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检测卷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生产活动或生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燃放爆竹
B石灰石分解
C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D牛奶变质
A.A B.B C.C D.D
2.常温常压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盖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转化,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的 B.
C.的 D.
4.已知:与不足量的反应时,生成S和。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的数目
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6.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HCOOH可分解生成CO和,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途径二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正反应的活化能,但逆反应活化能不变
C.途径二中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
D.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
7.已知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将4mol与2mol 充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的浓度为0.5。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 )
A.4 B.0.25 C.0.4 D.0.2
9.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C.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
D.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
10.下列过程的方向可用焓判据判断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
B.
C.
D.
11.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低温或常温时可自发进行
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的合成
C.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MPa~30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D.的量越多,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越多越有利于的合成
12.工业合成氨:,一般采用700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
①提高的转化率 ②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
③提高氨的产率 ④催化剂在700K左右时活性最大
A.只有①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1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B.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C.碳酸钙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14.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下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②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
④溶液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宜加入过多,通常控制在1~2mL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盐酸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1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中和滴定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
A.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溅出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17.下列关于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稀溶液中,水解达到平衡时,无论加饱和溶液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右移动
B.浓度为5和0.5的两种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的水解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C.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浓度的在50℃和20℃时发生水解,50℃时的水解程度比20℃时的小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可抑制的水解
18.关于0.1mol/L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粒子种类与溶液相同
B.升高温度,增大
C.加入少量固体,减小
D.
19.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的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B. 的数量级等于
C.向的混合液中滴入溶液时,先生成沉淀
D.的平衡常数为
20.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锌铜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1.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已知: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含K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移动
C.片刻后甲池中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处变红色
22.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时,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阴极,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阳极
D.许多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解实现
23.某同学运用电解原理实现在铁棒上镀铜,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是铁 B.液体c可用硫酸铜溶液
C.该实验过程中变小 D.b上发生的反应为
24.下列对生铁片锈蚀对比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
现象
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
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
1小时观察到明显锈蚀
A.对比实验①②③,说明苯能隔绝
B.实验①中,生铁片未见明显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C.实验②中,NaCl溶液中溶解的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
D.实验③中,属于铁的吸氧腐蚀,负极反应:
25.如图所示装置,若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b
B.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
C.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
D.a处总反应为
二、填空题(共计4大题,共计50分)
26.(14分)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的化合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硫与硫的氧化物在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Ⅰ、Ⅱ、Ⅲ、Ⅳ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写出表示S(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将氧化成有两条途径:①经过程Ⅲ、过程Ⅳ转化成;
②经过程Ⅱ转化成。这两种途径相比,①改变的条件是____,改变该条件主要是降低了_____。已知过程Ⅳ的化学方程式为,则过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9.6gS和16g在一定条件下连续发生过程Ⅰ和过程Ⅱ的反应,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测得放出的热量为109.8kJ。则反应后的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若将0.4mol通入500m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kJ热量。已知该条件下,1mol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kJ热量。则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7.(10分)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对于反应:
______。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环戊烯浓度 D.增加碘浓度
(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28.(12分)亚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25℃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7。
(1)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_________(用溶液中其他离子的浓度关系式表示)。
(2)常温下,将的溶液和0.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说明的电离程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的水解程度。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3)常温下,pH=3的溶液和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7,_________。
29.(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氧化性能好,且无二次污染,属于绿色处理剂,爱迪生蓄电池反应为,可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高铁酸钠。
①此装置中爱迪生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填“a”或“b”),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充电,充电时生成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②写出在用电解法制取高铁酸钠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2)二氧化氯()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如图是目前已开发出的用电解法制取的新工艺。
①阳极产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爆竹爆炸时放出热量,A项不符合题意;石灰石分解需要吸热,B项符合题意;利用铝热反应释放的热量能使铁熔化,是放热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食物腐败是放热的,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的物质的量为,其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反应释放的能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故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A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F→A的,则A→F的,故A正确;,故B错误;F→C的,则C→F的,所以C→F的,故C正确;A→D的,D→A的,二者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与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等量的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反应②生成的为,反应③生成的为,故。
5.答案:B
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A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C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均增大,D错误。
6.答案:B
解析: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焓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A正确;途径二使用了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降低了正反应的活化能,也降低了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途径二中参与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在途径二的反应历程中,生成的活化能最高,反应速率最慢,故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D正确。
