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10 端午粽教案设计
展开《端午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写了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给我们和邻居们吃及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学习,明白端午节的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上课容易分神,要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所以上课时间要选择在端午节前,一是应节,孩子们更能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二是在课堂上了解粽子、品尝粽子,让课堂充满情趣,更能调动学习的兴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生词,流利朗读课文。
2、读好长句子,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教学准备:PPT、自带粽子、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认识粽子(拿实物),随机认“粽”字,读准字音,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过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随机认识“端”字,认识新偏旁“立”。
我们平时要注意坐姿端正,写字时要把字写端正。
今天要学习“端午粽”(板书课题)。随机学习写“午”字,注意“午”和“牛”的区别,比较辨析。
(设计意图:拿着粽子,认识“粽”字,了解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样的美食容易吸引学生。创设情境随机识字,随机写字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二、学习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2、和同桌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3、指导读好长句子。多种形式的练读。
方法:先读好短语;再读好停顿和节奏。
4、全班齐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练习判断信息的正误。
5、“粽子的花样也多。”看看图片上粽子的种类。
6、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认读字词,可以扫清读书的障碍,自主读书,进一步巩固了生字词的学习。形式多样可以吸引学习的注意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指导读好长句子,交给方法,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播放图片和视频更能直观地了解粽子的种类和制作过程。)
三、指导写字
1、复习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2、观察“米”字和米字旁,区分它们的差别。
3、指导写好该字,老师示范,学生写完后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每节课都要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指导并范写,可以直接清楚地呈现书写的笔顺和注意事项。写完后互相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眼光,激发学生重视写好汉字。)
四、分享粽子。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粽子。
2、课堂上品尝粽子。
(设计意图:学习了粽子,同学们之间再互相介绍、品尝分享自己带来的粽子,既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又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情。这样的课堂可以留给孩子们美好的记忆。)
板书: 端午粽
粽子好吃 花样也多 分享情谊
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环节紧凑,落实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非常清楚地了解到了粽子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最后的品尝粽子环节又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粽子的种类。这堂课深受学生的喜爱。不足之处在于PPT的播放环节有个地方不够顺利,以后要做好课前的准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83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端午粽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漫片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10 端午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10 端午粽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