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下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实用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06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精品课件ppt
展开他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他的词风格多样,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武艺高强、侠肝义胆,21岁投笔从戎,从军杀敌,23岁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智勇双全,气吞山河。他,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辛弃疾,走进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走进他的报国梦,解读他的爱国情!
1、知人论世,了解词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学习欣赏词的技巧和方法。 3、领悟词人的雄心壮志,感受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现存词六百多首,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退居江西。陈同甫,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辛弃疾与陈同甫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二人酬和诗词中最有名的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词,雄壮的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豪放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学革新派诗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其特点是不拘守音律、气象恢弘雄放。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词牌名来历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入场,尤壮观也。” (《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尝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夜里酒醉后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连营。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响霹雳作响的雕弓。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熟读成诵,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雄壮的军营生活、壮烈的战斗场面、豪壮的雄心壮志。
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壮”。 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词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军营生活情景——勇猛、雄壮。(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杀敌场面壮观激烈。(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这里的“壮”指的是“雄壮”。
这首词的“壮”,仅仅是“雄壮”的意思吗?
不是,还有“悲壮”的意思。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语,只是这里的“壮”是“悲壮”的意思。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 体现出词人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检阅。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偶、用典。营造了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体现了将士们的豪迈之情。
“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秋”字既点明了作战的季节,也为战士们出征增添了萧杀的气氛,暗示了战斗即将开始。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风驰电掣;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将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2)情感:表达了自己能够驰骋沙场而冲锋陷阵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雄心壮志?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是作者的壮志和理想。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思想。
“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诗人从想象的幻境回到眼前的现实,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可怜白发生”画龙点睛,既是对岁月易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叹,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打击主战派的愤慨。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
这首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对比。 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可怜”的仅仅是辛弃疾吗?还有谁?
不止辛弃疾“可怜”,大宋的子民更加可怜。
你知道辛弃疾为何而醉了吗?
国家大事未了,自己壮志难酬,所以喝酒,借酒消愁。
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
这首词追忆了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此诗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理想和现实形成对照。 (2)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不愧是宋词中的精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 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按要求填空。(1)这首词融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于一体,写了想象中抗金军队中的生活,富于浪漫色彩。(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梦幻(梦境、理想)
梦回吹角连营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________、________、等军营生活;下片“”描写了________场面。(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之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词的上阕所写内容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还是对理想境界的展望?
词中的境界是以梦的形式展现的一种理想境界,这里有作者的生活体验,但更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现,刻画一个立功沙场的将军形象,正是现实中被迫闲置、报国无门的曲折反映。
3、“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第一,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第二,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怜;第三,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闲在家,不得其用,壮志难酬,可怜。第四,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 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仍未实现。
4、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docx、《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do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学案docx、《破阵子》mp3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体会本词的艺术特色,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介绍,了解词牌,朗读诗词,翻译诗词,诗词赏析,醉里挑灯看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划分节奏,疏通诗意,全诗赏析,总结全词,雄壮悲壮,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