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诗歌鉴赏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诗歌鉴赏,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诗歌鉴赏 一、诗词曲鉴赏课内阅读,完成练习。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前两句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词描绘出了秋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君”是对对方的___________,相当于“____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人名)。3.“橙黄橘绿”说明________(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诗人喜爱这两种水果) 阅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在横线上补充古诗的题目。5.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书”是书本,题目的意思就是晚上看书时看到的内容。( )(2)“萧萧、寒”既写了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3)“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6.诗中最能表现秋季特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儿童挑促织”的场景是诗人( )A.亲眼看到的。B.通过篱笆下的灯火猜想的。 课内古诗阅读山行 ,自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8.请把古诗补充完整。9.我会选。(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A.宋 B.唐 C.杜甫 D.杜牧(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春 B.夏 C.秋 D.冬我是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句看出来的。10.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这首诗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诗人的所见所想。12.借助注释,我知道“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诗中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品读前两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前两句中的一“送”一“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B.后两句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片,孩子的天真幸福烘托出诗人此时的愉悦之情。C.诗中的“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诗人漂泊天涯心神凄凉孤独的意思。D.动词“挑”字用得很精妙,它生动地表现出儿童们屏息观察、精挑细翻,以及发现蟋蟀时的惊喜兴奋之情。 阅读与感悟 山居秋暝(节选)[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注释]①暝(mínɡ):日落,天色将晚。②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③新:刚刚。15.下列从古诗中了解到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季节是秋天 B.时间是深夜C.地点是大河边上 D.环境是雨后阳光16.下列哪一项不是这首古诗描写的景物?( )A.空旷的山野 B.新落的树叶C.明亮的月光 D.清清的泉水17.发挥想象之后,仿佛能听到声音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 B.天气晚来秋C.明月松间照 D.清泉石上流18.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写一写你想象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山 中[唐]王 维荆溪①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②无雨,空翠③湿人衣。【注】①荆溪:水名。②元:本来,原来。③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湿润的雾气。19.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20.山路上原本是没有下雨的,为何人们的衣服却湿了呢?( )A.因为走在小溪边,被溅湿了衣裳。B.因为行走在山中,山间的雾气沾湿了衣裳。C.因为快要下雨了。21.作者在山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22.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_______23.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 ______ 参考答案:1. 举,向上托 荷尽 菊残 2. 尊称 您 刘景文 3.A 4.夜书所见 5. × √ × 6.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7.B 8.远上寒山石径斜霜叶红于二月花 9. B D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10.D 11.秋天 12. 写 梧叶 秋风 儿童 13.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4.B 15.A 16.B 17.D 18.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19. 初冬 天寒红叶稀 20.B 21. 溪流 白石 红叶 初冬山中景色的优美 22.“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3.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