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滕州一中西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线上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个,共60分)。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天和核心舱属于( )
A. 卫星 B. 行星 C. 恒星 D. 星云
2. 推测“飞天”舱外航天服应( )
①耐高温②耐高压③防强风④防辐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天和核心舱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A正确。地球上行星,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行星,B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恒星,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恒星,C错误。星云是比地球更高级的天体,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星云,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太空舱外,是真空,没有空气,因此没有高压、强风,②③错误。舱外没有大气,太阳辐射强,航天服应耐高温,①正确。舱外有很多宇宙射线,航天服应防辐射,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点睛】星云是稀薄的气体或尘埃构成的天体之一。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夜光云是形成于高纬度地区距地表约80千米大气层中的一种发光而透明的波状云,因云中的冰晶颗粒散射太阳光而发光。当低层大气进入地球阴影,夜光云被日光照射时方可肉眼观察到。下图示意夜光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夜光云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臭氧层 D. 高层大气
4. 当肉眼可见夜光云时,图中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D 4. C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2千米,平流层平均高度50千米,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材料描述夜光云的高度为80千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当低层大气进入地球的阴影时,也就是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高层大气的冰晶产生散射现象,肉眼方可见夜光云。①、 ② 太阳在地平线以上,无法观测到,A、B错误;③太阳刚好低于地平线,通过散射现象能够看到高层大气的夜光云,C正确; ④太阳高度太低,散射无法大幅度改变光的方向,D错误。故选C。
【点睛】对流层高度为9到18千米,平均高度为12千米,平流层为对流层以上到50千米高空,高层大气为平流层以上到3000千米高空。
北京时间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治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下图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图判断( )
A. 地震波P为横波 B. 地震波S为纵波
C. 圈层M为地壳 D. 界面G为古登堡面
6.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
7. 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依据是( )
A. 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 B.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 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答案】5. D 6. A 7.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据图可知,地震波P可以穿透地核,故为纵波,S波不能穿透地核,故为横波,圈层M为地幔,界面G为古登堡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材料显示震源深度10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地幔、 外核、 内核的深度远不止10千米,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地震波传播速度有差异,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发生前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而横波的破坏程度更大,故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利用的是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C正确;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是地震发生后才计算出来的,A错误;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以及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并不能预警地震,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纵波和横波波速都下降,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波速锐减,横波突然消失。
在我国北方某地区,农民将庄稼花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春季时,发现秸秆覆盖地比裸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要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秸秆覆盖下的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主要是因为秸秆( )
A. 增大地面反射 B. 减弱地表热量散失 C. 加强太阳辐射 D. 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9. 与裸地相比,该区域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较晚的原因是( )
A. 地面吸收弱 B. 地面辐射强 C. 大气反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弱
10. 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相对较晚,下列做法与其原理相似的是( )
A. 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透明地膜覆盖 B. 夏季南京地区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
C. 烟台地区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D. 冬季浙江地区熏烟驱霜保护西湖龙井茶树
【答案】8. B 9. A 10. B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秸秆覆盖可减弱地表热量散失,地表温度不致于太低,从而使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B正确;增大地面反射会使到达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不利于作物越冬,A错;秸秆不会加强太阳辐射,C错;秸秆会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但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不是主要原因,D错。故选B。
【9题详解】
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融化时间晚,A正确、B错;与大气反射作用和大气逆辐射作用无关,CD错。故选A。
【10题详解】