7.答案:C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是利用平衡状态下物质的平衡浓度计算的,。
8.答案:A
解析:
平衡时,则。
9.答案:C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为自发过程,所以自发过程也需要特定的条件,A、B项错误;可逆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向不同方向自发进行,C项正确;改变条件,可以使非自发过程转变为自发过程,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为熵增加的过程,其,不能用焓判据判断;B、C项反应均为的反应,不能用焓判据判断;D项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用焓判据判断。
11.答案:A
解析:根据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该反应的,所以在低温或常温下可自发进行,A正确;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则平衡不移动,对氨气的合成没有影响,B错误;合成氨的反应是分子数减小的反应,高压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能提高正反应速率,跟催化剂的活性无关,C错误;的量越多,的转化率越大,但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
12.答案:B
解析:工业合成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原料的平衡转化率越高,但是低温下反应速率较小,为提高氨的合成速率,温度不能太低,且催化剂在700K左右时活性最大,综合考虑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一般采用700K左右的温度。
13.答案:A
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虽然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非电解质,碳酸钙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但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14.答案:C
解析:①常温下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说明亚硝酸是部分电离,符合题意;②溶液的浓度未知,不能根据导电性实验中灯泡亮度来判断电解质强弱,不符合题意;③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说明亚硝酸是一元酸,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④溶液中,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石蕊、甲基橙等)本身就有一定的酸碱性,加入量过多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通常控制在几滴,A错误;酸式滴定管可用来量取酸性或氧化性试剂,B正确;量筒是粗略量取液体的仪器,只能精确到0.1mL,不能精确到0.01mL,此外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或溶液的稀释,C错误;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D错误。
16.答案:A
解析:A项,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导致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B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会造成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C项,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会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项,计算得出的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会偏大,结果偏高。
17.答案:C
解析:增大的浓度,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加水稀释,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A、B项均正确;盐类水解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C项错误;水解后溶液呈酸性,通入HCl气体,增大的浓度,可抑制的水解,D项正确。
18.答案:B
解析:溶液和溶液中都存在,A项正确;水解过程吸热,升高温度使水解平衡右移,减小,B项错误;加入,与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使减小,C项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D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A项,的小于的,则相同时,金属离子浓度小的对应的,曲线A表示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正确;B项,由于,且二者为同类型物质,则先沉淀,当时,由知,反应后剩余的浓度,,此时,,开始沉淀,正确;C项,当pH=7时,,未完全沉淀,同理,也未完全沉淀,错误;D项,(NaOH溶液)=30mL时,溶液中,正确;故选C。
20.答案:C
解析:锂离子电池能循环充、放电使用,属于二次电池,故A正确;锌锰干电池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故B正确;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锌铜原电池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故C错误;甲醇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也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正确。
21.答案:C
解析:甲、乙装置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原电池,锌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浸有硫酸钠、酚酞溶液的滤纸为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该原电池中铜(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错误;电子从Zn→+a,b→Cu路径移动,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盐桥中的移向甲池,片刻后甲池中增大,故C正确;电解池中,a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a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增强,即a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故D错误。
22.答案:C
解析: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A正确;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电解质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离子的定向移动,电子只流经外电路,故C错误;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如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铜为阳极被氧化,可生成硫酸铜,故D正确。
23.答案:C
解析:a连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达到在铁棒上镀铜的目的,故A正确;电解质应含铜离子,可为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等,故B正确;电镀时,阳极消耗铜,阴极析出铜,消耗铜和析出铜的量相等,则基本保持不变,故C错误;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故D正确。
24.答案:C
解析:对比①②③,说明生铁腐蚀,碳为正极,铁为负极,需足量和电解质溶液,由实验③可知,苯不能隔绝,故A错误;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苯属于非电解质,不满足电化学腐蚀条件,不是缺少,故B错误;实验②中,铁能发生电化学腐蚀,但氧气难溶于水,饱和食盐水中溶解的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故C正确;实验③中,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负极反应为,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故D错误。
25.答案:C
解析:生铁丝和氯化钠溶液、稀硫酸都能构成原电池,左边试管中,生铁丝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生铁丝发生析氢腐蚀。A项,生铁丝发生析氢腐蚀的速率比吸氧腐蚀的速率大,错误;B项,a处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b处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所以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错误;C项,a处发生吸氧腐蚀,b处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a处气体压强减小,b处气体压强增大,导致溶液从b处向a处移动,所以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正确;D项,a处发生吸氧腐蚀,其总反应为,错误。
26.答案:(1)Ⅰ、Ⅱ、Ⅳ
(2)
(3)添加了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
(4)
(5)
解析:(2)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故表示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依据盖斯定律可得,过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物中,,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过程Ⅱ为可逆反应,故反应后的体系中含和三种组分。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令有转化为,列方程:,解得=0.21,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5)依据题意,①,②,③。设,则,将0.4mol通入500mL1NaOH溶液中,有0.25mol发生反应①,有0.15mol发生反应②,故有,解得,即。
27.答案:(1)+89.3
(2)40%;;BD
(3)CD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①+反应②得反应③,则。
(2)设容器中起始加入和环戊烯的物质的量均为a,平衡时转化的环戊烯的物质的量为x,列出三段式:
根据平衡时总压强增加了20%,且恒温恒容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得,解得,则环戊烯的转化率为,平衡时、、、HI(g)的分压分别为,则,根据,可得。通入惰性气体,对反应③的平衡无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B项符合题意;增加环戊烯浓度,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但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项不符合题意;增加的浓度,能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D项符合题意。
(3)由相同时间内,环戊二烯浓度减小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知,,A项错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环戊二烯的浓度等,a点时温度较低,但环戊二烯浓度较大,c点时温度较高,但环戊二烯浓度较小,故无法比较a点和C点的反应速率大小,B项错误;a点和b点温度相同,a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大于b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即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因为b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C项正确;b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减小,结合生成的二聚体的浓度为环戊二烯浓度变化量的,可知二聚体的浓度为,D项正确。
28、
(1)答案:;
解析:水电离出的与相等,溶液中,则。
(2)答案:大于;
解析:两溶液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根据电荷守恒,则,由于电离程度小,故。
(3)答案:小于;小于
解析:pH=3的溶液中,则远大于,pH=11的NaOH溶液中;pH=3的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剩余,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29.答案:(1)①a;氧化反应②
(2)①②0.01mol
解析:(1)①电解时,Fe作阳极失电子生成,阳极接电源的正极,所以b是电池正极,a是负极;充电时,失电子生成,发生氧化反应。②阳极上铁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2)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由题意可知,氯离子放电生成,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②在阴极发生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则转移电子0.01mol,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1价的离子,故通过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月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新安一高英才班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新安一高英才班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