送一次电磁脉冲就能知道车的速度
B.该雷达至少要发送两次电磁脉冲才能知道车的速度
C.该雷达只需发送一次电磁脉冲就能知道车离雷达的距离
D.该雷达必须发送两次电磁脉冲才能知道车离雷达的距离
【答案】BC
【解析】CD.电磁脉冲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短而强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到达目标后会反射回一部分被光功能接收器接收,假设目标距离为L,电磁脉冲往返的时间间隔为t,光速为c,则测距公式为,故C正确,D错误;
AB.电磁脉冲测速是基于测距原理实现,即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测量目标距离,用两次目标距离的差值除以时间间隔就可得知目标的速度值,故该雷达至少要发送两次电磁脉冲才能知道车的速度,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C。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a href="/wl/tb_c16326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评课课件ppt</a>,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入新课,⑴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无线电波的发射,地线与天线,措施利用开放电路,⑴载波,⑵调制,接收装置,无线电波的接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优质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总结,巩固拓展,CONTENTS,PART01,PART02,广播电台,电磁波发射,电视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1 认识传感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1 认识传感器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51认识传感器课件-pptx、51认识传感器解析版docx、51认识传感器原卷版docx、传感器-干簧管wmv、自动门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