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177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177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177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面我将从这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备好一节课的基础,我仔细研读了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本教材设有2个识字单元和6个阅读单元,《端午粽》出自第四单元“家人”。
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一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亲人之间浓浓的爱。
《端午粽》这篇课文结构清晰,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使学生在体会浓浓的亲情的同时感受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温馨画面,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利用多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观察汉字的结构,能够找到关键笔,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书写汉字。在阅读方面,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去理解、去体会。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由于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不高,朗读方法欠缺,读好长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学段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识字、写字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而本单元教学同时又要落实“读好长句子”和“积累词语”两个教学重点。为此,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单元教学要点,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
1、熟悉“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存“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4.通过读课文,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即熟悉13 个生字、两个新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积存文中的叠词
五、教学的难点
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进而体会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理解“思乡之情”和“节日盼团聚的心情”
六、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留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应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存词语,借助图画进展阅读。基于以.上熟悉,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纳了如下
(一)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方式,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观思维,为识字、学词和朗读好课文做铺垫。
2、示范朗读法:对于文中的长句子,在指导朗读方法的基础上,进展必要的范读,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帮忙学生形成良好语感,提高朗读力量。
3、引导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端午粽的色、香、味的特点,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读得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4.内容分解法:对长句子进行拆分,分步呈现,第2自然段“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个长句子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先找出包粽子的材料,再说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最后,训练学生朗读长句子。
5.抓关键词法:第2自然段主要从“看、闻、尝“三方面描述了外婆包的粽子,在教学中,抓住“清香、又黏又甜”等关键词让学生去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浓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二)学习方法
1.联系生活法:在学习“豆”这个字时,用联系实物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笔画特点。
2.积累法:课文用词丰富,如:美滋滋,又黏又甜,这些鲜活的词都是第一次出现,“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在学习中,学生对语言进行积累。
七.教学设计
这是本课的教学五环节及每个环节的预设时间::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预计用时3分钟,
2.初读感知 识词写字,预计用时7分钟,
3.分段品读 精读感悟,预计用时18分钟,
4.指导书写随堂点评,预计用时7分钟,
5.课堂检测紧扣课堂,预计用时5分钟。
具体到每一环节: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生一起玩“小吃货,猜节日”的游戏,通过出示元宵、月饼图片,唤起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回忆和对美妙佳节的憧憬,引出课题”端午粽”,复习“立字旁、米字旁”,书空生字“午”。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谈论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识词写字
这一环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熟悉的生字。二是沟通反应,准时出示本课生字和词语,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开火车读词语,比赛抢读生字)让学生熟悉字词,识记生字,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中的温暖画面,师生配合读句子,准时正音和指导朗读,表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思路,联系生活学习“豆”字。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复习巩固认读字,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描写,能够减少书写潦草,笔划错误等问题,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精读感悟
在学生通读全文的根底上,出示其次自然段,进展阅读训练。一是找出本段共有几句话,稳固标点符号学问。二是运用图文对比、想象画面、动作表演等方式,了解本段中“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理解是从样子、香味、味道三方面介绍端午粽的特点。三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借助停顿符号,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分段朗读将学生快速带入课文情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去理解课文。
找出外婆包粽子用的食材并认识它们,循序渐进地练习读词语、短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长句子进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朗读描写粽子气味和滋味的句子,体会粽子的“清香、又黏又甜”,回忆自己和家人一起过端午的美好情景,师生配合读、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去体会,去朗读,了解端午习俗,回忆过节情景,感受节日的浓浓氛围。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外婆包的粽子的花样,理解词语“美滋滋”,体会外婆包的不仅是粽子,也是一份节日祝福。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外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体会“浓浓的亲情”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教师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读了好看,好吃,好香的粽子,青青粽叶香,浓浓端午情,外婆包各种花样的粽子,讲端午节故事,告诉我们永远要记住的人。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和屈原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指导书写,随堂点评
通过比较“节、豆”字长横的位置,总结书写要点教师范写,学生描写书写,随堂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生字的相同笔画,总结书写要点,加深学生的书写时的印象,帮助学生减少写字的紧张感
课堂检测,紧扣课堂
出示检测题,一共设置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把握,第二个题目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第三个题目考察学生对偏旁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堂检测针对本节课设计,紧扣课堂设计题目,让学生做到堂堂清。
(六)作业布置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抄写、朗读和搜集资料几项作业,目的在于稳固课堂学问,丰富学生的语言积存,提高学生的朗读力量和从课外猎取学问的力量,也为其次课时的教学做好预备。
八.板书设计
板书为课文主要内容和生字,从“看、闻、尝和花样”等方面描述了外婆包的粽子,用简洁精炼的板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看板书复述课文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我在教学中把握住了教学重点,注意了读长句子的训练和完整话的训练,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味道和样子。训练长句子需要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这样才能培育语感,,主要一节课又要分析重点段又要认读生字,书写生字,总感觉给孩子们的朗读时间不多;再有就是孩子们在家不能做到充分的阅读,对于文本内容不熟识,所以影响朗读效果,做好语文课前预习我觉得特别重要。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你们(鞠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9 端午粽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漫片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