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02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02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02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案设计
展开26 三 峡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能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翻译、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学课时:2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同时多媒体展现“三峡”不同风光的画面。
2、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有关作者──郦道元的简介
有关《水经注》的背景资料
3、给加点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二、 品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分清节奏、把握语调。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2、生在背景音乐中试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3、教师请四组学生轮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三、翻译全文,理解内容
1、选择原文中重要的实词,让学生自行翻译(尽量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伺机适当地点拨引导。)
2、让学生按原文逐句翻译(板书比较重要的句子翻译)
3、播放背景音乐,师生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齐读全文
二、新知导入,探究问题
1、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的笔勾勒?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明确:
①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悲寂、凄凉)
②文章着重描写山高峰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江水四季变化。
夏季是水旺的时候,秋季是水枯的时候。夏、春冬、秋的记叙次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同学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河山,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感受文章描写的三峡之美
多媒体出示几幅画,请你给它们配上恰当的词语(用文中的)
教师总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雄壮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体现出作者在材料安排上的匠心。
板书出示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提示:可从内容、体裁上比较;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 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层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层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层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四、布置作业
(一)、按要求默写下列写景的句子
1、描写三峡两岸的山峰:
2、描写三峡湍急的水流:
3、描写三峡春冬的美景:
4、描写三峡高猿长啸:
(二)、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表格教案设计,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文言实词理解法,景物特征概括法,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背读——尝试单堂背诵,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