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2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3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4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5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6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7页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评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人,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人,南宋辛弃疾并称 “苏辛”。书画家,“宋四家”之一: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fú)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对当时和后人的影响很大。思想: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这首词,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苏轼其人 2.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意境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借景抒情、用典的写作手法 2.通过鉴赏意象,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渴望成就功业的内心情感,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词调因她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观眼前之景(临古地)写历史之人(怀古人)抒一己之怀(抒己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波涛汹涌的江水,滚滚东去,千百年来,这奔腾不息浪涛,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合。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
    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眼前江景,用以起兴。这三句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渲染了气氛。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旧时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此句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把读者引到三国历史的回顾中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只见陡峭纷乱的岩石直插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
    正面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参差高峻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为下阙引出英雄人物做铺垫。
    “乱”表现出岩峰错列;“穿”表现出直插云霄的态势;“惊”写出巨浪的声势,波涛汹涌奔腾;“拍”写出波涛的力量;“卷”写出波涛的翻滚;“雪”写出波涛的颜色;“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
    上阙重要的字——景物特点:
    “大江东去”——长江浩浩荡荡之气势“乱” ——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陡峭山岩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江水汹涌,波涛澎湃之势“拍”——突出江水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突出波涛力量的浩大气势“雪”——写出波涛的颜色;“千堆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
    夸张、拟人、对偶、比喻、形、声、色 等角度,绘形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宏伟、壮阔雄奇、气势磅礴的赤壁之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第一层(从“遥想公瑾当年”到“强虏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从“古国神游”到“一樽还酹江月”)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小乔初嫁了:婚姻状况:幸福美满,春风得意(美女衬英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长相装扮:英俊潇洒、儒雅倜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战能力:指挥若定、非凡战绩。塑造了气宇轩昂、足智多谋、年轻有为、镇定自若的年轻将领的形象。
    苏轼和周瑜有哪些人生关联,被贬的作者和周瑜的连接点在哪?
    怀古伤己(对比):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
    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
    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除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我安慰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和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怀。
    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尊” 通 “樽”。古今异义: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今义:常指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词类活用: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樯橹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 拿着羽扇,戴着纶巾。文言句式: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应笑我多情。故国神游:倒装句,神游故国。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41张pptx、罗罕-念奴娇赤壁怀古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介苏轼,开创性贡献豪放派,儒道佛,苏轼的达观,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千古风流人物,思历史人事,风流儒将英雄周瑜,怀古伤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古诗,豪放派,婉约派,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之景,旷达之情,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