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20课) 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03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肥皂泡》(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20课) 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03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肥皂泡》(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20课) 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03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肥皂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肥皂泡教案设计,共7页。
《肥皂泡》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卢梭说:“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是儿童的使命。”教学要贴着儿童走,就要贴着他的天性走。”语文也可以很好玩。所以,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顺应天性,“玩”出语文味》。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肥皂泡》。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这个单元是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多个维度,展现了儿童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三篇文章《肥皂泡》,更是用我们童年最朴素,最简单的玩具,呈现了作者在做、吹、看、想的游戏中,吹出了童年的快乐、情趣和梦想,也吹出了冰心散文所特有的清新隽永的、诗化的语言特色三年级的小朋友天性喜欢玩,他们对游戏充满了天然的好奇、渴望,他们对分享游戏更是有一种内心的驱动。从培养语文学科能力来说,本单元的语言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必然要看学生之前已有的基础,我们来看这张表格。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已经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而本单元园地六“交流平台”中,又对于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又进行了梳理、总结。这些都为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方法的支撑和支持。同时,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这两者既是阶梯又是方法的互相支撑。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儿童的天性和本课的课后习题以及语文要素,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2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3.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 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由于本篇课文较长,内容较多,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学习。接下来我所讲的就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学习内容为课文1-4自然段。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条:1.认识“廊、若、碗”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扯、廊、碗、透”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及肥皂泡的样子。3.借助多种方法理解不容易读懂的句子。其中目标2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与方法)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语言的美好,感受童年的真善美。一、 交流生活记忆,唤起“吹泡泡”热情课堂导入应是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融在一起的,因此课前我会以聊天的方式,以“游戏”为话题,让孩子们说一说:你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在聊天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生活、游戏的经验和愉悦的心境,打开学生思路。顺势出示冰心照片,让他们猜一猜这位老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揭示课题:“肥皂泡”。在这样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让他们充分交流对游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 整体把握课文, 感知“泡泡”情结在本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写了吹泡泡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随后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做吹 看 想)。梳理清文章主要内容脉络,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搭建好平台。 三、 玩味课文语言,感受“泡泡”美好1.学习第3自然段顺着第二板块的学习,先让学生说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游戏呢?顺势进入第三板块的学习。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第3自然段的教学。第一,(读)放手预学,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主感知玩泡泡的过程第二,(玩)玩是孩子的天性,随着他们的天性,在玩中学习,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玩的过程,检验他们读的效果。第三,(说)让学生自由地说说玩的过程,这就改变了教学方式,采用了先学后教,顺学而教的方式,理清了学生学习起点,在尊重学生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第四,(比)让学生把自己的口头表达与课文语言作对比,聚焦难点,与文本对话沟通。这是本版块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也将通过两步进行。1.关注文章的有序表达。在学生之前说的基础上,找到语言的提升点,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他们是怎么玩的,比较文章内容,抓住“然后、再”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把几个动词串联在一起,就能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说得更清楚,更完整。2.感受玩的秘诀。我会采访孩子“你们玩得那么开心,冰心却玩得更好,她有什么秘诀吗?”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找吹泡泡的秘诀。学生可以找到“慢慢地吹”“轻轻地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自主感悟这样的词语应该如何朗读。在情境中朗读跟进。通过这些词语的朗读更能感受到吹泡泡时的小心翼翼,体会作者玩时投入的感情。那么除了这个,还有什么秘诀呢?顺势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冰心吹出那么美丽的泡泡还与天气有关。 第五,(读。)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整体回顾。基于这样的情感,对朗读也有了提升。本段学习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顺学而导。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游戏的方式,感受语言的好玩。2.学习第4自然段刚刚我们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的方式(板书)来学习了第3自然段,然后就用同样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首先,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说说读懂了什么,重点围绕肥皂泡的颜色、姿态、变化,比赛的心情,随机跟进朗读。 本环节还要重点交流学生没有读懂的地方,这也是本单元所要学习的语言要素。以这个句子为例:“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按照学生经验,学生对于“浮光”“轻清透明”“在球面上乱转”不理解。为此,我打算采用1.借助游戏,再让孩子们玩一玩吹泡泡,体验观察,谈谈自己的理解。2.借助图片、视频来直观感受。3.借助朗读,以读感悟,感悟理解。这三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没有读懂的地方。 同时,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为: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因此,还要引导学生抓住“轻清透明”等词语,来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乐趣和美好。也为本单元的习作,做下铺垫。又比如“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句话的学习,当学生不容易读懂的时候,我会采用4.抓住关键词“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从难理解的字词突破句子。同时完成“扯”的书写。这个字笔画不难,但左右结构的字要书写好就得关注它的间架结构,结合三年级下册二单元的书写提示,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老师范写,学生在课文上跟写。5.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堂作业本上“颤巍巍”的练习,理解词语和句子 两种策略。这样,对于学生不容易读懂的句子,我们通过合作学习还发现了这五种方法可以来帮助理解。 四、 小结课堂,引发“泡泡”想象那么有趣的游戏,那么美丽奇妙的肥皂泡,让作者产生了哪些美好的想象呢?悬念结课,保持学生学习热情,为第二课时做了铺垫。(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就像是一幅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左边是内容上的感知,右边为学习方法的提炼。这样的板书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结构化图示。 肥皂泡 做、吹 看 想 (设计理念)在堂课的教学中,是以玩贯穿学习,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学会了用五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也不断地通过玩来进行观察,与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作了无痕的勾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精读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0 肥皂泡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互动,总结,知识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