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506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50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506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共10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教学工具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炉、烟”等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想象画面,初步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读懂诗题。1. 同学们,你们喜欢背古诗吗?喜欢。 谁能背一背李白的诗? 请生背(静夜思、赠汪伦、夜宿山寺···)同学们的积累可真丰富!2.你们瞧,这就是诗人李白(图片)你们对他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多首。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正如你们所说···师:李白不仅喜欢喝酒写诗,还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来到风景秀丽的江西庐山,去欣赏那美丽的瀑布吧!3. 请同学们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1)师:“望”是什么意思?(看)是怎样看,你能做一做望的动作吗?向远处,高处看。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 “望”字拉长,(师范读: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再读诗题。(声音真洪亮,读出了气势)(2)师:是谁在望?生:李白(贴图片)师:李白看到了什么呢?(3)生:庐山瀑布。你能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吗?李白远看庐山瀑布。4.教师小结:嗯,说得真好!今天老师要交给同学们学习古诗的第一个小法宝:就是读懂诗题,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贴板书:读懂诗题)师:瀑布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视频)嗯,真是宏伟壮观呀!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通诗句。123,快坐好!(1)你看,老师把认识的生字都圈出来了,赶快来读一读吧!(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纠正读音。课件出示: 瀑布(pù bù) 香炉(lú) 紫烟(yān) 银河(yín) 遥看(yáo) 挂前川(chuān)(3)接下来老师要和你们玩大小声读的游戏,同学们的注意力可真集中!(4)生字朋友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开火车检测效果,小小火车开起来···火车头在哪里?师:看来同学们把会读生字都已经掌握了,那么你会写吗?香炉的“炉”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生:火字加个户。师:你真棒,采用了加一加的方法。师:在书写是要注意什么呢?生:火字旁最后一笔捺要改为点。师:你注意到了笔画的变化生:“火”字旁首笔点在横中线上,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向火字最后一点下方。师:嗯,你关注到了笔画的占格位置(请看书写笔顺,视频)金箍棒,有力量,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炉”字。你能用它组词吗?师:诗中还有哪个字是火字旁?生:烟。师:火字加个因,“因”字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左边一点点(视频)师:它是还一个什么结构的字?生:3.左右结构,左窄又宽师:你会写了吗?拿出笔来,在田字格中认真写一遍,写一个你最满意的字,写完后自我评价打星星。老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端正,田字格中占格准确(写完的请举手),很不错,抓住了字的形态。(拍照)展示好的与不好的,奖励红花。2、师:生字宝宝看大家都学得这么认真,他们高兴地回家了,回到诗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生读1.2(准确有力,字正腔圆,声音洪亮)3、同学们,读准字音是第一步,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师:像这种四行四句的古诗,我们一般叫它叫做?生:绝句师:每句有几个字呢?生:7个师:所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听老师朗读,画出节奏。 老师配乐读。你感受到古诗的节奏了吗?学生说出古诗节奏:七言绝句有个常用的朗读节奏就是223请同学们自由练读。 师:123,快坐好。(2)现在老师要邀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你的朗读。评:(读出了感情,很有韵味,真有悟性,)读出了气势,不过老师听到你把诗读断了,读成了···模仿古诗的韵律不能够生硬地读,要“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读出韵味。(3)现在老师读前四字:日照香炉——你们接后三字:生紫烟。准备(4)全班齐读。三、品读诗句,初知诗意。过渡:庐山瀑布到底有多美呢?老师想和你们一边读诗,一边把这美景画下来。课件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太阳、山峰、紫烟、瀑布 (师:画太阳)你真有一双火眼金睛呀!2.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香炉”是什么意思?相机指导理解词意:出示图片“香炉”指庐山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故曰香炉峰(师:画香炉峰)(板书:画香炉峰)预设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为什么会“生紫烟”呢?师:请同学们看图片,紫烟就是紫色的烟霞,庐山上太阳高照,香炉峰旁云雾缭绕,而这正是瀑布的水汽上升时通过阳光照射生成的云雾,(动作)就好像是香炉峰生成了紫色的烟霞,营造出一种宛如仙境般的感觉。(板书:画紫烟)一个“生”字就把水汽上升的景象写活了。预设3:(1)这两句诗中与“生”字相对的是哪个字呢?生:挂。(2)挂是什么意思?生:挂着师:孩子们真聪明,你能用动作表示吗?