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晚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弱,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也可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两者原理相同,B正确;春播时透明地膜覆盖主要减少地面热量散失,A不符合题意;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是为了苹果光照均匀,C不符合题意;冬季熏烟驱霜的原理是增强大气逆辐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域38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剖面,a、b、c为3800米高度上的三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a、c两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阴雨、晴朗 B. 阴雨、阴雨 C. 晴朗、阴雨 D. 晴朗、晴朗
12. 此时,b点风向为( )
A. 西风 B. 西南风 C. 东风 D. 东北风
【答案】11. A 12. A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a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c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近地面气压分布与高空气压分布相反,所以a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c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故选A。
【12题详解】
结合图中方向信息,b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北方,北半球高空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的方向向右偏转约90°,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吹西风,故选A。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季风在海表盐度的季节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盂加拉湾是受南亚季风影响的典型海域。下图示意孟加拉湾1月和7月多年平均海表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绘制孟加拉湾海表盐度变化图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IS和BDS B. RS和BDS C. RS和GIS D. GIS和GPS
14. 与1月相比,7月R点海表盐度较高的原因是( )
A.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水蒸发旺盛 B.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大气降水较少
C. 受北赤道暖流的影响,水温升高明显 D.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高盐水汇入较多
15. 孟加拉湾表层盐度分布总体呈北低南高的态势,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洋流 B. 入海径流 C. 海水蒸发 D. 大气降水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绘制孟加拉湾海表盐度变化图,可借助RS绘制海陆轮廓,借助GIS确定海表盐度值,BDS、 GIS只能定位和导航,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R点纬度较低,终年太阳辐射强,海水蒸发旺盛,对盐度季节变化影响较小,A错误;东北季风有利于北部恒河河口淡水向南运动,降低盐度,且7月盛行西南季风,B错误;该区域为季风洋流,纬度低,水温季节变化小,C错误;七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外洋高盐度海水流入,使盐度升高,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孟加拉湾表层盐度分布总体呈北低南高态势,主要因北部恒河注入,恒河流程长,流域内降水量大,流量大,注入淡水多,使河口区域盐度降低明显,南部为大洋,缺少地表径流,盐度偏高,B正确。洋流、海水蒸发、大气降水,在孟加拉湾海域南北方向差异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受淡水收入、淡水支出以及邻近大洋水体交换共同影响。淡水收入有大气降水、径流注入,淡水的支出有蒸发作用。一般而言,大气降水少、径流注入少、蒸发旺盛、海岸线封闭与外洋水体交换少的海域盐度高,否则盐度低。
2021年11月19日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的奇托尔、卡达帕、卡努尔和阿南塔善尔四个区遭受山洪袭击,造成至少17人死亡,100多人被洪水冲走,目前下落不明。下图为该区城某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据图推测,河漫滩属于( )
A. 流水沉积地貌 B. 流水侵蚀地貌
C. 风力侵蚀地貌 D. 风力沉积地貌
17. 随着河流下切,图中河漫滩最有可能演变为( )
A. U型谷 B. 牛轭湖
C. 冲积扇 D. 河流阶地
18. 山洪发生时,下列避灾措施合理的是( )
A. 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B. 顺沟谷往下游方向跑
C. 迅速向沟谷两侧高地跑 D. 迅速修建拦水坝阻挡洪水
【答案】16. A 17. D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漫滩属于流水沉积地貌,A正确。流水侵蚀地貌是峡谷,B错误。图示地区降水多,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较弱,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随着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河漫滩相对抬升,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成为河流阶地,D正确。U型谷一般指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谷,又称冰蚀谷、槽谷。是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故A不符合题目要求。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故B不符合题目要求。冲积扇是河流从山地流至山麓出口处,由于流速迅速减低所携带的泥沙碎石堆积下来的扇形堆积体,故C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
【18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当泥石流发生时,避灾的方式是沿着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往上跑或迅速向沟谷两侧高地跑,C正确。在沟谷中的大树上、顺沟谷往下游方向跑都容易被泥石流冲走,A、B错误。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迅速修建拦水坝阻挡泥石流方式不可行,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漫滩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河漫滩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但相对高度要比平原河流河漫滩高。极为宽广的河漫滩,称为泛滥平原或河漫滩平原。
每年2月下旬,辽东湾长兴岛附近会有大量流冰堆积,形成极富特色的莲叶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看。莲叶冰是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隆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一朵朵圆盘的“莲叶”而得名。下面左图为长兴岛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莲叶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盐度 C. 气温 D. 海浪
20. 2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附近堆积的原因可能是( )
A. 流冰温度较高易融化 B. 西北风吹至岸边
C. 海水盐度较高易结冰 D. 洋流携带至岸边
【答案】19. D 20. B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莲叶冰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略向上隆起”,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导致海冰块彼此碰撞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浪引起的海面起伏,D正确。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冬季辽东湾北部封冻面积大,2月下旬气温回升,海冰解冻,此时盛行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影响大量流冰被吹至长兴岛岸边堆积,B正确;流冰被西北季风从高纬度吹来,温度较低不易融化,A错。长兴岛堆积的流冰不是来自当地的海水结冰,C错误。受西北季风吹拂,飘到长兴岛附近堆积,D错。故选B。
