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滕州五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高一年级第二次线上检测
地理试题
时间:2022.12.24 答题时长: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我国将在青海省冷湖附近建设一座中国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观测条件可以媲美国际公认的三个最佳光学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智利北部山区、夏威夷莫纳克亚峰和南极内陆冰穹)。同时,我国已获准在智利北部的文特峰建立光学天文观测站。下图为冷湖和文特峰观测站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材料中所有天文观测基地选址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气温②降水③光污染④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 与文特峰观测站相比,冷湖天文观测站的突出优势是( )
A. 空气稀薄 B. 人口稀少 C. 土地廉价 D. 夜长更长
3. 我国建设文特峰观测站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实现全天候连续观测②获得更优的观测条件③为开展射电天文观测④利于观测南半球天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图左为我国南方某蔬菜大棚照片,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4. 照片所示季节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该照片拍摄时间及网的主要功能是( )
A. 7月至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 10月至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温度 D. 4月至5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温度
5. 冬季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
A. B. C. D.
下图为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损内容为一个男人面朝大海,向一艘船挥手,手中的手帕向后飘扬;图甲、图乙为某地某日海陆大气环流和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甲中①、②、③、④气压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为拍摄手帕向后飘扬的真实场景,应选择的时间段是( )
A. 8时至16时 B. 6时至18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16时至次日8时
以色列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超过一半的国土是沙漠,海水淡化是该国获取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方式。下图示意以色列早期海水淡化装置原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 装置内淡化出的水滴,最先附着在( )
A. 玻璃盖层外侧 B. 玻璃盖层内侧 C. 淡水集水器内 D. 塑料槽壁上
9. 多孔介质层(由羊毛黏合而成)的作用主要是( )
①增强太阳光照强度 ②阻止水滴降落
③吸附海水杂质 ④扩大蒸发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所示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长所需水源直接来自( )
A. 地表径流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高山冰雪融水
2021年9月24日,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隆重开幕。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形成“陆上丝绸之路”基本干道,以当时的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张骞等人行至敦煌地区所见到的最多的地貌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关于图示四地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貌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 B. 乙地貌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
C. 丙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D. 丁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图4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有关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及选址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鞍部便于内外联系及防守 B. 山脊地势较高利于瞭望
C. 山谷森林茂密水源充足 D. 洼地地势低平利于建设
15.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图中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 土壤容重越大
A. 有机质含量越低 B. 土壤孔隙度越高
C 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 越利于作物生长
17. 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 东南丘陵的红壤 B. 松嫩平原的黑土
C. 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18. 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 引水灌溉 B. 秸秆还田 C. 深耕土地 D. 红壤掺沙
寒冷地区的山坡含水层出露时,会出现边渗边冻现象,也即为涎流冰现象。涎流冰往往会给当地的公路带来极大的隐患。下图示意涎流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涎流冰所带来隐患中,影响比较小的是( )
A. 公路边坡塌方 B. 公路寿命缩短
C. 交通事故多发 D. 地下冻土加厚
20. 不能明显改善公路涎流冰现象的工程措施是( )
A. 使用透水路面 B. 修建桥涵水沟
C. 降低公路路基 D. 完善地下排水
二、综合题(共2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1)填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C____,D____,H____。
(2)下列选项中,能实现C环节的地理事物是( )
A. 我国冬季的西北风 B. 登陆深圳的台风 C. 人工降雨 D. 长江
(3)如果图中的森林植被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____(增大或减小),H____(增大或减小)。
(4)坎儿井所在地区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023滕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滕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郴州苏仙区多校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郴州苏仙区多校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