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5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5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57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专题复习--酸和碱附答案 一、单选题1.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2.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A.澄清石灰水 B.NaCl溶液C.稀硫酸 D.KNO3溶液3.某工厂排出的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适量加入A.烧碱和纯碱 B.盐酸和铁粉C.生石灰和铁粉 D.熟石灰和金属银4.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1 B.pH=5 C.pH=7 D.pH=14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C.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7.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A.pH=1的盐酸B.pH=3的硫酸C.pH=7的氯化钠溶液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8.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H2,Y为铜粒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选择乙装置干燥O2,气流方向为b进a出9.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B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D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10.下表中所用药品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药品或方法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D鉴别Al和Ag分别在样品表面滴加H2SO4溶液 A.A B.B C.C D.D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 制作饰品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作除味剂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作干燥剂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作制冷剂12.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实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异常情况未看到火星四射滤液浑浊测定结果偏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选项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B.可能是滤纸破损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13.常温下,一些饮料或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柠檬汁橙子汁西瓜汁鸡蛋清pH2.2~2.43.6~4.35.3~6.17.6~8.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喝柠檬汁B.西瓜汁和鸡蛋清显碱性C.西瓜汁比柠檬汁酸性强D.柠檬汁和橙子汁显酸性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室温(25℃)下往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B.往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碳酸钙高温分解D.往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15.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16.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 9.2 g 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17.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1)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写离子符号)。(2)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___(填序号)。A 洁厕灵和“84”消毒液B 肥皂水和威猛先生C “84”消毒液和肥皂水D “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______保存。19.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据此可推断肥皂水显_____(填“酸性”或“碱性”)。(2)该牵牛花的汁液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20.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21.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2)根据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①_____; ②_____。 四、流程题22.“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主要流程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降低“碳排放”,下列建议可行的是______。A.随手关灯 B.全面禁止燃烧煤和汽油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纸张双面打印(2)常温下,氨水的 pH______7(填“>”、“=”或“<”)。(3)工业上用氨水喷淋吸收废气中的 CO2,采用“喷淋”的原因是______。(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温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6)CO2的后续处理包括利用、封存等。写出 CO2的一种用途______。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后可慢慢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 五、实验题23.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4.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溶液A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六、计算题25.质量相等的两份Zn粉,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反应。(1)配制盐酸时有白雾,说明盐酸具有 性。(2)两种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图象如图所示,两种稀盐酸的浓度比较:Ⅰ% Ⅱ%(填“>”“<”“=”)。氢气的体积所对应的质量如下表:H2(V/L)1.111.672.222.78H2(m/g)0.100.150.200.25 (3)恰好反应完全,产生H2的质量为 g。(4)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Ⅱ的质量为100g,求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6.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A3.C4.A5.C6.D7.D8.C9.D10.D11.C12.C13.D14.A15. 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16.(1)石油(2)(3)(4) 10.8 13.617. 氧化钠、硝酸铵 降低 溶液散失热量18. +1 Na+ A 避光密封19. 碱性 能20. C Fe+CuSO4=FeSO4+Cu B Al2O3+3H2SO4=Al2(SO4)3+3H2O FeSO4 Cu21. CO2 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22.(1)AD(2)>(3)增大氨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碳吸收更充分(4) 减少氨水的挥发(或碳酸氢铵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分解)(5)氨水NH3•H2O(6) 灭火剂(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CaCO323. 试管;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24. 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蒸发结晶 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 ③25.(1)挥发(2)>(3)0.20(4)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设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26.(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8.8g-100g=8.8g;(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3化学中考集训: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PDF答案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