【点睛】根据题意,以及莲叶冰的形状,进行推理。
雅丹是一种典型风蚀地貌,广泛分布于地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北靠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南临阿尔金山,雅丹较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下图是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据图推测罗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2. 罗布泊雅丹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雅丹地貌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沟槽、垄脊走向与当地的盛行风向一致,结合图中方向指示标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盛行东北-西南风,该区域位于我国内陆盆地,应靠近我国冬季风发源地,当地的盛行风向应为东北,B正确。故选B。
【22题详解】
罗布泊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风天气多;罗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现裂隙;初成期:盛行风(东北风)沿裂隙侵蚀偏软岩层,风蚀沟槽形成,槽间出现圆丘状地貌;青年期: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成熟期:风蚀作用持续增强,流线状转变为长垄状,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罗布泊雅丹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确。故选C。
【点睛】罗布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强劲,持续强劲的风力侵蚀作用和偶尔的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沟管系统。下图是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福寿沟的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 )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24. 图中水窗应( )
A. 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 B. 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
C. 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 D. 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
25. 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 )
A. 减轻城市内涝 B. 降低地下水位
C. 加剧热岛效应 D. 解决缺水问题
【答案】23. D 24. C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福寿沟的建设通过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福寿沟的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径流,D正确。蒸发会增加,但影响不如径流大;降水、水汽输送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福寿沟运用水力学原理,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利用水力将水窗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主干沟之水力将水窗冲开,利于排水,因此图中水窗应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C正确。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过早;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会把水倒灌入城;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减轻城市内涝,A正确。福寿沟的建设可能会增加地下水位;缓解热岛效应;缓解缺水问题,BCD错误。故选A。
【点睛】福寿沟建设了12个防止洪水季节江水倒灌,造成城内内涝灾害的水窗,这种水窗结构由外闸门、度龙桥、内闸门和调节池四部分组成,主要是运用水力学原理,江水上涨时,利用水力将外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沟道之水力将内闸门冲开。
2021年3月23日,身长400米的巨型货轮长赐号因操作失误卡在苏伊士运河河堤两端,造成运河堵塞。经多方努力救援,终于在2021年3月29日借助潮汐的力量运河恢复通航,海水密度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表层海水往往由密度低的海域流向密度高的海城。下图是苏伊士运河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长赐号货轮经过苏伊士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向南航行省时省力②向北航行省时省力
③在地中海内吃水深度大④在红海内吃水深度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7. 下列生活中利用潮汐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大船利用落潮时进港 B. 住在河流下游的人们在涨潮时利用河水灌溉
C 渔民们落潮时布网,涨潮时收网 D. 晒盐业利用落潮时潮水流进盐池,关闭闸门
【答案】26. A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3月29日接近春分,苏伊士运河盛行东北信风,向南航行省时省力,①正确,②错误。红海盐度高,密度大,浮力大,货轮吃水浅,地中海盐度低于红海,吃水深,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故选A。
【27题详解】
涨潮水位高,大船利用涨潮时进港,A错误。在河流下游地区涨潮时河水和海潮发生顶托现象,造 成河流水位提高,这时灌溉农田非常方便,B正确。渔民们涨潮时布网,落潮时收网,C错误。晒盐是利用涨潮时大量潮水流进晒盐池,然后关闭晒盐闸门,等太阳把海水蒸发完,就得到了盐,D错误。故选B。
【点睛】解放以来沿海地区建造了许多灌溉闸口和护岸工程,这些 工程的进行都需考虑潮汐的影响。在河流下游地区,涨潮时河水和海潮发生顶托现象,造成河流水位提高,这时灌溉农田非常方便。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饰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而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5个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关于5个国家公园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土壤肥沃 B. 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C.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发育差 D.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29. 造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海陆位置
【答案】28. C 29. A
【解析】
【28题详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土壤贫瘠,雨水流失严重,植物生长茂盛,对养分吸收多,气温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错误;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错误;三江源国家公园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质年代较晚,土壤发育较差,C正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植被是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海南省,属于热带,武夷山国家公园在福建省,属于亚热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东北地区,属于温带,故导致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水分、海拔和海陆位置均不是其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纬度相同的山脉,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相同的山脉,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水平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导因素是热量。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径10一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0. 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31. 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30. B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1题详解】
