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584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584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584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展开整理与复习(乘法口诀表)(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86、87页的内容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帮助。我们使用的是小九九口诀表(四十五句)。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从左往右横着看,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的编排,一方面便于学生将全部乘法口诀有条理地储存在大脑中,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揭示了系统整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乘法口诀表下面的一段文字揭示了每句口诀的含义和应用价值。为以后学习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做了准备。
2、学生分析
具备了什么?——已经有了整理1-6的口诀的经验,知道从几个方面找规律: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找规律。对每句口诀的含义和作用比较了解。
困难是什么?——能自主发现乘法口诀具有各种层次关系的内在规律,并能完整表达。
要提升什么?——自主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表,促进对乘法口诀的正确记忆与熟练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应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利用表格整理知识比较清楚,并利用规律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导入
检查学生横着、竖着背诵口诀的效果。
学生横着、竖着背诵口诀
核心推进
一放:复习与梳理
导入
教师呈数列: 1, 4, 9, 16,25,
教师:轻轻读读这些数,如果接着往后填,接下来应该填哪些数?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我们应用学过的数学本领来看这一组数,很快就发现其中隐藏着的规律。由这9个数,我们可以想到9句乘法口诀,哪9句?你能背出来吗?
学生背“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八十一”这9句乘法口诀。
2.填表
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教师:这张表,是一张乘法口诀表,你知道刚才的9句口诀在什么位置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空白的乘法口诀表中出示9句乘法口诀,具体如下。
教师(指着最下面一行):这一行,填写的是几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调整一下背的顺序,看屏幕上鼠标指着哪一格,就背哪-句。可以吗?
教师指定学生依据鼠标所指位置背9的乘法口诀。在屏幕上乘法口诀表中出示相应的9的乘法口诀。
教师:这一行是8的乘法口诀,请倒着背,你能背出来吗?
学生背口诀。教师出示相应的乘法口诀。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指“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的空格):这里应填写哪一句乘法口诀? 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与自评:把你的答案和同桌说一说。你认为你的方法好吗?
学生展示与补充:同学们认为他说的对吗?好吗?好在哪里?
教师评价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并对发言者进行星级评价。
三星评价:知识点正确与否;表达是否清楚;体态是否大方。
教师:是的,乘法口诀之间是有联系的。横着看,这-行是7的乘法口诀,前一句是“四七二十八”,后一句是“六七四十二”;竖着看这一列,上一句是“五六三十”,下一句是“五八四十”。这张乘法口诀表,还有一些乘法口诀我们就不再说了。
屏幕完整出示如下的乘法口诀表。
3.揭题。
教师:这些乘法口诀我们都已经学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一收:
小组合作: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以下3种思考方法:
(1)这一行是7的乘法口诀,第五句就是“五七三十五”;
(2)从后往前看,倒数第三句是“五七三十五”;
(3)“五八四十”的前面一句是“五七三十五”。
二放:查漏与补缺
活动一:
教师:对口令,会吗?我和大家对口令。我说口诀前半句,大家对后半句。
教师报乘法口诀前半句,如“五六”“六八”“七九”等,学生接说乘法口诀后半句。
教师:就像这样,同桌两人对口令。左边的同学说前半句,右边的同学对后半句,然后再互换。在对口令过程中,大家留意哪几句乘法口诀不熟,哪些乘法口诀出错了。记录下来我们全班交流。
活动二:
同桌间互相对口令练习。
教师:哪几句乘法口诀难记?哪几句乘法口诀容易出错?怎样记这几句乘法口诀?
活动三:看数字说口诀
教师:下面我再和大家对口令。这次,我出示乘法口诀的得数,大家说乘法口诀,可以吗?
教师依次出示如下各数: 10、12、14、15、16、18,学生依次说乘法口诀。
教师:这一列数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猜
一猜,接下来,老师要出示哪个数?
教师:对!那为什么不出示19?
教师再依次出示一些数。
让学生“开火车”,根据下图中乘法日诀的得数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下面们再选这中间的一些数来对口令,看谁对口令对得又对又快。
教师随意指42, 45,48, 54,56,28等数,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圈出18, 27,36,45,54,63, 72,81):这些数都和几有关?
教师(圈出10, 15,20,25,30,35,40,45):这些数呢?
组织学生看圈出的数,背乘法口诀。
二收: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对口诀、对口令等活动记口诀。
三放:巩固与拓展
1.计算练习
教师:乘法口诀,我们一定要背得非常熟。那你知道,学习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吗?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回答,如,根据“三八二十四”,可以计算3X8=24, 8X3=24。
学生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其余学生说出用它计算的乘法算式。
2.解决问题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3.教师:想一想,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句?你可以怎样算呢?能列乘法算式算出来吗?
4.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4题。
(1)小布想玩一次过山车和一次旋转木马,共需多少钱?
(2)8个小朋友玩一次旋转木马,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三收:
1. 学生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其余学生说出用它计算的乘法算式。
2.8×3=24(元)5×4=20(元) 7×6=42(元)24+20+42=86(元)
3.45句,
(1)5+6=11(元) (2)6×8=48(元)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1.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特殊的乘法口诀只能计算出一个乘法算式。
2. 乘法口诀一共有45句.
小组合作回顾计算。
小组整理,展示几个组的,全班评价。
通过回顾,让学生对口诀的组成有清晰的印象,渗透凑整的简算方法。
利用整理1-6口诀的经验全面整理乘法口诀,小组整理既使每个学生经历整理的过程,又加快了速度。分析比较,找出最方便的整理方法。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和作用。由得数想口诀培养逆向思维。
学生开火车回答
对口令
学生解决完问题
学生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找规律,尽量使学生说得更全面。
巩固乘法口诀
根据得数推出乘法口诀
学生根据运算的含义选择相应的运算。
巩固学生对运算含义的理解。
开放延伸
乘法口诀的由来
教材86页“你知道吗”关于乘法口诀的由来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
课后作业:
制作1-9的乘法口诀卡片并自行分类整理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9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9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 表内乘法(二)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 表内乘法(二)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