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3791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说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说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我合一,《庄子》的主要思想,目有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的,这绝无仅有的一个便是庄子。 ——郭沫若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知鱼之乐 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寓意: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庄子》又名《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主要思想: 1、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不仅如此,还必须摆脱自己身心的牵制,做到无已,只有做到无已,才是天地间的至人、神人、圣人。无忧无虑、无为无能,无祸无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2、人生观——主张养生,做到无过无不及,注重于善与恶之间,使自己的精力和身体不受损害。——为人处世,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无所作为且做到不留痕迹,让人挑剔不出毛病来。与世无争,不用技巧,不用权谋。“山中直树被人砍,人出头地受攻击”,“驼背人,不服役,不征赋,得施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3、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4、认识论——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迷乱而无所收获。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所+动词=名词/名词性结构,……的地方
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你的)技艺是怎么达到这地步的呢?手法技巧: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出庖丁高超的技艺,引出下文庖丁的解答。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翻译: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 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翻译: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彼节者有间jiàn,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它对运转(游动)刀刃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chù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目光因为这个而(停止)集中在那里,动作因为这个而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微,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卸)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拭擦)干净后收藏起来。”
古:即使这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三年之后” ——
“方今之时” ——
“始臣之解牛之时”——
用____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____,用___来比喻___。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解牛一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
这则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 事物的规律。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3、要热爱本职工作。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5、做事要循序渐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庖丁解牛,应掌握的文言知识,“为”字的用法和意义,“乎”字的用法和意义,“然”字的用法和意义,“于”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关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背景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牛之美”,无非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不懂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正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