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点睛】团状福禄草分布于高山地区,属于高山草甸,分布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差,风力较强劲,草甸植被需要抵御强风和低温。
32. 三叶树(下图),又有“变叶杨”、“异叶杨”之称。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据此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④根系发达,能抗干、耐贫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①正确;“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且革质化",这些特点可以减少水分蒸腾,②正确;排出的盐碱本来就是存在于当地的土壤中,所以不会加剧土地盐碱化,③错误;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下水,能抗旱、耐贫瘠,④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C。
【点睛】干旱区植被以旱生草类和灌木为主,干旱区植物的特点是根部发达,生物量大,叶片狭小,易出现革质化。
笔石(下图)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海洋动物,大约在寒武纪中期出现,石炭纪早期灭绝,因其化石像是用笔在岩石上画的图案而被称为笔石。我国最主要的页岩气资源正好处在含笔石的页岩层地层中,因笔石演化速度快,可以被当作判断地层年代的“黄金卡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笔石可能生存过的地质年代为( )
A. 元古代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34. 关于笔石的生存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矿的重要形成时期 B. 同时期恐龙繁盛
C. 同时期三叶虫繁盛 D. 同时期裸子植物繁盛
【答案】33. B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根据材料,笔石大约在寒武纪中期出现,寒武纪时期的地质年代正值古生代,B正确;元古代出现在寒武纪之前,A错误;中生代出现在寒武纪之后,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C错误;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D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
铁矿的重要形成时期出现在太古代,A错误;恐龙繁盛的时期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三叶虫繁盛是古生代,C正确;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D错误。故选C。
【点睛】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60%以上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香樟树树姿雄伟,春叶色彩鲜艳。近年来,我国香樟人工栽培已相当普遍,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香樟树属于( )
A. 混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针阔混交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6. 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土壤贫瘠 B. 夏季暴雨 C. 日温差大 D. 冬季低温
【答案】35. B 36. D
【解析】
【分析】
【3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可知,香樟树的原生北缘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36题详解】
限制植物生长北限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黄河流域冬季气温偏低,会导致香樟树冬季难以存活,D正确;土壤、夏季暴雨、气温日较差不是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优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6~17℃以上,绝对低温﹣7℃以上地域。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有关。下图示意伊型河谷不同深度、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土壤有机碳含量( )
A. 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B. 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升高
C. 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相同 D. 同一土层深度随海拔的升高波动增加
38. 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层变薄 B. 太阳辐射强烈 C. 气候变暖 D. 人类活动加剧
【答案】37. D 38. C
【解析】
【分析】
【3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横轴表示植被类型及海拔高度的变化,纵轴表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同一土层,随山地海拔升高呈波动增加的趋势,D正确;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A错误;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植被覆盖度关系不大,B错误;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有的大,有的小,变化幅度不相同,C错误。故选D。
【38题详解】
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土壤有机碳多,C正确;由材料信息“土壤有机碳是衡量上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有关”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导致土层变薄,因果关系不对,A错误;该地光照没有明显变化,B错误;高山草甸区海拔较高,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受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体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2019年3月15日18时05分,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伤,卫生院、住宅楼等多个建筑物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七百多万元。滑坡区地处黄土斜坡,高70m,坡度45°,在40m处存在一层粉质粘土,渗透性较差。本地区降水集中在每年5一10月份。下图是滑坡地区概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此次滑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形坡度较陡②降水集中,黄土垮塌
③斜坡顶建筑物分布密集④粉质粘土形成软弱面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0. 在滑坡防御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
A. 分析滑坡规律 B. 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
C. 获取某时刻滑坡图像 D. 评估滑坡灾情
