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知识点归纳】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 200年,曹操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
赤壁之战 | 208年,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
二、三国鼎立
形成 | 政权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魏 | 220年 | 曹丕 | 洛阳 | |
蜀 | 221年 | 刘备 | 成都 | |
吴 | 229年 | 孙权 | 建业 | |
发展 | 曹魏 |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 ||
孙吴 | 开发江东, 造船业 发达,发展了海 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地区),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 |||
蜀汉 |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
【教材问题解答】
1、朗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教材P84“课后活动”)
(1)诗句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东汉末年州郡(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2)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壮心”指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没有实现这一愿望。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教材P84“课后活动”)
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的心态等。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