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精品课件ppt
展开5.1 亚洲的自然环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河流众多,短小湍急
2.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亚洲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据此回答下题。
3.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 )
A.地形 B.地形、河流、气候
C.地形、河流 D.地形、河流、植被、气候
4.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
B.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C.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但河流都比较短小
D.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读图,回答5—7题。
5.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a地 B.c地 C.e地 D.d地
6.b地的传统民居是( )
A.帐篷 B.高脚屋 C.窑洞 D.冰屋
7.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
8.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①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②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9.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③地形多样且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④外流水系呈辐射状,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回答10—11题。
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该高原所在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关于①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D.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
读亚洲地势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2.图中甲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3.下列关于图示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低,四周高 B.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D.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14.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C.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D.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
线上学习期间,长沙市某中学组织了“线上欧亚游学”活动,据下图完成15—18题。
15.关于亚洲和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是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
C.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
D.亚洲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16.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 )
A.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极地气候分布广
17.第一小组的同学描述了他们在四个地方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我登上了A处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B.我游览了B处的人口大国——印度
C.我在C处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D.我在D处走访了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18.第二小组同学对B、E两地的地理特征很感兴趣,通过比较总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B.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C.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19.小明同学发现亚洲河流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0.读图亚洲和欧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亚洲和欧洲所临的大洋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④是______洲,⑤⑥⑦中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______(答出序号和名称)
(3)请分析M所在地区人口密度状况原因是______
(4)欧洲的山脉主要分布在______,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
(5)ABC是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有何相同点?______(答出一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亚洲跨南、北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其中温带范围最广;在海陆因素影响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是世界第一大洲,孕育了众多大江大河。故B正确,ACD错误。
2.【答案】B
【解析】南极洲的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A错;受地势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错;北美洲的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D错;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故B对,选B。
3.【答案】D
【解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从歌词中找出描述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字词。山-地形、河-河流、莽原-植被、风-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
4.【答案】B
【解析】从地形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从河流看,亚洲地域辽阔,孕育了众多长河和大河;从气候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加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故B正确,ACD错误。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的气候特点判断出是温带季风气候,结合亚洲的气候类型图确定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中的a地。c地为热带季风气候;e地为地中海气候;d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故A正确,BCD错误。
6.【答案】B
【解析】b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当地的传统民居是通风、散热、防潮性能良好的高脚屋。故B正确,ACD错误。
7.【答案】C
【解析】a、f两地纬度位置大体一致,f地降水少于a地,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C正确,ABD错误。
8.【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①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A正确。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②为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B正确。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C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有世界上最大的季风气候区,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解: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故①错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②错误。亚洲地形多样且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故③正确。亚洲外流水系呈辐射状,内流流域面积广大,故④正确。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根据各大洲的面积可以判断出①为亚洲,②为非洲,③为北美洲,④为南美洲。青藏高原位于亚洲。A正确。
11.【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①是亚洲,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正确。
12.【答案】A
【解析】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所以甲是太平洋,A正确。
13.【答案】B
【解析】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素有“高原大陆”之称。B正确。
14.【答案】B
【解析】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大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错误。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B正确。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的地点——死海,C错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中部多内流河,内流区面积广大,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A正确。亚洲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B错误。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C错误。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错误。
16.【答案】C
【解析】亚洲面积广大,东西距离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欧洲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海洋性特征显著。故C正确,ABD错误。
17.【答案】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A处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A正确。B处是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B正确。C处有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C正确。D处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不是日本,D错误。
18.【答案】A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B是印度,E处是中东地区,两地区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A正确。纬度相同,B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E处是热带沙漠气候,B错误。B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稻种植业为主;E处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C错误。E中东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B印度不是,D错误。
19.【答案】A
【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致使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正确,BCD错误。
20.【答案】(1)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北美;⑥马六甲海峡;(3)人口密度小,气候寒冷;(4)北部和南部;中部高、四周低;(5)都是平原地区。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大西洋,②为太平洋,③为印度洋。
(2)依据位置,图中④是北美洲;⑤为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⑥为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⑦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依据位置,图中M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高,气候寒冷,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
(4)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较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B印度河谷地,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沿江沿河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等。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特征,地形特征,常见的地形类型,地形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中图版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中图版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优质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亚洲地理分区,亚洲地理分区拼图,东南亚,连一连,亚洲地形和河流,地形复杂多样,地势有何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地势起伏大,亚洲地形地势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一等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6℃,三地在地图上的位置,亚洲世界之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