【答案】39. A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滑坡区滑坡的坡度为45度,地形坡度较大,①正确。滑坡发生的时间为3月,本地区降水集中的时间是每年5~10月份,故本次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降水集中,②错误。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处,卫生院、住宅等多个建筑垮塌,可以推测此次滑坡坡顶的建筑物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③正确。在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在40米处存有一层粉质粘土,渗透性较差,会导致地表的下渗水在此处长期积压,引发滑坡,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A。
【40题详解】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的职能为定位、导航。分析滑坡规律,评估滑坡灾情这些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排除A、D选项。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是可以由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定位功能来获得,B选项正确。实时获取滑坡图像是遥感(RS)的功能,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RS实际上就是从空间俯视得到的照片,遥感图的形式呈现,因此凡是涉及到实时监测某地理事物的变化的一般可以认为是RS;GNSS是测量高度、定位的,因此涉及测量和定位的字眼的都可以是GNSS;GIS就是地理专业软件,它作用是决策,因此得出什么结论之类的就可以算GIS。
二、综合题(共40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下图为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猴面包树景观图。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Ⅰ地区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
探险者在Ⅱ地区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叶子少且小。
(1)指出Ⅰ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2)说出猴面包树形态特征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3)Ⅳ地区的常绿硬叶林下土壤含水量明显大于周边植被稀疏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状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2)当地干湿季分明,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多孔,湿季时便于储水;干季时蒸发旺盛,因此树叶少而小,以减少水分蒸腾。
(3)雨季时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植被遮蔽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和猴面包树景观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植被类型分布,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探险者在甲地见到“板状根的参天大树、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等”,由此可判断,甲地森林类型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特征主要有:植物高大稠密、生物类型多样、常见茎花、板状根现象、生物垂直结构复杂等。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在Ⅱ地,即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猴面包树的形态特征是为适应该地区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粗大的树干有利于湿季水分的储存;树叶少而小,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作用,适应干季蒸发旺盛的环境。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Ⅳ地区的常绿硬叶林在雨季时涵养水源,树冠能截留降水,增加下渗,使地下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树冠能遮蔽太阳光照,使树下温度变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点睛】
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三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答案】(1) ①. B ②. B处位于珠江的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2) ①. 冬季 ②.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3) ① 石油 ②. 天然气 ③. 潮汐能
(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咸潮形成的原因、海洋能源资源、盐场的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中看,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西江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推测出B处因有河流稀释作用,盐度较低。
【小问2详解】
由材料“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可知,当河流的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
【小问3详解】
人类已经开发利用了沿海大陆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外人们也开发利用了潮汐能。
【小问4详解】
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盐度大,原料丰富;该盐场位于20°N附近,纬度低,位于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沿海地区的滩涂面积广,晒盐场地大;地形平坦,晒盐便利。
4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0年4月28日,大(理)瑞(丽)铁路全线最高风险的大柱山隧道全隧贯通。由于大柱山地区高温多雨、石灰岩广布,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存在6条断层破碎带,经过多种地下喀斯特地貌,施工中地质灾害频发,导致了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调整为8年,最后又调整为13年。该项目的成功也是世界隧道建造史上的奇迹。
(1)列举大柱山隧道地区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
(2)分析大柱山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3)为减少施工中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2)山体中断层多发,岩石破碎,地质不稳定;当地夏季降水量大,易下渗,地下水多;石灰岩广布、可溶性强,多溶洞、暗河等地下喀斯特地貌。
(3)加强监测预报工作;科学制定隧道工程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2)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貌条件等方面分析。材料指出当地“存在6条断层破碎带”,山体中断层多发,岩石破碎,地质条件不稳定;大柱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易下渗,地下水多,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当地石灰岩广布,多溶洞、暗河等地下喀斯特地貌。
(3)为减少施工中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地质条件复杂,需要科学制定隧道工程建设规划,同时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地质灾害对人员的生命威胁。
2023滕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滕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大同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大同一中校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