(3)老师看到你们都把手抬得高高的,他们有还说呢么共同特点?生:都是动词师:是啊,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挂得起如此巨大的瀑布了吧,你看,它看起来像什么呢?生:像白色的丝带···师:一个“挂”字用得极好,把流动的瀑布写成了静态,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在重读动词“生”和“挂”,谁来试一试?全班齐读。 (4)教师小结:通过这两句诗的学习,我们发现遇到不懂的词,可以借助图片来理解,这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二个法宝。(板书:借助图片)(5)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吗?(填空)_______照在香炉峰上,产生了______的烟霞,_______地看去,_____好像____________挂在山前。过渡:美哉美哉,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色,诗人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接下来又是如何具体描写的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讨论交流: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从三四句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同桌交流出示:我仿佛看到了:_____的流水_____的山峰_____的瀑布从_____的山峰落下来。123,快坐好。请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交流成果。生:我仿佛看到了飞快的流水。师:你从哪个字知道?生:飞流师:瀑布喷涌而出生:我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山峰。生:···(2)师:孩子们已经充分地发挥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看到的庐山瀑布。师:你能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画瀑布吗?瀑布应该怎么画?生:用手比划师:我同学们都画得直直的。师:我看到同学们画得又快又急!老师画,短,直,这样画够了吗?不够,画的速度还要:更快一点(板书:瀑布、快、急)这样可以了吗?师:是啊,飞流直下啊!瀑布不仅非常快,而且非常急(板书:快、急)这样又快又急的瀑布才叫:飞流直下。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读“飞流直下”的时候速度也要快,语调要上扬。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生读1.2.3.(3)师:这样的瀑布有多长啊? 大声告诉我生:三千尺师追问:三千尺,这可把老师难住了呀,三千尺有多长呢?(抬头望)我们这间教室的高度大概是三米,那三千尺,难道有一千层楼房那么高?李白真的丈量过吗?那他为什么说有三千尺?生:这是夸张手法,为了写出瀑布的壮观。师:你真是个才思敏捷的孩子啊!师:是的,夸张,夸大了。不是真实的数字,而是虚指,表示瀑布很长很长。(动作)(板书:长)这就是诗仙李白啊,只有在他的诗中才有这么奇特的瀑布啊!在古诗当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了《登鹳雀楼》里的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真棒,孩子们已经能够学以致用了)(4)师:怎样才能读出长的感觉呢?生:“三千尺”要适当拖长音,读重一点,增强气势。师:谁来试一试?生:三——千尺师:谁能把这一句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读诗小达人),男女生比赛读,全班一起读。(5)教师小结:老师已经被同学们的朗读所震撼了,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气势磅礴的瀑布。过渡:此时,诗人看到眼前这雄伟的瀑布简直不敢相信了,于是有感而发:“疑是银河落九天”(1) 师:诗人把瀑布比作什么?生:银河师:这是一个什么句?生:比喻师:你从哪个字知道?生:疑师:疑是什么意思?生:好像。(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2) 师:银河在哪里?生:天上。师:是啊,从九天跌落。在古人的眼中天有九层,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层。所以瀑布也非常的——高(手势)(板书:高)(3) 师:银河、九天,是诗人真的看到的吗?生:不是。师:所以它是诗人发挥的——生:想象。(4)是啊,面对眼前的亦真亦幻的景象,诗人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好像是银河从九天泻落。一个“疑”字道破了这是诗人的想象,真是妙哉妙哉!正是因为有着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比喻,诗的最后两句才成为了千古名句。(5)请同学们带着赞叹之情再次齐读:“飞流···九天。”(6)此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所看到的画面吗?填空:瀑布从______的山峰_______地流下,像是有_______长,让人感觉好像是______从______落下来。(7)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展开想象我们大致猜出了这两句诗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三个法宝。(贴板书:展开想象)四、拓展延伸,感悟诗情。1.看到如此令人震撼的瀑布,李白激动不已,于是托而出口作诗一首。如果古代也有网络和微信,李白便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你看,他的朋友们都来点赞了,并做了以下评论`···我们今天跟随着诗人一起观赏了庐山瀑布,此时你就是李白的朋友,请你也在评论区写一写赞美庐山瀑布的话语吧!请学生上台读出评论···生:庐山瀑布真是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生:庐山瀑布真是名不虚传,瀑布真是又快又急啊!等等注意成语的使用和修辞的使用,正确使用感叹句的标点符号。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此时,你的心意已经和诗人相通了,就把你自己当作诗人好了,站在这壮美的瀑布下,尽情地背诵古诗吧!读同学们,你们能背诵了吗? 请两生背,请全体起立,齐背《望庐山瀑布》(配乐)。五、作业:1、背诵古诗2、想象画面,古诗配画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