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优秀课件ppt
展开21*《我不能失信》导学案
课题 | 我不能失信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教育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做事。 4.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
课前准备 | 1.搜集关于宋庆龄的故事和诚信的名言。(师生) 2.宋庆龄的挂图及相关资料。(教师) 3.预习课文内容,利用词典理解不懂的词。(学生)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质疑课题, 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 1.出示文题,引导学生质疑。 2.出示宋庆龄的挂图,帮助学生认识宋庆龄。 | 1.根据文题提出问题,如:“‘我’ 指的是谁?”“‘我’遇到了什么事情?”等问题 2.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 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避免长篇赘述 |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 | 1.指导学生明确阅读要求。2.引导学生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织全班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1.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全班交流。 | 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 |
三、讨论交流,体会品质(用时:20分钟) |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讨论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鸽子的句子。 3.引导学生快速读第2~9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 出示自学要求:宋庆龄不去伯伯家了,家人是怎样劝说的?用“~~~~”画出;用“____”画出庆龄是怎样回答的。 4.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读宋庆龄和妈妈的对话,思考: 怎样理解宋庆龄说的“我不能失信”? 6.指导学生表演读。 7.引导、鼓励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 1.小组交流,结合相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内心活动。(从课文对鸽子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急切心情。) 2.用朗读表现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3.(1)用一定的速度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相应的句子,理解宋庆龄不去伯伯家的原因。 (2)小组内一名同学概括,其他同学评议。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地交流并订正结果。 4.全班交流:两个“不行”和“把手抽回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宋庆龄坚决的态度。 5.同桌互读宋庆龄和妈妈的对话,相互交流。(宋庆龄认为自己想起了这件事,所以明知故犯,比无意中失信更严重。) 6.各小组练习表演读,一组到台前表演。 7.全班交流:联系全文内容说一说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诚实守信) | 1.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特别高兴”“盼着”“尖尖的”“红红的”“漂亮极啦”“送她一只”这些关键词句,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的牺牲。她的这种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2.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父母当时的所思所想,朗读指导、情景表演要引导学生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词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
四、结合实际,畅谈感受(用时:5分钟) | 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诚实守信的名言及故事。 |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2.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进行积累背诵;讲一讲诚实守信的故事。
| 为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我不能失信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我不能失信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21我不能失信课件pptx、21我不能失信教学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3下语文21《我不能失信》课件pptx、统编版3下语文21《我不能失信》教案docx、统编版3下语文21《我不能失信》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